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私人港”曾让王文良财富暴涨身家一度增至百亿,但很快却走下巅峰,迅速滑落。
文 | 华商韬略 吴苏
近日媒体报道,备受业界关注的丹东港重组计划遇挫,原因是对于重组计划,“有财产担保债权组、普通债权组和出资人组未表决通过”。
尽管目前的重整计划,没有让债权人满意,但重整势在必行。
显而易见,这是由丹东港的巨额负债决定的。据媒体报道,截至2019年10月中旬,丹东港系企业债权申报总金额为110.83亿元,除去不予确认加核减的467亿元债权申报外,丹东港系企业负债667.18亿元。
作为“中国唯一私人港”,丹东港深陷债务泥潭,实控人王文良却去向成谜。要知道,王文良和丹东港的起落,有莫大关系。
1954年,王文良出生于辽宁丹东,早年曾是公务员。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下海经商,2005年起,开始担任中国日林建设集团董事长和总裁。
王文良担任日林集团董事长不久,丹东港便开始转制,成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王文良成功抓住这一时机,出资1072万美元,获得丹东港36%的股份。通过多次增资和股权转让,“不冻良港”丹东港的实际控制权,完全落入王文良手中。
王文良成功入主后,曾推行了一系列举措,加快为丹东港招商引资,比如推进与韩国第二大财阀大宇公司的合资合作,更建成了600万吨载重能力的造船产业基地。
与此同时,丹东港的投资策略更显激进,不断加大港口扩建,在建工程体量持续“膨胀”:2012年,大型专业化矿石泊位、100万吨海洋工程船坞和现代农业综合项目上马,总投资110亿。
2014年,投资30亿,上马集装箱泊位、仓储库等多个工程。2015年,再出大手笔,启动十多个10万吨级以上专业泊位及冷链物流、现代木材加工、本钢物流、通钢物流等重点项目建设。
到2017年3月,丹东港在建工程项目多达21个,总投资203亿。
尽管投资大,债务融资规模增长也快,但得益于丹东港的经营,其获取现金能力较强,王文良基本上维持住了局面。
2016年是王文良的高光之际,当年,大连港、营口港、丹东港和锦州港的货物吞吐量分别为42873万吨、34702万吨、15788万吨、8950万吨,在辽宁沿海港口群中,丹东港成为仅次于大连港和营口港,是所在地区的重要港口,丹东港也顺势登上巅峰。
随着丹东港的崛起,王文良多次荣登富豪榜。“2016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上,他以130亿元的身价,名列第220位,在辽宁富豪中位居第四,在丹东则是名副其实的首富。
丹东港让王文良财富暴涨身家一度增至百亿,但很快却走下巅峰,迅速滑落。
2016年,东北特钢债券违约事件爆发,对东北地区包括丹东港在内的高负债企业产生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2017年,丹东港自身的债券违约频繁爆发,发行的“14丹东港MTN001”出现实质性违约,随后另外的几只债券也相继出现兑付困难。
据丹东港披露的数据,截至2018年9月末,丹东港账面资产602亿元,负债总额416亿元,负债率69.1%。
仅隔一年,到今年10月,丹东港系企业负债增加到667亿元,违约债券就有7只,违约总额达80亿元。
为何丹东港会走到这步田地?有专业分析师认为,“真正导致公司陷入困境的是在不利的外部环境中逆势而为,用高杠杆的运营模式激进投资扩张”。
确实如此,丹东港成也扩张,败也扩张。归根结底,还是丹东巷没有处理好自身实际与发展节奏的关系。盲目扩张之后,过往的“战绩”变成了沉重的包袱,加上实控人王文良卷入某起影响恶劣的热点事件,让丹东港雪上加霜,回天乏力。
今年2月,丹东港被宁波海事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成为了“老赖”,涉及执行标的金额为2479.78万。短短十多年时间,从知名港口到“老赖”,丹东港的遭遇,令人唏嘘。
3月,丹东港管理层在发布会上透露,王文良在海南养病。而据辽宁当地媒体报道,他一直处于失联状态。
不得不说,往日风光无限的丹东港如今想要要走出“泥潭”,已经无法依靠疯狂扩张的王文良了。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閱讀更多 華商韜略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