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增的“脱贫蜂蜜”卖得俏

“老武,又去送蜂蜜了?你这生意好得不得了啊!”“那是必须的,俺发家致富全靠它了!”

12月19日一大早,内乡县瓦亭镇山南村的脱贫户武安增特意起了个大早,骑上电车去给城里的客户送10瓶蜂蜜。刚出村口就遇到了晨练的乡亲。

一提到蜂蜜,他就喜不自禁。武安增之前是山南的贫困户,靠几亩薄田刨食吃,他和妻子不仅要供两个孩子上学,还要照顾三个体弱多病的老人,单是老人的药钱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别说孩子上学和其他开支了,一年到头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那时候一天到晚心吊着,害怕生病吃药,害怕庄里来个红白喜事要随礼……”穷困的生活使他的脸上失去了笑容,一天天眉头深锁。唉!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

2016年,为了给家里增加点收入,他跟着亲戚学会了养蜂。刚开始,他养了三笼蜂,一年蜂蜜产量只有三四十公斤。由于刚刚起步,又没有什么名气,蜂蜜的销路不是太好。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话说2017年年初,国网内乡县供电公司驻山南村第一书记王军和工作队队长贺斌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就鼓励他增加蜂蜜养殖规模。武安增哪敢啊:“咱这小门小户的,腰里没铜,不敢胡行啊!”任贺斌磨破了嘴皮,他就是不松口。贺斌急眼了:“武哥,你不就是怕蜂蜜卖不出去吗 ?你只管放心干,卖蜂蜜的事包在我身上,卖不出去算我的!”贺斌在山南人的心中可是个靠谱的人,他的话让武安增吃了定心丸。他开始像上了发条一样,一天到晚琢磨着怎样增产增收,一刻也停不下来。

一向稳重少言的贺斌也像变了个人似的,逢人就讲武家的蜂蜜如何纯正,口感如何的好。他在朋友圈里破天荒地卖起了蜂蜜,很多不知底细的人还以为他在做微商。

更让武安增想不到的是,贺斌居然到处托关系请到了当地有影响力的《南阳日报》来为他的蜂蜜做专题报道。名气打响了!销路不愁了 !武安增的甜蜜事业越做越大了!两年来,他的蜂蜜产量已经从当初的三四十公斤增加到500公斤,每年光蜂蜜的利润就近3万元。

武安增脱贫了!喜事一桩接着一桩,山南因为境内山地沟地遍布,不宜居住而作为整体搬迁村,武安增和村民们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如今,武家蜂蜜名气可大了,十里八乡响当当。这不,刚到年底,他的蜂蜜就卖得见了底。村民们惊奇发现,那个不会笑的武安增现在像换了个人,整天乐呵呵的。

武安增现在的心思大着呢,他跟妻子盘算着明年要做几年大事。他要继续扩大蜂蜜养殖规模,带上乡亲们一起干。等到孩子放假了,带上一家老小到北京去看天安门,那是他从小的愿望,想不到这么快就能实现了!(通讯员 刘文娟 刘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