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進山海合作 感受閩西南協同發展戰略為龍巖帶來的變化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宣傳思想戰線隊伍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總要求,深化“三項學習教育”,紮實推進我市新聞戰線增強“四力”教育實踐工作開展,12月15日至24日,廈門市委宣傳部牽頭組織“走進閩西南”主題採訪活動。來自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新華社、中國日報、光明日報、福建日報、福建廣電集團等中央、省以及閩西南五市共20多家媒體40多名記者組團,依次走進龍巖、三明、泉州、漳州、廈門,進工廠,走工地,訪農家,親身感受省委省政府推動閩西南協同發展戰略部署以來,閩西南五市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所取得的巨大變化,以及當地幹部群眾對推進經濟協作發展的熱情。

今天起,本報將連續5天報道“走進閩西南”主題採訪活動。

大力推进山海合作 感受闽西南协同发展战略为龙岩带来的变化

古田會議紀念館吸引遊客紛至沓來。(本組圖/本報特派記者張奇輝攝)

大力推进山海合作 感受闽西南协同发展战略为龙岩带来的变化

長汀縣醫療器械產業園發展態勢良好。圖為園區內的醫療器械車間。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特派記者 黃樹金) 12月16日至17日,採訪團走進龍巖武平縣思明高新園區、晉江(長汀)工業園區、長汀金龍稀土有限公司、長汀縣醫療器械產業園等幾家產業園區和企業,感受閩西南協同發展戰略為當地帶來的發展變化。

記者從龍巖市閩西南協同發展區辦公室獲悉,該市致力打造成為產業協作的承接地、山海合作的聚合點、互聯互通的樞紐地、生態協同的示範區。一年多來,共推進28個總投資1866.5億元的協同發展區重大項目。廈門龍巖山海協作經濟區、晉江(長汀)工業園區、武平縣思明高新園區有新發展。

9月以來,龍巖6個縣(市)與廈門相關區續簽了共建協議,廈龍山海協作經濟區與廈門火炬高新區新簽訂結對共建協議,龍巖市分別與廈門鎢業股份公司、廈門建發集團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

主打新型產業努力建設百億高新區

武平縣思明高新園區地處武平縣巖前鎮,於2017年11月正式成立,為思明區與武平縣共建的山海協作產業園,面積達7.52平方公里,重點發展新型顯示與智能終端、新材料等產業。園區管委會負責人介紹說,隨著閩西南協同發展區的強有力推進,思明區在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方面給以大力幫扶,使得園區品質和規格不斷提升,目前已成為投資達百億的園區、全國首批高新產業園區,將啟動申報國家級高新園區,爭取列入國家“雙創”平臺。

記者來到園區內的坤孚鎂合金一號生產車間,所見車間一派繁忙景象。公司主要利用當地便利的礦產資源,生產鋁合金鑄錠、板帶材、輪轂及進行鋁合金冶煉。企業方介紹說,公司在閩西南協同發展中開拓市場,產品已銷往廈門金龍汽車、泉州中興物流公司、龍巖的公車廠家等,2018年銷售產值2億元。園區內的另外一家企業福建合信創展科技公司,總投資10億元,為新型顯示行業如廈門冠捷提供配套產品,2019年銷售收入可達1.43億元。

截至2019年11月底,進駐園區的企業達59家,其中新顯集成科技及配套企業23家;生產鎂合金、礦產品等新材料企業9家;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5家,省級3家。預計2019年全年實現總產值84億元,繳交稅收3.5億元。

促進先行先試生態與發展齊頭並進

長汀縣晉江(長汀)工業園區2012年在長汀縣成立,規劃總面積1.5萬畝,共建資金4.96億元(其中晉江市出資1.4億元)。園區管委會負責人介紹說,園區以紡織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為主,遵循綠色生態定產業、先行先試創體制、科學聚集促發展的要求,不斷髮展起來,目前落戶企業28家(投產18家),規模企業12家,總投資已完成45.8億元。2018年園區實現產值12.5億元,稅收4200萬元。

記者來到福建金怡豐工貿公司,公司負責人說,公司每年約回收5萬噸廢棄的礦泉水瓶進行加工成為滌綸短纖維原材料,再為廈門、泉州等地相關企業供貨。而另一家企業億來實業是紡織項目。隨著閩西南協同發展區的推進,公司的產品受到廈門、泉州等地製衣廠等相關企業的青睞,公司二期項目於2018年投建,將於近期投產;三、四期擬於2020年開工,將生產新型紗線等產品,預計於2022年投產。

加快轉型升級

壯大稀土等特色產業

龍巖發揮自身資源和區位優勢,在閩西南協同發展戰略下加強山海合作,發展壯大特色產業的同時,注重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

長汀金龍稀土有限公司是廈門鎢業股份的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稀土精深加工及稀土功能材料的研發與應用。據公司總經理陳大崑介紹,十多年前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收購該公司,並引進國際先進的工藝和自動控制技術。公司稀土深加工技術已達國內、國際領先水平,並建成高水平的金屬和特種合金產品的生產線,成為全國六大稀土集團之一、國家環保核查第一批通過的稀土生產企業。目前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還與龍巖的相關行業開展合作。

醫療器械業也是長汀縣利用生態優勢和土地資源,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2016年11月開始投建的長汀縣醫療器械產業園,2018年初就投用,總投資10.6億元。產業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長汀以打造“福建省首個醫療器械產業集聚地”為目標,醫療器械產業園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態勢良好。首期15幢廠房已投用,共引來26家企業進駐,將生產康復、醫用耗材等產品。

發揮紅色資源

推進旅遊業迅速發展

龍巖充分挖掘利用紅色和生態優勢資源,推進旅遊業迅速發展,在閩西南協同發展中加強與廈門建發集團等單位合作,讓紅色聖地、生態福地、客家祖地更具吸引力。

在革命聖地上杭縣古田會議會址,國內外遊客紛至沓來。古田會議會址原為廖氏宗祠,有160年的歷史,為四合院式建築,後廳為古田會議會場,左廂房有毛澤東、陳毅辦公室,右廂房有朱德辦公室。196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採訪團來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所在地——武平縣城廂鎮雲寨村,全村188戶。這裡森林茂密,重巒疊嶂,湖水清澈,空氣清新。來自各地的遊客住進“森林人家”,品嚐當地的金線蓮、茶葉、生態蔬菜。當地村民說雲寨以前是“有女不嫁雲寨郎”的窮山村,如今變成“美女爭嫁雲寨郎”。發展生態休閒旅遊讓村民們走上了致富之路,2018年,全村接待遊客達70多萬人次,雲寨村2018年實現村財收入32.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4萬元。雲寨村所在的武平梁野山,旅遊剛起步,水庫蓄滿水,蓄滿水好揚帆,它將駛向山海協作更遠、更深處。

展開閱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