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C為什麼不能長期吃?

曾有報道指出,長期大量服用維生素C的人,體內的維生素C含量不增反而遞減。這是為什麼?正所謂“是藥三分毒”,凡是藥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維生素亦不例外。

開宗明義——維生素類藥物主要用於防治維生素缺乏症以及某些疾病的輔助治療,對於不缺乏維生素的患者,服用維生素並無意義。所以,除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必需服用維生素C作為輔助治療外,維生素C不宜長期服用。

維生素C為什麼不能長期吃?

維生素C又名抗壞血酸,它參與人體的新陳代謝,保護身體免於自由基的威脅,對增強人體的抵抗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們不可誤解為維生素C服用是多多益善的。尤其是年輕的朋友,想靠維生素C來達到美白的效果,是切記不能服用過量的。

我們都知道維生素C的毒性低,但大劑量口服,還是會出現腹瀉、噁心嘔吐、胃痙攣等常見的不良反應。假如每天的量超過4~12g,長期服用會為肝臟和腎臟帶來負擔,使尿液酸化,尿酸和胱氨酸溶解度降低而直接從尿液中析出,從而導致尿酸結石或胱氨酸結石。

此外,草酸是維生素C的代謝產物,長期過量服用維生素C後,尿液中草酸鹽會劇增,形成草酸鹽結石。若給兒童服用維生素C過量,就可能出現睏倦疲乏、煩躁不安、失眠多夢、消化不良及蕁麻疹等副作用。

曾有報道指出,長期大量服用維生素C的人,體內的維生素C含量不增反而遞減。這是為什麼?其實,正是由於這個大劑量,導致了體內維生素C調節機制受到了改變,加快了代謝和排洩。若突然停藥,會造成暫時性維生素C缺乏,出現牙齦腫脹、牙齒鬆動和毛囊角化症等壞血病症狀。

所以,建議長期服用大劑量維生素C的患者,在停藥時宜逐步減量至停藥。

維生素C為什麼不能長期吃?

維生素C在體內不能自身合成,所以食物是它最好的來源,而且僅僅在食物中的量就能滿足我們每天的需求。

在蔬菜中,辣椒、苦瓜、豆角、菠菜、土豆、韭菜、西紅柿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但由於植物組織中含有一種抗壞血酸酶,使蔬菜中的維生素C在久貯後易被破壞;另外,維生素C在過酸、過鹹或溫度過高的環境都易被破壞,所以,蔬菜生吃最好,蔬菜沙拉就是不錯的選擇。

水果中,冬棗、草莓、柑橘、檸檬、獼猴桃等中維生素C含量較多。另外,在動物的內臟中也含有少量的維生素C。

基於每個人體質和維生素C的需求不同,具體的服用方式還是要根據實際出發諮詢醫師藥師或營養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