华山挑夫的辛苦你可了解,一年四季都是徒步上下山,还要负重前行


华山,大名鼎鼎,我国五岳之“西岳”,世人皆知“华山天下险”。华山海拔2160多米,北临渭河,南依秦岭,五峰耸立,高入云端。因山势险峻,东西南三面绝壁,只有北峰有条僻径可通山下,所以有“自古华山一条路”的说法。走在仅容一人通过的险道上,失足即坠万丈深渊。然而随着路途越险峻,风景也越迷人,及至超越极限攀爬至北峰,人们便可看到峰顶金庸所题的华山论剑碑。

“自古华山一条路”,对于游客来说,决定走了就没有回头路。进入华山那一刻,人们会发现下山的人接连不断,还未开始真正的攀爬,他们已经精疲力竭,腿脚发软。因此,在决定走上“回头路”之前一定要衡量好自己的身体,如果勉强上去走在途中发现体力透支,上不去下不来的状态是非常危险的。

游客有进或退的选择,“华山挑夫”却没有。华山挑夫在早些年经过媒体报道,早已成为华山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而游客在山上的供给,无论水或食物,甚至一个小小的纸巾,都可能是挑夫们一步一步付出艰辛送到山上的。华山挑夫大多是华阴人,世居华山脚下,祖辈以上山采药为生,靠山吃山。后华山声名日盛,旅游业快速发展,大批给养、建材等物资需要人工运至山上,他们便成为挑夫。


如今,华山早已有了缆车,为何却依然能见到挑夫们艰辛的身影?原因大致有三。其一,华山缆车修建时,主要目的是用来运载游客而非物资,承载量有限,而且缆车有固定位置,并不能覆盖所有区域,偏僻的地方还是要人力运送。游客在爬华山时几乎都会减少身上的装备以图节省体力,即使如此仍累得气喘吁吁、手脚并用,挑夫们却可以一根扁担挂两包重物,挑上百斤物资在最险的路上往返,着实令人敬佩。

头发花白的老挑夫挑着食用油手脚敏捷,游客纷纷拍照围观。华山挑夫存在的时间很长,是景区格外惹眼的一景。他们把货绑在扁担两端,身体翩然在山道上轻摇着往山上爬。游客再多再挤,也不会吆喝,始终不紧不慢地从游人中寻找缝隙往前攀登,既不惊扰游人也不驻脚等待。这也是华山挑夫一直没有被替代的原因之一。

挑夫在挑完货物下山时,会顺手把景区内被游客丢弃的垃圾收集带下山,让景区得以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这也是华山挑夫仍然存在的原因。虽然有挑夫和保洁人员收集垃圾,作为游客的我们却还是需要自觉,不要随手乱扔垃圾。如今新闻上关于景区清洁人员因为捡拾被扔在危险地带的垃圾而坠山身亡的报道并不少见。对于游客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何必非要随便乱扔“多此一举”。


虽然是为了生计,人们却不能不为华山挑夫的精神而感动。他们在险峻的高峰上,每天上演着人与天的较量,诠释着“人定胜天”的精神。(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落榜进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