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比《鶴唳華亭》牛在哪裡,憑什麼就敢付費超前點播?

大眼

摘要:這兩天熱播劇《慶餘年》的新聞不斷,尤其是付費超前點播更是引發眾議,那麼《慶餘年》到底比《鶴唳華亭》牛在哪裡,憑什麼就敢付費超前點播?


《慶餘年》比《鶴唳華亭》牛在哪裡,憑什麼就敢付費超前點播?


這兩天熱播劇《慶餘年》的新聞不斷,先是播出平臺推出了付費超前點播的新模式,引發了熱議。接著就有律師對播出平臺付費超前點播提出了起訴,再有人因為能夠超前點播,不但洩露了最終的劇情,網上還出現了盜版。一時間將《慶餘年》推上了風口浪尖。那麼,《慶餘年》到底比《鶴唳華亭》牛在哪裡,憑什麼就敢付費超前點播?這就讓大眼來對兩部同為古裝戲的熱劇來一番比對PK。

首先看佈景、道具和服裝,這些外圍的硬件,毫無疑問是《鶴唳華亭》佔了上風。在這方面,《鶴唳華亭》可以說做得非常精緻,幾乎每一幀畫面都極為精美,簡直就像是都經過了PS精細處理。道具和服裝也都非常講究,如果要用一個詞語來評價,那就是——唯美。


《慶餘年》比《鶴唳華亭》牛在哪裡,憑什麼就敢付費超前點播?


相比之下,《慶餘年》這方面就粗糙多了,無論場景,還是道具和服裝,都沒有什麼亮點。

但是,一部好劇更重要的不是這些表面功夫,而是演員、劇情這些更本質的東西。

男演員方面,《慶餘年》的男主張若昀和《鶴唳華亭》的男主羅晉,都是現在中青代演員,此前也都只能說小有名氣,都不是大紅大紫的一線大腕。但兩人都是科班出身,又在娛樂圈摸打滾爬了十多年,也都算是經過了磨礪,演技都已經比較成熟,所以在劇中的表現都很不錯,兩相對比,可以說難分伯仲。

男配角,《慶餘年》飾演慶帝的陳道明,飾演鑑查院院長陳萍萍的吳剛;《鶴唳華亭》飾演皇帝蕭睿鑑的黃志忠,飾演太子老師盧世瑜的王勁松,這四人都是老戲骨,演技都堪稱不俗,但相對來說,在聲望和資歷方面,還是陳道明和吳剛要略勝一籌。


《慶餘年》比《鶴唳華亭》牛在哪裡,憑什麼就敢付費超前點播?


而在女演員方面,《鶴唳華亭》就明顯不如《慶餘年》了。平心而論,兩位女主,李沁和李一桐都比較平庸,都沒有讓人眼睛一亮的驚豔表現。《慶餘年》的優勢在於數量取勝,粗粗一算,女配角就有李純飾演的司理理、宋軼飾演的範若若、韓玖諾飾演的葉靈兒、劉美彤飾演的戰豆豆以及辛芷蕾飾演的海棠朵朵,五朵金花環繞,而且各有特色,司理理的嫵媚,範若若的聰慧,葉靈兒的潑辣,都給人留下了比較深的印象。而《鶴唳華亭》的女配角就只有苗圃飾演的趙貴妃和陸妍淇飾演的齊王妃 ,而且戲份也不多,明顯弱了不少。


《慶餘年》比《鶴唳華亭》牛在哪裡,憑什麼就敢付費超前點播?


在畫風上,《鶴唳華亭》走的是宮鬥和復仇路線,比較沉重壓抑,加上節奏拖沓,總體感覺相當沉悶。而《慶餘年》雖然也有宮斗的爾虞我詐鬥智鬥勇,但還有穿越劇的元素,更有郭麒麟飾演的範思轍,特別喜歡斂財,其他方面就憨態可掬;田雨飾演王啟年插科打諢讓人忍俊不已;,還有董可飛飾演的智力只相當於幼童的林大寶,卻時常有童言無忌的驚世之語。加上男主張若昀飾演的範閒也時不時有現代穿越的代入式萌點,這樣一來,整個畫風是緊張中不失詼諧,節奏上張弛有道,是非常成功的娛樂片。

至於一部好劇的靈魂劇情設計上,《慶餘年》可就要甩《鶴唳華亭》幾條街了。之前大眼就寫了幾篇文章說過《鶴唳華亭》裡腦洞大開的劇情(可參見本號以前舊文)。《鶴唳華亭》過於強調反轉的效果,但編劇本身對中國古代傳統常識明顯缺乏瞭解,出現了很多常識性錯誤,加上為了反轉而反轉的刻意追求,邏輯上硬傷太多,簡直讓人無法直視。


《慶餘年》比《鶴唳華亭》牛在哪裡,憑什麼就敢付費超前點播?


相對而言,《慶餘年》基本上沒有邏輯、常識上的明顯錯誤,就算出現反轉,接著也有比較合理的解釋來補刀。唯一的BUG,就是範閒稱呼繼母柳如玉竟然是“二姨娘”,這就大大的不對了。範閒算是私生子,他的生母葉輕眉和範建並無名分,所以從禮法上來說,柳如玉就是範建的元配,退一步就算是續絃的填房,也不能說是“老二”。至於“姨娘”就更是大錯特錯了,因為在中國古代,“姨娘”是妾的稱謂——《紅樓夢》裡就很清楚,趙姨娘就是妾,王夫人就是太太。而柳如玉可是範建的正妻,生下的兒子範思轍可是嫡子,要稱呼柳如玉為“姨娘”還不得挨大嘴巴子啊!

所以範閒禮數上對柳如玉的正式稱呼應該是母親大人,就算私下,也只能叫“二媽”或者“柳姨”,是絕對不能稱呼“姨娘”的。


《慶餘年》比《鶴唳華亭》牛在哪裡,憑什麼就敢付費超前點播?


所以,整體而言,《慶餘年》明顯勝過《鶴唳華亭》。之前大眼批評《鶴唳華亭》劇情太爛的文章,就有人說大眼是在黑《鶴唳華亭》,是愛奇藝的託。真是天地良心,真是託倒好了,還能得到愛奇藝的補貼呢,現在純粹是大眼的個人觀點。至於說這是黑《鶴唳華亭》,也對也不對,本來就夠爛了,把缺陷指出來,談不上是故意抹黑,因為破綻就放在那,說與不說,都存在。

當然,市場是最好的檢驗標準。《鶴唳華亭》一家獨播時,沒有類似的題材網劇競爭,所以很有幾分店大欺客的意思,優酷從原來的一週更新兩次,每次三集共六集,藉口“介質原因”改為一週才更新三集,等於是打了對摺。但是,自從《慶餘年》一開播,優酷就明顯感覺到了壓力了,正所謂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所以優酷接下來的“介質原因”就徹底煙消雲散,更新頻率也主動增加到一週兩次,每次四集共八集。


《慶餘年》比《鶴唳華亭》牛在哪裡,憑什麼就敢付費超前點播?


這就充分說明,連平臺自己都很清楚是不如《慶餘年》,不然怎麼可能突然轉性,增加更新頻率呢?

相反,《慶餘年》就仗著火爆的口碑和熱度,推出了付費超前點播。試問,《鶴唳華亭》有底氣搞付費超前點播?顯然沒有吧。別說付費超前點播了,就現在這樣正常更新,追劇的粉絲都在流失。

而《慶餘年》看著熱度火到爆棚,這才有底氣搞付費超前點播,目的很明顯,就是想借著熱度撈一把。但是任何事都是有利有弊的,,付費超前點播就是一把雙刃劍,不但引起了眾多追劇粉絲的不滿,而且通過超前點播,就有人鑽了空子,盜版開始出來了,現在平臺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名聲利益都大受損失。

這真是“君子帶材取之有道”,急功近利搞這些小伎倆,自以為聰明,卻把一手好牌打成那叫一個爛。

還是紮紮實實製作真正能吸引觀眾的良心劇,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