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戰國策》作為一個流傳2000多年的經典書籍,後世人都是怎麼對它評價的呢:
(1)《戰國策》一書是遊說辭總集,幾乎所有縱橫家謀士的言行都在此書。有三大特點:一智謀細,二虛實間,三文辭妙。
(2)《戰國策》一書對司馬遷的《史記》的紀傳體的形成,具有很大影響。《史記》有九十卷的史料直接取自於《戰國策》的史料。
第一、《戰國策》的作者——劉向
《戰國策》不是僅僅由一人所作,但是此書是由西漢人劉向校訂和編訂,所以,後人普遍把劉向認為《戰國策》的作者。劉向(前77年~前6年),他是漢高祖劉邦異母弟劉交的後人,被後世封為目錄學的鼻祖,像《新序》、《列女傳》、《列仙傳》、《洪範五行傳論》等是有劉向創作的,《楚辭》、《山海經》等是由他編訂成書的。劉向作為一代歷史學家、文學家,他當時在朝廷中就是專門做校對、整理古書這個事情的,所以劉向的一生涉獵、整理、編訂了群書,他的行文風格是敘事簡約,理論暢達而又舒緩平易。
第二、《戰國策》講的是什麼呢?
《戰國策》記錄的主要是東周後期,各國諸侯“劍拔弩張”,縱橫家為他們輔佐的諸侯國提供的政治主張和外交策略。此書記事的年代從戰國初年~強秦滅六國,一共是240年的歷史,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約12萬的文字,記載了西周、東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宋國、衛國、中山國的事蹟。
《戰國策》一書通過講故事來表現出一個個生動有趣的道理,並運用了很多寓言的寫作手法,形象生動、富於文采,其中比如像《鄒忌諷齊王納諫》、《荊軻刺秦王》、《馮諼客孟嘗君》等名篇還被寫進中學生課本,廣為人知。
第三、《戰國策》對我們現代人的意義有哪些?
(1)《戰國策》具有現實意義。2000多年前,作為縱橫家的蘇秦遊說六國,最後通過的遊說和謀略佩戴了六國相印,而師出同門的張儀則通過自己的遊說和謀略兩為秦相。在那個動亂的年代,幾乎每一個人的最高目標都是成為當朝宰相,可想而知,蘇秦和張儀的技術是多麼的高超,而我們的主角《戰國策》講的不就是縱橫家一派的言行嗎。
《戰國策》在古代是不允許小人物、老百姓閱讀的,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戰國本來就是諸侯混戰,各國家形勢危矣,各國國君擔心如果此書被老百姓學習了會多生事端,畢竟當每個人都使用遊說和謀略的時候,遊說和謀略本身的作用也就不復存在了。
而幸運的是,在當今的這個時代,雖然說知識流大行其道,但是我們還是可以眾多知識中找出合適自己的知識的,更為幸運的是,古代時,老百姓不能讀的書籍,如果有興趣,我們都可以品讀,從中汲取營養。
(2)讀《戰國策》可以對人心人性增加更廣泛、深刻的認識。在NLP神經語言程序學中說,世界上所有的問題都沒有問題,如果有問題,那麼一切的問題都是人的問題。言外之意,告訴我們要增加對人心的認識,人性正面和黑暗面的雙重、充分意識。
比如,當別人對你講了一句話、對你做了一件事情,如果我們單純的從表面上理解,很容易得到錯誤的信息,因為人很狡猾、並且人還會撒謊,我們說話的時候可以直向溝通,但是當聽話時,便要動腦思考一番了。老話說:“聽話聽音”,當我們能夠聽明白別人的話中話,我們才能獲取正確、客觀的信息啊,真正的溝通建立在獲取真實的信息之上。
在教育行業中,有一句經典的話:
要讓你的孩子學會說話,首先要教會他閉嘴。
這句話要告訴我們的就是想要學會說話,你得先閉上嘴上,學會聽話。而當我們對人心、人性富有更層面的認識時,我們也更容易理解別人語言和行為的內涵,不至於在日常的交往溝通中產生誤解;同時,當我們對人心人性的認識逐漸增多的時候,便容易總結經驗、開發智慧......
(3)學會如何處理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很多時候,比如我們問在職場工作20年的前輩:“在職場裡工作,能力和人際關係哪一個更重要?”他們往往會告訴我們說:“人際關係更為重要。”
可是實際上,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我們很多人都沒有處理好人際關係,它成了人們離職的主要因素......也許,世界上最悲傷的事情就是不是因為工作沒幹好,而是因為和領導同事關係不好而離職了。在戰國時期,有一類人他們很弱小、他們很平凡,但是他們通過自己的遊說技能和強大的國家、陣營結盟而實現自我,而也因為如此,縱橫家才被後世人評價為最會處理人際關係的一類人了。
想想在複雜詭譎的諸侯爭霸時代,縱橫策士們都能夠通過遊說和謀略和強大、精明、老謀深算的諸侯們締結友好,對於我們現代和“左鄰右舍”處理關係,怎麼會沒有參考價值和作用呢?
(4)讀《戰國策》可以長心眼兒。有時候,老一輩人會評價某某人:“缺心眼”,我們都知道,這不是一個好的形容詞,《戰國策》作為遊說、謀略典籍《鬼谷子》的實戰手冊,它裡面包含了很多對於複雜情況下,人事物之間關係的處理,不至於說一定讓我們成為一個張良陳平般“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智者,但至少不會讓我們因為心眼太少而陷入窘境......
閱讀更多 中華歷史智慧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