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家鎮:建設18個螞蚱棚,西柳村產值增加30萬元

蝗災給農民帶來了無窮的危害

多少莊稼漢“聞蝗色變”

但常家鎮西柳村的村民們

卻建起了18個大棚

專門養殖這種農民們眼中的害蟲

“東亞飛蝗”

常家镇:建设18个蚂蚱棚,西柳村产值增加30万元

“我們今年先試養了18個棚,從放卵到出棚約45天,一個螞蚱棚是60平,能產100多斤,一畝地可以建8個棚,這一年下來能掙五萬多塊錢。”常家鎮西柳村黨支部委員、村委會委員李書霞介紹道。

常家镇:建设18个蚂蚱棚,西柳村产值增加30万元

據瞭解,李書霞是在德州學習時偶然獲取“螞蚱養殖效益不錯”的信息。通過深入瞭解,她敏銳的發現這可能是一個能夠帶領群眾致富的特色產業。於是與村幹部一塊到河北螞蚱養殖基地進行考察學習,遵循先行先試的原則,班子成員決定,先試養18個大棚,若試點成功,再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常家镇:建设18个蚂蚱棚,西柳村产值增加30万元常家镇:建设18个蚂蚱棚,西柳村产值增加30万元

到目前為止,螞蚱養殖發展良好,已成立家庭農場,帶動了西柳村5戶進行養殖建棚50個,為帶動周邊群眾致富開拓了一條新路。

常家镇:建设18个蚂蚱棚,西柳村产值增加30万元

據介紹,相對傳統的豬、牛、雞、鴨養殖,螞蚱養殖起來非常方便,一年能養四茬,而且養殖技術要求低,養殖規模可大可小,更適合一家一戶經營。

東亞飛蝗生命力強,繁殖快,養殖週期短。螞蚱肉質鬆軟、鮮嫩,營養豐富,蛋白質成份比普通的畜禽含量都高。另外,它的體內還含有一種叫“甲殼素”的成分,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知識拓展:甲殼素是一種高分子化合物,還是一個唯一帶正電荷的陽離子食物纖維,甲殼素對人體各方面還是有很好的調節作用的,除此之外,無論是在工農業上、在藥用醫用上還是化妝品上都有很好的利用。而且甲殼素的功效也已經是被科學驗證的。

“這個螞蚱養殖成本低,連卵帶建棚三千六百元左右,老白姓都能負擔的起的。並且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農村婦女就能養,村裡的閒散勞動力全能用上,只要勤快就行,一個家庭婦女開二畝地的螞蚱棚,一年掙個七八萬塊錢,真正能帶領老百姓就業致富。”李書霞說道。

常家镇:建设18个蚂蚱棚,西柳村产值增加30万元

現如今,西柳村養殖的東亞飛蝗已經有了固定的銷售渠道,通過這種特種養殖方式,不僅使閒置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還可以解決當地一部分農戶閒時的就業問題,成為農民新的增收渠道。

常家镇:建设18个蚂蚱棚,西柳村产值增加30万元

因為養得好,見效快,李書霞養殖螞蚱的事在周邊村莊逐漸傳開,許多村民都來她的養殖大棚取經。李書霞表示,這18個螞蚱棚,年產量20000斤,產值30萬元。下一步,還要把螞蚱養殖基地做大做強,計劃增加養殖棚52個,面積9000平方米,帶動周邊更多村民一起養殖螞蚱,實現年產量80000斤,產值120萬元的目標,力爭把螞蚱養殖打造成本村群眾增收致富特色產業,帶動大家共同致富。

慶雲縣融媒體中心新媒體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