錙雲科技張澄宇:製造業數字化轉型,IT+OT是核心

錙雲科技張澄宇:製造業數字化轉型,IT+OT是核心

“想要推動中小企業上雲,沒有實實在在的價值,他們為什麼要上?”

面對目前浩浩蕩蕩的企業上雲,張澄宇顯得比較冷靜。

近日,億歐專訪了錙雲科技創始人張澄宇,這位原BOSCH集團供應鏈及車聯網資深顧問 - 原Covisint銷售總監,從德國歸國後就致力於離散製造業的創業者,於2016年創立了錙雲科技,想要做“工業數字化引擎”。

經過多年的離散製造業工作經歷,他從產能瓶頸、產品良率,再到外部市場的壓力談到了目前市場上製造業轉型、上雲所存在的痛點,並且犀利地指出,真正的痛點其實主要是看是否願意付費,以及花大錢去推廣。

只有找到真正的價值賦能點,才有可能真正推動改革的進行。

頭部大型客戶和中小微,需兩種方案對症下藥

一般來說,製造產業可分為流程製造業和離散製造業,離散製造業的特點是多品種、多批量,產業鏈長尾,涉及到多級協同,因而底層數據的真實性、及時性是剛需。如汽車製造涵蓋了多條零部件的生產線,而飲品製造業則是按照流程進行各工序間的傳遞。因此前者屬於離散製造業,後者屬於流程製造業。

張澄宇一開始聚焦的領域到現在也沒變過,即離散製造業。這個行業在製造產業中的特點是柔性要求極高、難度強,同時市場空間也大。目前,錙雲科技主要聚焦在半導體機、汽車和3C。客戶涵蓋了大型頭部客戶和中小微企業。

針對這兩種不同的客戶類型,錙雲科技有兩種不同的解決方案。

為了對症下藥,首先,我們可以理一下目前普遍的製造行業痛點是什麼,並找出真的痛到願意去花錢解決的點。

這裡面,哪一些是企業願意付費的?又該如何解決?

張澄宇表示,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頭部企業的難點更偏向於產能瓶頸、產品良率和外部市場壓力。

產能瓶頸緣於生產線上的問題判斷和問題解決基本依靠人工,無法掌握真實、全面的產能情況,因此即便產能已到達瓶頸,卻不知道瓶頸具體發生在產線上的哪一個生產環節;

產品良率則是由於產線較長,找不到最終產生次品的原因, 從而無法提高良品率。體現了產品質量分析數據支撐,但企業的IT設施能力較弱,設備品牌多樣、數據格式繁雜;傳統工廠設備物聯化程度普遍較低,無法採集並做好數據治理,更無法有效反饋給生產線提高產品質量。

至於外部市場壓力,更多的是越來越多的頭部客戶的要求代工廠將產能信息數字化,但由於核心數據的私密性考慮,大多傳統企業對這種數據交付要求比較牴觸。

那麼該如何解決難點呢?

張澄宇的方法論是:針對產能瓶頸中的基本依靠人工,代之以從數據層面監測製造過程;針對產品良率中的數據採集和數據治理難題,代之以可接受的成本進行快速改造;並統一管理,解決數據接口多協議;將製造數據與質量數據相匹配;利用技術手段將產能數據化。

總之,是一套端到端的“交鑰匙”整體解決方案。

同時,錙雲科技還與AWS進行了合作,在國內產能過剩的情況下還能幫助企業出海。並且,製造企業更願意把數據交給中立的服務商,而不是BAT以及其他對數據“壟斷”的巨頭。

而對於那些中小微的製造業,他們的痛點其實在於訂單引流和金融服務。

“有些小企業,用excel管理也管得很好。”因此,單為他們提供ERP、CRM等一系列數字化產品,並不能成為打動他們付費的服務方案。

錙雲科技選擇與中國平安旗下的平安租賃合作,為中小微提供金融服務,解決中小微融資難的問題;同時由中國平安出資購買錙雲科技的數字化產品,統一讓中小微使用,實現批量交付。

對於中小微企業來說,平安的資金流緩解了生產企業供銷賬期現金的空擋、經營困難時期的資金短缺問題,同時使用錙雲科技的數字化產品也有利於智慧生產和智能營銷,訂單得以引流。

對於平安租賃來說,通過錙雲,可瞭解工廠的實際運營與設備使用情況,從而幫助平安提高風控準確度、降低風險。

而其他不願意付費的痛點,在張澄宇看來,“都不存在。”

製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點:IT+OT

工信部預計,2020年工業物聯網市場規模將大於4600億元 ,且工業物聯網的規模將佔物聯網總規模的22.5%。

這個市場很大。可能做好這個市場的人卻不多。

張澄宇表示,推動工業物聯網的是企業數字化轉型,“而企業數字化轉型一定是IT(信息技術)和OT(操作技術)的結合,但在國內既懂IT,又懂OT的人很少。”

目前,整個中國的工業物聯網創業團隊所貢獻的行業解決方案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互聯網背景,主要優勢在於上層的數據處理,但對底層的基礎設施不是很瞭解。第二類是傳統制造廠,他們對設備非常熟悉,但對上層的數據處理包括PaaS平臺等技術的能力完全缺失。

並且,如今市場上對於工業物聯網的概念大多屬於碎片化的理解。由此帶來的結果是,解決方案也不成系統。所以不管服務商有多強調底層的控制能力,或者強調某單一體系中的應用能力,比如智能排班等,對於企業來講,其實沒有多大意義。“企業更需要的是一個完整的picture。”

基於此,錙雲科技的具體解決方案就包括了底層的數據採集網關、PaaS平臺和Data Lake數據湖泊,以及最上層的工業智能應用。

锱云科技张澄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IT+OT是核心

據張澄宇透露,目前錙雲科技的數據採集網關可以適配行業內90%的設備。這象徵著物聯網的第一步數據採集就完成了,而物聯網中的設備類型非常多,該數據採集網關的適配性成為一道檢驗服務商技術是否過硬的壁壘。

完成數據採集之後,重點考察的還有數據治理能力。如何把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結構化處理,並結合業務情況進行調度分析?錙雲科技就採用了他們的PaaS平臺和Data Lake數據湖泊,並在工業智能應用上進行故障預警、產線優化和經營分析,幫助企業實現全方位數字化,逐步進入工業4.0時代。

總的來說,張澄宇認為IT的重點是流程,OT的重點是數據真實性。根據這兩個要點可以總結出工業物聯網企業轉型的很多規律,他們的解決方案也正是解決了這兩點,才能佔領自己的市場陣地,並開疆擴土。

從概念到實現,工業4.0的主力軍是中小微

目前,錙雲科技已經完成了前期產品研發與模式模式驗證,簽下了行業內標杆客戶,現正處於聯網設備數量和市場佔有率的穩步上升期,近日剛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

對於未來,張澄宇的規劃首先是擴大中小企業技術服務的業務量,其次是推動中小企業雲工廠模式的智能製造平臺上線,引入種子用戶;第三是進一步深化大型企業的技術服務。

針對中小企業未來的發展,張澄宇感慨,中小微製造企業的生存才是最艱難的,“他們是工業4.0的主力軍,也應該是工業4.0的真正受益方。”

因此,回到開頭現在政府都在主推的企業上雲項目,以江蘇省打造的工業互聯網來看,政府推進的力度是很大的。但是政府如何去評估企業上雲?上雲之後可以為企業帶來哪些價值?

張澄宇的看法是,不管是政府、企業都需要一個抓手,依靠數據、智能決策進行科學化改革。並在形成共識的情況下,有一套解決方案能讓雙方找到利益的平衡點。目前,錙雲科技已與一些製造業資源集聚的城市展開地區智能平臺的合作。

這種共識和願景,需要每一個經濟共同體為之努力,道阻且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