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奇蹟破滅讓莫迪打臉?印度社會發展到底存在著哪些硬傷?

靜夜史


印度經濟 從今年的第二季度開始,確實呈現出了斷崖式的下跌,今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率為5.8%,第二季度已經下跌到只有5%,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率更是跌至4.5%,而僅僅在去年,印度的平均經濟增速還達到了7.4%,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印度的經濟增長率似乎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這也給印度莫迪政府,帶來很大的現實壓力;



莫迪成功連任下一屆總理後,曾給印度規劃了未來的五年發展目標,到2024年時,印度的經濟總量將突破5萬億美元大關,但是,以印度目前只有4.5%的經濟增速來算,到2024年時,GDP的總量不會超過3.8萬億美元,這將意味著,莫迪政府的宏偉目標,可能很難實現;面對巨大的經濟下行壓力,雖然莫迪政府最近又推出了100億盧比的 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可是,仍然沒能挽回印度經濟 繼續下行的速度;這就說明,印度可能還存在著不少 制約經濟發展的因素;


印度經濟遭遇當前的困境,跟印度國內存在的問題 肯定有莫大的關係,首先,造成印度經濟斷崖式下跌的主要因素,可能跟莫迪政府此前的錯誤經濟政策有關,比如,莫迪此前為了打擊國內貪腐,幾乎在一夜之間,將所有的大額鈔票退出流通,雖然在很大程度上,確實打擊到了國內的貪腐問題,但實際上,對整個印度的經濟,同樣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因為,莫迪政府推出的廢鈔令,一夜之間將所有的大額鈔票退出流通,很多的中小企業的資金鍊瞬間斷裂,也就造成了很多中小企業 被迫關門倒閉,還帶來了大量的失業問題,這無疑是對整個印度的工業體系,造成了嚴重的削弱,而這只是莫迪政府 眾多錯誤經濟政策 當中的一個;



實際上,莫迪政府為了重振經濟,也在積極的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我們之前說過的,莫迪政府推出的100億盧比 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另外,莫迪政府還準備將 印度目前的大型國有企業 逐步推行私有化,雖然這些經濟政策,在短時間內,很難看到成果,但長遠來看,這些經濟政策,還是有利於印度未來的經濟發展 。


關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內容觀看!

您的一個點贊!!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小柳聊聊兵


數月之前,印度經濟學家還在高談闊論,向全世界炫耀印度經濟發展過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印度經濟增長速度名列世界前茅甚至有在一段時間內穩居第一,印度國內每年可以創造超過700萬個就業崗位,就業率大幅提升。


但是隨著經濟數據的出爐,印度經濟神話已經破滅,進入2019年之後,印度第一季度GDP增長率為5.8%,第二季度為5%,第三季度為4.5%。按照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下行的趨勢來推測,印度第四季度的經濟增長速度還會繼續下滑。經濟增長速度下滑不可怕,可怕的是印度經濟增長速度呈現的是斷層式下跌,從天上掉到地下,足以說明印度經濟發展不穩定,所以印度經濟學家又再次悲觀起來。

那麼印度經濟為何會出現這種“怪象”呢?其實印度經濟斷層式下跌並非偶然,而是一種必然,因為印度經濟存在著致命的硬傷。



1.印度經濟結構不合理

印度大力發展第三產業,而忽視了跟國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製造業,印度製造業在三大產業中的比重僅有14%。重視第三產業沒錯,但問題出在沒有發達的製造業奠定經濟發展基礎,也就是說還沒有學會走路就想飛上天,違背了經濟發展規律。


2.印度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印度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也與製造業發展短板有關,就拿修路來說,因為印度無法自主生產鋼筋水泥,所以想修路只能靠進口建築材料,這就極大的增加了成本,印度政府無法承擔高額費用所以不願意修路,不修新路,原有的道路會陳舊老化,影響交通出行和商品運輸,減緩了經濟發展節奏。

3.對外依賴程度高

印度人總認為自己造不如花錢買,這種觀念不只是在軍火貿易中存在,也存在於輕工業等各個領域。既然大多數東西都靠進口,那麼國內那些年輕勞動力就白白浪費了,印度人口多且文化程度較低,這些年輕勞動力只能從事製造業,但是相關的崗位較少,所以就業率提不上來,而且也無法研發和掌握核心技術,為經濟發展埋下隱患


國際視角淺說


印度為什麼不行?

原因一:教育不行

印度識字率72.1%,撒哈拉以南識字率64%,你回頭在我國找找有沒有不識字的,中國識字率96.4%,越南的識字率也到了94.5%。如果你是印度的“賤民”,更糟糕的是,你在農村,而是是個女孩子,那麼文字對於你大概是無緣的。而且奇葩的風俗是,嫁女兒是非常虧的,因為要備好一大筆嫁妝。這是個臉面問題,如果知道未來要肥了別人。那麼幹脆,就在家透支一下勞動力吧。所以印度不行,在於其途有義務教育,但是連讓全民識字都做不到。而且印度的財政對於教育,97%用來支付老師工資。就不要奢求教育設施的改善了。

原因二:愚昧橫行

印度古代維穩,就是印度教及其衍生出的種姓制度。印度政府廢除了,但是婆羅門的後裔還是下意識的會迴避“賤民”觸碰過的食物和水。在我國街頭,只有消費者和商家,你要是眼高於頂,嫌棄我的食物,店家早就和你扭打在一起了。但是印度的“賤民”體系造就了一個安分的群體。印度教本身就是勸人安分守己,告訴你這輩子吃苦的人,下輩子享福(今世做豬,前途一片光明(周星馳的《濟公》的臺詞))。

這有一點類似於魯迅筆下的阿Q精神,你也可以在印度神劇中看到很多這種精神麻藥。如果看宿命論的電影,那寶萊塢是絕佳的。

印度沒有經歷過土改,所謂獨立,也是不合作運動換來的。農村的地主,後來變為農村主,很多農村依然用私刑私判來解決爭議。

牛、猴子、老鼠。這個市容市貌也是印度教遺留的產物。我不知道你是否歡迎這種市容市貌。有時候你必須有取捨,你是要現代文明,還是要原汁原味?

原因三:貧富差距大、上升通道窄。

窮人能夠逆天改命的社會,都是好社會。不管這個社會有什麼爭議,矛盾。你看看美國,每個年代都有幾家科技巨頭,以你無法理解的速度迅速成長為霸主。亞馬遜1995年至今也就24年,特斯拉起源是2003年。我國也不例外,字節跳動2012年才成立。

當然了,如果窮人不能逆天改命,那麼窮人收入基數高一點,也是好社會。比如歐洲國家,尤其是高福利的北歐。比如失業率2.7%以下的日本。中產階級足夠龐大,人們有時間也有條件來推動國家進步。

像印度,一邊1美元收入一天的洗衣工,另一邊20億一套房子的地產商。而且長期井水不犯河水的社會,的確少見。你去發達地區,你會感受到印度是個發達國家。

原因四:小政府。

在經濟上,小政府是有好處的,但是在治理國家環境上面,小政府則有很大的問題。公認小政府比較出色的國家,比如智利,你要注意一點,智利推動改革的恰恰是軍政府時期的皮諾切特。而我國臺灣省進入小政府是在國民黨蔣經國當政時期。

一般小政府成功的前提,是已經有過社會波動,大家形成了一定的社會治理公約。比如至少不要在街上到處是老黃牛,到處是猴子。前面幾點也決定了印度小政府註定無所作為。農村由農村主管著,法外之地,城市幾乎是窮富隔離體系,各種城中村和城中城。

小政府收不上稅,那就沒有基礎設施投入,小政府改變不了印度教定下的規則,也改變不了印度人的生活習慣。

印度沒有五四,靠著自然社會進化,那真是很緩慢的。也就是說,現階段的印度,依然是農耕型社會。要成為現代工業國,首先要解放思想,發展生產力。

印度政府不但小,而是效率非常低下,70%的公立醫院醫生都不在崗位。莫迪上臺就說要大治理,但是在一個固化社會,你推動任何改革都會面對巨大的阻力。


凱恩斯


印度GDP增速三季度下滑至4.5%,較去年增速大幅下降,印度經濟高增長的神話沒有繼續,確實讓莫迪打臉了,莫迪在去年提出了不少宏大的計劃,還被美國總統特朗普稱“可能莫迪才是印度之父”,我認為印度存在三大硬傷。

第一是經濟結構不合理,像印度這樣的人口大國,最大的優勢就是人口紅利,應該重點發展製造業,不管是上世紀的日本,還是改革開放後的我國,製造業對實體經濟的推動都是功不可沒的,但是印度製造業發展滯後,無法充分發揮人口紅利。

第二是印度的制度缺陷,雖然印度號稱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但印度的民主制度與西方還是存在著明顯的區別,印度聯邦是被架空的,實質性權利都在於地方勢力,這使得印度的很多計劃、方針都無法獲得實施,不管你的規劃有多好,一旦觸及到地方的利益,基本上就無法繼續推進。

第三是整體素質有待提高,印度目依然是農業大國,養活本國人不是什麼大問題,但生產效率相對低下,實際上依然有不少人食不果腹,而印度過去高增長的經濟,使得資源更加集中於少部分有權勢的人手中,造成貧富分化,教育也無法提升,整體國民素質仍有待提高,過度自信,卻缺乏實際行動。

第四是印度的思想問題,印度雖然是歷史文明古國,但在歷史上經常都是被殖民的狀態,使得印度沒有統一的語言、文字和思想,包括不同的信仰使得不少印度人仍處於愚昧狀態,這些問題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印度要想從人口大國變為世界強國,路還很遠。


財經宋建文


首先,印度啥時候有的經濟奇蹟,我查遍了印度獨立以來的經濟增長率,沒有超過10%以上的增長,而中日韓被成為經濟奇蹟的時代,年均增長率在12%以上,所謂的印度經濟奇蹟子虛烏有。

第二,印度經濟發展的病症是: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由於沒有進行徹底的土地革命,農業不能夠有效的餘糧、資金和素質工人給工業,導致印度的基礎工業一直不完整,且極度脆弱,沒有核心技術;工業發展不起來,又導致農業生產效率低下(不能夠提供有物美價廉的化肥、種子、農業機械....)。

第三:由於印度基礎工業體系脆弱,導致印度製造業不成規模,製造業不強,不能容納足夠的就業人口,經濟就發展不起來,靠著醫藥、IT軟件等少數服務業支撐13億的大國,心有餘而力不足。

印度社會發展不來,歸根到底還是印度獨立時,執政的國大黨屬於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和開明地主的立場,他不能徹底的進行土地革命,導致現在全國52%以上的田畝屬於少數地主,而土地革命,是一個國家崛起的必然前奏,中國的打土豪、分田地,日韓臺的農地改革,皆是如此。


第十經濟觀察室


印度可謂是國際社會上的一個非常奇怪的國家,這個國家各方面都比較落後,但是他心又非常的大,一直想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



自從印度獨立之後,印度的經濟幾十年沒有太大的發展,導致印度一直處於貧窮落後的狀態。但是即使印度如此貧窮,印度還是每年將大部分的資金投入到軍事的發展之中去,印度的軍事開支在國際上可謂是排得上號了。而且印度比中國的國際環境要好,所以印度能夠從西方買到很多先進的武器。



近些年來,莫迪上臺之後,印度的經濟似乎有很大的發展,每年的增長速度都是令世人感到驚歎,幾乎不亞於中國當年。不過雖然經濟增長的數字相當好看,但是印度國內出現的一些狀況讓人感到不得不懷疑,因為印度的落後狀態並沒有太大的改觀。近些年來有關印度的負面消息層出不窮,很多人懷疑印度在數字方面造假,所以讓印度的經濟看起來似乎一直在蓬勃的發展。



印度社會發展的硬傷還真是不少,有關種姓制度這個就不用說了,而且印度的貧富分化極其嚴重,富有的地區和貧困的地區完全就是兩個世界。印度的人口結構問題也非常的大,男女比例嚴重失調,所以每年爆發的強姦案可謂是居高不下。老實說歷屆印度政府也致力在改觀這種情況,但是似乎收效不大。



總之印度現在的發展確實讓人看不清楚,說他發展的好吧,各方面負面信息層出不窮,發展的不好吧,數字又很好看,實在是像個謎。


平安國際


印度經濟出現斷崖式下跌,其實難堪的不僅僅是莫迪,還有之前那些不遺餘力鼓吹印度經濟體的西方媒體和學者。想想之前還有大量西方媒體幫忙鼓吹印度經濟的增長奇蹟如何如何了得,大有為印度經濟增速“擂鼓吶喊”的架勢。他們認為印度經濟增速未來將在很長時間裡,保持領先某東方大國的趨勢,要不了多久會成為能與某東方大國相媲美的新強國。如今看來,印度的經濟形勢已經狠狠打了這些“鼓手”的臉。

那麼印度經濟為何出現這種巨大反轉?影響其社會發展的硬傷到底有哪些呢?

第一,印度缺乏求真務實的精神。

印度給我們的印象就是有些好高騖遠。由於印度人在上世紀60年代與我國有道歷史上的哏,這個哏在印度心中始終無法消除。這就致使印度在後來的幾十年裡,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處處喜歡與我國較量。特別是軍事上,印度為了能讓本國的軍事佔據短暫優勢地位,不惜一切的把大量有限資金用在軍備競賽上,似乎完全不考慮自身的實際經濟能力,有點錢就亂花,十足的“土豪”風格。

印度購買的法國“陣風"戰機


反觀我國,上世紀並沒有陪印度搞什麼軍備競賽,軍事發展始終以確保國家基本安全為底線。集中精力推動改革開放,全力推進經濟發展,把大量有限資金投到擴大國內基礎設施建設、普及全民教育、改善民生環境上。幾十年下來,我國的基建規模和質量遠遠甩開印度,前期對教育的巨大投資和改善民生的努力,如今成為我國強大經濟競爭力和科技競爭力的資本。經濟規模和發展基礎條件都是碾壓印度。

正由於印度好高騖遠,盲目攀比,缺乏長遠的戰略思維。在不恰當的時間將有限的資金投到了不恰當的地方,使得印度各領域人才儲備不足,基建進步極其緩慢跟不上發展的節奏,其國內交通狀況跟不上發展的需求,這樣的印度又如何能夠更有競爭力的吸引外資呢?

印度民眾抗議要求政府嚴懲教育中的腐敗和不公


第二,印度普遍存在的傳統觀念弊端,抑制了其社會進步和發展潛力。

印度的種姓觀念一直在世界備受詬病,儘管印度政府知道這些,也在國家獨立之初就廢掉了種姓制度。但是由於種姓文化在印度佔據太長的歷史,種姓觀念幾乎已經滲透到印度全國上下。不可否認,有很大一部分印度人走出國門後,這種觀念會得到改善。但是相比於印度的總人口數量,那些能走出國門的人數是微不足道的。

種姓觀念不同程度的普遍存在於印度各行業領域,不同階層,不同的社會圈子裡面都有。當種姓觀念存在於地方政府官員身上,那麼很多低種姓群體公民就容易受到很多不公平的遭遇,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公平、政策福利分配的不公平、政府崗位選拔錄用的不公平等,這些都有可能遏制並抹殺低種姓和賤民群體中的潛在優秀人才。畢竟人才是需要發掘和培養的。

印度“賤民”群體

除了種姓觀念,印度還普遍存在嚴重的男尊女卑傳統思想。這種觀念使得很多女孩無法像男孩那樣享受平等的文化教育,婦女無法享受原本可以勝任的很多平等工作機會。女性的創造社會創造力得不到釋放,自然抑制了印度社會的勞動潛力。

第三,印度缺乏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

如果印度政府早期具有高瞻遠矚的眼光話,必然會看到殘留的種姓觀念抑制印度發展的阻力有多大,也會看到落後的男尊女卑傳統觀念遏制印度的發展潛能。如果印度政府早期具有高瞻遠矚的眼光話,就不會在當年將有限的資金大幅投入到與東方大國的軍備競賽上,只為了滿足國民一時的虛榮(短暫的軍事力量領先東方大國),而忽視教育全面普及的重要性,也不至於在今日印度發展的關鍵時期,出現各領域的人才斷層和短缺。如果印度具有高瞻遠矚的領導人,就不會為了獲得政治利益(民意選票支持)而無視印度長遠未來,與周邊國家屢屢擦槍走火自毀聲譽,令印度成為周邊國家眼中的威脅,阻礙印度經濟與周邊國家更有利的合作局面。


小貓視野


印度經濟增長率從年均7%,斷崖式下跌到了2019年第3季度的4.5%。曾經拉動印度經濟增長的莫迪經濟學不再起作用,印度總理莫迪面臨了執政危機。那麼,印度社會發展到底有哪些硬傷?觀察室總結,印度至少存在著3處硬傷。第一, 印度國內民族矛盾、宗教矛盾複雜,國家凝聚力低;第二,印度教內部種姓制度盛行,拉低了印度人整體素質;第三,印度工業基礎非常薄弱,難以支撐起其成為一個世界強國;第四,印度基礎設施建設落後。印度泰姬陵

1.印度國內民族矛盾、宗教矛盾盛行,國家凝聚力弱。印度在古代是一個地理名稱,從來沒有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即使是最為強盛的孔雀王朝與莫臥兒王朝,也僅僅是統一了印度北部。印度人口超過了13億,成為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然而,印度內部擁有超過100多個民族,印度教、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錫克教等等,在印度都有大量信徒。印度的總體民族印度斯坦族僅僅佔據總人口的46%。印度的官方語言是英語,而不是印度土生土長的語言。由此可見,印度國家凝聚力之低。如此低的國家凝聚力,成為了印度發展的瓶頸。

2.印度種姓制度猶在,影響了印度勞動力素質。印度人口超過13億,人口年齡中位數為27.6歲。按照常理,印度應該享受著巨大的人口紅利。然而,印度教徒占人口總數80%,而印度教內部用著嚴格的種姓制度。儘管印度從法律上廢除種姓制度已經超過60年,然而存在了2000多年的種姓制度依舊根深蒂固。數以億計的低種姓印度人,無法接受基本教育,社會資源分配不均。如此一來,印度的人口數量很難轉變為人口質量,這同樣制衡著印度的發展。印度婆羅門女性

3.印度工業基礎薄弱,無法支撐其成為強國。印度總理莫迪提出了一個非常激進的目標,那就是到了2024年,印度GDP總量達到5萬億美元,成為世界前五大經濟體。事實上,印度服務業發展不錯,但工業基礎實在是太過於薄弱。以軍工業為例,印度軍隊武器裝備自給率非常低,主要以購買俄羅斯武器裝備為主。如果是一般性國家,依靠服務業也能夠發展的不錯。而印度這樣的人口大國,想要發展成為世界強國,如此薄弱的工業基礎根本無法實現。

4.印度的基礎設施落後。直到印度總理莫迪上臺以後,印度才開始大幅度加強對基礎設施的建設。例如,莫迪第一任期內建設了30000公里公里,40多座機場。即使如此,印度基礎設施建設依舊非常落後。以農業為例,每年降水量低於年均降水量90%,印度農業部就定義其為乾旱。由此可見,印度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落後程度。

歡迎大家留言,你認為印度還有哪些硬傷?


美國觀察室


今年三季度印度經濟增速只有4.5%,而去年印度經濟增速還有7.4%,作為一個有雄心壯志的國家,作為一個想要在2024年經濟總量達到5萬億美元的國家,印度這樣的經濟增速無疑是讓它與自己的宏偉目標又遠了一步。面對本國經濟的突然失速,躊躇滿志的印度總理莫迪估計也會很焦慮,為什麼印度經濟波動會這麼大,它又為什麼很難實現長期的穩定增長,印度社會到底有什麼硬傷呢?


印度這個國家的底子還是比較雄厚的,畢竟它的領土面積有300萬平方公里,人口總量超過13億,這些數據都是明擺著的,全世界能夠擁有如此體量的國家屈指可數,這也是印度人一直以來都自命不凡的一個重要原因。不過也有人說印度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作為一個人口超過13億的大國,其經濟總量卻跟人口只有6000多萬的英國和法國處在一個水平,印度人均GDP也只有2000美元。像我們國家經濟在印度這個水平的時候一直是持續穩定地高速發展,但印度經濟卻是忽上忽下,幾年前它的經濟增速單季度還一度達到9%,目前卻是基本腰斬。


印度經濟增長遭遇的困境跟這個國家所存在的問題肯定是有很大的關係,任何事情都可以找到它的原因。首先說印度經濟增速的劇烈波動,這最主要的原因實際上還是在於印度政府對於經濟的掌控能力有限,作為一個民選政府,莫迪政府並沒有太強勢的地位,印度很多地方政府也不怎麼服從聯邦政府的領導,這就導致莫迪的政策很難得到全面的貫徹。在聯邦政府地位相對比較弱勢的情況下,莫迪自然是很難通過一些強有力的政策熨平國內的經濟波動。

其次,印度雖然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但是印度不同邦之間存在很大的隔閡,甚至歐盟國家之間的經濟整合水平都比印度一些邦之間的經濟整合水平要高。地方之間的經濟割裂導致印度國內市場很難統一起來,這無形中也就增加了經濟運行的成本。還有就是印度的基礎設施條件太差,有些相隔一兩百公里的城市來往都能花上五六個小時,很多印度家庭甚至連廁所都沒有,糟糕的基礎設施條件嚴重阻礙了印度經濟的發展。原本印度政府能夠通過改善基礎設施來拉動經濟增長,但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印度政府遭遇的問題也是不少,比如在城市修個高架卻沒法搞拆遷,想弄一條高鐵線路卻徵不到土地。


(印度大街)

當然,印度政府的行政效率比較低下也是印度的一個問題,雖然莫迪的能力還不錯,而且他也是全心全意想要把印度帶上經濟發展的快速路,但是印度其它政府的官員未必都是這樣想,有些地方政府的官員也是混日子,還有些甚至喜歡撈點油水,所以印度的腐敗問題也是比較嚴重。面對本國經濟增速的斷崖式下跌,莫迪難免會很焦慮,不過莫迪政府也是在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印度政府計劃在未來5年投入100萬億盧比(1.39萬億美元)改善基礎設施條件,並且莫迪還準備將大量國有企業私有化。或許隨著印度經濟的不斷髮展,印度社會的問題也會逐步得到解決。


李姓先生


印度社會存在很多硬傷,制約了印度的發展。

首先,印度沒有全國統一的語言。雖然上層社會和大學裡英語比較通行,但大部分普通人並不會英語。各邦存在很多地方性的土著語言。近年來,莫迪主導推行的印地語也還需要時間在全國普及。語言的分割,讓這個國家並不像是一個大一統的現代化國家。

其次,印度的民主制度效率低下。印度雖然標榜民主制度,但國內腐敗問題卻非常嚴重。地方官員們做事非常沒有效率。一件事情要拖很久才可能處理完成。

第三、印度的種姓制度嚴格限制了社會發展。不同種姓的人不僅不能通婚,在各處場合都有清晰界限。高種姓人群對低種姓人群的踐踏侮辱,讓印度社會離現代化社會相去甚遠。


第四、印度經濟發展忽略了製造業發展,直接承接了歐美的服務業轉移,帶來了巨大的結構性問題。印度和中國都是人口大國,只有製造業才能解決就業問題。但印度沒有像中國一樣承接國際製造業轉移,反而去發展了IT外包等服務業轉移。發展的結構性問題導致印度的失業嚴重。

第四、由於印度獨立時,印度教與穆斯林的分裂和血腥衝突,導致印度社會至今仍然無法有效化解兩大宗教力量的敵對。在外部,同樣是因為這一點,與巴基斯坦的長期戰爭對印度國力消耗很大。

第五、印度是個宗教國家,印度教是第一大宗教。印度教在祭祀禮儀、道德戒律、修習實踐、社會結構和制度方面有系統性的規定。這些規定很多與經濟發展都有衝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