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這部偉大的音樂劇,改成電影怎麼就不行了?

文丨黃小米

TS·艾略特的《老負鼠的貓經》是英語世界最可愛的貓詩,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由此得到靈感創作的的音樂劇《貓》是音樂劇史上的經典之一。

《貓》這部偉大的音樂劇,改成電影怎麼就不行了?

安德魯·勞埃德·韋伯

剛出爐的電影版是一個冷笑話,最近彷彿還嫌笑話鬧得不夠大,這都正式上映了,發行方環球影業通知各家戲院他們回爐重新調整了一下視覺效果!

《貓》這部偉大的音樂劇,改成電影怎麼就不行了?

湯姆·霍珀導演 《貓》(2019)

本來聖誕新年檔可選擇的電影不少,但我一看到電影出來差評如潮,馬上有了興趣,畢竟有的大爛片多年以後會變成cult經典,比如七十年代的《洛基恐怖秀》。

《貓》這部偉大的音樂劇,改成電影怎麼就不行了?

《洛基恐怖秀》

《貓》大概是我國觀眾最早聽聞的音樂劇之一了,自從結束了在西區和百老匯的演出之後,巡演卡司多次來華演出,就算沒去過現場,也聽過那首《回憶》(就算看過現場,可能腦內循環最多的還是這首《回憶》)。

電影巨星雲集,從英國國寶演技派、到流行天后「黴黴」泰勒·斯威夫特、加上芭蕾舞界頂尖舞者,陣容直逼《哈利波特》。

《貓》這部偉大的音樂劇,改成電影怎麼就不行了?

《貓》(2019)

編舞是前兩年音樂劇在百老匯復排時的同一個編舞,他的履歷表上有近十年來最成功的音樂劇《漢密爾頓》,韋伯本人還為電影版和斯威夫特合作了首新歌,而導演之前曾成功把另一部音樂劇名作《悲慘世界》搬上過銀幕,所以我才會好奇,究竟能差到哪去?

結果只能說,好奇害死貓。

《貓》這部偉大的音樂劇,改成電影怎麼就不行了?


電影版不僅把音樂劇的缺點放大到極致,而且視覺效果確實有很大問題,甚至貓體和背景的基本比例都失調,讓人重新對今年的真獅版《獅子王》製作團隊肅然起敬。

對音樂劇無感的人可能覺得大部分音樂劇的情節都經不起仔細推敲。是的,音樂劇就像戲曲、歌劇、芭蕾舞劇一樣,故事很多時候不是重點,不過是承載歌舞的工具,負責給音樂劇寫故事(book)的人和非音樂類話劇的編劇地位不可同日而語,話劇屬於劇作家,音樂劇屬於作曲家。


《貓》這部偉大的音樂劇,改成電影怎麼就不行了?

而《貓》就算在音樂劇裡也算特別沒有情節的,本來艾略特的詩集裡每首詩講了一種不同的貓,互相之間沒有關聯。

編成音樂劇的時候加了條主線:每年街貓(傑利可貓)都會聚在一起進行才藝展示,由長老貓選出一隻被送上天(轉世?)開始新的貓生(畢竟貓有九條命),這樣就給了每種貓輪番上場秀歌舞的機會。其中就包括了最後被選中的魅力貓,她基本是過氣豔星的設定,那首《回憶》是她在感懷過去年輕貌美的歲月。

電影顯然看到了這個問題,畢竟電影不是綜藝,於是選擇加強情節線,把棄貓維多利亞升等成主角,讓她參與幾乎每隻貓的表演,串聯起全片各個段落,她不僅唱了新歌《美麗鬼魂》,還一起唱了《回憶》。

《貓》這部偉大的音樂劇,改成電影怎麼就不行了?

而唯一的壞貓也得到了升等待遇,他有了把貓瞬間移動到泰晤士河上一艘賊船的魔力,因為這樣他就變成了唯一的參選者(也算是合理),可是這種調整不僅無助於改善情節薄弱的問題,反而因為這種輕率貧乏的添加暴露了原劇幾乎沒有情節可言的弱點,這部音樂劇能脫穎而出是當時很多人沒有料到的。

本來在音樂劇裡,再具象的服化道都是抽象的,舞臺的魅力在於能在有限的空間充分利用聲光和舞臺效果,最大限度地調動觀眾想象力,成功的時候,座中泣下,我們甘心忽略一切假象,心甘情願被送進一個幻想世界。

《貓》這部偉大的音樂劇,改成電影怎麼就不行了?

音樂劇《貓》


而電影版傻乎乎地把所有歌詞裡提到的內容都落實了,提到火車站就出現鐵軌,提到入室盜竊就真的出現各種珠寶,而動畫效果甚至不如很多遊戲,到底有什麼值得寫實處理的?貓的個頭在各種參照物旁邊還忽大忽小,在大街上和人類差不多,進了屋小得像老鼠。

印象中音樂劇的視覺風格挺酷的,很多場面像大型懷舊迪廳或搖滾音樂會現場,演員雖然化妝成貓,但妝效朋克,粗黑眼線,彩色毛髮雖然很假,但感覺像染了發的巨星,大家穿著緊身連體衣,毛毛袖套和暖腿襪意思意思象徵貓毛,有的性感有的嬌媚,像一群內心狂野的芭蕾舞演員,排練完就要去參加變裝派對。

《貓》這部偉大的音樂劇,改成電影怎麼就不行了?

音樂劇《貓》


再看電影版,維多利亞的演員美則美矣,大部分時候都是半張著嘴一臉純真仰望眾貓的表情,而扮演壞貓的伊德瑞斯·艾爾巴大概是全片被玩得最慘的好演員,他演的無毛貓怎麼看怎麼像在裸體秀。

長老貓朱迪·丹奇固然是全片最穩得住陣腳的老演員(她也是原版音樂劇魅力貓的第一人選,開演前因病退出),也逃不過躺在貓窩裡抬起一條貓腿歡樂大喵的低俗處理,讓人咋舌的還有莎劇名家伊恩·麥克萊恩演的劇院貓,看他用頭蹭柱子(「touch wood」的梗),又低頭舔湯,編劇真的覺得很好笑?

《貓》這部偉大的音樂劇,改成電影怎麼就不行了?

《貓》(2019)

其實從小看慣國產《西遊記》的我們不會覺得人形動物特別突兀,但電影既然宣稱要用CG處理,能不能比一般p圖應用裡的濾鏡專業點?

唯一看起來花了錢的貓耳和尾巴反而是最讓人出戏的部分,特別是演員開唱的時候,動來動去的簡直讓觀眾分心,《獅子王》新版雖然被人詬病動物都沒了動畫片裡的表情,但看了《貓》以後我覺得還是不要有表情了,實在太像那類幫你長出貓耳朵的自拍濾鏡,還多了一種人獸混種的獵奇恐怖。

《貓》這部偉大的音樂劇,改成電影怎麼就不行了?

我不是音樂劇粉絲,也會為《吉屋出租》裡的《愛的季節》或《西區故事》裡的《今晚》動容,也會想要隨著《搖滾校園》和《媽媽咪呀》舞動。

可見音樂劇歌曲的洗腦效果。而這部《貓》最讓我感到詫異的是配樂,雖然歌都在,但不知何故配樂的效果像卡拉ok伴唱帶似的。大概為了給「黴黴」面子,她坐在月亮上撒貓草的一段是配樂效果最好的,好到看起來像電影裡忽然插入一段mv。

總算等到《回憶》出來,還沒回味完那聲堪稱全劇高潮的「Touch me」,就被強行植入了平庸的新歌。最可惜的是一眾舞者,難得英皇的男女首席和前紐約市立芭蕾舞團首席同臺獻藝,其中之一還表演了難得一見的踢踏舞,偏偏常常神剪輯掐斷,而掌鏡的似乎對舞者沒什麼興趣,老愛帶我們去看那些粗製濫造的背景。


《貓》這部偉大的音樂劇,改成電影怎麼就不行了?

八十年代初《貓》的成功,開啟了此後一系列「大片」式音樂劇浪潮:《劇院魅影》、《獅子王》、復排的《芝加哥》、《悲慘世界》、《魔法壞女巫》等都成了國際級的票房保證,儘管被西區和百老匯戲迷揶揄是「遊客戲」,但不可否認常演不衰的音樂劇絕對沒有一分鐘是垃圾時間,每一個細節都被修繕到最有效果為止,在好萊塢電影進入大片時代之後,給了劇場一個繼續繁榮的理由。

音樂劇和電影從有聲電影誕生之初就關係緊密,同樣的故事在舞臺和銀幕雙贏的例子不是沒有,《悲慘世界》、《芝加哥》、《媽媽咪呀》、《歌廳》便是好例子,而像《跳出我天地》這樣電影和音樂劇各自發揮兩種媒介特色的雖然比較少,但更有價值。


《貓》這部偉大的音樂劇,改成電影怎麼就不行了?

《跳出我天地》

《獅子王》從迪士尼電影的舞臺周邊變成獨立的吸金神器,我猜是《貓》電影化的最大動力,既然能從銀幕賺到舞臺,為什麼不能從舞臺賺到銀幕?


《貓》這部偉大的音樂劇,改成電影怎麼就不行了?

看得出從主創到演員都在努力避免回答「這個電影的存在有什麼意義」這個問題。

有人說當劇本不好的時候,就是演員開始「演」的時候,當全體演員都在用「演」來掩蓋內心的不信任的時候,就是一種對觀眾的折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