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书家的花式傲娇:从王献之“拒题榜”到苏东坡“五不写"


导语:

前写一篇《古今书家们的花式自夸》,今又来再写一篇《古今书家们的花式傲娇》,两篇合在一起成了一个“花式系列”,便亦可戏称之为“花式姐妹篇”。


书家的傲娇从王献之的拒绝题榜谈起。

在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方正篇第二十六记载有这样一则故事:

太极殿始成,王子敬时为谢公长史,谢送版,使王题之,王有不平色,语信云:“可掷着门外。”谢后见王,曰:“题之上殿何若?昔魏朝韦诞诸人,亦自为也。”王曰:“魏祚所以不长。”谢以为名言。


故事文字简短,但是叙述完整而生动,事由、人物、情节、场景、言语、动作皆如一幕电影片段,历历在目。

故事中的谢公是指谢安,子敬便是王献之。谢安何许人也?!淝水一战,奠定东晋江山稳固,风头一时无二之人!而上面的故事记载的也很清楚,其时的王献之正在谢安手下做着长史之官职。也就是说王献之是谢安的下属。而且谢安与献之的父亲王羲之是同辈,并且关系很好,但是故事里讲的却是:就是这样一个名望至高的长辈兼长官来安排一下属题个大殿的榜竟被直接给拒了?!而且对来传送命令的人说:可掷着门外!这一个“掷”字便是将王献之的傲娇之气跃然纸面了!而结尾一句“谢以为名言”则将谢安的雅量也映衬的焕然纸面了!

故事虽是以文言写成,然而也浅白可读,唯谢安见问王献之一句:“题之上殿何若?昔魏朝韦诞诸人,亦自为也。”牵涉一则掌故,说的是在曹魏时书家韦诞题榜的旧事。这则旧事也记载于《世说新语》中:


“凌云台初成,舍诞题榜,误先钉榜而未题。以笼盛诞,使就榜书之。榜去地二十五丈,因致危惧,头须皆白。乃掷其笔,比下焚之,戒子孙绝此楷法,著之家令。”


古今书家的花式傲娇:从王献之“拒题榜”到苏东坡“五不写

王献之书法欣赏《新妇地黄汤帖》唐人摹本,25.3*24.0厘米,日本东京台东区书道博物馆藏。

王献之的傲娇是与生俱来!出身第一流的门弟之家,自小便养成“高迈不羁”的作派,有“风流为一时之冠”的盛名。而且王献之也不是第一次在谢安面前表现出这般的傲娇,《世说新语·品藻》记载了这样一段两个人的对话:

谢公问王子敬:“君书何如君家尊?”

答曰:“固当不同。”

公曰:“外人论殊不尔。”

王曰:“外人那得知!”

咦,王献之的傲娇可真当得上是“外人那得知!”

古今书家的花式傲娇:从王献之“拒题榜”到苏东坡“五不写

谢安中郎帖(传为南宋绍兴御书院摹本),23.3X25.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苏东坡的“五不写”与马一浮的“九不书,十写一”。

网上曾见有一篇《苏东坡的“五不写”》文章,流布转发甚广,我便想要去查其原始出处,翻检半天终不得。估计是现代人所杜撰而出之网文。近日偶翻马一浮先生的相关资料,读有先生一段事记,言及先生曾为卖字而立下一个相对复杂的规矩,我规纳其为“九不书,十写一”。其中有些条款和网上所传《苏东坡的“五不写”》相类,于是合成此一节文字。

苏东坡的“五不写”网文就不全文来转发了,这里摘录“五不书”之标题以为分享:

一,限定大小者不写;二,未曾谋面者不写;三,绫绢不写;四,藉此扬名者不写;五,文无深意者不写。


古今书家的花式傲娇:从王献之“拒题榜”到苏东坡“五不写

苏东坡《东武帖》

马一浮,民国大儒也,身处离乱之世,据说先生曾一度因迫于生计,便也来写字卖字,但是先生傲娇,事先声明只写一年,且立下明文的规矩条文,如:写字一律不题上款,如必需上款,则润资加倍等等;又有九“不书”,十“写一”,的详细条款,我这里摘录如下:

一不书祠墓碑志;二不书寿联、寿序、征启;三不书讣告、行述、像赞;四不书题签和时贤作品;五不书市招;六:他人书画碑帖,真赝杂出,凡有友朋见属,概谢不应;七:无介绍不书,八:立索不书,九:书画碑帖的题跋不书;十:凡自作诗请书写,皆以一首为限。


以痴人所见,苏东坡之“五不写”即无见出处,更读其解释的文字内容也多为牵强不通;而马一浮先生之写字卖字之规矩则略显那一代文化人的娇情!合为此一节。权作为古今书家们之“花式傲娇”中的一式。


古今书家的花式傲娇:从王献之“拒题榜”到苏东坡“五不写

马一浮行书对联

齐白石与启功,是傲娇更是傲骨!

抗战爆发,国画大师齐白石为拒绝给慕其名而请为作画的日本人,选择闭门谢客。而有日本特务为争取他的名望来影响国人放弃抵抗,便以邀请齐白石加入日本国籍、或请他到日本去办展览、观光等条件来做利诱,齐白石皆不为所动。于是日本人便不断加压。最后齐白石老先生无奈之只得应付,当着来求画的日本人,提笔画下4只螃蟹,笔精墨妙,日本人看的是心花怒放,老爷子抬头微微一笑后,挥笔落款到:“看你横行到几时”。日本人看后顿时是气得无语,却也不好发作。从此不再找老先生写字作画了。

卢沟桥事变后,北京沦陷,“北平大学艺术专科学院”由日本人管理,并配日文教员。当时的院长徐悲鸿离开了学校。而齐白石曾受聘为该美术学院的教授,于是日本人便欲邀齐白石来主持该校,并以校方名义将聘书寄给齐白石,结果齐白石收到信后,直接在信封上书写上 “齐白石死了”五个大字后原封退回!

齐白石先生之所做所为不仅是一个“傲娇”可以概之的!更是傲骨与智慧!而兼此有“傲娇、傲骨”同类者则非启功启元白先生莫属了!

古今书家的花式傲娇:从王献之“拒题榜”到苏东坡“五不写

齐白石书法作品

据说启功先生早前对人求其写字多是有求必应的,但随着先生名气水涨船高,来求字的人则来势更猛,如洪水泛滥,吓得先生忙不迭的悬挂出免战牌,在起住处的门口挂上一块牌子,上面写到:“大熊猫病啦!”(启先生非常喜欢大熊猫,所以经常以大熊猫自称)或“启功心脏病发作需要静养”的告示牌等,以为来阻挡求字的队伍。

毫无疑问,靠幽默与风趣肯定是挡不住求字人的热情与厚颜的,这个时候,傲娇的态度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据说一位商界领袖级人物,通过关系,将启先生邀请到企业来参观,完后在会议室将准备好笔墨纸砚摆开,非要叫启功为企业题名。启先生推辞半天,企业家还是软磨硬泡,并说:你看我笔墨纸砚都准备好了…启先生一听这话,马上脸一沉说:“你准备好笔墨纸砚我就非得要写,你要准备好一副棺材我就得往里跳吗?”

哈哈,大熊猫傲娇起来也是挺厉害的。

又听说有一位空军的领导非常喜欢启先生的书法,于是便安排秘书前来启先生家中求字,秘书进得家门说明来意,表明身份,派头十足,启功一看这陈势,便故做害怕状地问:“我要不写,你们会不会派飞机来炸我?”秘书闻听此言,先是一愣,有点摸不着头脑,回过神来后,只能尴尬的回答到:“哪里,哪里。”启功马上就说:“那好,那我就不写了。”

齐白石要对付的是日本侵略者,启先生要对付的是商贾军官,对象有别,然傲娇与傲骨则无别!

古今书家的花式傲娇:从王献之“拒题榜”到苏东坡“五不写

启功行书论书绝句一首

反清复明的斗士傅山在写字这件事情上却反而失去了傲娇!

前面讲述的几个故事都是书家们的各种花式傲娇,当然还可以列举更多一些。而现实中能真正有傲娇之气的书家其实凤毛麟角。而趋炎附势,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书家则比比皆是!我这里要来讲的一个特例却是有着反清复明斗士之称的明末大书家傅山傅青主。

傅山在书法创作上提出的:“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四宁四毋”的理论不仅是对书法而言便是对整个艺术范畴也有着开创意义和深远影响。而其对赵孟頫书法的评价:“行大薄其为人,痛恶其书浅俗,如徐偃王之无骨。”更是显出傅山本人对书法的高傲姿态。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傅山在写字应酬这件事情上却无法傲娇起来!

傅山自己尝说:常被“俗物面逼”,而当场挥毫。还说:“因无贷之难,遂令老夫役人之役。凡人来,不忠厚者多”。此一句可见傅山内心明知来人不是忠厚者,但是为“稻粮谋”,拿人钱财,不得不写。换句话说,傅山这是为了五斗米而折腰了!

这样的委屈自己当然也只能通过自嘲来解脱,他说:

“西村住一无用老人,人络绎来了,不是要药方,即是要写字者。老人不知治杀多少人,污坏多少绫绢扇子,此辈可谓不爱命、不惜财,亦愚矣。又恨恨道:凡字画、诗文,皆天机浩气所发。一犯酬措请祝,编派催勒,机气远矣。无机无气,死字、死画、死诗文也。徒苦人耳。”


古今书家的花式傲娇:从王献之“拒题榜”到苏东坡“五不写

傅山书法作品

我这里要来罗列出傅山这些言论,倒不是有意挪耶傅青主为了生计而放下身段去应酬写字,反是要来辩证出,对于一个可以在民族大义上都能保持傲娇的傅山何须要在写字这样的小事上穷较劲!?

咦!书法家之傲娇与否其实也是要因时、因事、因人之分别而有分别,若是只一味的傲娇,恐最后堕入的是矫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