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商铺,越早越赚钱?这份报告恰恰相反,王健林早有“暗示”

2019年是房地产话题最多的年份,犹如一道“分水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如果说2019年之前房地产犹如坐“高铁”,那么从明年开始或许就是坐“绿皮火车”,提不起速度,维持在一定速度内前进。

投资商铺,越早越赚钱?这份报告恰恰相反,王健林早有“暗示”

商业地产作为一个门槛很高的产业,据统计,全世界的房地产公司中只有2—3%的企业在做房地产,既不完全属于房地产行业又不完全属于商业行业,其中包含地产、商业、金融、投资等等,所以论商铺值钱与否,并不是单方面原因的结果,比如很便宜的厂房也能创造很高财富,租金很高的商铺也存在店面倒闭的情况,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买商铺的目的无非是两点:一是以较高投资回报率租赁出去,每年收取固定租金;二是等到商铺增值后,以高价售出赚取差价,实际上真会这么简单吗?

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商铺增值如果依靠时间,岂不是商铺买得越早越“赚钱”?如果真是这样,银行拥有大笔资金可供调动,完全可以将投资重心放到商铺中来,妥妥的等待“增值”,开发商也可以将商铺长期持有,等到最值钱的时候出售。在现实中往往与这个假设相反,开发商最想卖的资产就是商铺,银行最不愿意贷款的也是商铺。

投资商铺,越早越赚钱?这份报告恰恰相反,王健林早有“暗示”

不过“一铺养三代”确实存在,某些买得早的商铺价格翻了几倍,租金也逐年递增,赚得盆满钵满,是否证实“投资商铺,越早越赚钱”的理论呢?

在这之前不妨看看这“三组”数据

<strong>(一)、现如今我国的商业面积估值临近25亿平方米(2014年10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8亿+每年1.6亿平米*5年),按照59%的城镇户口计算,人均商业面积高达3平方米,按照全国13亿人口计算,人均商业面积接近2平米。人均商业作为国际城市流通业饱和度的重要指标,国际标准为1—1.2平方米,城市经济发展越旺盛、经济圈范围越大,城市的商业总面积需求量也就越大,反之则越低,高出国际标准66%的人均商业面积意味着三点:一是接近10亿平方米的商铺租不起高价;二是实体店之间的竞争力提高40%;三是接下来商铺转手“困难”。

<strong>(二)、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下半年商业街商铺和重点商圈商铺稳中有涨,抽取重点城市的100条商业街和100个购物中心样本中,环比上涨分别为0.58%和0.44%。

然而在普通租赁市场中,每年租金递增率在5%左右,可见租金高的商铺比租金低的商铺上涨空间更低,此外租金上涨的商业街商铺和购物中心商铺分别占71.6%和66.7%,M2增速指标与租金上涨形成鲜明对比,近三年M2增速维持在8%左右,大大超过商铺租金增速。

投资商铺,越早越赚钱?这份报告恰恰相反,王健林早有“暗示”

2019年下半年租金环比涨跌幅较大的商业街

<strong>(三)、10年时间,一线城市商铺租金普遍上涨3倍左右。

据在上海租赁商铺超10年的投资者透露,2009年租金单价350元/平方米/月,今年为1050元/平方米/月,相当于每年租金上涨30%,当然这只是个例,高于这个水平的商铺也有存在,另外现在的商铺售价是10年前的4倍,加上这十年内收取的租金(1倍计算),收益率为400%,可见过去十年在一线城市投资商铺非常可观!

另外据全球咨询业巨擎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2006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中国有25万户百万富翁家庭,全球排名第六,并且我国0.4%的家庭占有70%的国民财富,与“二八定律”有着惊人相似之处,所以在过去投资商铺更是有钱人的象征,大部分人与投资商铺无缘,也是为何商铺买得越早越“赚钱”的重要原因。

投资商铺,越早越赚钱?这份报告恰恰相反,王健林早有“暗示”

全球商业地产龙头企业,万达集团持有物业面积全球第一,却从2017年开始逐渐变卖资产,迄今为止已卖出超1700亿元,对网传市值9000亿的万达集团来说,显然有些“大出血”之兆,也有人说变卖资产还债其实是为转型铺路,现在的万达购物中心正在推动“轻资产”模式,董事长王健林在一次接受采访过程就曾表示:作为商人,在商言商,还是以赚钱为主!这句话透露的信号似乎与未来商业地产发展趋势有这极大关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如商业地产是在赚哪些人群的钱?如何挣到更多的钱?答案我们便不得而知!

<strong>更多轻资产资讯,可在今日头条app搜索框内搜索“轻资产”,看看轻资产模式对我们生活到底有没有好处。

投资商铺,越早越赚钱?这份报告恰恰相反,王健林早有“暗示”

现在买商铺,未来也能很“赚钱”吗?

从商业地产发展现状来看,2015年一线城市商铺平均空置率超过8%,二线城市由于部分项目招商为达到市场预期,最高空置率高达27.8%,并且这样的现象正在持续往地级市蔓延,从以下三点可以看出未来商铺不再“很赚钱”:

<strong>第一、“值钱”的商铺只占少部分,最值钱的商铺有价无市!这句话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就像现如今投资者在选择商铺方面非“十字路口”区域不选,非一楼临街商铺不投,可见投资者心中早已有定论,投资普通商铺犹如“水滴与大海”,滴下去可能连泡都不会冒一下,然而好的地段商铺价格很高,一般人投资者很难有这样的购买力,容易出现价格很高却买不起的局面,并且未来是否有很高的增值空间尚且未知。

投资商铺,越早越赚钱?这份报告恰恰相反,王健林早有“暗示”

<strong>第二、开发商融资渠道收紧,资金不会大量流入房地产中来。就在今年7月份,银保监会约谈了10家信托机构,并对信托机构提出五点要求,大致意思是:严格配合监管要求,提高风险管控,加强合规意识,控制房地产类信托业务增速和增量,对房地产企业提供特色化金融服务。说到底主要是防止资金过度流向房地产市场形成楼市“泡沫”!

<strong>第三、商铺价格存在“虚高”现象!从前十年商铺增长速度可以看出,近两年商铺增长变得缓慢,部分开发商针对商铺进行了大量促销活动,比如租金和售价打5折,有人会觉得这是开发商的营销套路,其实不然,为了促进回款,部分开发商选择“让利”,要知道商铺销量不错时,购买者大部分属于拆迁群体,“一夜暴富”后的他们又回过头来投入到商铺、房产中来,看似这几年涨价不少,其实只是有价无市之状,一方面价格透明化,价格提得太高没人购买;另一方面老百姓手里可支配资金相比商铺投资还远远不足。

种种迹象表面:未来的商铺只有少部分值钱,与地段、城市、金融有关,而绝大部分商铺因缺乏购买者,难以有较高回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