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能不能种上稻?这个芜湖人“痴迷”坚持了15年......

15年坚持不懈

他在自家旱地种出稻子来


旱地能不能种上稻?这个芜湖人“痴迷”坚持了15年......


旱地能不能种上稻?这个芜湖人“痴迷”坚持了15年......


旱地能不能种上稻?这个芜湖人“痴迷”坚持了15年......


土生土长的南陵人,从小都是闻着稻米的香味长大的。夕阳西下,炊烟袅袅,隔空听闻“回家吃饭了!”,撒脚丫子狂奔回家,一桌家常小炒,一方座位一碗白米饭,热气腾腾,香气四溢,这是不少人记忆中最温暖的片段。人是铁,饭是钢,南方人的主食离不开稻米。说起稻米,一般人都会想到水稻,水稻的生长离不开灌溉,水源不够充足的地方,为争一口水而发生争执亦司空见惯。家住南陵县工山镇象山村的邢兵祥为此心里不是滋味,为灌溉而伤和气,难道就没有办法种出不需要灌溉的旱稻吗?这个想法一经萌发,他竟坚持实践了十五年,如今他的田地里已小有成果。


旱地能不能种上稻?这个芜湖人“痴迷”坚持了15年......


旱地能不能种上稻?这个芜湖人“痴迷”坚持了15年......


旱地能不能种上稻?这个芜湖人“痴迷”坚持了15年......


走进邢兵祥种植的旱稻地里,只见绿油油一片稻田,竟有齐腰高,略沉的稻穗谦虚地低着头,因稻粒饱满,前几天的大风竟吹倒了一小片稻子。这一片原本是邢兵祥自家的菜园地,因为光照充足,所以这一块稻长势最好。另有两处都是荒林开辟出来的,因有树林遮挡阳光,长势略显稀疏,但由于其中放养鸡鸭,病虫害较少。这三处旱稻地共计3亩左右,预计亩产约400公斤,比一般水稻亩产量低50公斤左右,邢兵祥说还会继续改良品种,争取申请注册商标。


旱地能不能种上稻?这个芜湖人“痴迷”坚持了15年......


旱地能不能种上稻?这个芜湖人“痴迷”坚持了15年......


旱地能不能种上稻?这个芜湖人“痴迷”坚持了15年......


2017年培育出较好的种子后,邢兵祥才开始逐渐扩大种植规模的。最开始在2004年左右,他只在自家菜地里的山芋、芝麻或毛豆之间播几粒稻种,培育旱稻,看到长势较好的留下种子来年继续种,也在杉木林里试种过。他种植的旱稻主要是单季稻,前年冬天翻土地,将虫卵冻死,来年4月下旬再翻地一遍,并用土木灰、鸡鸭粪肥土,选择下雨天播种。旱稻的根系比一般水稻发达,可以吸收地下水,也能抵过雨水泛滥时节,旱涝保收。旱稻种植过程中不需要灌溉,不使用化肥农药,用动物粪便替代,主要通过放养鸡鸭预防病虫害,抵抗能力较强,一般十月之前可以收获。


旱地能不能种上稻?这个芜湖人“痴迷”坚持了15年......


旱地能不能种上稻?这个芜湖人“痴迷”坚持了15年......


旱地能不能种上稻?这个芜湖人“痴迷”坚持了15年......


邢兵祥不仅有培育不需灌溉旱稻的初心,还有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美好愿景。邢兵祥的旱稻不仅种植起来省心,还可以套种不超过一米高的作物,也可在坡地种植。他希望继续优选品种,在村里逐步推广,充分利用闲置土地,间作套种带来多重收益,带动村民增收创收。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在邢兵祥的坚持与努力下,优选旱稻品种、带动村民致富不是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