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京新片《原來我們如此陌生》要呈現他們那一代的反思

導演葉京,作為知名的京圈導演,以一系列自傳體性質的影視作品為人熟知。近期,他帶著自己的新作——電影《原來我們如此陌生》,接受了新京報記者專訪。葉京回憶起自己的創作生涯,並且和《原來我們如此陌生》要呈現的內容一樣,對他們這代人進行了反思和總結。

出身部隊大院的葉京只拍與自身經歷相關的題材,從《夢開始的地方》《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到未公映的電影《記得少年那首歌》《原來我們如此陌生》,他的每部作品都帶著濃烈的自傳色彩,都是他經歷過的大院子弟的故事。

大院青年的影像自傳,完成我們那個年代的《紅樓夢》

葉京出身北京某部隊大院,當過兵、下過海,人生經歷豐富。人到中年,父親的離世令他頗為感傷,轉而當一名作家、編劇和導演。1999年,葉京導演處女作《夢開始的地方》問世,那一年他42歲。七年後的2006年,他的另一部電視劇《與青春有關的日子》火爆碟市,讓更多觀眾知道了“葉京”這個名字。

叶京新片《原来我们如此陌生》要呈现他们那一代的反思

這兩部劇都以上世紀70年代的北京為背景,一群部隊大院子弟在時代的激流中相遇相愛,滿懷夢想的青春遭遇堅硬的現實,美好與醜陋,都和盤托出。劇中很多角色,都能在葉京和他朋友身上找到對應;很多情節,也是他們真實的經歷,打架、茬冰、拍婆子……“我們當年打架,在哪兒打的鬧的事兒,就被那兒的派出所抓進去關一宿,王朔不是也進過東風市場派出所嘛,都進過。《與青春有關的日子》也有這情節,都是真事兒。”

叶京新片《原来我们如此陌生》要呈现他们那一代的反思

葉京的每部作品都跟自身經歷有關,這是他與其他導演最大的不同。“全有關係,沒關係我根本不會去寫。”葉京說,《夢開始的地方》是為了懷念父母那一代家庭的氛圍,還帶著一種炫耀;《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拍的是他們那代人改革開放前的生活,“那個時候我們已經開始無所適從了,迷茫了”;《記得少年那首歌》有隨父母被下放到宜賓的經歷;另一部未映的《原來我們如此陌生》,則是對自己這代人的反思和總結。

自身經歷以外的題材,葉京表示也能寫,但得分個輕重緩急。“連我那點事兒都寫不盡道不完,哪有時間去寫別人呢。我特怕再過幾年記性不好,想不起來了。”他承認自己的作品有強烈的自傳色彩。“完全可以說是自傳。”葉京說,他的想法和王朔不謀而合:“他(王朔)一直說,特別想寫一部我們那個年代的《紅樓夢》。我呢,是利用影視作品,完成我們那個年代的《紅樓夢》。”

六七十年代的北京記憶

整個六七十年代,什剎海冰場、莫斯科餐廳(老莫)是北京青年心目中的時尚最前沿,也是他們娛樂、戀愛、爭鬥的場所,留下了一代人的青春記憶。什剎海茬冰、老莫西餐、北海白塔、百萬莊街道,這些意象在《夢開始的地方》《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裡多次出現,與穿軍大衣、戴紅圍脖的青年男女一道,成了那個年代北京的標誌。

兩部劇都在北京實地取景拍攝完成。葉京說,當年大家知道在拍戲,看著新鮮,但沒人盯著圍觀。《夢開始的地方》開場兩撥大院子弟在什剎海茬冰,劇組為此在首體租了冰場,讓演員現學現練。“丁志誠和張涵予原本就滑非常好,茬冰直接可以拍,其他人哪敢啊?像傅彪他們都得練。”現在回過頭去看,葉京覺得《夢開始的地方》很多演員滑冰水平不達標,“慘不忍睹”,沒演出他心目中的茬冰。

叶京新片《原来我们如此陌生》要呈现他们那一代的反思

《夢開始的地方》茬冰。 圖片來自網絡

講北京大院青年的故事,葉京選演員也偏重北京籍,有部隊背景更好。偏重京籍是因為語言,葉京看重臺詞的地道,起碼得是標準的普通話,還要懂得北京話的腔調。兩部劇裡,接近半數的主演都是京籍演員,其中還包括“羽泉組合”的陳羽凡,“羽凡那會兒是閒得慌來找我玩,說能不能演個戲,就這麼來的。好多北京唱歌的孩子都找過我,但我沒用。”

並不是每個角色都能選到既合適又是京籍的演員,《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演方言的佟大為是東北人,演卓越的文章是西北人。葉京找人培訓臺詞,拍戲時親自教。“現場基本上我一條一條地教,我給他們學呀。因為北京話的兒化音、抑揚頓挫的重音有很多變化。你的哪個音不一樣,意思就完全不對了。”那會兒文章天天在葉京這裡培訓,佟大為非常努力地克服語言上的問題,但劇中還是流露出一些東北味兒,也因此遭到了觀眾的一些批評。

葉京喜歡用新人演員,“用腕兒的話,第一是用不起,第二是跟他賠不起時間,人家都有檔期限制,也不會去體驗生活”。十多年後再看他拍的劇,當年的新人都成了腕兒,葉京的眼光準得嚇人:張涵予、詠梅、文章、白百何、陳羽凡……時間見證了成長也見證了無常——有人因戲結緣又最終分道揚鑣,如陳羽凡、白百何;有人耕耘多年終成大名,如詠梅;也有人人生未半提前離場,如傅彪、班贊。

叶京新片《原来我们如此陌生》要呈现他们那一代的反思

《夢開始的地方》拍攝現場。圖片來自網絡

我跟王朔這一代人屬於浪子

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王朔、葉京、馮小剛等一批從北京部隊大院成長起來的文學、影視創作者,成為中國文藝界的風雲人物。他們的作品風格與北京的地域和文化高度關聯,被認為是“京圈”(北京文藝圈)的代表。但在葉京看來,他們這批大院子弟與真正的老北京,始終隔著一道牆。

“我們對北京的故鄉和身份認同感更弱。父母並不是北京人,是外來的,是從天南海北被彙集到北京來的。我們跟老北京有一種隔閡,就是牆裡牆外的文化隔閡,我們在牆裡頭,他們在牆外面。”葉京他們當年認同的身份是什麼呢?他用了一個詞形容“胸大無腦”。心胸特大,恨不得要去解放全世界、全人類,覺得自己揹負著這樣一個時代使命,但又容易衝動,動不動就熱血沸騰。

在他看來,大院就像《紅樓夢》裡的大觀園,能夠有所謂的引領文化,是因為很多東西他們接觸得比別人更早,玩得也早。“享受到各種優越,包括文化上的優越。很多西方的流行文化,我們肯定是最早一批看到的。一般老百姓哪看得到啊?又哪裡吃得起老莫、新僑飯店,甚至誰敢去吃西餐啊?”一道牆隔開了大院子弟和真正的老北京。

大院子弟從小沒受過太多的苦,也不知道什麼叫生存的難。葉京的父親當年被趕出北京,全家下放到四川宜賓,他才算見到了牆外的世界。“那是四川省會成都啊!我父親帶著我進飯館,吃碗涼粉還是擔擔麵,叫花子在旁邊圍一圈……”而另一邊呢,他家雖然倒黴了,父親還有五糧液特供喝、紅塔山雲煙抽。

改革開放,葉京也南下廣州經過商,甚至跟王朔在北京開過川菜館。但他覺得這都只是玩鬧,從來不是正經做生意。“你們別以為我做生意特正經,我做生意的過程用北京話說就是‘瞎折騰’。”葉京說,他們這批大院子弟,活得沒有那麼嚴謹,也不會給自己規劃人生。“我跟王朔,我們這一代人屬於浪子。”

新京報記者 楊蓮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