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現象看本質---紫光股份

在九月份,紫光股份的股價漲到36.5元,較1月的全年最低點漲幅71%。那時,紫光股份是科技股、5G概念,更有甚者吹之為小華為。


從九月份到前幾天,股價跌幅26%。細看數據,毛利率21%、淨利率6%、ROE6.6%,這好像不是科技股的樣子。
企業還是那個企業,行業還是那個行業。
行業前景、發展空間、市場地位等等,都是虛的基本面,只有落實在經營數據上才是真實的基本面。紫光這個數據,很難看,雖然是由芯到雲、企業端到端等等。
正確的看清楚紫光股份,需要分解來看。
紫光股份一開始是分銷業務,也即神州數碼,現在的神州數碼毛利率4%、淨利率0.63%、ROE14%。後來併購了新華三。
所以分析紫光必須要分拆新華三和分銷業務,還有其他軟件硬盤等,金額太小,暫忽略。
2018年數據分解如下:
1.營業收入方面:
483億,其中IT設備和服務217億,這裡新華三152億,分銷301億。
華為2018年企業端收入747億,新華三298億,可以確定在企業端新華三是華為的有力競爭者。
2.毛利率方面:
21%,其中IT端37%,分銷7.2%。
這裡能看到新華三的營業利潤率只有9.35%,37%到9%基本被新華三的研發費用和財務費用侵蝕掉了。
華為的企業端毛利率39.68%,新華三運營效率比華為差一些。

3.歸母淨利潤方面:
17億,其中新華三13億,分銷4億。76%的利潤由新華三貢獻。
4.淨利率方面:
6%,其中新華三8.55%,其他1.14%。
5.ROE方面:
6.59%,其中新華三35%,分銷2%。
6.新華三資產負債率:
61%,高負債,整體36%的負債率得益於分銷部分負債率低。
7.成長性方面:
三年營收增長率:新華三是71%、25%、0
華為是32%、24%、0
三年淨利潤增長率:新華三是155%、9%、0
三年淨資產增長率:新華三是16%、3%、16%
2019年增長率是0,是按照半年報估算的。
在成長性角度,新華三和華為共此涼熱。
5G的風,先是吹到了基礎設施運營商端,風口不在企業端,所以現在紫光股份的問題不是需求大爆發,而是市場空間有限,競爭格局穩定,現在不缺錢。
現在需要積累技術,等風口,不知道要等多少年。
等風口來了,紫光可以把分銷剝離出去,就像天士力賣掉低利潤的營銷網一樣。跟華為一樣,紫光股份也開始自研芯片、搭建公有云,這個框架是相當好的。

關於行業地位,想一想營收方面,華為企業端747億、新華三298億,其他還有誰?
中科曙光什麼都算上90億、太極60億、星網銳捷91億。
視頻監控領域,海康營收494億,大華235億。第二是第一名的一半。
數據羅列完畢,沒有分析結論,數據來源是年報和華為的發債募集說明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