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书法家永远写不出与古人媲美的书法作品吗?

表吵理我


现代书法家永远写不出与古人媲美的书法作品吗?这件事情应该辩证来看,因为世上没有什么绝对的事情,不存在永远的问题。但是于当代来说,确实还没有哪件书法作品能够媲美古人。

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今人超越古人也是历史的必然。可书法却非常的意外,却一直被认为无法超越古人。

当代书坛存在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厚古薄今,认为古人永远不可被逾越的心理;一种书法当随时代,完全抛弃传统,以西方美术来指导中国书法,号称“现代书法”。

厚古薄今者,认为古人作品高不可攀,别说是超越王羲之、颜真卿,就是超过赵孟頫、董其昌那都会被口诛笔伐,群起攻之。“现代书法”者,完全摈弃传统书法路线,另立门户,搞出了“丑书”、“乱书”、“射书”等。个人觉得,这两种现象都不可取。

与古人相比,当今书家我们差了什么?我们的优势是什么?

现代书家与古人相比差了什么?

  1. 心浮气躁:现代很多书家于书法上应酬太多,于书写功夫上坐不下来,钻不进去。一味在各种书法名头上钻营打洞,在各种赛事上沽名钓誉,看似很厉害,其实花拳绣腿。更有甚者,就是那些号称“现代书法”创作者,急于创新,妄图自立门户,反而成了大众的笑柄。

  2. 学识修养:书法艺术与古学修养联系紧密,古人从小熟读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古文学的修养比今人往往高了很多。另外古人的思想多是“儒释道”的哲学思想,今人往往受现代哲学思想影响较深,在很多哲学思想、审美思想、人生观方面都相差很多,而思想境界的不同,反映在书法表现方面也深受影响。

  3. 书写工具:古人书法因为受科举制度的影响,多是童子功。从小就深入学习书法,日常书写抄录文章等等都是用毛笔书写,因此古人对于毛笔书写工具的熟悉程度是今人比不了的。而科举制度又要求读书人必须写一手好字,自然于书法之上所下的功夫是很深的。今人书写工具是硬笔,考试之时只要书写工整、清晰、易识也就够了,对书法的要求远远达不到古人的标准。从小学习书法者更是少之又少。

现代书家与古人相比我们胜在哪里?

  1. 认识更加全面:由于考古方面的发现,我们对古代书法的发展认识更加全面。例如研究魏晋笔法的时候,敦煌残纸的发现就对我们研究古人的笔法提供了参考。而考古发现的唐笔,也对我们研究唐代书法提供了帮助。通过考古发掘,我们可以从古至今对书法的发展做出一个整体的认知。从这方面来说,我们比古人优越了不知多少。

  2. 学习书法更加方便:赵孟頫曾经在《兰亭十三跋》中云:“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习之,便可名世。”我们今天虽然不能看到古代名家法帖的真迹,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原帖的复印技术不知道比古人通过拓刻强出多少,很多名家法帖都轻松可以得到精美的复制品,对我们学习书法提供了不少的帮助。

  3. 群众基础深厚:古人历朝历代能读书,并且在书法方面有所发展的人毕竟是少数。当今我们14亿人口,人口基数比古人不知高了多少倍,喜欢书法的群众基础也是非常广泛的。在这样一个广泛的发展基础之上,未来出来几个可与古人媲美的书家也并非没有可能。

以上是翰墨今香的个人浅见,希望各位书友也能发表评论,说出您的看法。大家都来说一说,现代人能否创作出媲美古人的书法?


翰墨今香


古人用毛笔写字,那真的是写,是书写习惯。现代人把写字解释得越来越复杂,也把古人写的字解读得越来越玄幻。今天写字的道理太多太杂,太多模棱两可的标准被强加在字上。

写字本是自然不刻意的,提起笔就这么写下去,是潜移默化而成的一种习惯流露。有些人主张临帖,一定要临得近乎一样,才算成功。然而,我们说“字如其人”,与古书家的性情不同,又怎能临得一样呢?为何不能说临帖是一个深度思考的过程,是为了学习古人写字的方法,而不是把字写得跟他们一模一样。

现代人把自己写字叫“创作”,这跟古人写字的心态又不一样了。古帖的“气韵”真如今人所说,是从“创作”中来?不是的,古代书家在书写书信、手札、记事等等名帖的时候,何尝抱着“创作”之心?如果在写字的时候,心里总是要思考处理这个、处理那个,那王羲之在写《丧乱帖》、颜真卿在写《祭侄文稿》的过程中,是不是要忘记悲痛,以便思考“创作”?

字要写出来,自然流露,才会具备气韵。现代也不是没有书家能写出媲美古人的字,只是书坛有着“文人相轻”的思想,相互抨击、相互压制,谁都别指望得到谁的认可。

还有一个奇怪现象,有些人有着盲目崇拜的心理,他们无法分辨字的好坏,不敢说真话,认为但凡现代“大师”的作品一定是好的。记得有一次,我对现在某大师的书法作品发表了看法。我的意思是这位“大师”的字只能达到平面设计中的“字体设计”水平,被称为书法还够不上。打完字后,还在文中插了两张那位“大师”的作品。

接着,有个“大师”倾慕者在回复中谩骂,大概意思是,文中的两幅作品连入门水平都达不到,书法基础太差,哪有资格来评论大师。他还以为,文中的插图是我的作品,本来是想喷我,结果说出了真心话,把偶像喷得一文不值。

怪事多多,这书法何去何从?

附:启功先生书信手札三张




倚斋听风雨


这个问题引发出了我们关于哲学与审美的话题。自甲骨文出现历秦汉晋唐至今,已过两千多年,漫漫历史长河中,保存挖掘出来的文字载体少之又少,多以石刻,拓本,临本存在,除了宋以后的活字印刷体外,今人都把它归结到书法范畴,以国人的传统文化自信,稀少而珍贵的文字载体,对古人的顶礼摩拜,敬畏之心,以及当今盛世之下的商业文化炒作,我们把古人捧上了神坛,今人学书法都必须循古临帖,一笔一划的写,几年下来才算入门儿,我这样说当然不否定这是一条正确的路径,大多数书法老师都是这样教的,严格的说,这是一条学习古代书法的必经之路。然师古传承重要,创新发展更重要,当今书协谋领导认为“临帖1万步,创新只一步”,这就是观念约束,重传承轻创新。



比如,古人用毛笔,今人用钢笔,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你钢笔字写的再好,都不可能与毛笔字同日而语。甚至有人说钢笔字,硬笔字,那叫书法吗?我真是无语了。难道你让我们提着毛笔端着砚台到处跑吗?就像不开汽车要骑毛驴儿吗?言归正传,传统毛笔书法临写到一定的程度,在掌握了基本的笔法结构之后,需要大胆创新,写出自己的风格。


当今学习书法的氛围也不应是一道藩篱,把大家圈在羊圈里,要冲出去,多练字外功,将个人的文化,情感,经历,修养,现代审美,性格融进作品。这古老的传统线条艺术,必将会画出你心中最美的风景。无论毛笔钢笔都是工具,心中有美,尽可表达。现代书法一样会超越传统书法。

当然,客观的说。当代书法是否超越了古代书法,需要由后人评说。大浪淘沙,几百年以后的历史沉淀,才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盖棺定论。当今我们学习书法的人所能做的,不是一味的临帖师古,而是勇于创新。



修文柳叶刀


现代书法家永远写不出与古人相媲美的书法作品吗?

我觉得至少有六七成以上的书友,会说永远不可能。但也有一小部分爱好书法的朋友,对书法的未来抱有期待,甚至坚信一定会有,只时暂时还没有出现。



艺术是最不讲究理性的东西,永远是感性的,充满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膜拜古人的现象,与儒家尊崇孝悌的思想渊源颇深。古人的才是最好的,才是最权威的,是不能被超越的,所以很多书法朋惟古为上、厚古薄今。



我们都学过哲学,这世界上根本没有“绝对”的东西,万事万物都是运动变化的,甚至今与古也是相对的,两千年之后,我们这一代也会成为遥远的古人。举个例子,晋代书法非同凡响,唐代书法高手林立,宋四家声名鹊起,元代的赵孟頫鲜于枢,而后的王铎董其昌,好像都很历害。只是到了清代,书法大手似乎断代了。唐人看晋人是古人,宋人看唐人也是古人,在那个时代,肯定也有很多人感喟今不如古,但今天的我们再回头品评这些作品,能说是唐书不如晋书、宋书不如唐书吗?当然不是。




书法只要不被灭绝,就一定会有新的高潮出现,也一定会出现媲美古人的书法大手。有人说以前古人都是用毛笔写字的,那时的书法氛围已然不再,所以不可能再有大家。我们可以算一算,以王羲之所处的东晋为例,全国人口540万,去掉一半的女性只有270万,读书人所占比例不会超过五分之一,能拿笔会写字的人也就至多50万人。而现在,各级书协、书院、书法培训班有多少人?估计至少也不会低于50万吧。所以,所谓书法氛围、毛笔受众不如古代的说法是站不脚的。



艺术需要历史去过滤沉淀。今天所谓的专家、主媒與论,将来也许会被后人嘲笑为屁都不是。抱庸看来,古人的书法并没有今人吹捧的那么神,太多的文化人喜欢造神;今人书法也并不是像现在與论抨击的那么不堪。就说启功先生的字,虽然很多人觉得绵软无力像柴禾棒,你怎么知道一千年后,后人不将其视为可以媲美古人的大手?只有历史,才能给出最终正确的答案。



影响书法真正艺术品质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古玩界里的书法市场。一定意义上,炒书大佬们可以左右书法的市行价值。古董古董,当然越古越值钱,越少越稀罕。当然,也有人为的蓄意的商业炒作,比如有的“书法大师”明明根本就是功夫不到家,是江湖丑书,却也动辄百万元,究其真正艺术价值,可直接如厕。这样的拙劣审美水准和猥琐投资心理,将来是要遗臭万年的。


抱庸詩書


书法,古时叫"写字",民国时叫"写大字",现代才叫"书法"。名字越来越精致,内涵却越来越浮浅。读书的古人都会用毛笔写字,写的好的后来就出了王羲之、赵孟頫。当时写字不为赚钱谋生,只为喜好。所以羲之赵孟的字可以写得平神静气,心底无私,笔下都是干干净净的人寰境界;俗话说"相由心生",其实"字也由心生",现代书法家纯粹的不是没有,但更多的已被商业化了,他们的字静不下心来,总被金钱利益撕扯,所以乍一看挺好,细一看,就缺失神韵与胸襟,更少了一撇清隽和风骨…好的字,静不下心来怎么成?!





岐黄叟


现代书法家写不出媲美古人的书法吗?

讲实话,如果现代书法家能写出媲美古人的书法,必须满足几个条件:

1.书法的生活化,而不是工作化。

就是说,日常的文字来往、文字表达都是毛笔,而不是电脑、硬笔。这样才能“潜意识化”,而不是兴致来了,或者工作应酬来了才提起毛笔。工作化的书法,实质就是玩玩字法,因为缺少真实情感。

2.书法思想的自由,而不是思想桎梏。

晋朝的书法为什么能到达以后无法逾越的巅峰,有几个前提:

一,东汉发明了纸张,到了晋朝大规模的应用。东汉之前的文字日常常用载体就两种:简牍。这种形式极大的阻碍书写的自由。适应这个特点,篆书、隶书、魏碑包括楷书都是规规矩矩。纸张的出现,导致书写(包括绘画等)自由的出现,所以产生“草书”,后来产生“行书”。

二,晋朝贵族阶层对书法形成兴趣及审美风气。是行草开拓者、探索者,没有教条。

三,晋朝贵族崇尚“性灵”“自由”,追求真趣。

四,晋朝贵族崇尚“玄学”,注重“得意忘象”,即抓到书法的本质,书法即基于技法的自我思想情感的形象化表达。而不是像唐人“重法”,追求“形式美”,晋人更重意蕴。

于是,经过几代人的积淀,终于诞生天下第一行书。

现在则没有思想自由的代际土壤,只有一代积累肯定不够。

3.理解书法本质,不能以手指月,只见手指,不见月亮。

以中书协及各种民间书法比赛的标准,《兰亭集序》《祭侄文稿》肯定不能获奖,因为涂抹太多。形不漂亮。

4.写完十八缸水。

5.有自我真实性情,有自我书法之体(识)。戴着王羲之体、颜真卿体、王铎体之面具者,不算真正书法。



urna风之度0


现代书法家永远写不出与古人媲美的书法作品吗?这个问题不能绝对化,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一个朝代都有其主流审美,我们用现代人的眼光来对比现代与古代的书法作品优劣,这本身的出发点就有不妥之处。应当以时代的审美主流为准来进行分析评价。

图片:元代 赵孟頫 行书 送秦少章序

一、环境的不同之先天各异

若说先天方面,

1、古代人以毛笔为主要的书写工具,现代人以硬笔为书写工具;

2、古代人由于科举制度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四书五经等中国传统的文化知识,现代人则是以现代科学为主的内容;

3、古代人基本在宋代之前没有像样的书桌、靠椅,书写习惯大部分以跪坐或盘腿姿势书写,现代人大部分坐在靠椅在书桌上写字;

4、古代人书写基本是功用性或者记录性,而现代人更多的出发点是有些刻意的进行创作,没有了那种顺应自然的情怀。

5、古代人社会环境大部分时间不稳定,战争、政变等促其情感变化多样,现代人生活在和平环境中很难体会那种复杂的思想。

等等诸如此类不同。

图片:现代 沈尹默 行书 澹静庐诗賸

二、风气的影响之帝王榜样

由于古代与现代的社会制度不同,在古代,帝王的一举一动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深远至极,而现代,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人员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大,各种思想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姿,某一个人的影响最多只能影响一时而不可影响长久,个体更多得是表现其个性。

打个比方,古人在帝王的影响下,整个社会可以呈现一个大大的团结体,而今人则类似大小诸侯各据一方,因此,在同样的一件事情方面就会有很大的差异体现出来。

综上所述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一个时代都有其时代的特征与审美的主流,书法是一个先继承后创新的艺术,从现代来说,我们现在比古人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广的视野,理应会出现比拟古代最伟大的书法家。

我是书法有云,一个书法爱好者,从事书法软、硬笔基础教学,偶尔有点疯,喜欢,就一起吧。

书法有云


强哥个人观点是不能媲美,因为有句话叫“先入为主”。

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分析一下为啥今人书法超越不了古人!武术界的李小龙,武术宗师级别人物,他创立的“截拳道”,后辈们无法超越。世界舞王“迈克尔杰克逊”跳的舞,后辈们无法超越。歌曲的原创来说,翻唱也无法超越,比如已故的歌者“黄家驹”,他的歌曲无数人翻唱,但是就是唱不出歌曲的灵魂!书法也是这个道理,王羲之的《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那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还有欧阳询的楷书,后人“二田”的欧楷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但是在大家的眼里也只是模仿,无法超越。假如“二田”楷书是先有的,而欧阳询是今人,难么欧阳询也许就超越不了“二田”了,这就是“先入为主”!


另一个角度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古人很多大家都是一辈子以书法为职业,一生都献给了书法。而今人不同,很多书者都坚持不了,用在书法的时间也很少,大多数都只是爱好而已,都不是主业,今人很少有职业玩书法的,这些就可以证明了今人无法超越古人了!古人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在写书法,而我们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是干其他事。怎么比?还有就是,书法比较最好横向比,今人和今人比,不要纵向比,这样比也没有可比性。我们都知道启功先生的书法地位,是当代书坛的泰斗人物,那是和今人比,如果把启功先生的书法和古人比,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所以说最好不要纵向比!

强哥一家之谈,说的不好的地方还请方家指正!插图为强哥硬笔书法习作!


强哥书画


说今不如古,有时觉得这个话题很滑稽,社会在前进,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人向往的奔月也在今天实现了,古人想象的一日千里在当今很平常了,古代的火树银花不夜天,在时下举目即是,还有什么今不如古呢?就书法而言,书写的工具,书写的条件,书写的人众,这都是古人难以企及的,且艺术的眼界参照如此广泛,今人的大脑灵活度,身体灵活度都要胜过古人,怎么就书法不如古呢。书法是什么,若书到极致是画,显然今人的书法作品林林总总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作品还少吗,毛主席的《长征》难道不比《兰亭序》,毕竟今人的作品是建立在古人书写理法之上,既基于也就能胜于。就算是从意境而言,今日书法人大多熟谙唐宋诗词等,这也是超越《兰亭序》年代的,意境之广阔都是那个年代无法比拟的。因此,现代人永远写不出古人水平的书法是不成立的。





平凡气象人


现代社会,书法家遍地都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三万多会员,也就是三万多位书法家,还不算省极及民间的。纵观书法史,流传至今的不过百余人。人数胜过古代数百倍,但作品质量让古人感到羞愧。



在这里我们必须要弄清楚什么样的人才是书法家?

据度娘介绍:书法家是擅长书法的人,是具有汉字书写能力,并能将其推至艺术高度的人。这个只是概念性的,没有其实质的内涵分析。

其实,书法家在古代不是一个专门的职业,而是文化人必备的一项素质。今天虽然分工很细,但是想要成为书法家,必须要具备古人的一些素质。清刘熙载《艺概》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这就说明书法表达着书者的志向,学问和才华。书法家本身就应该具有人生修养、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书法历来不是孤立的艺术,而更多的是文人综合素养的集合。

在这书法家“大繁荣”的时代,所谓的书法家只不过追逐名利的机器而已,永远也不会有古人的高德古味,经不起历史的检验,更不用和古人相媲美了。



我们先看看古代书法家的成名作。

首先我们来看行书:书圣王羲之《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苏轼的《寒食帖》、王珣《伯远帖》、杨凝式的《韭花帖》、米芾的《蜀素帖》、黄庭坚的《松风阁帖》等。其次楷书大家:欧阳询的《九成宫》《皇甫诞碑 》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颜真卿《多宝塔》《严勤礼碑》,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赵孟頫《洛神赋》《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等;还有草书大家:怀素的《自叙帖》《苦笋帖》,张芝《终年帖》,王羲之《游目帖》《十七帖》,王献之《中秋帖》《鸭头丸帖》,孙过庭《书谱》,张旭狂草《古诗四帖》,黄庭坚《诸上座草书卷》等等。

以上都是传世经典,都是各个时代的代表人物。纵观现代,书家纵横,但不见其代表作,无非抄点古诗词对联,抄点古文《岳阳楼记》《滕王阁序》等,很难成为经典,很难传世。如此而已,怎好意思和古人相提并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