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股”連續兩漲停!揹負鉅虧包袱“吞下”3家公司,能否成功轉型?

“中國第一股”連續兩漲停!揹負鉅虧包袱“吞下”3家公司,能否成功轉型?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賈謹嫣 陳鋒 北京報道

“中國第一股”飛樂音響(600651.SH)近日發佈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公告稱,公司擬以3.53元/股向儀電集團、臨港科投、上海華誼等發行股份,購買自儀院、儀電汽車電子及儀電智能電子各100%股權,同時擬配套募資不超8億元。同時,此次交易預計將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並預計實現照明、智造和電子多主業經營。

“老八股”之一的飛樂音響隨著產業環境的改變,業績逐步下滑,並走上併購之路,介入到通用照明應用領域,2018年歸母淨利潤為-32.95億元;2019年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虧損6.57億元。

公司現金流並不充裕,緣何大筆併購?《華夏時報》記者12月18日致電飛樂音響證券事務部,工作人員回應稱,公司現金流緊張,目前力圖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推動公司轉型。

多重利好下,飛樂音響股價收穫兩個漲停板,12月16日、17日飛樂音響漲停,17日收於5.18元/股;18日股價回調,收於4.91元/股。

錢從哪裡來?

同時購買3家公司股權,為滿足資金需求,飛樂音響公告稱,飛樂音響擬向儀電集團、臨港科投以及上海華誼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8億元,募集資金規模預計不超過本次發行股份方式購買資產交易價格的 100%,且擬發行的股份數量不超過本次重組前公司總股本的20%。

記者瞭解到,本次募集配套資金扣除中介機構費用及其他相關費用後,擬全部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償還銀行貸款。

事實上,飛樂音響早已“囊袋空空”,2019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21.89億元,同比下滑7.53%;歸母淨利潤虧損6.57億元,同比增長20.57%;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07億元,籌資活動現金淨流量為-4.67億元,現金淨增加額為-5.63億元。

除經營狀況不良外,近年來,飛樂音響亦被訴訟困擾。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飛樂音響目前有3個裁判文書。而根據公司最新公告顯示,截至12月14日,飛樂音響國內新增涉及金額在 1000 萬元以下的訴訟案件共計16件,累計金額 1144.09 萬元,公司所處的當事人地位均為被告。其中,訴訟(仲裁)類型為證券虛假陳述案件 1 件,涉及金額 10.42 萬元,其他案件訴訟(仲裁)類型均為合同糾紛等,涉及金額 1133.67 萬元。

“自救”能否行得通?

事實上,依靠目前飛樂音響的產業,扭轉虧損的經營狀況難度很大,而飛樂音響再度走上併購之路,亦與上海國資改革加快國有資產證券化的改革思路相吻合。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本次併購的是大股東旗下資產。

私募人士杜坤維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飛樂音響此次併購重組時機將有利於其大股東,公司股價位於低位,在評估價不變下,大股東可以獲得更多的股份,等於是資產價格換方式增值。另一方面,本次併購重組低價發行,增發股份,亦會造成老股東利益被稀釋。

事實上,本次飛樂音響以發行股份購買的資產數量不是特別大,加之其盈利能力並不是很突出,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公司目前的財務狀況,但是否能明顯改善公司業績低迷的態勢仍然存疑。

記者注意到,從飛樂音響此次併購資產來看,飛樂音響介入的半導體封裝屬於朝陽行業,除此之外,介入的汽車配件、汽車銷售行業已有觸底跡象,有市場人士認為其未來業績或有改觀。而此次併購重組的另一個亮點則為國內行業知名的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