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6年,失業19天

我是一名Java程序員,在北京工作了6年,此篇文章記錄了我2019年11月,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被裁員之後,心態變化及重新找工作的心路歷程。

失業“如期而至”

為什麼說“失業如期而至”呢?這得從2019年11月18號說起。那天,是我假期的最後一天,忙裡偷閒回家休息3天真的不容易,吃完晚飯我才開始收拾行李,晚上要趕火車回北京。忽然手機來了一條消息,打開一看,是一位同事的“密告”。他表示已提前接到內部消息,公司將於近日裁員,消息確定了,很快就會公佈。

看完消息,我從余光中看到妻子向我走來,背後傳來了孩子和奶奶在嬉戲的聲音,我若無其事的關掉手機,彷彿什麼也沒發生。我提前30分鐘到達了火車站,在候車廳的時候,收到另外一個同事的消息。她也表明了公司可能會有情況,兩人說的信息差不多,如此看來,裁員消息是坐實了。此時,我並沒有“擔心”,“不開心”之類的,因為我早已領略過生活的不確定性,內心如同平靜的大海,波瀾不驚。

次日早上到達北京,下車後直奔公司,達到公司的時間比正常上班早40分鐘,所以我又下樓悠閒的吃了個飯,然後回到了公司的時候,同事們都在,熱熱鬧鬧的,忙忙碌碌的,彷彿公司的業務、個人的發展都在蒸蒸日上。那個吊兒郎當的同事,依然在吊兒郎當的端著水杯到處走動,那個毫不知情的同事依然在噼裡啪啦的寫著代碼。

大約上午11點的時候,我對面的同事離開了工位,過了幾分鐘回來的時候我見他的表情不太對。透過他的近視眼鏡,我看到他的眼眶溼潤了!是的,他被約談了,正如我在家接到的“小道消息”那樣,失業如期而至。

馬上走人,還是爭取賠償#

那位溼潤了眼眶的同事,是一位體型壯碩的漢子,才入職不久,屬於試用期。實際上,這次被裁的同事幾乎都是試用期,有的就差一兩天或者三五天就轉正了。我們入職之時都是籤的3年合同,然後6個月的試用期。如今看來,這6個月的試用期不得不讓人懷疑是別有用心,而公司的態度也證實了這一點,他們正在用專業的“裁人手段”,分人、分批次的車輪戰,對我們挨個談判,想要將我們這些拉完貨的驢趕走,條件是“10天的賠償”,並不符合勞動法的一個方案。

對於我們這些即將賠裁員的人來說,這裡面臨兩個問題,是馬上走人還是爭取賠償:

Copy

1. 要不要根據勞動法,爭取合理的賠償。如果要,那麼就意味著我們要跟公司談判,需要花時間,未知的時間成本。

2. 年底還有不到2個月的時間,得抓緊辦完手續繼續找工作,如果跟公司談判下去,會不會:錢沒要到,還浪費了繼續找工作的時間。

面對這兩項選擇,我們很多同事都一致認為“自己是弱勢的一方”。我們都明白,根據勞動法試用期內裁員需要賠償0.5個月工資作為補償金,還需要提前一個月通知。如果想讓員工馬上走人,可以將這“提前一個月通知”換成待通知金,即:給被裁員工1.5個月的工資,讓他馬上走人。

知道這些法律條文又有什麼用呢?知道公司是非法操作,我們又能怎麼樣呢?繼續和公司談判意味著需要浪費時間,如果我們去勞動仲裁之類的,費時費力,最終結果未可知。而眼下,離春節過年只剩不到2月的時間,外面又到處是裁員的消息,我們需要充足的時間去重新找工作,趕在春節前找到下一份工作。

世界上沒有所謂的“穩定”,我們無時不刻都得準備迎接變化和意外。而眼下,我們必須權衡“如何獲得利益最大化”,而當前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就是:拿著10天的賠償,馬上走人找工作,如果下週就找到了工作,一切就沒那麼難以接受了。於是從19號開始,有同事人就接受了“10天的賠償”簽字走人,並立馬約好了未來幾天的面試。20號又有一波人接受了“15天賠償”簽字走人。

要不要繼續刷題找工作

11月21號那天下午,我簽完離職協議,就早早下班回家了。我知道自己並不是因為能力問題而被裁,我也知道接下來,我肯定能找到一份工作。儘管今年各方面的媒體、新聞已經把“經濟寒冬”說爛了,但是我對這些無腦、無良、喜歡故意煽動、喜歡炒作話題的小編已經免疫了,我能根據自己的經驗見識去判斷當前大致的情況。我知道我可以找到工作,只是時間的問題、只是好不好和滿意不滿意的問題。

從被約談開始,閱歷豐富的同事們就開始刷題了。沒錯,“面試造火箭入職擰螺絲”是常識,大家十分嫻熟了梳理面試必問的點,開始了針對性的複習。對於Java面試而言,常用的數據結構比如HashMap,ArrayList實現原理幾乎必問;併發編程相關的工具類庫必須的複習;JVM方面的內存模型、類加載機制、垃圾回收等無論高級中級必須備上;Spring框架用了這麼多年,因此DI/AOP原理、SringMVC原理、Spring事務、Spring的部分源碼、Springboot的使用及原理你都得知道;同時,既然都高級了,分佈式應用、微服務應用必須得懂吧?Dubbo的使用及相關原理、SpringCloud的相關模塊和原理必須得懂吧?dubbo源碼看過嗎?沒看過?——垃圾!Mybatis的&和#有啥區別啊?這還不算完,緩存的使用你得懂,redis主從、哨兵、集群,Redis基本的sring,hash,list,zset等方面的問題你都得對答如流。

回答完這些問題,你口乾舌燥了嗎?沒關係,咱繼續,MySQL的事務、索引、事務隔離級別、髒讀以及面試官現場發揮的場景問題,分庫分表,主從同步,SQL優化等等問題很多可以再問個半小時。問了這麼多,你只會MySQL可不行啊,pg你也得知道點,最好Hbase也問一問。搜索引擎用過嗎?Solr、ES? OK,再繼續問一遍ES原理之類的。MQ用過吧,介紹一下activemq和kafka吧,在順便說點原理啥的,docker,K8S會嗎?……

所有的問題好像都問完了,再問問你設計模式吧?你知道哪些設計模式?你日常用到了哪些設計模式。你在哪些源碼中看到了什麼設計模式?面向對象的設計原則是什麼?TDD模式認可嗎?DEVOPS瞭解嗎?OK,OK,你回答的還可以,這樣吧?你設計一個MQ,說下思路。來,給你一張紙,你寫下紅黑樹的旋轉。如果現在設計一個網站,需要承受100萬併發用戶訪問,你的服務器配置應該是怎樣?……然後接下來就是人事一本正經的問你:為何從上家公司離職?(實際他自己也跳槽無比頻繁)你怎麼看待加班?(實際他自己下班就溜了或者在轉正之前融入磨時間團隊以彰顯積極的工作態度)

如今面試的現狀大致如此,我深知這一切,我也十分理解。現在行業成熟了,人才多了,公司可以去挑選更優秀的人才。如果能人盡其用,倒還好,實際上多半是“面試造火箭入職擰螺絲”。當然,這個不能怪公司,只能怪自己,你的各種規劃及發展路線導致你目前仍然是一個擰螺絲的人。

坦白講,我感覺厭倦了,每次要準備面試,都得看這些。作為一個工作6年的人來說,對於這些東西很多都接觸並使用過,源碼啥的也都看過一些,加上自己的一些日常的一些思考,對於分佈式應用,微服務的發展來龍去脈都有一個體會。但是這些有什麼用,即使成為了所謂的技術專家,還不是“為人作嫁衣裳”,享受996的福報。

我該怎麼辦?繼續刷題找工作嗎?進一個瘋狂壓榨年輕勞力的創業公司,或者進入一箇中型穩定的公司和油膩的領導、安逸的同事一起划水,或者進入一個大型公司享受996福報?我發現我提不起來興趣,還要不要繼續刷題找工作?

為期2天的清閒

我覺得狀態差極了!一方面失業多多少少還是有點鬱悶的,當初選擇這家公司的時候。有思考過:

Copy

1. 產品所在的行業確實有市場,所以產品做得好,肯定能盈利。

2. 公司環境非常不錯,本身已有其他業務盈利,及自有資金。

3. 個人加入這個公司其實有個計劃來的。

所以,被裁多多少少還是打亂了我本身的計劃,多少有點鬱悶,再加上上面的那些思考,我提不起來興趣找工作。沒法認真的去寫簡歷,以及準備面試。因此,我覺得先休息兩天,這兩天什麼都不敢,放鬆一下,思考一下。

我試著放下所有的壓力,放下所有的焦慮,做做飯,看看電影,網購,刷微博,刷B站,還剪輯了幾個一起拍的視頻,看了看與技術無關的閒書。真的是放肆了一天、墮落了一天。坦白講,忘記壓力、忘記自律、忘記上進心、忘記奮鬥,去肆意浪費時間、去任意的做讓自己輕鬆自在的事情是挺爽的,可能人的本性就是喜歡玩、喜歡吃、喜歡懶吧。

然而,玩了一天之後的結果是空虛,感覺沒有任何收穫的愧疚感。晚上和隔壁的室友聊天,彼此交流了一下個人職業等各方面的看法。室友是做裝修設計畫圖方面的工作,我問他:你是怎麼決定像現在這樣在家裡做遠程工作的。他說:我沒有刻意去做,目前的情況就是水到渠成,我目前給兩家公司遠程做事,偶爾去下公司,或者工地現場。

我之所以會問他這個問題,是因為我自己之前也考慮過要做遠程工作,想要“只工作、不上班”。卻一直沒有實行,一方面遠程工作的機會少,平常倒是能夠看到一些前端的遠程機會,Java的極少,很難找到靠譜的遠程工作;另外一方面,根據過來人的經驗,遠程工作並不會比上班輕鬆,僅僅是自由了而已,且收入多半比上班要少很多。

次日的清閒,依然並沒有完全的放鬆,也會偶爾想想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自己到底想做什麼,梳理梳理自己之前關於發展副業、關於做產品方面的讀書筆記之類的。傍晚的時候,出門了,去赴約,赴我們那群失業同事的約。席間,我們吐槽了對公司裁員卻不給正常賠償的不滿、訴說了賣力做產品研發卻落得無情被開的鬱悶、暢談了各自生活的壓力及對未來的嚮往、也講講段子講講笑話、也表達了對彼此公事期間友好感情的珍惜。

人還是一個感情動物,彼此的溝通交流和來往還是非常重要的。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我們輕鬆愉快的吃、喝、談、笑,慢慢的每個人似乎都得到了發洩,一種輕鬆、快樂的笑容在推杯換盞間綻放,也在滿堂喧鬧中被埋沒。可以確定的是,大家在分別是真的是非常不捨,在這個寒冷的冬天,這樣的一個聚會讓彼此抒懷也拉進了彼此的距離。我們把之前的工作微信群改為小夥伴群,有同事表示“這個群永遠都不能解散”——就像初戀的情侶定情那般的海誓山盟。

手機鎖屏壁紙帶來的責任和壓力

清閒了兩天之後,新的一週開始了。早上醒來的時候,我看了一眼手機。屏幕的壁紙是我和女兒的合照,這張照片就是前幾天休假回家的時候拍的。照片沒有任何美顏,但是這張照片真的很完美,我們都沒有閉眼,表情是那麼的自然又那麼的開心幸福。

忽然之間我感受到了一份責任和壓力,我需要工作,我需要掙錢,我需要給家人一個保障。無論我又多麼的迷茫,無論我又多麼的糾結,無論我是否厭倦了現在的工作,無論我有什麼樣的想法,我都不能停下……我要繼續前進,繼續找工作。憑什麼我能跟別人不一樣?憑什麼我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找出一種可以平衡工作生活、可以不用朝九晚五、可以不用再地鐵通勤上浪費3小時、可以擁有自由的方式?憑什麼我能找到一個方向、做個產品、盈利、獨立自由的支配工作和生活?不,目前我做不到。

我需要一份工作,這是最實際的,我的家人,我的孩子,需要我給他們提供一個保障。所有的男人都是這麼做的,我不可能例外,也沒有更好的方式去做別樣的例外。是的,我要開始找工作了。

就用完這5份簡歷吧

當我決定重新開始準備找工作的時候,我的那些同事們已經馬不停蹄的在面試了,甚至有的人已經準備好入職了。我並沒有著急,只是真的開始行動了。我整理了一份簡歷上傳到了Boss直聘APP,一上午投了好幾家,並沒有反應。這版簡歷之前幫助我找到了工作,但是想到之前確實面試官說過我的簡歷排版並不如常規表格式直觀。於是我在MAC自帶的pages文稿中重寫了一份簡歷,把排版改了改,技能關鍵字調整了一下,把項目介紹仔細優化了一遍同時修改了一下上下左右邊距、字體大小、行間距,使得內容精簡到只有2張紙,但是該有的都寫上去了。

最終另存為PDF格式,並打印預覽了一番。如果不去糾結簡歷中的項目是否閃亮、不去糾結學歷背景是否雄厚,單從簡歷的整體表現度來說,我覺得已經很好了。於是我把簡歷更新了一下,並針對性的綜合公司招聘要求、公司業務、距離、薪資範圍等情況選擇公司進行投遞。

然而,並前兩天並沒有得到有效的回應,很多招聘者對我的被裁經歷進行了質疑,有很多招聘者並未閱讀我的消息,有很多招聘者閱讀了我的消息但是沒有任何回覆,有很多招聘者回復了的內容是冷酷的“對不起,學歷不符”,另外的一些招聘者要了我的簡歷附件之後也不再說話了。我開始焦慮,開始擔心,倍感壓力,我明白我的學歷確實沒有競爭力,技術上應該可以PK掉一大部分求職者,但是終究是並沒有非常大的競爭力。雖然沒有確切的數據,但是我能想到:和我一樣水平的Java工程師數以萬計,憑什麼我比他們強,我的優勢是什麼,我的亮點是什麼?

忽然之間,我發現自己是那麼的平凡,那麼的平庸,那麼的普通,那麼的渺小。縱容我的心中有無數的想法,自認為有一些才幹,也曾收到過很多人的認可,但是此時此刻沒有人約我面試。我的腦海裡甚至浮現了APP另一邊人事經理在篩選我的簡歷時的搖頭、嘆氣、不懈、隨手扔進垃圾桶的畫面,一瞬間,彷彿自己一無是處,一文不值。

終於……,我收到了第一個面試邀請,激動不已。我再三查看了面試時間,確認自己沒有看錯,再三查看地圖確認距離及時間安排。我開始仔細閱讀邀請我面試的這家公司的招聘要求,並簡單瞭解了一下公司的情況,同時梳理了一下自己的知識圖譜。

複習準備面試的間隙,我到小區裡的居委會辦公室,請他們幫我打印簡歷。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問我打印幾份,我想了想說:打印5份吧!

那時我在想:就用完這5份簡歷吧!好好準備,把握每次機會。

沒有選擇的選擇

我的第一次面試,應該說是挺好的,上午10點半到了面試地點之後,我發現跟我一樣的求職者很多。他們也都斯文的坐在那裡,謙卑而親和的和麵試官交談。旁聽到他們的回答我發覺,有些人過來面試就是浪費時間,而其他人真的是強有力的競爭者。我在兩輪面試之後,時間都已經中午12點多了,面試官說下一輪得等下午2點,面試官並沒有打發我走的意思,但是又想著得等一個小時,因此就帶著我去外面吃飯了。下午的面試也很順利,到了談薪資的環節。

第三天,我便受到了回信,HR妹子在電話中跟我確定的薪資期望,並加了我微信。當時,真的很開心,沒想到“一戰定乾坤”,激動不已。之前的失落、焦慮、懷疑自己,全都一掃而空。由於不想被壓殺價,我在約定的時間,通過微信給HR妹子回覆了比目前薪資高點的數值,並等待對方的進一步回應。

後面我又斷斷續續的收到了幾家面試邀請,但是機會並不多,所以每次我都顯得格外珍惜。畢竟前幾天設定的目標是“用完5份簡歷”。後面的幾天再次讓我跌入了低谷,又沒有收到新的面試邀請,而之前第一戰的那家卻沒有了新的回應,毫無疑問這家黃了,我只是他們合適候選人中的一位,在他們沒有進一步回應我的期間,他們應該是有了性價比更高的合適人選了。

時間來到了12.9號早上,這是我失業的地19天,我找工作的成果怎麼樣呢?首先,不算複試的話,這幾天我共面試了6家公司,其中有2家由於進公司前臺的時候,感覺公司貌似不靠譜,就沒有給簡歷,因此我還剩1份簡歷。那麼我目前手上的機會情況呢?第一家薪資談崩了,黃了;第二家,初試回家找來了公司CEO的演講,感覺不是很喜歡老闆的理念,複試就沒有去;第三家,詳聊了之後發現是國外的區塊鏈方面的業務,對方HR跟我談“現在工資可能沒有你期望的高,但是搞幣圈的以後財富肯定是裂變式的增長”,回來之後的兩天,對方HR仍然在微信上聯繫我,我婉拒了;第四家,此前談過一次薪資了,沒談好,但是並沒有完全黃……

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後面新的面試機會也只有2個。還有一天就月中了,這周如果不入職就得辦理社保代繳了,這幾天也越來越冷了,面試的路上寒風吹得腦門疼。目前的情況顯而易見,我沒得選擇了,我只能接受第四家。如此處境,我似乎沒有選擇了,能拿下第四家就已經是萬幸了。於是,就在12.9號中午,我給第四家公司回應了,表示願意按照最初定的薪資標準入職。對方同意了,並說開始走offer流程,次日之前會發offer。

暫時告一段落

12.9號下午,12.10一天都是不安的等待,怕這個offer發不出來。我繼續刷著boss直聘,繼續投著簡歷,以防意外發生之時,我還有新的機會。然而我刷來刷去都是好多都是熟悉的公司,那些我曾投過簡歷,當時對方沒理我的公司。我只好厚著臉皮,繼續發送新的消息。然而,對方“已讀”,卻依然沒有回應……

終於,在12.10號的時候收到了offer。至此,本次找工作算是告一段落,算了一下失業19天。

然而,未來會怎樣?不知道,只能說僅僅是暫時告一段落。

出處:https://www.cnblogs.com/demingblog/p/12046170.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