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黃岩最美9處古村落,永寧山水間別樣靜美天地

浙江台州,黃岩。

唐上元二年設永寧縣始,天授元年改名黃岩至今。

這片位於浙江黃金海岸線中部的水土上,風景人文歷來秀美。

一起來看看保存至今的最美9處古村落,你去過幾處?

1 布袋坑村


布袋坑村坐落括蒼山支脈,群山環抱之中,山清水秀。位於黃巖區嶼頭鄉,距離黃岩城區50 公里,海拔500 多米。現村中保留著相當數量的古民居,是黃巖區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古村落。

該村始於元末明初,先民依溪築居,呈現一種袋形的建築格局,也一直保持著溪石配木材的建築風格。流水、古橋、木屋石牆、碧樹竹林等,組成了一幅幅美輪美奐的人與自然和諧的畫面,為台州攝影基地、美術寫生基地。

建村以來,布袋坑一直深隱在括蒼山系南端高峰——青天頂的腳下。先民依溪築居的習慣延續至今,也一直保持著溪石配木材的台州山鄉建築風格。年深月久,順山勢蜿蜒而上的灰瓦石牆,似乎已與這裡的溪山林木融為一體,留存著最原始的傳統村落風貌。

布袋坑村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因為村子沿著一條溪坑而建,地形兩頭尖,中部圓,宛如布袋而得名。村口的石橋就是布袋口。另外一種說法則是與民間的布袋和尚傳說有關。布袋和尚也就是那個袒胸露腹、喜笑顏開、席地而坐的彌勒佛的化身。相傳,唐末至五代時僧人布袋和尚雲遊到此,人們就把村子命為布袋坑。以前村中曾建有一座寺廟,就供奉著彌勒佛,在“文革”時期被毀,近年,人們在村口重修了彌勒寺。

村中有一百多戶人家,大多數姓黃,只有戴姓等極少數的幾個外姓。他們和嶼頭“柔川黃氏”是同一宗源的。黃氏始遷祖黃懋,是宋太宗時工部尚書,因杵權貴王欽若,貶鄂州,又遷徙至台州。八世孫黃章於南宋淳熙間(1174—1189)從福建莆田遷居黃岩西鄉嶼頭。嶼頭有一道溪流叫“柔極溪”,所以嶼頭的黃氏宗族名為“柔川黃氏”,是早時黃岩西鄉“王、楊、黃、盧”四大姓之一,後來陸續有族人從嶼頭遷居臨海芙蓉、椒江家子(今葭沚)、洪家大板橋、新前、後洋黃等地,其中一支就來到了布袋坑。

村子中間是一條清澈見底的溪流,村民傍溪而居。讓布袋坑聞名遐爾的是那些保存較為完好的畚斗樓。畚斗樓是黃岩山區較典型的民居。它依山而建,房子的前面構樓兩層,後面低矮不構樓,呈倒斜狀,形如農村常見的一種生產生活工具——畚斗,所以叫做畚斗樓。

布袋坑村的畚斗樓,木石天然本色是它的一大特點。蓋樓用的材料就是原木、山石、磚瓦和泥灰。房子沒有雕樑畫棟,沒有飛簷翹角。這些建材保持了它們天然的顏色與形狀,彎曲的就是彎曲的,粗糙的就是粗糙的,信手取來,不施斧鑿,便造好了房子。在高高石階的襯托之下,那些出簷很深的屋頂,顯得異常輕盈靈動。屋瓦堅定的黑與炊煙飄忽的白,映襯著屋瓦上的一段靜寂的藍天,形成了強烈的視覺效果。

2 半山村


半山村位於富山鄉富山大裂谷景區出口,海拔400餘米,距黃岩城區約57公里,與溫州永嘉楠溪江風景區相毗鄰,境內群山起伏,雲霧繚繞,風景秀麗,是理想的休閒度假勝地。

半山村,在富山大裂谷景區的深谷中遺世而立,大概是因地處山腰之上,故名半山村。村內古樹繁多,尤以梨樹為最。半山村始建於北宋,盛於芳和,至今已有上百年曆史。

這是一座隱藏於半山之中的山村,如果不是來富山大裂谷,可能誰也不會想起到這個陌生的地方來。但令人意外的是,一直尋覓理想中古老村莊那種原汁原味的純粹竟在這裡不期而遇。踏入山村的一剎那,讓人為之驚豔。

滿是梨樹的古村,清溪古屋相伴,尤其靜美。大部分房子還保留了以前的摸樣,沒有任何的修飾,一看就是那種年代久遠、讓人十分懷舊的老農村。

村中一溪由西向東奔騰而下,名曰“半山溪”。半山溪全長800多米, 屬於典型的山澗溪流,溪水清澈見底,溪魚靈動。溪畔,是古樸秀美的黃永古道,穿村而過。

3 瓦瓷窯村


地處溫黃平原的古村落瓦瓷窯村雖未聲名遠揚,卻韻味意濃綿長。這裡留存著往日悠悠古意,寄託著家鄉人對在這片土地上詩意棲居的熱切渴望。

瓦瓷窯村因瓦瓷窯窯址而得名。相傳,南北朝至五代時期,這一帶有九座古瓷窯,合稱九仙窯,瓦瓷窯就是其中之一。這裡瓷器生產十分發達,遠近聞名,享有一定聲譽。

行走在瓦瓷窯村,不經意間,你便能在舊屋牆上發現幾塊石碑,碑上字跡依稀可見,鐫刻著歲月年輪書寫的舊日時光。

年代久遠的古屋散落在村莊中,刻畫了一幅幅淡淡的水墨畫。如今的古宅雖不再有人居住,但承續百年的古建築不應就此消失。留住鄉愁,便是要留住那些已經或正在消失的民俗風物,留住淳樸詩意的鄉村生活記憶。

古村未經現代化雕琢,在村莊深處,還藏有一片深幽靜寂的原始森林。這裡樹影婆娑,恬淡而自然,絲毫沒有被破壞的痕跡,原始的自然風光保存完好。

溪水穿林而過,靜謐而祥和,樹木歷經歲月的滄桑依舊蒼翠挺拔,漫步其中,彷彿置身於天然的氧吧,人與自然的親密接觸莫過於此。


4 沈岙村

上垟鄉沈岙村,位於長潭水庫西南角,黃岩、樂清、永嘉交界。村莊秀美而古樸,這裡,不僅盛產竹筍、紫蒔藥,而且古蹟眾多……

明萬曆《黃岩縣誌》上記載:沈岙古稱錦川,因錦溪兩岸繁花似錦得名。唐代時,蔡家的祖先蔡均因黃巢之亂,舉家從福建長溪遷入,居於秀坑鳳凰山。到了第四代蔡國友時,已經把沈岙一帶開闢得良田阡陌,遍植花木,一片錦繡,因而稱地名為“錦谷”,又因上垟溪迴環而過,又名“錦川”。

錦川蔡氏蔡勉祖孫子一代,開始入官為仕。至第十二代的蔡原祺,有兩個兒子,分別是蔡夢龍和蔡夢說,他們之後都成為了著名的學者。特別是蔡夢說(字起巖、號錦波),為南宋時著名理學家之一,成名後隱居不仕,開門授徒。自明萬曆《黃岩縣誌》起,以後的各種縣誌及《臺學統》等都曾為他立傳。

明朝時,蔡家出了一位聲名遠揚、終身布衣的大名人蔡智榥。蔡智榥,字元丌,天性孝友,有志完成祖父和父親“蔡氏一族重新聚族而居”的畢生心願,和弟弟蔡智諍重建“錦川蔡氏祠堂”,合祀祖宗神主,合近千族人同居共灶。這些,至今仍保存完好的《錦川蔡氏祠堂記》石碑有詳細記載。

在沈岙,至今還流傳著蔡元丌與銀坑故事。傳說那時山裡有一個銀坑,一天流出一個銀冬瓜,只有蔡元丌才能帶走銀冬瓜。明朝永樂年間,國庫空虛,經黃淮引薦,蔡元丌入京面聖,將三十六個稻桶的銀冬瓜上捐。永樂帝賜他做官,蔡元丌謝恩婉拒。永樂帝下令建造兩座聖旨牌坊讚賞嘉獎蔡元丌義舉。

台州知府隨之也下令蓋了一座牌坊,因算不上聖令,故而只能稱“半”,這便是沈岙村“兩道半聖旨”的由來。聖旨牌坊邊還設有“下馬石”和“上馬石”。只要是經過“下馬石”,不論官階高低,是何身份,武官下馬,文官下轎,唯有新娘的轎子可以通過,其他人需走到“上馬石”處,方可上馬、上轎。

蔡元丌因“兩道半聖旨”聞名鄉里,受人尊敬。沈岙村至今還保留了許多蔡元丌出資建造的古蹟。“一品塘”,位於曾經的蔡氏宗祠大門前,是600多年前的蔡元丌建造的。當時建造的主要目的是振興地方文脈,後來也用於防火。一品塘最初建成時,由一個大的四方水塘和兩個小的四方水塘組成,形成一個“品”字形結構。除了形似“品”字以外,蔡元丌期望蔡氏後人都能勤奮好學,官至一品,因此取名“一品塘”。

沿著一品塘旁邊的小道,行百步,可見一座石橋橫於錦溪上,這就是歷經六百多年風吹、日曬、雨打的古橋——青龍橋。《省府舊志》記載,“青龍山,在縣西七十里,山形蜿蜒如龍,故名。其南有‘錦溪’潺潺流淌,溪上有單孔石拱橋一座,曰青龍橋。”

5 決要村

黃岩,決要古村。位於台州市黃巖區富山鄉最西邊,毗鄰永嘉縣。富山鄉境內保存部分黃永古驛官道,而決要正是黃岩境內黃永古道的終點,現存部分古道、路廊與古民居。

汽車在通往黃巖區決要村的公路上行進,盤旋在黛青色的山巒之間,一路上,還有嘩嘩作響的溪流作伴。隨著海拔的增高,一邊是翠竹縈繞,一邊是懸崖峭壁。山路曲折漫長,人行其中,如畫中游。黃綠相間的梯田,錯綜起伏的山巒,似乎是亙古不變的風景。

遠遠望去,群山環抱,竹海蔥鬱,一抹青山圍著一片屋宇,決要村就這樣呈現眼前。村前是蜿蜒的公路,村後是連綿的大山,兩條清亮的小溪順著山勢蜿蜒而下,穿村而過,房子大多沿溪而建,這個寧靜的小山村就坐落在山谷之間。

這裡的村民自古生活簡樸,男耕女織,靠山吃山,民居建造也就地取材,以石築造。沒有雕樑畫棟,沒有氣派臺門,只有褪盡繁華的質樸。石圍牆裡是木結構房子,頂部覆蓋著魚鱗瓦片,偶有古樸的木窗花。石牆上爬滿青藤,房前屋後除了野草翠竹點綴,也有紅豆杉、樟樹、板栗等古樹,得好幾個人才能合抱。溪水潺潺,一路有石臺階、石板路,隔著不遠,還有石矴步,塊塊石矴排列在河床,方便人們行走。

依山傍水的老房子,頗具滄桑古意。徜徉在決要村,忽而臨水,忽而過溪,忽而轉折於青磚土牆之間。牆面還留有不同時期的各類標語,歲月的留痕,恍如在這裡凝固。

大門往往都那樣隨意敞開著,屋前陽光瀉下一地的金黃,屋前的桂樹開著花。老母雞咯咯地炫耀個不停,主人在屋前屋後忙碌著。光線投在褐色的木板牆上,屋簷下沉默的老人,安詳地坐在竹椅上。一份寧靜,一份安然,悄然彌散於這深山古村之間。

6 浦洋村

黃岩,浦洋古村。位於台州市黃巖區茅畲鄉。茅畲鄉位於黃巖區中西部,距城區22 公里,東連沙埠鎮,西接平田鄉,北鄰北洋鎮,南與溫州樂清縣接壤。水口石塔位於浦洋村大田山東坡山崗上,建於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茅畲浦洋村古建築群大體保留著明代中期建村格局,留存有古宅、臺門、龍牆等遺蹟。

茅畲,是牟氏的聚居地,這塊土地群山環繞,中間的平原,土地肥沃,所以取名為“茅畲”,“畲”字為可開墾的茅草坦。牟氏,後來還成為了黃岩的十大望族之一。浦洋村就在這片美麗土地上。村落坐東朝西,村中心的橫街像楚河漢界,連貫著四條直弄,整個村子像一方棋盤,方方正正,至今還保留著明代中期的建村格局。

全村東西走向有四個大牆弄,每個牆弄口都有一個石臺門,最南邊是上臺門,兩邊是兩根四稜石柱支起石板雨蓬,也叫臺門頂。最近重修過,出於保護石板的考慮,在上面加上了一層屋瓦。臺門兩邊還橫臥著一對上馬石。北邊是下臺門,兩邊兩隻方墩,也是兩根四稜石柱支起雨蓬。原來用碗口大的圓木作柵欄,構成兩扇大門。南北臺門之間俗稱橫臺門和“雙具搗臼”,現在橫臺門已經了無痕跡,但“雙具搗臼”還立著一根臺門柱。從上臺門到下臺門,原來就是一道700多米長的石頭堆砌的牆壁,也叫“龍牆”,現在僅留著幾段殘垣斷壁,上面爬滿了青翠的爬山虎。

村中最有氣勢的民居為官封裡,它是明代進士牟賢的故居。原橫臺門前立著五座方墩旗杆石,進入中堂又有四道石臺門。主房中堂現在還在,板壁上隱約還能辨認出牟賢當年中進士時的捷報,路邊還留有幾根石立柱。

入村可見一座高大挺拔的石塔,隱隱綽綽地立於半山腰上,它獨有的風姿和氣韻,讓人怦然心動。這就是水口石塔,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水口石塔位於浦洋大田山卓山山崗上,背山面溪,前面就是清澈的九溪,這裡是九溪支流的出口,也就是風水堪輿所謂的“水口”,石塔的名字估計就是由此得來的。

水口石塔建於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由村民牟應魁與族人共建。石塔高七級,為仿木結構樓閣式實心塔,整座全由石質材料構築而成。塔體修長,高10.6米。底部的須彌座雕工精細,內容豐富,六面有麒麟瑞獸、鯉魚化龍、猴摘蟠桃、鯉魚跳龍門等圖案。塔簷精心雕琢,刻出簷子、椽子、筒瓦、斗拱等仿木構細部。斗拱出簷,翼角起翹,遮陽擋雨保護塔身,它不僅具有實用功能,同時給人以秀麗的美感。

7 潮濟村

黃岩,潮濟村。位於黃巖區中西部,距城區16 公里,處於永寧江上游。

潮濟是歷史上黃岩地區中西部的重要集鎮, 也是黃永古道上的水陸交通要地。該村2012 年被列入浙江省首批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

在永寧江的上游,有一條寂寥冷清的老街。走進老街,那被歲月打磨得圓潤光滑的鵝卵石,臨街早已掉漆有些腐朽的斑駁木板,彷彿在向人們述說著它的悠久與滄桑。那木門白牆黑瓦的老屋,雕工精美、寓意深遠的斗拱牛腿向人們昭示著它曾經的熱鬧喧囂與繁華。這也是現黃巖區保存較好的清末民初建築群。這條街就是潮濟老街。

如果時光能夠迴轉倒流,我們可以看到這座可以溯源至宋朝的碼頭集鎮的興旺與發達。由於地處黃岩中西部相聯地帶,潮濟在歷史上是一座水陸轉運碼頭,是黃岩近代重要的水陸聯運樞紐。早在宋朝,潮濟已經成為商貿重鎮,商賈雲集,物流通達。千餘年來,是商貿繁榮的集鎮要地。現潮濟併入北洋鎮,稱潮濟村。

潮濟老街當時的繁榮正得益於獨特的地理優勢,形成了主街、橫街、支街等主要街道。主街南北走向,南起三官壇,北至沚江亭,長約260米,街面寬3.5米,街兩邊開有貨行店、藥店、飯店、布店等各種店鋪。站在街上,一眼望去,老街兩側密排著店面,那一溜兒排開的老房子,富有韻律之美。兩邊都是兩層的木屋,有著寬寬的屋簷,正是江南特色,是為了下雨天方便商家做生意或者給路人避雨。現在轉變成居住區之後,店面大多數都被改造過了,門板被改成了門窗。但是當年,大都是南方典型的完全開放的店面和茶館、飯店。

8 烏巖頭村

寧溪鎮烏巖頭村地處寧溪鎮西北角。1.48平方公里的村域面積,280多人的小村,仍保存著基本完整的110間清代、民國古建築群,延續了南方建築畚斗樓的營造法式,成為研究南方建築的一個範本。

烏巖頭的時光,與古有緣。清中葉,烏巖頭先祖陳朝率陳氏一族從黃岩寧溪五部遷至烏巖頭。三百多年風風雨雨,在這個小山村,陳氏一族在此生息、繁衍,風生水起。一塊烏巖靜臥,村莊得名。村邊,曾有一座千年名寺——演教寺(雙魚古寺)已經湮滅於歷史中。村口,古橋青藤纏繞,國家三級保護樹種仍枝繁葉茂。村邊的山上,曾有黃仙古道。

村古蹟眾多,老村區域保留有規模達110間的清代古建築群,最老的房子有近300年的歷史,保存相對較好的幾座大四合院和村前古老的石拱橋交相輝映,形成了黃岩西部難得一見的古村景緻。


解放前,本村是通往仙居的必經之處,作為黃仙古驛道之一,每天有上百人肩挑私鹽從溫州樂清大荊等地經過此地販往仙居、金華、義烏等地。文革期間,該村亦是仙居木材販運的重要通道。


9 沙灘村

隸屬於台州市黃巖區嶼頭鄉,位於嶼頭鄉東南角,已有800餘年歷史。嶼頭鄉古稱柔極鄉,東與北洋鎮相連,南與寧溪鎮毗鄰,西接仙居縣,北界臨海市。村域面積3平方公里,全村約1100人。

沙灘村以黃姓居多,名人輩出,其中有南宋時期勸農的黃原泰和勸學的黃超然。南宋淳熙九年(1182)七月,浙東常平使朱熹巡行臺州。當時浙東地區連遭水旱災害,饑民遍野。柔極鄉處於山區,富戶少,無人願意出任里正。而黃原泰一當20年,用自己家的錢財墊付全鄉不足的田賦。南宋朝廷規定種麥可以減免田賦,黃原泰便鼓勵鄉民在貧瘠山區創造出財富。

鄉民對黃原泰多年為貧民代繳田賦十分感動,聽其勸農之言,全力投入農耕勞動。當地名士車若水有詩為證:“十畝山田手自耕,括囊安分是平生。”知縣王華甫下鄉督查時,鄉民反映,黃原泰“其鄉義莊少而役重,獨立代役二十年;以己田代一都全役”。王華甫當即表彰黃原泰並委任他負責義莊事務。此外,黃原泰還做了許多好事,為鄉里所稱頌。如兄弟為爭財產而訴訟,他出資平息訟爭等。車若水為之寫墓誌,《萬曆黃岩縣誌》為之立傳。

黃超然(1236-1287),字立道,號壽雲,宋元之際的理學家。年少時他受業於蔡夢說和車瑾,兩人皆是黃岩名師,教授濂洛之學。南宋景定三年(1262),著名理學家王柏任教於台州上蔡書院,黃超然是門人,成為朱熹第四代弟子。後來回鄉創辦柔川義塾。該柔川書院被列為黃岩縣五大書院之一。宋亡後黃超然不仕元朝。50歲時將書院交付其子黃中玉,自己另筑西清道院著書。著有《周易通義》20卷,《會要歷》《詩話》《筆談》《西清文集》《地理撮要》各10卷,還有各種理學著作共13卷。

古村記獨立整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