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人生》:如果你沒讀懂高加林的悲劇,說明你還年輕

只要不喪失遠大的使命感,或者說還保持著較為清醒的頭腦,就決然不能把人生之船長期停泊在某個溫暖的港灣,應該重新揚起風帆,駛向生活的驚濤駭浪中,以領略其間的無限風光。人,不僅要戰勝失敗,而且還要超越勝利。--路遙《人生》

《人生》是作家路遙創作的小說,講述了農村出身的知識青年高加林,幾經起落,最後丟失愛情、也沒了事業的悲劇故事。

這部作品的創作背景,是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由於商品經濟的活躍,打破了農村的保守,對農民、特別是農村青年來說,城市充滿了機遇和誘惑。與之而來的城鄉差距、鄉下人在城市人面前低人一等的現象,也日益加劇。

路遙作為貧困的農村知識青年,深刻思考並理解了這一現象,在《人生》這部小說裡,針對農村知識青年應該如何選擇,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正確對待自己的理想和現實,在困難面前,不喪失自我,不被自卑所累,積極地勇往直前。

路遙《人生》:如果你沒讀懂高加林的悲劇,說明你還年輕

1. 表面上是愛情與事業的抉擇,其實是“自我喪失”後的悲劇

高加林雖然生於農村,但他卻有一顆“城市心”。他不願被命運束縛,終身困在村子裡,所以他努力學習,期盼有天能出人頭地。但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高考失敗後,高加林成了村裡的民辦教師,本想著努力工作,爭取轉正成為正式的教師,卻沒想到半路被頂替,連最後的“希望”都丟了。

上帝為你關上一道門的時候,會記得給你打開一扇窗。高加林低谷的時候,劉巧珍帶著一顆愛慕的心,悄悄靠近了失意的他。劉巧珍是高家村生意人劉立本的二女兒,她真誠、善良、熱愛勞動,雖然沒讀過什麼書,但卻十分羨慕和尊敬有文化的人。

雖然劉巧珍溫暖了落寞的高加林,但卻無法讓高加林,從事業無望的悲哀中走出來。因為埋藏在高加林心裡,那顆“自我實現”的火苗,始終沒有被澆滅。馬斯洛在人類的需求層次論中,曾提到:人類最終都是想要實現自我的。

高加林作為村裡唯一一位有真才實學的青年,對未來抱有期待,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現狀,其實就是他實現自我的一種表現。他大膽淨化水井;衝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與劉巧珍自由戀愛。用實際行動,一路向前追著理想奔跑,卻越跑越對自己能否到達“終點”,而感到恐慌。

所以,當他可以利用叔父的關係,進入城市做通訊幹事時;當他為了知識青年黃亞萍,拋棄農村女子劉巧珍時,他忘記了最初那個正直的自己,在膨脹的慾望中,喪失了自己。然而,“不正當”的工作機會、“不純粹”的戀愛關係,就像小孩子吹的泡泡,一擊就碎。

出於一種身份上的焦慮,高加林擔心無法與社會設定的成功典範保持一致,所以他喪失了自我,變得勢利、浮躁。但諷刺的是,他卻並未得償所願,反倒加速了人生的悲劇,同時失去了愛情和事業。

作家艾倫·狄波頓在《我愛身份地位》中提到:深藏在我們內心的害怕,其實是勢利產生的唯一根源。

當現實條件不滿足個人需求時,高加林害怕自己的理想遙遙無期,也沒有勇氣繼續堅持自己的信念,更無法保持自己高尚的人格,所以他才走上了“喪失自我”的道路。

路遙《人生》:如果你沒讀懂高加林的悲劇,說明你還年輕

2. 若非自卑,豈會淪為悲劇?

高加林有才華、有理想,被人頂替了工作,他本該繼續努力,並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但是他卻沒能守住自己、也沒能守住愛情。因為骨子裡自卑,所以高加林雖然理想遠大,也還是在現實中喪失了自我。

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寫道:當一個人面對一個他無法應付的問題時,出現的便是自卑情結。

對於高加林而言,他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眼前的不盡如人意。他既想堅持自己的理想,又不知道貧窮的自己,在現實面前,是否有堅持下去的意義。因為自卑,所以他不相信,甚至懷疑自己;所以才在不知不覺中,喪失了自我。

路遙藉由高加林這個人物,想要告訴年輕的一代:無論遇到任何困難,都不應該喪失自我;無論現實與理想有多大的差距,都不該被自卑折磨,而應超越自卑,並堅持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

在現實面前,有人像高加林一樣,因為自卑而喪失了自我,最後落得悲劇離場;而有些人卻可以把現實的苦難,作為動力,成為支撐自己的力量,讓自己可以勇往直前。作者路遙就是這麼一個人,一個願意直面苦難、超越自卑,甚至在飢餓中踽踽獨行的人。

路遙出生在農村一個非常貧窮的家庭,從小飢餓給他留下了太多的苦痛。後來,他被寄養到伯父家,雖然仍舊吃不飽穿不暖,但卻有了上學的機會;雖然他的成績不錯,但貧富差距,還是在路遙的心裡,堆積成了一座自卑的大山。

文學創作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作家為什麼寫“這些” ,為什麼“這樣寫” ,都可以通過作家本人的生活經歷、情緒感受,找到這麼寫的“心靈依據”。

路遙將內心底層的自卑,化為筆下的高加林,通過高加林在自卑的折磨下,喪失自我後的悲劇,表達了自己對年輕人勇於超越自卑、積極勇往直前的希冀。

正如宗元所評: “從現實的巨大落差中產生的心理失衡便激發為一種頑強不屈的抗爭力量 ,渴望通過對環境的改造 ,徹底改變目前的屈辱狀態 ,自此 ,自卑感便轉化為面向人生的倔強的進攻姿態。”

雖然小說中的高加林被自卑打敗了,甚至喪失了自我,但是現實中的路遙,卻成為了困難面前的強者,他不僅用自己的才華,在文壇上佔據了一席之位;也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華麗的蛻變。

路遙《人生》:如果你沒讀懂高加林的悲劇,說明你還年輕

3. 用一場“視聽盛宴”來表達悲劇,足見作者功力

路遙通過高加林的悲劇,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即無論人生面臨多少苦難,也不能喪失自我,要超越自卑、積極地勇往直前。所以,高加林的自我喪失,其實早就註定了悲劇的結局。而路遙,更是用一場“視聽盛宴”,為高加林的悲劇人生,提前埋下了伏筆。

·用一塊紅絲綢的“視覺盛宴”,來詮釋悲劇

視覺一直被視為,揭露一個人內心世界最直觀的手段。

漢斯·維納斯認為,高貴的思想活動理論,是主要源自視覺領域的隱喻加以描述的。

也就是說,通過色彩等視覺效果產生的意象,來發現事物的本質、揭開隱藏在事物深層的內幕。

高加林骨子裡是浪漫的,劉巧珍骨子裡卻缺乏浪漫,儘管劉巧珍主動地靠近高加林,但卻仍然跨越不了他們骨子裡的鴻溝。作者用“紅絲綢”,不同場合下表現出來的意象,直觀地表現出了高加林的愛情悲劇。

高加林覺得,劉巧珍頭上,缺少油畫中女子的鮮紅頭巾。所以,即使在酷暑,也要親自把紅頭巾,包在劉巧珍的頭上,這時的“紅頭巾”,代表的既是浪漫,也是高加林對理想的追求,更是劉巧珍對愛的遷就;

後來,劉巧珍出嫁馬栓時,頭上蓋了一塊“紅絲綢”。此時的“紅絲綢”變成了劉巧珍屈服現實生活的“犧牲品”,也宣告了二人無疾而終的愛情悲劇。

路遙《人生》:如果你沒讀懂高加林的悲劇,說明你還年輕

·用一首信天游的“聽覺盛宴”,來詮釋悲劇

在《人生》的創作中,作者不僅通過“視覺盛宴”,提前鋪墊了悲劇;也充分運用了陝北傳統文化中,特有的信天游,提前暗示了悲劇。

“這時候在他的右側的玉米地裡,突然傳來一陣女孩子悠揚的信天游歌聲:‘上河裡(哪個)鴨子下河裡鵝,一對對(哪個)毛眼眼望哥哥。’歌聲甜美而嘹亮,只是缺乏訓練,帶一點野味,他仔細聽了一下聲音像是劉立本家的巧珍。”

高加林被人頂替了工作後,在家裡痛不欲生地睡了好幾天。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必須面對生活的殘酷,不能這樣渾渾噩噩’。這時,劉巧珍的歌聲,恰巧掃光了高加林這幾天內心的陰霾,並讓他有了重振旗鼓的想法。

高加林失意時,被劉巧珍的聲音撫慰;在毫無準備時,接受了劉巧珍的示愛。在他們二人的戀愛關係裡,高加林從來都是被動接受的人,而劉巧珍則總是那個主動付出的人。雖然“女追男隔層紗”

,但劉巧珍似乎只是那個,在高加林失意時,幫他一下子的人,這種一開始就不平等的關係,和著這首悲涼的信天游,流露出了悲劇的氣味。

陝北信天游,是舊社會下層勞動人民,勞作于山野溝壑間吟唱出的一種山歌。也是陝北人在 "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 "的悲慘悽苦的生活中,對命運、人生的喧洩。

作者通過視覺上的色彩裝飾,加重了悲劇的色彩;又通過悲涼而滄桑的信天游,為故事的悲劇結局,提前埋下了伏筆。這種悲劇性的敘事結構,也同樣加深了悲劇性的審美。

路遙《人生》:如果你沒讀懂高加林的悲劇,說明你還年輕

4. 人生就是一場抗爭,選擇勇往直前、超越自卑的人,終會遠離悲劇

高加林敗給了現實,所以他的人生難逃悲劇。儘管如此,他勇於想要改變自己現狀的決心,卻還是鼓舞了很多人。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雖然高加林並沒有等到梅花盛開,就半路“夭折”,但他曾經的努力,依然鼓勵著很多人;依然支持著那些有夢想的人,去堅持自己的信念,並超越自卑、積極地勇往直前。中國著名的企業家馬雲,就是眾多被《人生》鼓舞的人之一。

18歲時,高考落榜的馬雲,是一名蹬三輪的零工;55歲時,馬雲及其家族,以2750億的財富,排在了2019年胡潤百富榜的首位。馬雲說,“是《人生》改變了我的人生。”

馬雲參加了三次高考,才如願被錄取。第一次高考時,他的數學只得了一分。那時候的他,意志消沉,便蹬起了三輪車給雜誌社送書。也就是這段艱難的日子裡,馬雲遇到了《人生》,也明白了: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都必須要經歷各種磨難。


路遙《人生》:如果你沒讀懂高加林的悲劇,說明你還年輕

所以從那以後,他下定決心一定要考上大學。雖然這個願望,在當時看來很難實現,甚至連父母也讓他死了上大學的心,但馬雲就是不想放棄自己;大學畢業後,馬雲開始嘗試創業,無論過程多麼艱難,他都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也從未在現實中迷失過自己。

人生最幸運的事,莫過於實現自己的理想。生活中,有些人活成了高加林,滿腔熱血、懷抱理想,但卻被現實拍打在了沙灘上,不僅喪失了自我,也失去了繼續向前的機會;有些人則努力活成路遙、甚至努力活成馬雲,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始終堅持自己的理想,並勇敢地逃離自卑的折磨,積極地勇往直前。

浮沉終有,既不會永遠如旭日東昇,也不會永遠潦倒貧困。“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既然“長風破浪會有時”,我們何不高高掛起雲帆,迎著風浪勇往直前呢?

如果人生必須是一場抗爭,為了自己的理想,請一定不要被自卑所累,堅定自己的信念,不要迷失,並積極地勇往直前。因為人生的岔口,走對了是喜劇、走錯了就可能是悲劇。願我們的理想都能實現,願我們都能遠離悲劇。

路遙《人生》:如果你沒讀懂高加林的悲劇,說明你還年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