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女碩士待業的365天:你的“職場人設”,決定你的薪資和層次


211女碩士待業的365天:你的“職場人設”,決定你的薪資和層次


“人設”,又稱人物設定,原本是動漫、小說等作品中對虛擬角色的擬人化塑造。

現在多用來形容人們可以打造並展示的個人風貌。比如,明星們展示的耿直人設、學霸人設、老幹部人設、儒雅人設等等。

實際上,不僅明星需要人設,普通職場人也需要根據工作場景打造屬於你自己的人設。注意,這不是演戲,也不是虛偽。一個合適的人設,會讓你變成一個行走著的品牌。

211女碩士待業的365天:你的“職場人設”,決定你的薪資和層次

1

你有沒有籌劃一個

符合工作場景的人設

2016年,由於管理諮詢市場的萎縮,我開始收縮主業,用副業方式探索生涯諮詢。只是,一直沒有什麼斬獲。

此時,我的生活比較富裕,我決定給自己一段時間去過間隔年,以便接觸全新的世界,進行自我調整與重新定位。


之後,我在國外轉悠了一年。哥本哈根郊區放羊、奧斯陸街頭狂奔、梅拉倫湖泛舟、塔林古城賞鳥……朋友圈裡,滿屏都是我行跡所至的美景。


一個前輩給我留言,他問我:“回國之後有什麼打算?”

我說:“B端下沉,C端崛起,我想做生涯諮詢。”

前輩問我:“你有什麼優勢?”

我說:“我2005年接受系統的生涯培訓及認證,2009年與國內頂級諮詢公司合作,在集團化企業落地生涯項目,這些夠不夠?”


他說:“遠遠不夠!”

我問為什麼。

他說:“真正的優勢,是傳播、觸達。陌生人一翻你朋友圈,就知道你是幹什麼的,還要知道你乾得很專業,你做到了嗎?”


我……


前輩告訴我:“朋友圈不要什麼都發,先讓一個角色觸達受眾,並深入人心。”


211女碩士待業的365天:你的“職場人設”,決定你的薪資和層次


2017年回國後,我的朋友圈基本上只發與生涯諮詢有關的內容,很多是我自己的原創圖文,偶爾會發一些與生活有關的美食美景,內容佔比20%左右。

到了2018年,由於C端生涯諮詢業務開展得不錯,我在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正式註冊了工作室,此後業務發展更加順暢。


我的很多客戶是通過網絡下的訂單,他們與我素未謀面,卻願意相信我能解決他們遇到的問題。與其說是相信我,倒不如說他們相信我傳達給他們的職場“人設”——專業。

與動漫和文學領域的人設不同,職場人設是我們想要展示給上司、同事以及業務合作伙伴的形象及待人接物的方式。

職場人設是可以打造的,我們可以根據自身的職業特點,籌劃一個符合工作場景的人設。

2

為什麼要打造職場人設

你可能會說,職場人設也要打造?那豈不是活得太假?當然不是,有些時候我們必須要戴上“面具”,因為你“卸妝”的樣子不適合在每一個工作場景展示。

舉個例子。


我有幾個做醫生的朋友,平時特別搞笑逗比,簡直就是行走的表情包。但是,醫生這個職業比較特殊,救死扶傷的職責要求你必須在工作場合嚴謹、專業。


所以,他們在工作場合從言談到著裝都會符合自己的職業,打造適合自己的職場人設。

但業餘時間則不同,有人註冊了抖音號,發一些搞笑視頻,沙雕一把。


實際上,在現代的職場,注意力稀缺,沒有人願意通過天長日久來細細品鑑你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人們更希望你能主動傳遞這樣的信息:我是什麼樣的人?這樣他們才能快速地找到與你的相處之道。

為什麼要費心費力地打造職場人設呢?


根本原因就在於:現代社會競爭激烈,你要通過職場人設的打造,迅速在市場佔位。誰在一個領域失去了關注和存在感,誰就該退出遊戲了。

有個朋友小A,211高校碩士畢業,曾擔任外企高管,接受過系統的心理學培訓,並考取了相關的從業證書。

兩年前,小A辭職做自由職業,想要靠接心理諮詢付費個案獲得穩定的收入。然而,整整一年她都接到不到付費案源,與其說她是做自由職業,倒不如說那段時間她一直待業。


我曾經幫她轉介過個案,但是隔天客戶就請求我幫忙換個諮詢師。我問原因,客戶說:“翻了一下她的朋友圈,覺得她好像不能幫我解決問題。”

也難怪客戶這麼想,小A朋友圈滿屏曬的都是她家二寶,除了讓人知曉她是個好媽媽,她挺幸福外,真看不出她的專業性所在。


不是說朋友圈不能“曬孩子”,而是作為職場人士,你的圈子不僅有家庭屬性,還有工作屬性。發什麼,怎麼發,需要拿捏好分寸。

小A想要成為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和她有相同職業理想的人還有很多,大家都在搶佔市場的賽道,那就需要你主動打造符合用戶需求的吸睛人設。

職場人設積累到一定程度,遇到機會便會產生巨大勢能,順勢躍遷成為某一領域的IP,成就你的人生大業。

211女碩士待業的365天:你的“職場人設”,決定你的薪資和層次

3

怎樣打造一個成功的職場人設

打造職場人設就是要迅速佔領受眾心智,形成深刻的印象,可以分4步來走。


設計可識別標籤

如果你在知名企業工作,直接借勢公司名,就是對你人設最好的背書。很多人從名企離職多年,還在用當年的頭銜。比如:前微軟XXX,前百度XXX,簡單來說就是公司名+職位名。

如果你所在的企業名氣不大,但你個人有一項不錯的能力特長,就用這個能力標籤。注意,這個能力標籤一定要能夠體現出你想給用戶提供的服務或產品。

如果你既不在名企工作,也沒有啥突出的能力特長,可以想一想,你認可和喜歡的特質有哪些?然後勾選出一兩個最容易滿足他人需求,能讓他人容易跟你合作的特質。


規劃標籤細節

我要不要燙個“炸裂”的個性髮型?我應該穿什麼樣的衣服?晚上的商務宴請戴什麼飾品?穿什麼鞋?這些都要符合你的職場人設。


主動傳播對自己有利的職場人設


盤點一下你想把你職場人設展現給哪部分群體?對這部分群體有什麼價值?你現在可以通過什麼渠道觸達這部分群體?未來又可以拓展哪些新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傳播的過程中,與人設無關的內容也可以適當傳播。比如,你可以分享一些生活的場景,這讓你看起來更像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但要適度。


適度的意思是,這部分內容佔比20%-30%左右即可,不易太多。同時,不要發佈與人設相反的內容,這樣會讓你的人設看起來很違和,甚至直接導致人設崩塌。


知行合一,成為行走的IP

最重要的一點,職場人設是為了我們更好地打造可辨識的品牌形象。但人與物不同,我們不能把人設過度地工具化。

人設被工具化就早晚有崩塌的一天。


如果你已經確立了自己的職場人設,那麼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在選定的領域,持續學習,穩定輸出,主動傳播。

最好的人設是自我。知行合一,你塑造的正是你內心深處的自己,你才能通過真實的自我獲得踏實的成績,直至別人認可你,即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