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把蛇腦袋砍了不會馬上死?

心猿意馬ii


冷血動物身體組織對血液和氧氣缺乏的耐受性要比恆溫動物強一些,因此在頭掉了以後仍能在一段時間內保持活力,看起來還活著。實際上把人腦袋弄掉,人也不是立馬死。

動物有冷血動物、恆溫動物以及體溫調節介於兩者之間的物種,代表的是不同的體溫調節方式,而血液具有輸送排散體內代謝產熱的功能,所以恆溫動物的體溫調節比較麻煩而且需要耗費較多能量,而冷血動物則是隨著環境改變體溫,不怎麼需要用血液排散熱量,組織的需氧量也就低一些,所以它們能夠一次捕獵扛數月之久。直觀上來看的話,冷血動物一般有較為緩慢跳動的心臟,血液流動就較為緩慢,組織對氧的需求也因為不比產熱維持體溫而較低,身體上如果有破損血液流失速度也會稍微慢一些,而且血液承擔運輸氧氣的功能,冷血動物這樣的生理特徵,也能使它們腦袋掉了之後腦組織中仍能保持一定量的血液,也就是還能儲存一些氧氣,供應大腦活動一段時間,所以蛇、魚累等動物在腦袋切掉後,腦袋和身子都能活動一段時間,但是時間久了也不行,還是會造成腦組織的缺氧死亡,就不能再控制身體的活動。

以往農村(沒有地域的區別,只是農村相對更常見到蛇)講究打蛇要將腦袋一塊敲碎,要不然蛇頭會回來報復人。這個說法雖然比較缺乏依據,但是蛇頭和身子分離後確實都還能活動相當長的時間,腦袋還能打洞,身子還能扭動和纏繞物體。這種情況我個人小時候親身經歷過的,蛇腦袋打洞打了幾釐米深,蛇身子依然不停攪動持續了相當的一段時間。此外還有不同物種神經系統構造的區別,蛇類和哺乳動物等恆溫動物身體功能調節的區別,蛇類是更為古老原始的動物,它們的腦袋比較小,容量也小,所以控制高級活動的神經中樞就比較不發達,而脊柱上也分佈著不少行為控制中樞,比如蛇咬人這個動作就只是神經反射活動,加上蛇的組織細胞對缺氧的耐受性更好一些,大腦和身子分離後也都還能分別進行一定的活動。而恆溫動物在進化上更高級一些,低級中樞和高級中樞分開,而高級中樞較為發達,組織細胞對缺氧的耐受性也差一些,所以腦袋掉了後很快就不能動了。

其實人的腦袋掉了之後也不是立馬死亡,有一種傳說,著名科學家拉瓦錫在被判死刑後和劊子手約定頭被砍下後儘可能多眨眼,以此來確定頭砍下後是否還有感覺,拉瓦錫一共眨了十一次,這是他最後的研究。雖然是野史不見得真實,但是現代儀器監測下,也能發現人的大腦在血液流動停止後也能保持數分鐘的活動,部分腦組織的活動甚至能保持數小時。


來看世界呀


簡單來說,這是由於神經還沒有完全失去活性,還能做出反應的緣故。雖然失去了大腦這個重要的指揮器官,但是神經還是會因為刺激做出一些本能反應的,頭部依然可以依靠條件反射咬人。浙江自然博物館兩棲爬行動物專家陳蒼松說,指揮這種條件反射的神經在蛇的肢體上,頭斷後,各個器官在一定時間內還能單獨維持原有的動作功能,所以斬下的蛇頭一經觸碰,還可以條件反射。當人靠近時,冷血的蛇頭能感知到外界溫度的變化,引起條件反射,做出咬人動作。高中生物課上有一個“騷爬反射”的實驗,就是把一隻青蛙的腦部剪去,保留完整的脊髓,用沾了低濃度硫酸的紙片塗抹青蛙腹部的皮膚,蛙受到刺激後會用後肢去撓被塗抹的部位。這是由於它的脊髓裡也有神經中樞,可以做出反應。


生命科學探究


神經系統的工作順序是:大腦-小腦-中樞神經-身體組織。

大腦發佈指令給小腦,小腦組織具體動作給中樞神經,中樞神經指揮身體組織運動。而且小腦還同時管理著條件反射性的動作。

人類的大小腦和神經中樞全部都在腦部,砍掉腦袋,肢體自然就瞬間全部癱瘓。

蛇類這樣的低等爬行動物小腦退化了,大腦的命令直接發給脊椎神經,其肢體的運動全部由脊椎神經直接指揮。

在蛇類的大腦被切斷後,脊椎神經依然可以指揮各部分組織做一些條件反射方面的運動。


扶風者追劇


命沒有了但它神經還未完全死亡身軀還可擺動。


覃俊益


因為動物越低級生命力越頑強。蚯蚓的頭剁掉照樣擺動。水蛭一分兩段都能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