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零式战机在二战前期无敌,为何到了后期反而会被狂虐?

用户5780196713


从穿越云层的黄蜂到马里亚纳火鸡,零式战机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在二战史上也算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1年,漫入云层的引擎声击碎了原本属于太平洋海域的宁静与祥和。蔚蓝色的海面上弥漫着一层刺鼻的硝烟,一群“黄蜂”穿过硝烟、掠过海面,在强大的美国海军面前肆无忌惮的展示它那流线型的身体与印刻在翅膀上的太阳涂装。

这群让美国海军恐惧的“黄蜂”便是二战时期日本引以为傲的【零式战斗机】。

性能

零式战斗机因其体积小、作战能力强悍、产量大,适合规模性作战的特性,而被美军称之为“穿越云层的黄蜂”。

在二战初期,零式战斗机绝对是处于世界前列的优质战机。

零式战斗机由三菱重工特别研发的“恒速螺旋桨”和大推力发动机将零式战斗机的最大航行时速提高至5000km每小时,简洁轻盈的整体设计和内部构造减弱了零式战机在飞行过程中的耗油量,并将航行里程扩大至3000km。

要知道由日本生产的另一驾军用战机96式的航程只有1500km,零式战斗机的航程相比于96式整整高出一倍之多。

并且零式战机具备一分半内直线爬升1000m高度的优异性能,可以说零式战机的综合能力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是无解的存在。 构造及配套设施 零式战机抛弃了重量大、硬度一般的特质钢材最为骨架,而是采用更加轻便且硬度较强的“超硬铝”作为承受气流的承力骨架,不仅减轻了战机的重量,还大幅度的提升了战机的基础防御力。

由日本军工制造部最新研制的地空无线电设备保证了在高空执行战斗任务的战机不会因为飞行航程过远而导致与地面指挥部失联,极大都增强了零式战机在特殊情况下的通讯性。

日本军队在俘虏了英国飞行员之后,在模仿英国空军装备的基础上制造出了“新型电热飞行服”,电热飞行服能够让架势零式战机的飞行员更好的适应高空中寒冷的气流。 电热飞行服采用的防火性材料还可以保证飞机起火时,飞行员不会被烈火灼伤,显著的提升了飞行员在事故中的生还性。

战斗能力

零式战机的战斗力在二战前期非常强悍,悬挂在两侧机翼上的7.7mm机枪保证了零式战机的对地火力,两艇机枪一共携带600发子弹,一群零式战机能够一口气歼灭差不多三到五个常规营数量的步兵。当然,这是人家站着给你打的前提下。

零式战机还装备了两门口径为20mm的对空机炮,火力方面完虐同期的美国、英国战机,因此将零式战机称为“二战前期最强的战机”也不为过。

总之,零式的续航火力机动都是世界一流,零式经常可以凭借低速的小转弯半径打的美帝生活不能自理,当时野猫地狱猫等力大砖飞的美国肌肉机还没出来,可以说整个太平洋都是零式的天下。

只可惜美国的科研水平和制造、工业水平远在日本之上,美军在俘获了一架零式战机之后很快便研制出了各方面性能远超于零式战机的G6战机和k4战机。

零式战机的末路

零式战机的最高速度为544km/h,相比于96式来说,零式战机在速度方面达到了质的飞跃。但由于零式战机是一种量产机型,为了控制生产价格,除发动机、武器和飞机框架之外的硬件几乎廉洁的令人咋舌。

比如零式战机的操纵杆一旦在290km/h左右的速度中,便会在贯力的影响下而变得极为沉重。

在这种情况下,一名受过严格训练的日本飞行员必须要用两只手来拉动操纵杆,如此一来便降低了零式战机的操控性,也就是说零式战机在290km/h以上的速度中行驶时只能作直线运动,如果想要转弯飞行员必须用双手拉动操纵杆,每一次都必须这样。

而美国的G6战机在500km/h的速度下仍然能够自由的上下翻越,在速度和可操控性方面美国战机远胜零式战机,纵然零式战机的火力强悍,但是速度落后、操控性差的零式战机几乎打不到也追不上美国生产的新型战机。

而且零式几乎没有防御的机身,宽大的机翼没有装甲和自封油箱,只要被命中一两发,整个机翼就会燃烧。自封油箱是一种橡胶袋,能随着油料的消耗缩小,零式没有这种装置,随着油料的消耗整个机翼就会充斥着燃油蒸汽,一旦被命中后果不堪设想。

没有防护的装甲,美军地面普通的机枪就可以打穿,就像马里亚纳海战被叫做打火鸡大赛一样,整场战役600架零战被击落,其中有一场战斗日军128架零战其中97架被击毁。

二战后期,零式战机唯一超越美国战机的地方便是“俯冲能力”,因为零式战机比较轻便而且流线型的身躯更加适合直线俯冲,所以零式战机便成为了日本空军神风特攻队“自杀性进攻”的神器。

零式战机从“进攻神器”到“自杀神器”,反应了二战后期日本的财力物力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当然了不管是马里亚纳的火鸡还是神风特攻队的自杀神器,这不仅仅是零式战机的问题,飞行员问题更大。包括中途岛在内的前半程对战中,日本的优质空军飞行员已经被消耗殆尽,一些新手,上去只能是靶子。

日本比美国更加清楚零式战机的缺陷,但是日本早已经没有了改进零式战机的实力,真正被狂虐的并不是零式战机,而是没有能力改变战场情况的日本。


白话历史君


日本的零式战机,在二战中可以说是十分的“嚣张”,是日本的三菱重工开发的一款战机,其英文的正式名称是“零式(れいしき)艦上戦闘機”,从当时的世界战机水平来看,零食战机的性能十分强悍,从续航距离到战机性能都是别具一格,但是二战后期被完虐的原因也正是由于初期的无敌。

轻视人性命的战机--零式战机

零式战机刚刚出战时的性能确实强悍,可以说是难逢对手。主翼重量比当时他国战机轻,使其有更好的旋回性能。0~6000m高空的爬升时间只需要7分钟,这也是其屡屡能够在军用战机里面占据有利地位的主要原因。

当时日本军部强烈要求三菱重工开发一款轻便灵活的战机,于是其极度的轻量化也导致了其致命的缺点,那就是防御性能低下。在当时也有人说,零式战机重视机体性能,却忽视了防御能力,是一款轻视人性命的战机。任何一款产品不仅仅局限于战机,都反应着当时的设计思想。比如想要延伸续航距离,想要在空战中有利等。而兵器的设计思想是来自于当时的日本军国主义战略思想,比如敌国是哪方、在哪个战场使用、如何进行空战等方面。

从零式战机的整体来看,是非常符合日本的一款战机。其续航距离、泛用性、战场生存率都是十分之高(刚开始的时候的生存率)。日本军方一直认为,为了提升在战场的生存率,只有更好的躲避对方的子弹,所以零式战机非常重视“格斗性能”。当时同属于纳粹国的德国,并未有太多远洋作战的机会,所以德国飞机当时注重的并非续航能力。这也就造就后续与不列颠进行空战时,没有持久护航能力的战斗机保护轰战机而导致失败的原因。

脆皮零式战机?

当时各国关于“战斗机防弹”性能都处在一个黎明时期,各国都在积极的研发,特别是最容易中弹的飞机背面,让美国也十分的头疼。而日本在后期所采用的方法是--加钢板,同时在燃料箱加入自动灭火装置。这样的零式战机是在二战后期,1944年4月投入的。

初期的零式战机主要战场是中国领空,几乎没有遇到过对手,很少被击落,反面其收集的子弹击中数据十分少。对于中国军队零式战机占据了十分强大的优势,但是随着二战的发展,美国研发出性能相差无几而且防御性能更好的战机时,零式战机只能迎来惨败。不仅如此,日本一直到二战末,飞行高度依然未突破1万米高空,美国在当时已经研发出能够飞行在1万米高空的轰战机,对于这点零式战机也是望尘莫及,只能低空盘旋。这个也是美国轰炸日本时,日本只有采取高射炮进行应对的主要原因。

零式战机不仅在防弹上脆弱,其装甲也十分薄弱。原本就是按照舰载机设计的零式战机,其重量已经受到了严格的规定,因此只能牺牲强度进行强行减重。装甲厚了以后,虽然能够大大提升其中弹后的生存率,可是其格斗性能将会大大减弱,日本军国主义思想下,开发的零式战机,朝着“格斗”的方向进行。

结束语

脆皮,可能是零式战机在二战末期被完虐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他方面也有性能的优势逐渐缩小,日本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无法补充等多方面的原因。

部分文章介绍:

《孙正义放弃管理权也要争夺的5G,到底会给未来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新晋中国势力VS老牌汽车厂家,胜负难测!汽车界已硝烟四起!》

《日系8家车厂“江湖地位”最新排名,丰田傲视群雄依旧无敌!》


日本二三事


这里首先要说到的是,二战各主要参战国中,日本和苏联在航空发动机方面都处于二流水平,在发动机输出功率有限的情况下,日本海军还要求其新式舰载战斗机必须满足大航程、高机动要求,还必须有较强的火力,在这种情况下,零式战斗机被迫牺牲了其防护性,相比之下,陆航的一式战斗机虽然也没什么装甲,但好歹还在驾驶座后面有块8毫米钢板,一句话,还是陆军的土鳖们厚道啊,呵呵。

零式战斗机最大的优势就是其机动性,相比在太平洋上的早期对手,不管是F-2“水牛”、P-40还是飓风,都占尽优势,尤其是其飞行员几乎都在中国战场积累了丰富经验,一度杀得太平洋上空闻风色变,只要是单发的日本飞机,不管是轰炸机还是鱼雷机,都足以凭借零式的名声,将敌人吓退。

但到了中后期,美国海军开始装备大量更先进的舰载战斗机,包括海盗、泼妇和野猫,还根据缴获的零式做了相应改进,在战术上也因为零式的弱点而做了调整,在面对零式的时候,性能上已经占据上风,美国战斗机速度快,火力强。防护坚固,机动性也追上甚至超越了零战,反观零战,当时设计的时候,为了提高速度,降低迎风面积,选择了体型较小的发动机,在升级的时候,无法使用更大功率的发动机,让其升级之路被彻底堵死,零战的接替者A7M“烈风”,一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服役。

另一方面,日本陆航和海航在早期培训飞行员的时候,一直都是走的精英路线,虽然其技术更高,但数量偏少,在战争转入消耗战后,培养数量根本补不上消耗数量,日本被迫改变培训模式,虽然大量培训飞行员,但相应的训练时间却缩短了,日本缺乏足够的航空燃油,结果就是大量菜鸟在首战中就被击落。

零战中后期的改进型号,比如零战52型,虽然增强了火力和防护,但机动性大幅降低,战斗力反而比不上初期零战21型,加上老手损失殆尽,面对美军的战斗机海,根本没有胜利的希望。


深远防务观察


从刚投入战场时的所向披靡到后来的落荒而逃,之所以前后反差这么大,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零式战机的秘密被美国人给破解了。1942年6月3日,美国侦查部队获得了一架几乎完整的零式战机,通过修理以后这架零式战机重新起飞,美国人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并最终找到了绝杀零式的方法。

美国人研究发现零式战机的优势就是轻,快。但是因为日本军方过度的追求轻快,零式战机机身材料大部分改用了铝合金,由于铝合金的大量存在,零式战机的构造不太稳定,并且易燃烧。美军针对这一点,特别研发了穿甲燃烧弹,这种子弹非常容易穿透零式的铝合金,并且还能引燃零式,这简直要了零式的老命。

零式战机上的自封闭油箱还省略了防护钢板,防护玻璃,等到后来美国飞行员知道零式战机的秘密以后,每次都集中火力扫射零式战机的油箱,因为油箱没有防护罩,被扫射到的都会起火爆炸,太多的零式战机都是因为油箱的爆炸而成为空中的礼花。

在前期的时候,日本人还可以依靠自己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弥补零式战机的弱点,等到了战争后期的时候,日本的优秀飞行员已经损耗差不多,新架机的飞行员当然因为水平问题,做不到完全规避美军飞机子弹,自然最后就只能成为火花。到了最后,日本人看实在无可救药,就发展出了“杀身成仁”的“神风特攻队”,自己让飞行员开飞机去撞沉美军舰艇。



我是头条作者历史十二郎,每天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历史,希望大家给我点个赞,关注一下,路转粉,不迷路,谢谢各位啦!


围知历史


很多答主在都提到了零战的一些弊病,比如说大战末期日本飞行员水平不行,日本工业能力不行,零战本身防护性能不行什么的。我们来说两个其他方向的问题。

零战的改进存在方向性错误

零战在大战期间的大规模改进总计有四次。分别代表的型号有零战一一系列,零战二一系列,零战三二系列,零战五二系列和最终的零战五四系列。

算是有四代发展型。但是这其中,真正进行了大规模发动机改进的型号只有大战最末期的零战五四系列换装了金星62发动机,其余的都是在荣发动机的基础上改来改去。

零战之所以在大战末期被美军的F6F各种碾压,其发动机动力不足是关键因素。无论是防护贫弱,还是动力不足,最终的问题点都在发动机上。零战二一型使用的荣一二发动机动力940马力,后期主力型号零战三二,五二系列使用的1130马力的荣二一发动机。

而在1940-41年期间,论证二号零战——也就是零战三二系列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过换装更大马力发动机——1500马力级别的金星六二发动机。但是这种思路一直被否定。一直到零战五二系列的时候,还有人在建议换装金星六二,但是同样被否定。最后到了大战末期,搞五四系列零战的时候金星搭载方案才正式上马。

虽然1500马力的金星六二,远远够不上F6F搭载的R2800的2200马力水平。但是对于更轻的零战来说,确实是一款可以提升性能的发动机。

零战的换代产品迟迟无法出现

美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舰载战斗机总计换了两代。从开战初期的F4F,到主力的F6F,再到没能赶上战斗但是列装了的F8F。

同样,日本海军在1942年开始也着手研发零战的下一代型号——烈风。但是因为研发速度不乐观,再加上原型机性能不理想,所以一直到了1945年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烈风才推出了第一架量产型号(也是仅此一架的量产型号)。


五道口军研


张召忠将军曾说过:“日本人的性格就是进攻,在东条英机这样的人看来,挂满装甲的武器是一种浪费”这是对是士兵生命的绝对忽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零式战机诞生了,在小编看来零式战机的成功与其说日本工业的结晶,倒不如说是日本飞行员不惧生死的精神换来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崛井二郎设计的零式战机为了满足海军苛刻的要求,几乎省去了进攻之外的一切设备,飞行员没有的不仅仅是背后的防弹装甲板,还有最基本的生命维持设备。可以说驾驶零式战机的飞行员就是扛着机枪机炮裸奔的敢死队。

零式战机的性能来源是“五十岚”轻金属合金机身,再加上极其简单的机载设备其空重仅有1860千克,这就让马力仅有950匹的中岛“荣12”型发动机,有足够的马力剩余帮助飞机完成超机动动作,实战中的零式很容易咬住敌机发动攻击因此建立不败的神话。咬住对手发动攻击还需要速度能跟上目标,满载起飞的零式体重也不过2674千克可以飞出553千米/小时的时速,足够赶上战争早期的任何对手。可以说“轻机身”成功将速度和机动性融合在一起。

但是这种疯狂瘦身的战机西方国家不是造不出来,而是战斗思想不允许这么做。零式战机早期的对手P40“战鹰”和F4F“野猫”如果有勇气去除一切保护装甲也有机会和零式一较高下。但是美国人凭借强大的国立在科研领域逐渐突破极限,在技术引导下也在某种程度上将速度和机动性集成在一架飞机上,而且是确保安全防御设施齐备的前提下。这就是后来主宰太平洋的F4F“地狱猫”战斗机,其满载起飞重量达到了6990千克。相比之下零式战机就是一个小不点(相差一半的起飞重量),但是后期改进的地狱猫安装了普惠公司R-2800 引擎马力突破2000匹,获得600千米/小时以上的速度,只有航程相比零式处于下风仅有1500千米少于零式的3000千米。

面对汹汹而来的地狱猫,日本工业也不是毫无办法。日本改进零式战机设计出“烈风”战机,地狱猫其实就是零式原来的手下败将“野猫”的放大改进版,两者其实都是前辈的放大版改进型号。但是相比“地狱猫”的稳步推进“烈风”的生产设计非常缓慢,加上地震海啸导致生产烈风的工厂遭到比战略轰炸更大的破坏,烈风终究无法投入实战。美国人设计生产地狱猫也不是没有困难,但是在其强大国立和科研实力面前一切困难都迎刃而解。可以说零式战机的失败实质上是国力对比失败。

值得一提的是地狱猫充分体现了美国高科技技术的领先,它不仅有厚厚的装甲保护(装甲占据96公斤的体重),还有防火油箱和重要设备保护装甲。座舱的防弹玻璃肯定更厚更重这是日本绝对不愿意发展的技术。R-2800 引擎被设计成星型结构确保一部分缸体损坏后还可以继续飞行(零式战机原本也打算安装星型发动机,但是因为重量太大而放弃);零式的7.7mm机枪和20mm机炮很难伤到地狱猫。相反,由于零式战机没有防护的机身很脆弱,地狱猫干脆省去机炮仅仅使用6铤勃朗宁M2机枪,但也足够击落一中弹就起火的零式战机,这都是美国强大科研实力在短时间内做到的。零式神话在美国强大国力面前戛然而止。


环球快资讯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原则到处适用。

题主自己已经提示了问题的关键点:时间不同了。那么,“情况不同以前”应该是正解,而“情况照旧”反倒是应该有疑问了。所以说,题主好像是明知故问。

二战前期,日本是蓄谋已久,准备了各种有效杀器,其中的零式战机的原始要求是被研制方认为是疯狂的想法的。为了达到这个指标,研制方削减了通常不应该削减的很多指标,最后达到了军方的要求,事实上埋下了无数的隐患。二战开打,许多对手没有防到日本会有这样的阴招,他们的常规军备抵不住这种妖招。所以,零式战机在二战前期无敌。

但是,这种“无敌”只能是一时的,一旦交手,对手就会摸出它的套路,渐渐找出零式战机的软肋——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零式战机的自身防护被极端削弱,它的空战中生存,几乎只能靠不被击中。

祸不单行,战术性能被对方摸清只是事情的一方面,更带关键性的致命软肋是日本的“家底”很薄,人员、制造能力和资源都短缺,一旦开打,就入不敷出,很快不但零式战机制造质量日渐下降,更致命的是熟练驾驶员大量战殁,换上菜鸟驾机,盲人骑瞎马,后果可想而知。

所以,能不能打赢,不是看现在我比你如何,而是看一旦打起来,谁更禁“耗”,特别是人员和资源,当年,日军无论在兵员素质和装备上都足够“吊打”中国,所以有“三个月解决”的狂言。而中国却以重大牺牲做长期抵抗,支撑了不是三个月,而是九十八个月,最后虽说是“惨胜”,终究是受降国。所有的“打他一个冷不防”,只有一击置敌死命才是真有效的,对体量远大于自己的对手,这种战法的最后输家极可能是自己。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ZBLiu


日军零式战斗机,在二战太平洋战争的第一年,的确创造了很多神话。

零式战斗机在“珍珠港偷袭”、“攻陷菲律宾”等战斗中,把美军和英军的战斗机(F4F野猫、F2A水牛、P-40战鹰、霍克75A.....等)打得落花流水。日军零式与美军战机的战绩,一度是1:6。在中国战区,零式甚至打出了2:99的战绩。

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军战斗机甚至一度不敢与零式战斗机,进行近距离格斗。因为零式战机太灵活了,美军战机很难咬住零式,而零式咬住美军战机则几乎跑不掉。

美军吃亏吃多了,也就琢磨出日军零式战机的一些道道。零式战机其实技术上没啥先进东西,就跟后来的日本车一样“皮薄个小”。

【零式为啥要“皮薄个小”?】

【零式战机设计思路很讨巧、很邪门】日军零式战机,在1937年-1939年期间研制,1940年7月服役。它在设计之前,就对比了亚洲太平洋美军、英军战斗机的特点。所以,零式设计之初,就一个要求:在空战格斗中压制美军和英军。

就是拼命减轻重量。为了减轻重量,个头设计的很小,几乎没有升级空间,甚至放不了很多弹药。为了减轻重量,零式牺牲了飞行员的保护装甲,牺牲了自动灭火装置。

零式战机最大特色就是“轻巧灵活”。因为重量很轻,即使发动机功率一般,零式获得了以下优势:爬升性能优异,转弯半径很小,格斗动作相当灵活,低速近距离格斗几乎无敌。而且因为重量轻,航程和机动性也很优秀。

【无疑,零式战斗机的缺陷比优点多】

飞机皮薄就会强度不足,俯冲速度不能太快,高速俯冲直接就会散架。发动机功率有限,高速飞行是很难做出战术动作,高速俯冲甚至会造成发动机熄火。零式战机皮薄个小,没有自动灭火装置,只要中弹就可能成为一团火球。另外,零式装备的九九式20毫米机炮,射程短弹药少;7.7毫米机枪则杀伤力偏弱。

日军零式战机,在太平洋战场上初期优势,其实是“有备打无备”。谁能想到零式战机,为了减轻重量无所不用其极,设计思路那么不要脸,盟军就是吃了不了解的亏。美军缓过神来之后,得出结论:不需要换装备,换一下战术就可以对付零式。

【美军对付零式战机的新战术】

针对零式的发动机功率、射程和弹药量缺陷,尽量远程、高速对战零式。针对零式转向灵活,美军“剪刀战术”,双机交叉掩护己方尾部。针对零式高速俯冲缺陷,美军尽可能俯冲攻击零式,然后俯冲脱离零式追击(打了就跑)。零式逍遥不到一年,美军一系列新战术出来,零式的优势逐渐失去。

零式战机偷工减料做得好,一旦掉下来,基本都成了残骸,要俘获完整的一架零式太不容易。直到到两年后(1942年6月),美军才获得一架完整的。美军意外发现,零式铝合金蒙皮特别容易着火。美军就配备了穿甲燃烧弹,这种弹一旦咬到零式,就会点着整架飞机。从此,零式战机就成了零式“火鸡”。

到1943年,美军的地狱猫(F6F)和雷电(P47)出现在太平洋。地狱猫(F6F)专业低空格斗,专门为零式战机量身定做;雷电(P47)是二战中最快的螺旋桨战斗机之一。在美军新战术、新战机出现后,地狱猫(F6F)反过来对零式战机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零式战机最终沦为神风敢死队的一次性玩具。


尔朱少帅


日本零式战斗机在二战初期的确无敌手,主要是当时中国的工业落后,飞机都是从苏联和美国进口的老式飞机,在零式飞机面前显得弱不禁风。尤其在重庆空战的时候,日本以24:0的战绩,让中国空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日本零式战斗机的设计者为堀越二郎,飞机生产出来以后,第一次参战就是在重庆空战。1940年9月13日,日本56架轰炸机在13架零式战斗机的掩护下飞临重庆上空。中国空军出动了41架战斗机迎战。中国飞行员开始没有见过这种新式飞机,但是在执行侦查任务的时候看见过。由于不确定飞机的型号,当时的空军判断,这是一种新式单发轰炸机,由于误判,在璧山空战时中国空军被日本零式战斗机狂虐。在重庆空战当中,中国空军空中损失战机13架,迫降时损失了11架战机,共计24架。而日本的零式战斗机无一损失,可见日本零式飞机在中国的领空真的是无敌手。日本零式飞机在中国空战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的零式战斗机又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零式战斗机长途奔袭发挥了他的作用,可以说是战功赫赫。

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零式战斗机的主要对手是美国的P-40和F4F野猫舰载战斗机。由于零式战斗机优越的性能,在当时甩了美国战斗机几条街,让美国飞行员非常头疼。但是,在1942年6月,一架日本零式战斗机迫降在太平洋上的一座无人岛上。迫降后,飞行员已经死亡,飞机的整体结构保存完好。于是这架飞机被美国运往本土研究,因此找到了日本零式战斗机的弱点。

美军发现,日本零式战斗机的机体防护不足,此外驾驶舱和油箱没有防护钢板,这就暴露了零式战斗机的弱点。美国根据这个弱点,制定了新的战术,专打零式飞机的邮箱。所以,在此后的空战当中,零式战斗机就失去了他的优势,美国还戏虐的称日本零式战斗机为“空中打火机”。美国除了在战术上取得了优势,他们还研发了专门针对零式战斗机的新式飞机。如F6F地狱猫、P-47雷电战斗机,F-4U战斗机。所以,在二战后期,由于飞机的不断改良,加上日本缺少燃油。在最后的决战时刻,日本只能用零式战斗机当炮弹,也就是著名的“神风特攻队”。所以,到了二战后期,零式飞机已经失去了他的优势。当日本投降以后,零式战斗机也推出了历史舞台。


谋士说


放一段萨沙的文章吧。


零式战斗机的诞生

96式舰载战斗机的优秀性能,让堀越二郎名声大噪。所以在1937年10月,海军提出新一代舰载机的招标时,堀越二郎很自然的作为三菱公司的首席设计师参加了招标会。

堀越二郎当时年仅34岁,却也相当自信,毕竟它是历史上最成功的96式舰载战斗机的设计者。

只是他并没有高兴多久!

当他得知海军方面的要求时,堀越二郎当场就被惊呆了。

当时另一个参加招标的中岛公司代表,几乎当场就拂袖而去,他们认军方的要求简直是胡扯!

实际上,海军的要求在当时看来,真的形同发疯。

最大空速:高度在4000米时,311 公里/小时。

爬升率:爬升到3000米高度,花费9分30秒。

滞空时间:正常出力下可以维持1.5到2小时,经济巡航速率下携带副油箱为6至8小时。

武装:两门20毫米机炮,两挺7.7毫米机枪,并且能够携带两枚60公斤(123磅)炸弹。

航电设备:各种无线电设备,包括定向设备。

起飞距离:在17节顶头风下必须少于70米。

机动性能必须和96式舰载战斗机同级。

大家看到,这个要求比96式舰载战斗机有很大提高,而设计时间仅仅比96式舰载战斗机迟2年而已。

堀越二郎看到这个要求后,一度想直接撂摊子不干了。

他对三菱公司高层说:军方简直是疯了,那些将军们能不能现实一点,去看看当今世界航空技术的现状。以日本的技术,根本就不可能造出这种东西。以我的个人能力来说,96式舰载战斗机就已经是极限了。如果海军方面坚持这个要求,我就无法接受这个任务。我还敢说,整个日本也没有一个设计师敢接受这个任务。

三菱公司高层无奈,只好向海军方面转达了这个意思。其实中岛公司和爱知公司也有类似的抱怨。

1938年1月,横须贺海军基地,海军一派的30多个军官同三菱,中岛公司,爱知公司的代表举行会议,商讨修改新的标准。

爱知公司当时技术力量最为薄弱,听到这个惊人的要求以后,干脆直接放弃竞争,连会议都不来参加了。

本来,这个会议的目的是降低标准,没想到因为因为由刚从中日战场一线回来的军官参加,这个会议反而变成追加性能的吵架会。

这几个刚从一线回来的军官,在会上激愤的表示,新式飞机的各项指标不但不能降低,而且在机动性上还要增加。

他们一致认为:新式战斗机的机动性不能仅仅保持和96式舰载战斗机一致,还要远远超过它。

几个人长篇大论介绍所谓的中国战场实战经验,期间一再痛骂国内设计师的短视和无能,导致一线日军飞机有较大的损失,连较弱的中国空军都干不掉,简直属于犯罪!

期间,混蛋和白痴之内侮辱性预言充斥会场,一些军官甚至直接对着设计师们摇晃拳头!

听到这里,台下忍无可忍的堀越二郎站起来说道:诸位的要求自然是有道理的,但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提出的每一项性能要求,都是世界第一流水平。如果所有的性能都能够实现,这架飞机绝对是世界超一流水平。并不是我们三菱公司没有志气,但这确实是办不到的,也根本不可能有人能办到。比如军方要求的如加速度,机动性,续航能力等等,实际从技术上说,本来是互相对立的。这就如同一艘军舰,既有战列舰的装甲和火炮,又有驱逐舰的高速度,要有鱼雷艇的机动性,还要有航空母舰的舰载能力,这怎么可能呢?自然如果真能存在这种军舰,肯定是无敌的,但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来说,这只能是梦想!所以,我希望军方,能够联系现实,制定一些相对宽松的性能指标,至少也希望海军方面能够给我们一个性能的优先顺序,告诉我们哪些性能可以放在后面,让我们设计上也有一定的依据!

此时,海军在陆地机场服役的一个著名军官,源田少佐立即站起来,表明机动性的重要性。他认为战斗机第一重要的是机动性,续航能力和速度可以放在后面。因为战斗机的第一目的,是在空战中获胜。源田唾沫横飞的介绍中国空军的霍克三和波音战斗机的优秀机动性:霍克三本来是落后的双翼战斗机,就是因为机动性极佳,我们使用最先进的单翼96式舰载战斗机也很难对付他,将它击落是很不容易的。

话音未落,航空母舰上服役的柴田少佐立即跳出来反驳(这两人是著名的一对死敌),他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速度和航程,至于机动性是其次的。

柴田少佐毫不客气的反驳说:海军作战一般集中在大洋和沿海,务必长驱深入敌人后方作战,如果续航能力不足,根本就不能完成任务,那么机动性再好又有什么作用。我们在淞沪会战初期,由于没有地面飞机场,仅靠航母上的战斗机,最多只能从上海飞到南京,再远的话就不能胜任了。因为战斗机航程短,所以我军轰炸机虽然可以飞到敌人后方很远的地方,却也被迫降低轰炸的航程,以避免被敌人战斗机拦截击落!这实在让我们海军战斗机飞行员很羞愧!

最后,柴田少佐斩钉截铁的说:至于机动性的不足,可以由飞行员的训练和战术弥补。但无论怎么提高训练水平和战术,战斗机的航程和速度是无法靠飞行员来提高的!

源田少佐立即站起来表示不同意,两人就当着几十个人的面大吵起来。吵到最后,两人又牵出了之前的旧怨,最后也不知道他们在吵什么,一度几乎要动其手来。

堀越二郎在一旁听的七窍生烟,却又实在插不进去嘴,最终会议不欢而散。

由于军方自己都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最终的结论是,还是按照之前的要求来做。

堀越二郎感觉简直就不可思议,无法理解,难道日本军方就没有一个有理智的人吗?

但当时日本是军国主义国家,军方的力量无比强大,任何人,哪怕皇室成员都要对军人俯首帖耳。

在军方看来,堀越二郎之流不过是军方手中一个小小设计师而已,哪有资格讨价还价,只有执行命令的权力。

当时军方非常嚣张,只要违背他们意志的,一律严惩,轻则解雇失业,重则坐牢,甚至以叛国罪枪决。

堀越二郎在军方和三菱公司的重压下,只得忍气吞声,发挥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设计新式飞机。

中岛公司的高层精明的多,他们认为兼顾8小时1300海浬以上的续航力与飞机机动性这两项互相冲突的指标,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干脆的拒绝了这个任务。

于是,三菱公司成为唯一承接者,所有的重任全部压在堀越二郎身上。

堀越二郎苦苦思索几天,夜不能寐,最终做出一个结论。军方的要求,其实还是有所偏颇的,虽然对飞机的速度,航程,机动性,武器有较高要求,却没有对防御能力和机体的强度有什么要求。

这一点,堀越二郎完全可以理解。

在日本军方看来,日本的战略永远是以攻为守,战斗机和飞行员都是所谓消耗品,并不值得保护。只要能够消灭敌人,这些损失就是值得的,死几个人更算不了什么!在日本人看来,普通日本军人的生命根本就没有意义,唯一的意义就是为天皇献身!

在抗战初期,日军飞行员就发现,国军购买的老式欧美飞机的防御能力比他们要好,很多国军飞机在飞行员座椅上安装了防弹钢板,这救了很多人的命。

既然在性能上有所取舍,那么设计上也相对好办的多!

堀越二郎在设计中,发挥了他独特的天才,前后花费了1年时间,使用了多项最新式的技术,最终在1939年初完成了设计工作。

这架新飞机的特点很多,从外形上来说,他的区别很明显。新式飞机的体积大,发动机动力大也大。

新飞机长9米,宽12米,空重1.6吨,发动机为中岛荣一二型(950匹马力)。

而相比起来,现役的96式舰载战斗机长为7.5米,宽11米,空重1吨,发动机为中岛寿41型风冷式发动机(710匹马力)。

可见,新式飞机要大的多,也重的多,但发动机增加的却不是太明显。

大家都知道,发动机是最考验一个国家航空技术高地的东西,也是日本的短板。先进的发动机设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就是美国和德国,而日本的技术属于二流。

其实岂止是日本,我国为了歼十搞了这么多年,就是搞不定发动机。所以最初的歼十的发动机,仍然是俄制AL-31FN涡轮风扇发动机,这是用于俄制苏-27战斗机的AL-31F涡扇发动机的改进型。要说中国研究和仿造俄制发动机也有10,20年历史,就是吃不透!

所以在当时日本技术条件下,950马力的发动机,体积也不算很大,勉强符合需要。

如果需要更强马力的发动机,以日本当时的技术,发动机的体积和重量就大得多了。带来的的就是,飞机不可避免的也要设计的更大。这样一来,机动性就会大大降低,也更重,更耗油,无法符合军方的需要,所以,根本没法这么做。

正是由于发动机的天生短板,而军方的要求又极高,就导致新式战斗机必须在性能上做出选择,将一些性能人为的降低。

上面说了,既然军方对于防御能力没有什么要求,自然先从这里下刀!

事实证明,这一点后来造成零式战斗机可怕的结局,但在当时确实无可奈何的唯一一条路。

对这一点堀越二郎是深为痛心,却也没有办法!

堀越二郎事后回忆说:以当时日本的水平,制造的发动机动力要比欧美先进国家低平均 20~30%,所以为了获得更灵活的性能,不得不牺牲一些东西。最终是牺牲了防弹性能,但零战实际上还是勉强通过军方苛刻指标的,因为对引擎只有 1000 马力的飞机来说这些要求几乎是极限,当时它的空战能力很好。但是装备 2000 马力引擎的美国格鲁曼F6F“泼妇”战斗机出现以后,我们的苦头就开始了,如何应付它?如果我们也有这种技术,在当时能够装备这种2000马力的引擎,也就不会如此忽视飞机的防御能力。这也是生产力和国力太差的体现,并不能完全归咎于飞机本身。

显然,零式战斗机要大得多,这主要是为了安装体积更大的发动机!

为了保证速度,航程和机动性,堀越二郎使用了很多新的技术,比如著名的可收放起落架,全密封座舱,外挂的油箱等等。

可收放起落架:老式的固定起落架会造成很大的风阻,可收放起落架可以将飞机的最高速度提高百分之十左右!

全封闭座舱:可以让战斗机在5000米以上高空作战。要知道,当时重型轰炸机已经可以飞到10000米高空,战斗机如果还采用开放式驾驶舱,根本没有办法拦截。在二战开始以后,

高空轰炸越来越频繁。远的不说,国军的苏联援华轰炸机大队,两次轰炸武汉机场,就是在8300米高空投弹轰炸。如果使用老式的96式舰载战斗机,因为它是敞开座舱,虽然视野很好,利于空战,但无法飞的太高,很难有效高空拦截!全封闭座舱可以让新式战斗机拦截任何一种高空目标!

外挂副油箱:可以大大提高飞机的航程,却又不影响机动性。在空战之前,将油箱扔掉即可!

也许很多人认为外挂油箱有什么难度?其实在当时真的有一定难度。除了供油的可靠性以外,还要能够在任何时候瞬间扔掉油箱。如果一旦扔不了,带着笨重油箱的飞机就会像石头一样沉重,根本无法空战。零式战斗机试验机型的油箱就很容易出现扔不掉的情况,花了很大的努力才将其改好!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新的技术。

-----------------堀越二郎和他的零式战斗机!其实堀越二郎也只是一流设计师而已,这种人在当时的世界上有很多。在零式战斗机之后,堀越二郎就没有什么好的作品了,一般认为他的才华已经用尽。所谓的雷电战斗机算不了什么,战绩很烂,至于烈风战斗机还没来得及投产,二战就结束了。其实到了1944年,零式战斗机就已经不是美军对手,被迫转为自杀机!

可是,以当时的日本航空技术,就算使用了以上各种新技术,造出来的飞机同军方的要求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堀越二郎无奈,只得尽全力发挥技术,修改机身和机翼设计。他在保证飞机不至于解体的情况下,以将飞机的防御力和强度减到最低,来保证机动性,速度,航程,火力等四大性能。

堀越二郎为此可谓做到极致,不愧为飞机雕刻家的外号。

原本一个机翼需要打10个柳钉,现在改为8个。原来蒙皮是1厘米厚,现在改成0.8厘米厚,甚至在梁翼结构打了很多圆孔,以减少重量。

遗憾的是,这个所谓的雕刻家玩命的做到了极致,仍然离军方的标准有一大截距离。堀越二郎急的整夜睡不着觉,完全泡在办公室里,脸都绿了!

就在堀越二郎走投无路的时候,日本的航空材料研发部门救了他。

在1938年末,日本住友公司发明了新一代的高强度铝合金。

本来96式舰载战斗机已经采用了部分铝合金,但1938年发明的铝合金更厉害。这种ESD铝合金的强度很高,也就是今天说的7075铝合金,时至今日,也大规模使用在航空零部件上。

这种7075铝合金强度高,重量极轻,就这方面特点来说,它是当时任何一个航空设计师梦想的好材料,它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耐用。

自然,如果是德国人,美国人,肯定不会用这种合金。因为这种飞机只要飞一段时间,金属老化以后就很危险,说不定哪天就空中解体了,但日本人并不管这一套!

后来很多日本的飞行员死于高速机动后,突然出现的飞机解体,不过在当时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7075铝合金是零式战斗机最大的亮点,它让这种马力仅有900多的发动机可以给这么大的飞机提供足够的动力。这在之前,完全属于做梦!

堀越二郎立即采用了这种铝合金,经过苦心的一再修改,终于达到了军方的要求。

新式飞机的性能完全达到军方要求,甚至还有超出。

时速上,新式飞机高达533.4公里/小时,这在当时已经是相当惊人的了,丝毫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款最先进的飞机。

航程上,挂在副油箱,可以高达3350公里!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思议的,要知道著名的英国喷火式战斗机和德国德国BF109战斗机的航程,也仅有区区700多公里。

爬升能力很优秀,爬升到6000米仅需要7分28秒,这样该机在空中格斗中很容易就可以占据优势位置,占尽上风。

盘旋能力极强,零式战斗机的低速盘旋能力可谓二战第一,直到二战结束,美军也没有一种战斗机能够在这方面超过零式战斗机!

火力很强,除了两挺7.7毫米机枪,还有两门20毫米机关炮。7.7毫米机枪的射程远,精度高;20毫米机关炮的威力大,只要1发即可造成敌方战斗机的严重损坏!这种火力搭配,在当时全世界都是顶尖的。

飞机的俯冲速度也高达630公里/小时,但这确实一个短板。由于机体较为脆弱,俯冲时候有一定危险,如果过速可能导致飞机失控或者解体!

这种飞机的主要性能,在当时绝对是世界最强的,比各国主力战斗机都要强出一截。

以他的综合性能来说,除了防御能力较差以外,其他各方面都强于德国BF109战斗机,英国喷火式战斗机,至于苏联和美国的战斗机就更不用提了。

自然,飞机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就是防御能力差,机身强度低。堀越二郎之前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因为工业力量的限制,必须在性能里面有取舍,最终只能忽视防御能力。

堀越二郎回忆:军方认为战斗机的要领在于如何更有效攻击并击落敌机,而自己伤亡与否则不在考虑之列,这就是当时的指导思想。取消防弹装置可以使飞机变得更轻,能够拥有更好的灵活性,攻击力也就增加了。当时的军用飞机开发手续是这样的—由陆海军的航空本部收集每年的报告,诸如对正在使用的飞机评估、缺点的记录、战斗记录、航空队的意见、各种外国飞机的发 展动向,然后据此空想出新飞机“应该”拥有的性能,诸如爬升能力、最高时速、航程、盘旋能力、武器和引擎等都在草案里决定下来,称为“设计计划命令书”。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OR(Operationl Reseach)。此份文件会被分发给各航空公司竞争,最后胜出的样机获得量产许可。基于以上设计思想和军方提出的命令书,当然不考虑防弹性能这类事,我也只能按照军方的方案去设计!

其实,堀越二郎也没有完全说真话,他其实还暗中将军方的防御标准改了,自然不是改的高,而是改的更低。海军给新式飞机的强度系数是1.8,由于堀越二郎实在无法达到军方关于速度,机动性,航程等要求,只好偷偷的将强度系数改成了1.6。后来在军方的测试中,只有尾翼能够承受2.4倍的压力,机翼只能承受1.6倍压力,超过压力机翼就会脱落,而机身在承受1倍压力时就出现扭曲变形。

只是木已成舟,军方也就装做看不见堀越二郎的私下修改,默认了这一事实!

试验2号机在一次俯冲式,就出现空中解体,日本试飞员还没来得及打开降落伞就摔死了。

其实,这个强度也就是保证飞机刚造出来一段时间内,不至于自己在机动中解体!

除了机体强度很弱以外,新式战斗机几乎没有任何装甲,对飞行员的驾驶舱也没有任何保护,没有防弹玻璃,没有防弹钢板,连油箱也不是自封的,因为这些都会增加重量。

实战中,零式战斗机非常脆弱。1943年2月,日军飞行大队长周方元成大尉的座机被美军击中。这发12.7毫米机枪子弹,居然把零式战斗机打了一个对穿。子弹从机身的油箱射入,从座舱穿出。如果当时油箱里面放满汽油,估计当场就要爆炸!好在此时油料已经不多,所以才得以没事。不过,这个后来自卫队的将军,也被挥发的汽油气体熏得差点窒息!

1942年12月,宫崎勇一在瓜达尔卡纳尔战役中,被一发美军机枪子弹击中,也打了个对穿。子弹打穿了它的机舱,因为没有防弹玻璃,所以子弹穿透驾驶舱后,早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宫崎勇一的狗命很大,他当时正俯身给机枪上膛,所以这发子弹从他的头顶机几厘米上飞过。

在太平洋的战斗中,美军最不好的飞机往往也能抵抗日军的7.7毫米机枪的连续扫射,但零式战斗机被击中1,2发子弹往往就是致命的。

后来犹太籍美国工程师拆卸零式战斗机后说:零式战斗机的体积并不小,怎么会这么轻呢?除了诸如机翼与驾驶舱是整体的结构之外,日本军方把飞行员的装甲保护全部都 拆除了。又删掉了一英寸厚的自封油箱。为防备被子弹打穿,自封材料是极其有用的,但却减少了载油量,也减少了飞机的航程。他们还把发动机的电动启动机去掉了,因为电动启动机不仅自身重十磅,而且还需要一个很重的电瓶和粗铜线来带动启动机马达。在航空母舰上有的是人力来摇曲柄启动器。他们也尽量使用更轻的铝合金,采用聪明的设计思想,在每一个微小的细节上去节省关键性的重量。

但是,事情总是有利必有弊。零式飞机太轻,太单薄了,纤维蒙布的飞行操纵面又是如此脆弱易损,因此当它要甩掉跟在尾巴后面的美国较重的战斗机时,却不能很快地俯冲;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但确实还是发生过。

防御能力是弱了,也并不是不堪一击,更况且防御能力弱的前提是你要能击中他!

驾驶这种性能优秀的飞机对付比较落后的敌机,只要日本飞行员操作得法,战术正确,因为巨大的性能优势,敌人很难有效向他攻击,实际处于不败之地!

日军对这种新式飞机极为重视,在第一次试验的时候,为了怕损坏试验飞机,居然没有用汽车搬运,而采用牛车。

当时日本还远没有今天这么发达,除了城市以后,就没有马路,多是一些土路,卡车在上面高速行进,非常颠簸,反而倒是慢速的牛车好一些。

零式战斗机被拆卸成数块,送到试验机场。

试验期间,这种新式战斗机表现出极为优秀的性能,却也表现出机体较为脆弱,发生了三四起事故,主要是空中解体或者部件断裂。

这主要是机身相对比较单薄,一些设计不成熟导致,经过一定的修改,问题大体解决。

正常来说,零式战斗机在使用寿命的前期和中期,不太容易出现机械故障,也不容易解体。

至于防御能力弱,则没有办法了,如果想解决,只能整体重新设计。

1940年这种新式飞机正式定型,并且开始量产。当时是日本神武纪年2600年,于是飞机也就被取名为00式飞机,后来干脆叫做零式舰载战斗机!

零式战斗机在当时的世界上来说,属于第一流的战斗机。零式战斗机在速度,航程,机动性和武器上不是处于世界第一流的水平,就是当仁不让的世界第一。

------------------------------零式战斗机参加了偷袭珍珠港,这是日本海军唯一能够飞到这么远的飞机。在当时,美军的F2A水牛根本不是它的对手,而F4F野猫也被他打得很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