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創新機構排名:江浙滬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對比

長三角創新機構排名:江浙滬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對比

山川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核心是成為面向國際的創新策源地,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是創新策源地的重要主體,應當成為驅動區域創新發展的前沿領跑者。

2018年,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這為長三角區域創新發展吹響了時代號角,也向長三角區域創新主體提供了機遇挑戰。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日前,由上海科學技術政策研究所、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科睿唯安組成的聯合課題組通過對長三角一市三省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整體情況的系統梳理,通過對其創新產出⸺專利情況的深入分析,重磅發佈了《2019長三角區域創新機構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系統地梳理了長三角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一市三省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綜合發展情況,具有較高的參考的價值,今天與大家一起來分享、思考、探索——

長三角創新機構排名:江浙滬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對比

本報告研究範圍為長三角三省一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

研究對象為獨立法人事業單位,單位信息以政府網站和機構官網發佈信息為準,機構名稱以專利申請人名稱為準。單位所屬基地平臺或分支機構(地方分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中心等)進行統一歸併,並綜合參考國家科技獎勵以及所在省市科技統計信息等進行整理,形成基礎名單。

再通過近五年(2014-2018)的專利發明總量指標,以200件專利發明總量為門檻值,形成186家機構備選名單。

整體來看,長三角三省一市的創新生態呈現以下特徵——

長三角創新機構排名:江浙滬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對比

一、機構百強引領區域創新發展:長三角機構百強在全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佔據重要地位,近幾年已整體上形成從跟跑者到並跑者再到領跑者的良好發展態勢。三省一市機構百強中,上海綜合示範引領能力強,第一梯級25家機構中,上海數量居首達到11家;江蘇機構百強數量最多達到39家,浙江機構百強數量20家,安徽機構百強數量9家。三省一市機構百強建設發展,進程加快,效果明顯。

長三角創新機構排名:江浙滬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對比

二、機構百強類型差異特徵明顯:各類機構中,高等院校62家,科研機構38家。第一梯級中,高等院校16家,科研機構9家。高等院校在發明總量方面表現出較強的優勢,凸顯出其在創新產出規模方面的能力,而科研機構則在專利授權率、全球化指標、影響力指標等方面表現優異。

長三角創新機構排名:江浙滬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對比

三、國家級高校院所創新能力優勢明顯:三省一市的教育部重點高校、中科院和中央部委、科技集團所屬高校和研究機構創新能力強於地方高校和院所;各省市農科院表現較好;第一梯隊中,國家級機構佔22席,地方機構佔3席。

通過以上的方式方法,報告得出了2019年長三角區域創新機構百強榜單(進一步又被分為Ⅰ、Ⅱ、Ⅲ、Ⅳ級)——

長三角創新機構排名:江浙滬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對比

長三角創新機構排名:江浙滬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對比

長三角創新機構排名:江浙滬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對比

長三角創新機構排名:江浙滬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對比

發明總量排名

從整體看,百強機構在發明總量上呈現明顯的梯級差異 。五年發明總量萬件以上的特大型機構有6家,其中浙江大學、東南大學、交通大學位列前三位。中等級別機構(五年累計發明總量“2000-10000件”)有37家,小型級別機構(五年累計發明總量小於2000件)有57家。其中,高等院校表現突出,佔據發明總量前30強 。基本形成了特大型機構為牽引,中等機構、小型機構協調發展的艦隊式形態佈局。

從單項排名TOP10看,近五年前十名機構發明總量佔創新機構百強近四成,集中度較高。具體看,發明總量前十的機構有80%屬於梯級Ⅰ,20%屬於梯級Ⅱ,且均來自高等院校。其中,部屬高校有7家。高等院校發明總量表現高於科研機構。

長三角創新機構排名:江浙滬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對比

質量排名

從整體看,科研機構創新質量指標表現優異,明顯高於高等院校,並呈現出較大的梯級跨度。科研機構佔據專利授權率單項指標排名前20強的15席。如果以排名第一的機構為基準值100分計算,專利授權率80分以上表現優秀的百強機構有2家,表現良好的百強機構(介於60-80分之間)有23家,而大部分的機構得分不足60分,共有75家。

從單項排名TOP10看,近五年前十名機構專利授權率得分均表現良好以上。具體看,專利授權率指標前十的機構有60%屬於創新機構百強梯級Ⅰ機構,40%屬於梯級Ⅱ機構,共有8家來自科研機構。其中,中國科學院所屬科研機構有5家,科研機構專利質量維度表現高於高等院校。

長三角創新機構排名:江浙滬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對比

全球化排名

全球化指標方面,科研機構同樣表現出較好的優勢,且在分佈上呈現了非常明顯的差異性。以排名第一的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為基準值100分,得80分以上表現優秀的百強機構有1家,表現良好的百強機構(介於60-80分之間)有1家,60分以下表現一般的機構有98家。近五分之四的百強機構全球化專利得分在0-10區間,表明全球化佈局仍然是機構創新的短板之一。

從單項排名TOP10看,近五年前十名機構全球化率得分表現一般。具體看,前十的機構有90%屬於創新機構百強梯級Ⅰ機構,10%屬於梯級Ⅱ,且6家來自科研機構。其中,中國科學院所屬科研機構有4家,科研機構全球化率維度表現高於高等院校。

長三角創新機構排名:江浙滬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對比

影響力排名

從整體看,科研機構影響力維度表現優於高等院校,在行業內具有較大的影響度。但也存在一些規模相對較小的高校在影響力方面表現不俗的現象,如浙江農林大學、上海師範大學等,施引數量佔全部發明數量的比重分別達到39.9%、35.4%,這可能與他們主要圍繞優勢學科領域進行佈局有關。

以影響力指標最高的百強機構為基準100份,得80分以上表現優秀的百強機構有1家,表現良好的百強機構(介於60-80分之間)有16家,60分以下表現一般的百強機構有83家。百強機構影響力指標仍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從單項排名TOP10看,近五年前十名機構施引率得分均表現良好以上。具體看,前十的百強機構7家屬於梯級Ⅰ,2家屬於梯級Ⅱ,1家屬於梯級Ⅲ,共有7家來自科研機構。其中,中國科學院所屬科研機構有3家。

長三角創新機構排名:江浙滬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對比

總體而言,百強機構創新表現出較高的行業集中度,特別是對當前重點發展集成電路、智能製造、生物醫藥等領域,表現出較強的支撐作用,區域創新鏈與產業鏈相輔相成。

長三角百強機構的專利總覆蓋國民經濟行業50個行業大類。其中,排名前20位的行業顯示出更高的集聚度,約有94%的創新產出集中在前20位的行業。其中,專用設備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化學原料、機動車電子產品、通用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製造業以及醫藥製造業在百強機構專利申請所屬的行業大類中排名居前。

更進一步分析發現,排名前十位的行業中,均與集成電路、智能製造、生物醫藥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高度相關。專用設備製造業主要包含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製造,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也與醫藥製造業發展相互關聯,共同位於長三角百強機構創新集群行業前列,凸顯百強機構研發創新對醫療器械和醫藥產業的強大支撐力。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機動車電子產品和日用產品修理業(主要包含計算機和辦公設備維修)、儀器儀表製造業等領域的發明也對智能製造、集成電路等產業有重要支撐。

長三角創新機構排名:江浙滬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對比

為了進一步觀察三省一市百強機構創新產出的優勢特色,本報告分別從發明總量前十行業和研發創新行業集中度前十行業兩個維度進行分析。其中,發明總量表徵該省(市)前十行業研發創新產出的規模,行業集中度表徵該省(市)前十行業在長三角區域內的比較優勢。

具體到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一市三省的區域差異情況如下——

上海市

從發明總量上看,三省一市排名前十的行業類型相差不大,專用設備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機動車電子產品和日用產品修理業、通用設備製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儀器儀表製造業以及醫藥製造業等表現突出。

上海市的百強機構重點行業的集中度最高,前十大類行業中有7類集中度值均超過了基準數1,其中醫藥製造業和化學纖維製造業集中度值超過1.6,遠高於長三角平均值,說明上海示範引領長三角區域創新發展方向,在生物醫藥、化纖、計算機等創新領域具有顯著優勢特色。

長三角創新機構排名:江浙滬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對比

江蘇省

江蘇省的發明總量明顯超過其他三省市,專用設備製造業、計算機、化學原料居於前三位,其總量情況也均超過其他三省市,說明江蘇省在創新產出總體數量上具有較大優勢。但也表現出一定的創新分散現象,除了土木工程建築業以外,其他入選的行業大類集中度值均在基準數1上下,仍需更加聚焦重點創新行業領域。

長三角創新機構排名:江浙滬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對比

浙江省

浙江省的百強機構發明總量略低於江蘇省和上海市。從數量上看,專用設備、通用設備、計算機等居於前三位,醫藥產業相關的行業表現相對弱化。從省內主要創新領域來看,通用設備、電氣、金屬製品的集聚度較高,具有較強的區位優勢。其中,通用設備製造業的創新產出表現出色,總量上雖次於江蘇省,但行業集中度卻在長三角區域表現最高,達到1.32。

長三角創新機構排名:江浙滬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對比

安徽省

安徽省百強機構的發明總量在長三角區域相對較低,但行業集中度較高。前十大類中有6個行業集中度值超過1,尤其是軟件信息服務業和土木工程建築業,分別達到和超過了1.5,表明安徽省在這兩大行業的創新發展優勢明顯,具有主導方向明確,重點聚焦的特點。

長三角創新機構排名:江浙滬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對比

高技術製造業是國民經濟各行業中創新的翹楚。為了更好地發現百強機構對創新經濟的支撐表現,依據國家統計局《高技術產業(製造業)分類(2017)》,報告著重對百強機構專利情況與高技術製造業進行匹配分析,從而發現百強機構對重點行業的支撐情況。

總體上看,長三角百強機構涉及高技術製造業的發明總量覆蓋了全部六大產業,其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和醫藥製造業表現尤為突出,特別是醫療、醫藥製造產業的表現更為亮眼,信息化學品製造業表現較弱。

從三省一市分佈來看,這六大行業中,江蘇省總量表現突出,除了信息化學品製造業之外,江蘇省在其餘五個行業中的發明總量均處於第一位。

長三角創新機構排名:江浙滬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對比

從區域優勢表現差異上看, 長三角三省一市呈現較為明顯的差異特徵。

上海市在高技術製造業集中度上的表現最為突出,六大行業均大於基準值,信息化學品製造業和醫藥製造業更是分別達到2.84和1.69,顯示出上海百強機構對上海高技術製造業發展具有較強的主導支撐作用,也具有相對較強的策源力。

長三角創新機構排名:江浙滬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對比

江蘇省在航空、航天器及設備製造業方面的研發集中度最高,浙江省和安徽省高技術製造業總體研發集中度相對較低,但電子和通信設備製造業的研發集中度達到或超過了基準值,同樣具有創新實力。

長三角創新機構排名:江浙滬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對比

從地域維度來看,長三角區域百強機構中,有32家入選機構來自上海市,39家來自江蘇省,20家來自浙江省,9家來自安徽省。

從梯級分佈來看,上海市在第一梯級集中了11家機構,數量居第一梯級首位。江蘇省各梯級分佈較為均勻,分列第一到第四梯級的機構數分別為10家,10家,10家和9家。

從機構類型來看,上海市的科研機構表現亮眼,有17家入選,在“三省一市”中位居首位;而江蘇省的高等院校表現突出,有26家入選,在三省一市中數量最多;浙江省入選的高等院校數量是科研機構的3倍;安徽省入選的高等院校數量是科研機構的2倍。

長三角創新機構排名:江浙滬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對比

上海市

上海市入選機構數量在三省一市中排名第二,第一梯級的機構數量在三省一市中排名第一。從機構類型來看,上海市是三省一市中入選機構類型最為均衡的一個省市,其入選科研機構數量與高等院校數量相差無幾,中科院所屬科研機構數量佔比一半,顯示了中央駐滬科研機構雄厚的創新實力以及對上海區域創新的強大支撐。

上海創新總體表現出質量優於數量、全球化與影響力突出的特點。從質量上來看,在專利授權率、全球化指標和影響力指標上,上海市在三省一市中均排名第一,尤其是代表國際化程度的全球化指標,大大高於整個長三角區域的平均值,呈現出明顯的全球化趨勢。上海市在發明質量指標上的優異表現,體現了上海市作為長三角區域龍頭城市的領跑優勢和策源輻射功能。

長三角創新機構排名:江浙滬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對比

江蘇省

江蘇省入選機構數量在三省一市中排名第一,在各梯級中分佈的機構數量也較為均衡。從機構類型來看,江蘇省入選高等院校數量較多,是科研機構數量的2倍,也是三省一市中入選高校數量最多的一個省,顯示了江蘇省高等院校強勁的科研創新能力。在26家入選高等院校中,三分之一為部屬高校,在三省一市入選部屬高校中數量最多。

創新表現來看,江蘇省表現出較為均衡的特點。從發明總量來看,江蘇省入選機構近五年平均發明總量高於長三角區域的平均值;在專利授權率、全球化指標和影響力指標等反映質量的指標上,江蘇省均排名第二,其中各分項指標表現最佳的機構分別是是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江蘇省在發明總量和質量指標上均表現出良好的均衡發展態勢。

長三角創新機構排名:江浙滬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對比

浙江省

浙江省入選機構總數為20家,同樣表現出高校數量多於科研機構數量的特點,前者比後者數量多出2倍。從發明總量來看,浙江省入選機構近五年平均發明總量在三省一市中排名第一,其中浙江大學的發明總量居長三角區域創新機構百強首位,超過2萬件,顯示出極強的創新活力;在專利授權率、全球化指標和影響力指標等創新指標上,浙江省在三省一市中的排名各不相同。浙江省所有入選機構中,浙江農林大學在專利授權率和影響力指標上表現最好。浙江省的各項指標表現差異較大,數量指標表現優異,專利授權率、全球化指標和影響力指標等有待提升。

長三角創新機構排名:江浙滬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對比

安徽省

安徽省入選機構總數為9家,其中高等院校的數量比科研機構數量多1倍,同江蘇省機構類型分佈情況相似。從發明總量來看,安徽省入選機構近五年平均發明總量在三省一市中排名第三,其中發明總量最多的機構為安徽理工大學。在專利授權率、全球化指標和影響力指標等質量指標上,安徽省低於整個長三角區域的平均值,但位於安徽省的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在專利授權率上表現優異,位列百強前五,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全球化指標上表現較好,位列百強機構前十。

長三角創新機構排名:江浙滬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對比

長三角中心城市與城市群不僅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承載區,同樣也是創新產出的重要承載區。從城市分佈來看,入選百強機構分佈於長三角20個城市中,江蘇省10個城市,浙江省6個城市,安徽省3個城市。

上海、南京、杭州三個城市入選機構總數以及在四個梯級中的數量均列前三名,而上海機構數量在四個梯級中均列第一名。入選機構中,近四分之三的機構分佈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蘇州、寧波、無錫等城市的入選機構數量排名也位於前列,與長三角經濟發展的城市格局較為吻合。

長三角創新機構排名:江浙滬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對比

從發明總量和授權量來看,南京、上海、杭州的發明總量和專利授權量均處於城市級別第一梯隊,專利總量在5萬件以上,專利授權量在2萬件以上。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大城市專利總量佔所有城市總量的72%,顯示了長三角區域在省會城市的創新集聚度。

長三角創新機構排名:江浙滬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對比

從創新指標來看,四大省會城市中,上海的專利授權率、全球化指標和影響力指標最高,杭州的平均發明總量最大,南京的平均發明總量排名靠前,合肥的專利授權率、全球化指標和影響力指標排名靠前。

注:本文素材綜合取自由上海科學技術政策研究所、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科睿唯安聯合課題組近日發佈的《2019長三角區域創新機構發展研究報告》,深表謝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