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武術各種被KO,難道真的都是花拳繡腿?還是另有隱情?

“男兒仗劍江湖遊,匹馬躍神州”

,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渴望著仗劍走天涯的灑脫與快意。


中國傳統武術各種被KO,難道真的都是花拳繡腿?還是另有隱情?

《新龍門客棧》

俠客們是不會缺錢的,他們和武松一樣,大不了殺完人,在牆上抹上血寫幾個大字:“ATM!”俠客們也是不買房的,因為四海為家,天大地大。

這樣的武俠情結,帶動了中國人對中國武術的嚮往,覺得功夫練好了,就可以無視力量差距,“四兩撥千斤”,如太極拳還可以意念在招式之前,克敵制勝,如詠春。

可是,前段時間,一場崇武英雄世界自由搏擊的比賽,詠春實戰高手丁浩慘遭66公斤級搏擊選手阿虎爆頭KO,丁浩僅在擂臺上堅持了74秒,就被阿虎一記高掃擊中頭部KO,當場倒地昏迷不醒。


中國傳統武術各種被KO,難道真的都是花拳繡腿?還是另有隱情?

太極雷雷


這次較量引發了微博上不少討論,不少人質疑:傳統武術是不是已經不行了?

傳統武術到底行不行了?

我們首先要明白,傳統武術和如今武術的區別。

說白了,現代搏擊是格鬥競技,是體育,有各種條條框框,我們的中國傳統武術誕生於刀光劍影的中國江湖,那是為實戰而生的。

過去的傳統武術,適用場合不僅僅是擂臺,有些是戰場上的陣列搏擊技術,有的是使用冷兵器的技術,有的是行走江湖的技巧,比如偷襲、一對多(遊走,且戰且退)、隨手利用手邊的道具、還有地形的技巧比如蔡李佛拳。


中國傳統武術各種被KO,難道真的都是花拳繡腿?還是另有隱情?

葉問與李小龍

而且,過去的那些陣列搏擊,面對的並不是優選出來的專業訓練選手,一對一對打和打五個混混,那是不一樣的。

傳統武術因為有門派之分,會產生藏私、利益紛爭等各種體系弊端,各流派的搏擊技巧沒有融合,再加上現代動不動就是各種大師造假,讓很多人對傳統武術產生了偏見。

現代搏擊吸收了現代科技的長處(醫學、營養、運動科技等),而且採取了更為系統的職業化專業化訓練,也沒有什麼門派之見,發展更為自由。


中國傳統武術各種被KO,難道真的都是花拳繡腿?還是另有隱情?

梅威瑟與嘴炮

演變到現在,傳統武術更多的是強調養生保健的部分,而現代搏擊則在競技中越發純熟。

換句話說,不是傳統武術不行了,而是現在的武術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武術。

伴隨一代人記憶的香港武俠電影

拳頭再硬,能比過子彈嗎?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讓武術的沒落成了大勢所趨。

可是,這些武師依舊需要謀生,很多人便改頭換面,投入了其他職業。

鏢局這一行業由盛而衰的同時,京劇武行蓬勃崛起,而後隨著現代電影業的興起,武打功夫電影成了很受歡迎的題材。


中國傳統武術各種被KO,難道真的都是花拳繡腿?還是另有隱情?

京劇武生

京劇武生由於天然的行當,涉足影視的不在少數,我們熟知的於榮光杜玉明都曾經是京劇演員。

香港也不例外,華語功夫電影的靈魂人物諸如成龍洪金寶元彪元奎元華就都出自京劇演員“粉菊花”于占元門下,於老甚至還教出了林正英這樣的“殭屍道長”。

不過,於老的眾多弟子中,取得成就最高的還不是他們,而是大名鼎鼎的袁和平


中國傳統武術各種被KO,難道真的都是花拳繡腿?還是另有隱情?

袁和平

袁和平,其父袁小田為京劇武丑,南下香港後轉身為龍虎武師,參與多部黃飛鴻電影的拍攝和武術設計,成為中國電影最早期的武打指導。

而袁和平為《黑客帝國》《臥虎藏龍》設計打鬥動作,更是老外領教了中國功夫的神奇。

香港趕上了功夫電影的浪潮,又有優秀的演員,加上有金庸、古龍這樣的武俠小說大家創作了大量豐富的題材,催生了邵氏這樣生產了大量武打功夫片的電影王國。

而讓香港武俠走向巔峰的,不能不提三個導演:張徹、胡金銓、徐克

昆汀可謂世界頭號影迷,在他的作品《殺死比爾》中,不失時機地向張徹老師致敬了一下,昆汀還準備翻拍張徹的《獨臂刀》


中國傳統武術各種被KO,難道真的都是花拳繡腿?還是另有隱情?

《獨臂刀》

《獨臂刀》正是張徹的成名作品,也奠定他的電影風格——陽剛武俠!

從張徹電影的基調來說,要悲壯、慘烈,往往有血肉橫飛的大戰場面;

從人物來說,主人公要立場堅定、視死如歸,最後往往激戰而死,並且死狀可怖,但令人肅然起敬;

從情感來說,主人公往往非常重視男性之間的英雄惺惺相惜的友誼,而兒女情長總是退居次席。

《蕩寇志》是張徹並不出彩的一部電影,但是又最能體現張徹的風格,一是“陽剛美學”,一是“大場面”。

《蕩寇志》講的是梁山好漢受朝廷招安之後,奉命征討方臘,梁山好漢最終剿滅了方臘,但也元氣大傷,損兵折將,108好漢裡死了不少。


中國傳統武術各種被KO,難道真的都是花拳繡腿?還是另有隱情?

《蕩寇志》

每個好漢之死,都是傷痕遍身、血肉橫飛,確實造成了強烈的視覺衝擊。

不同於張徹,胡金銓則是妥妥的唯美武俠

與許多美術出身的導演(如黑澤明)一樣,胡金銓經常出任自己影片的美術設計,可見其對美術的看重。

胡金銓電影的美術設計風格也是營造華語電影美術風格的重要一環,甚至可以說從他開始,中國視覺元素開始主動與電影相結合。

胡金銓的電影,還有個特別之處是開篇總是江山如畫,人在畫中行,步移景動,讓你可以靜靜欣賞這絕美之處。


中國傳統武術各種被KO,難道真的都是花拳繡腿?還是另有隱情?

胡金銓

《畫皮之陰陽法王》開篇時,一展五臺山的雪景蒼茫大氣,鄭少秋騎驢而行,前有書童,後有腳伕,再配上摘下滿天星這首曲子,宛如一幅中國山水畫。

《俠女》裡徐楓男裝帶斗笠立在亂石之上,皂衣白領,斗笠的兩個帶子隨風飄動,這就是一範兒。

《笑傲江湖》裡,四人在小船裡彈奏滄海一聲笑,江面上波光粼粼,飛鳥低翔,萬類霜天,這個時候你不豪氣沖天,渾然忘憂那真沒天理了。

中國傳統武術各種被KO,難道真的都是花拳繡腿?還是另有隱情?


中國傳統武術各種被KO,難道真的都是花拳繡腿?還是另有隱情?

《笑傲江湖》

聽得懂笑傲江湖的人,都是心中尚有理想之人,相信這世上存在遠離江湖無憂無慮的桃源之人。

在內容上,張徹的電影沒有宏大歷史背景,

側重個人恩怨和個體情感,而胡金銓的電影裡,江湖充斥著三教九流、勾心鬥角、血雨腥風,遊俠們則“居廟堂之高俯瞰江湖,處江湖之遠心憂廟堂”,是可以為國家鋤奸殺敵的俠客。

在《笑傲江湖》中,胡金銓與徐克合作不睦,這部片子在當時,也成了新派武俠的分水嶺。

胡金銓一如既往,想走浪漫的古風武俠路線,而徐克在當時以監製的身份,將自己的奇幻想法和所謂的新意不斷地強行加進了這部作品。

最後,胡金銓退出,徐克單獨完成了這部影片。


中國傳統武術各種被KO,難道真的都是花拳繡腿?還是另有隱情?

徐克與周星馳

再後來的《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已經完全出自徐克手筆,和之前的《笑傲江湖》完全是兩種風格,充滿了獵奇酷炫的打鬥場面。

《笑傲江湖》中,最不可或缺的是那首《滄海一聲笑》,作詞者為黃霑,據說寫好的詞被徐克打回來六次,黃霑在最後一次修改的時候,理解了“大樂必易”這句話,同時還告訴徐克愛要不要,中間甚至加了一些粗話。

最終顧嘉輝編曲,黃霑填詞作曲的《滄海一聲笑》成為絕唱,其中有兩個版本,粵語由令狐沖許冠傑演唱,國語版本則是黃霑、徐克和羅大佑三位演唱,聽過之後可謂是暢快淋漓。

從1979年的《蝶變》開始,徐克在武俠片中求新求變,《蝶變》的“科技武俠”未能暢通,便轉入《蜀山》的“魔幻武俠”。

直到上世紀90年代,徐克才找到以科技手段與影像技藝結合的武俠新方向,《新龍門客棧》《東方不敗》《笑傲江湖》等影片,將中國武俠片推至繁華鼎盛的局面。

但是,他的電影風格也有對胡金銓一脈的承襲,故事架構、人物刻畫或敘事節奏都可見胡金銓的痕跡。


中國傳統武術各種被KO,難道真的都是花拳繡腿?還是另有隱情?

《黃飛鴻》

如他與李連杰合作的《黃飛鴻》系列,畫面最大程度還原了晚清時候的市井百態與社會現象。

在徐克的示範下,上世紀90年代,不少電影人聞風而動,市場也因之迅速飽和,開始走向衰落。

這時期的很多作品經不起時間考驗,隨著技術手段的窮盡,光芒很快就會熄滅,“等不到世紀的盡頭,武俠電影就率先走到了世紀輝煌的盡頭”。

中國人的武俠情結

武俠的世界叫做江湖,什麼是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你可以一人一劍,快言快語,十里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也可能一杯一盞,醉心醉脾,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人之喜怒哀樂,都在江湖。

中國傳統武術各種被KO,難道真的都是花拳繡腿?還是另有隱情?

《一刀傾城》


“武俠,是成年人的童話。”而武俠小說,則讓他們和真正的歷史之間隔著一層薄薄的紗,你看得到歷史的影子,但是又透不過去。

不管是否瞭解歷史,你總能從身邊Get到他們的故事。

從小說發展到邵氏電影,經典港劇,再到近幾年的武俠漫畫及國產遊戲,武俠一直承擔著中國人心中那豪邁,熱血,又觸之不及的夢。

傳統武術一開始具備實戰的能力,隨著社會的發展與變遷,傳統武術被保留了養生與表演兩種功能。

相比較真實的搏擊,武術表演更加好看,隨著商業化運作,這又加速了武術的表演功能,催生了大量的武俠電影。

武俠電影的興起,又與中國人普遍存在的武俠情結有關,所以,對於中國人來說,武俠是他們的神話。

中國傳統武術各種被KO,難道真的都是花拳繡腿?還是另有隱情?

《繡春刀》

將傳統武術與現代搏擊比較,這不就是與神話較勁?

武俠是中國人獨有的英雄主義,區別於大和的武士道,美利堅的超級英雄這些舶來品,數千年的武俠文字已經浸入在了國人的血脈之中,是唯中國人所特有的文化共鳴。

這是一個堅守了千年的白日夢,穿梭於光陰,這份豪邁可能衰弱,卻永遠不會被撫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