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時容易見時難,一首《浪淘沙令》,訴盡李煜半生悽苦

《西清詩話》有云:"南唐李後主歸朝後,每懷江國,且念嬪妾散落,鬱郁不自聊,嘗作長短句雲'簾外雨潺潺……'含思悽惋,未幾下世。"南唐滅亡後,李煜被俘送至北宋京師,常思念故土,亦思念故人,憂慮之下,唯有作詩以表情懷,但終究是愁苦無處可解,抑鬱悽婉,遂沒過多久就病逝在他鄉,慘淡一生。

別時容易見時難,一首《浪淘沙令》,訴盡李煜半生悽苦

李煜去世前不久,依然在作詩,詩歌也是自他來到宋朝京都之後一如既往的風格,憂愁傷感,其中一首《浪淘沙令》是其中的名篇,亦被後世廣為傳頌,雖哀婉卻是十分動人。作為亡國之君、被囚之人,失去自由與失去故土的傷感足以壓垮這個本就多愁善感的詞人,故而詞中的一字一句都是其情感最真實的展現,情真意切之餘,亦讓後世讀者感動涕零。

別時容易見時難,一首《浪淘沙令》,訴盡李煜半生悽苦

《浪淘沙令》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門簾之外是潺潺的雨聲,這場雨過後,春意又淡了幾分,想是又要凋殘了,然而夜晚的氣溫還是很涼,羅織的錦被太過輕薄,讓人抵擋不住五更時的寒冷。在夢裡面,詞人忘記了自己遠在他鄉,是羈旅之客,這才能夠享受片刻的歡愉,

獨自一人在傍晚憑欄遠眺,看這無限江山,想到自己的曾經也曾擁有過,然而分別容易,再次相見就十分困難了。如同落花流水春歸去一般,今昔對比之下的詞人,真是天上與人間的境遇。

別時容易見時難,一首《浪淘沙令》,訴盡李煜半生悽苦

上闕一句"春意闌珊",可見這又是一首傷春之作,屋外正淅淅瀝瀝的下著雨,因為下雨,花朵凋零,春意也被摧殘殆盡。在這樣的雨夜裡,溫度降低,單薄的被子遮不住寒冷,詞人從夢中醒來,想起夢中情形,不免唏噓惆悵。迴歸到現實的李煜,自是知道自己是亡國之人,被伏北上,客居他鄉,不禁悲傷滿懷,然而夢裡的自己卻忘記了自身所處之地,於是在那片刻裡,詞人是歡心舒適的。

別時容易見時難,一首《浪淘沙令》,訴盡李煜半生悽苦

這"一晌貪歡"是多麼難得,可見詞人的心中究竟有多悲涼了,連片刻的歡愉也不曾有,而從美夢之中清醒過來的李煜,在兩種極端對比之下更顯得悲慘與痛苦。所以下闕詞人"獨自憑欄",看這世間的山山水水,想起自己曾經的輝煌,想著這片土地曾是自己的領地,而如今的自己卻只能蝸居只一處院子裡,沒有自由,亦沒有了萬里江山,往事如同"流水落花春去也",他留不住春天,阻止不了落花與流水,亦守不住自己的過往,自己的江山。回憶與此時此刻對比,只覺得天上人間,故而詞人卻又不敢獨自憑欄,因為回憶太過殘忍,現實又太過殘酷。

別時容易見時難,一首《浪淘沙令》,訴盡李煜半生悽苦

李煜的人生是悲涼的,他作為帝王,卻沒有帝王之才,他擅長的更多的是傷春悲秋,對月吟詩,若是生在太平盛世,如他這樣的守成之君或許還能夠得到安穩順遂的一生。奈何他生在動亂分裂的五代十國,守著的本就是南方一隅,在物競生存、成王敗寇的年代裡,他走向國破家亡從一開始就是必然。"別時容易見時難",他被俘是容易的事情,然而要想回家又怎麼可能呢?只是那些對家國故土的思念讓他飽受摧殘,對故人親友的思念讓他肝腸寸斷,於是在他的詞裡,一個亡國之君的形象就被展現的淋漓盡致了。

別時容易見時難,一首《浪淘沙令》,訴盡李煜半生悽苦

曾經擁有的不曾珍惜,失去後就追悔莫及,李煜曾經作為一國之君有多威風,國破家亡之時就有多渺小。本是大好江山,卻不懂得去珍惜去守護,直到被俘北上,困居於一方之地,才明白自己當時所擁有的是怎樣的珍貴,然而後悔也無用了,那些時光終將如落花流水一般逝去,不會再回來。於是只能在天上人間的不同境遇裡感慨世事,思念故鄉,然後在夢中不知覺的情況下,感受那片刻的歡愉。

別時容易見時難,一首《浪淘沙令》,訴盡李煜半生悽苦

我們每個人大概都曾有這樣的經歷,當那些人世間寶貴的一切被我們擁有時不曾珍惜,直到有一天,那些我們以為永遠不會失去的東西離開我們,方才知道有些東西是多麼可貴,然而在我們擁有的時候卻從未去珍惜,以致於連回憶都帶著無法言喻的傷痛。這世間最無奈的事情就是後悔,因為就像時間不能重來,流水不會返程,有些事情錯過了就是一輩子,失去容易,得到卻是無比困難,然後在餘生中悔恨不已,卻又無可奈何,我們再也找不到曾經的美好,也再也無法擁有那些珍貴的一切。

別時容易見時難,一首《浪淘沙令》,訴盡李煜半生悽苦

年少的時候就要好好讀書,要珍惜時光,不要仗著年輕就肆意去揮霍我們的青春;親人朋友在身邊時,就要珍惜和他們在一起的歡快時光,不要等到分別才發現你都不曾為他們做過什麼,悔之晚矣;機會在眼前的時候要好好把握,不要因為自己的過失而與它失之交臂,這樣的遺憾足以改變你的後半生......所以,我們在世間生存,定要記得珍惜,珍惜那些來的容易、來之不易的種種,莫要做讓自己後悔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