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举行任何仪式,75岁的柳传志退休了,结果却引来一片骂声?

近些年来,不少知名企业家选择了卸任,开始享受退休生涯。伴随着企业家的退休,人们在回顾他们的创业史的时候,总是会夸赞他们的商业才华。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在12月18日下午,75岁的柳传志选择了正式退休。他的退休很低调,没有举行任何仪式,但是,却收获了无数的批判。

纵观广大网友的评论,其实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恨铁不成钢”。因为在柳传志的带领下,打着“国民品牌”的联想,在经营上却屡屡触及国人的底线。因此,柳传志的卸任,引发了无数的争议。然而,站在理性的角度来说,柳传志的商业才华,还能较为出色的。

联想能有如今的规模,离不开柳传志的辛苦付出。在1984年11月,在中国科学院号召下,科技人员们开始走出象牙塔,来自计算技术研究所的11个人,在中科院的传达室里,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北京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也就是联想的前身。

这一年,柳传志40年。已经达到不惑年龄的他,是科研人员中年纪最轻的。在企业发展初期,做技术的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运营一个企业,交了很多“学费”。联想一开始是做汉卡业务的,为了更好的运营企业,柳传志等人决定购置进口设备。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购置流程较为繁复。联想和深圳一家公司签署了订单,但是,支付货款的时候,将人民币转成外汇打到香港,然后再赚到账户中。

经过这么一个周转,联想的300万资金被“骗走”了。对于现在的联想来说,缺少这笔货款,对于企业的运营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而这笔钱放到1987来说,对于起步阶段的联想来说,金额就有点庞大了,要知道,当时联想全年的利润才100多万。为了追回这笔货款,柳传志进行了漫长的追债之路,甚至特地前往骗子家追讨货款。

没有举行任何仪式,75岁的柳传志退休了,结果却引来一片骂声?

经过不断的追逃,这笔货款被追回来了,但是,柳传志却落下了“后遗症”,经常在梦中惊醒,甚至还患上了神经衰弱。毕竟,要是货款追不回来,可能企业就会面临“夭折”的处境。不过,经过创业初期的一翻摸索,柳传志对市场有了敏锐的洞擦力。

在1989年,柳传志决心做自主品牌,于是将企业更名为联想。靠着这个运营路线,联想做起了PC业务,并且得到了出色的成绩。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打拼外资品牌进驻市场后,人们的选择性变多,市场进行了分流。在此情况下,联想的业绩开始下滑。

为了让企业能够继续稳定的运营,联想开始调整自己的运营模式。此时的企业中,分为了两种观点,一种为“贸工技”,另一种为“技工贸”。柳传志和倪光南进行了一番激烈的探讨,在1994年,倪光南离开了联想,而联想则走上了贸技工的路线。

虽然联想选择贸技工路线的行为,常常备受人们诟病,但是,站在当时的角度来说,联想的选择也是合乎情况的。中科院的院长周光召在回忆这段历史的时候,他说“我们必须在二者之间选一,要么选柳传志,要么选倪光南。我当时的想法是,科学家的人数相对于企业家还是多,企业家在中国是稀缺资源。柳传志不管怎么说,还是一个有潜力向前发展的企业家。在二选一的时候,我只能选他”。

没有举行任何仪式,75岁的柳传志退休了,结果却引来一片骂声?

由此可见,联想之所以会走上贸技工路线,主要是基于柳传志的商业才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事实证明,这个路线还是有着可取之初的,联想靠着这个发展路线,度过了无数的市场洗礼,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行业老大哥。而且,在2004年的时候,联想甚至上演了“蛇吞象”的收购案,收购了IBM。

对于联想的收购,不少人认为联想将改变运营模式,准备做技术。然而,联想却并未有太大的改变。与此同时,60岁的柳传志,选择了退休。万万没想到,一场金融风波的到来,让联想陷入了困局中。于是,柳传志重回资本市场,上演了力挽狂澜的一幕。

从企业运营来说,柳传志是一个合格的掌门人。正是由于他的商业才华,才让联想逐步发展成行业巨头。此外,联想的快速发展,也拉动了就业率。按照常理来说,柳传志选择离职,应该是载誉而归。然而,柳传志的退休,却并未得到这个效应。

没有举行任何仪式,75岁的柳传志退休了,结果却引来一片骂声?

实事求是的说,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是因为“时间节点”的问题。如今的联想,在国人的心目中,已经变成了“美帝良心想”。在产品运营上,联想的业绩主要靠国内市场支持。但是,在产品售价上,同样的产品,在海外市场上的价格要更便宜一点。其次,在优惠活动上,联想也存在差异性运营,给美国军人家属补贴。

更为重要的是,在华为事件中,联想释放出的态度,充满了争议性。在不断的叠加下,联想的口碑度不断下滑。因为在消费者的心目中,联想一直打着“民族品牌”来运营企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却没能体会到这一点。因此,联想成为了众矢之的。

没有举行任何仪式,75岁的柳传志退休了,结果却引来一片骂声?

在企业形象大打折扣的情况下,柳传志选择卸任,自然会收到一些非议。要知道,很多人进行痛批,并不是针对的柳传志,而是针对的联想的运营模式。只是柳传志的离职,给了人们一个诉说的渠道而已。如果联想在企业发展上,始终围绕着民族品牌运营,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当然,凡事都没有如果。如今的柳传志和联想,只是在为自己曾经的措施,进行“买单”。再者,不管人们如何进行批评,属于柳传志的时代,都已经远去了。至于未来的联想,是否会恢复成“真正的民族品牌”,依然是一个未知数,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将你的观点,分享在评论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