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冤殺晁錯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政治權謀?

今夕何夕960611


漢景帝冤殺晁錯,發生在七王之亂時期。要了解這背後又怎麼樣的政治權謀,我們必須瞭解七王之亂的前因後果。

七王之亂的前因後果

漢高祖劉邦在建立漢朝時期,親自權衡了郡縣制和分封制的利和弊。他認為這兩種制度都不能單獨存在,因此便將這兩者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具備漢初特色的郡國並行制。

這種制度就是郡縣制和分封制並行。在中央具備一定集權的同時,又給予諸侯們一定的自由,這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漢室的江山,誅呂之亂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詮釋。

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制度的弊端逐漸顯現,諸侯們的勢力越來越大,已經漸漸地影響到了中央的統治。為了解決諸侯王尾大不掉餓問題,文、景帝皆採取了一定的措施。而七王之亂就是因為漢景帝在解決過程中處理不當才爆發的。

晁錯向漢景帝提出的削藩建議,太過冒進。諸侯們表現出了極大的意見,於是以吳王劉濞的七王便以清君側,滅晁錯為由,起兵造反了。

漢景帝為何殺晁錯

上面已經說了,七王之亂爆發的誘因和理由都是晁錯,光是這一點,晁錯就已經必死了。不過,漢景帝殺晁錯必定還有深層次的原因,否則不會輕易的誅殺這麼一個能臣。

一、眾臣不和

晁錯此人雖有大才,卻性格孤傲,獨斷專行,與諸多大臣都不和。這一點在平時也許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在現今這種緊要關頭,眾臣對他的不滿就全部爆發出來了。

也就是說,不僅僅七王對晁錯不滿,在朝廷內部也有許多人對其不滿。典型的就是袁盎,七王之亂爆發以後,袁盎上述道:“吳所以反狀,以錯故,獨急斬錯以謝吳,吳兵乃可罷。”

因此,為了平息眾臣的怒火,晁錯必死無疑。

二、推翻造反諸王的理由

古代起事,都將就名正言順,這就是曹操明明能取漢室而代之,卻已經甘居人下的原因。七王造反以“清君側,誅小人”為由,進攻朝廷,這就是大義,是師出有名的。而漢景帝殺了晁錯就使得七王從師出有名變成了師出無名,此舉既能號召天下勤王,又能擾亂七王內部軍心。因為你清君側,士兵們跟著你打是心裡有底的,但是現在晁錯已死,士兵們再跟著你打那就是造反了。

就這一點來說,晁錯也得死。

結束語

晁錯之死,雖說是冤案,但是在古代那種時代,皇權永遠是最重要的。哪怕你是皇帝的老師,如果殺了你能鞏固皇權,皇帝都不會皺一下眉頭,這就是所謂的“伴君如伴虎”。


小云軒談史


晁錯其人其事

晁錯,西漢政治家,文學家。漢景帝劉啟任太子時,晁錯是太子長史。漢景帝即位後,晁錯歷任內史,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漢景帝對晁錯十分寵信。常單獨召見晁錯,討論國家大事,言聽計從。

晁錯畫像

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錯上疏《削藩策》,提議削藩。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諸侯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為名,舉兵反叛。漢景帝聽從大臣們的建議,腰斬晁錯於東市。

可以看出晁錯的死與削藩有關。漢景帝為什麼要誅殺提議削藩、維護皇權的晁錯呢?我們來嘗試分析一下:

諸侯王藩國成為漢室動盪的根源。晁錯敏銳的抓住此要點,上疏《削藩策》。漢景帝採納了晁錯的建議

楚漢相爭時,劉邦為了鬥爭的需要,分封了異姓諸侯王。諸侯王在封國內獨攬大權,擁兵自重,專制一方。成為實際上的獨立王國。

晁錯畫像

劉邦採取斷然手段,消滅了異姓諸王。但又分封了九個劉氏宗室子弟為諸侯王。呂后專權時,又封了呂姓王,呂后死後,呂姓王造反被滅。漢文帝時,兩王造反被滅。

漢景帝劉啟即位後,中央專制皇權和地方諸侯國勢力的矛盾日益激化,御史大夫晁錯開始與漢景帝謀劃削藩。晁錯向景帝再次陳述諸侯的罪過,請求削減封地,收回旁郡,提議削藩。

晁錯塑像

漢景帝令朝中大臣們商議此事時,大臣們懼怕晁錯的嚴峻和冷酷,都閉口不言。惟有大臣竇嬰反對。

漢景帝下令削減各藩封地。

面對漢景帝的削藩措施,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諸侯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為名,舉兵反叛。

針對七國諸侯的反叛,朝廷中各方勢力的態度耐人尋味

一、晁錯

御史大夫晁錯和漢景帝密謀策劃削藩時,是估計到諸侯們要反叛的:

晁錯的上疏《削藩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他們沒想到的是,叛軍戰力強大,態度堅決,很快便威脅到京城的安全。

晁錯此時做了兩件事:一是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出兵平叛。自己留守京城,穩定朝廷。二是因和大臣袁盎不和,袁盎又曾擔任過吳王劉濞的丞相,想借此時吳王叛亂治罪誅殺袁盎。

晁錯的建議令人匪夷所思,皇帝親征,削藩始作俑的御史大夫卻要留守京城。治罪袁盎更是牽強附會,攜私報復。

二、漢景帝

大臣袁盎在另一位反對晁錯的大臣竇嬰的幫助下面見漢景帝,說:“吳楚叛亂目的在於殺晁錯,恢復原來封地;只要斬晁錯,派使者宣佈赦免七國,恢復被削奪的封地,就可以消除叛亂,兵不血刃。”景帝默然良久。

漢景帝沉默的緣由有三個:

  • 殺了晁錯,可以打消七國叛亂的藉口。七國師出無名,得到的支持會大幅減少。並可安撫其它持觀望態度的諸侯藩國。
  • 殺了晁錯,可以將削藩罪名全推到晁錯身上。漢景帝不願揹負違背祖制,屠戮劉氏皇族宗親的罵名。
  • 七國“請誅晁錯”只是藉口罷了,奪取皇權是他們的最終目的。平叛必須要朝中大臣們合心同力才行,殺了晁錯才能使大臣們心安,尤其是竇嬰和袁盎這些重臣。

漢景帝產生了殺晁錯來平息事態的心思。

三、朝中大臣

晁錯的嚴苛和冷酷,使他和朝中大臣們的關係很糟。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聯名上書,彈劾晁錯,認為晁錯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晁錯留守京城,有離間漢景帝和宗室關係的嫌疑。言外之意晁錯欲行不軌之事。

朝中大臣們的上書,觸動了漢景帝。同意了大臣們上書中所建議的腰斬晁錯,誅殺全族。

漢景帝隨後下詔討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平息叛亂,叛亂的諸王都自殺了。叛亂平息後,景帝下令諸侯王不得繼續治理封國,使諸侯王失去了政治權力,中央政權的權力得以加強。晁錯雖然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卻極大地鞏固了西漢王朝的中央政權。

文說

晁錯公而忘私,忠心為國。但不幸成為漢景帝手中棋子和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愛冬的文


很簡單,為了破局而已,

吳楚七國之亂打的旗號是以 “請誅晁錯,以清君側” ,

清君側,現在看他就是造反,後世的安史之亂、郭威造反、朱棣造反,都是打著清君側的名義實行的,

但是,清君側這個口號比較正義,在古代,並不等同造反,指清除君主身旁的親信、奸臣。

《公羊傳·定公十三年》:“此逐君側之惡人。”

唐·李商隱《有感》詩:“古有清君側,今非乏老成。”

《新唐書·仇士良傳》:“如奸臣難制,誓以死清君側。”

若變起,足下以一軍敵彼二軍,保護聖主,復大權,清君側,肅宮廷,指揮若定,不世之業也。——梁啟超《戊戌政變記·譚嗣同傳》

吳楚七國之亂打著“清君側”的口號造反,老百姓並不清楚實際情況,皇帝就顯得很被動了,

這時候,如果漢景帝把晁錯殺了,馬上就破解了劉濞的陰謀,“你說晁錯是奸臣,想發兵殺晁錯,現在晁錯死了,你如果繼續起兵,那就是造反了”,這樣很容易讓劉濞等人進退失據。

當劉濞等人繼續進軍,那就是標準的造反了,皇帝就可以祭起平叛大旗,名正言順的發兵了。

至於說,晁錯冤不冤枉,有什麼冤枉的呢?他本身的定位就是酷吏,皇帝的鷹犬爪牙,跟張湯、來俊臣一樣,替皇帝幹黑活的。晁錯本身就是替皇帝削藩、逼反諸侯王的,




南朝居士


漢景帝誅殺晁錯只是在做一個取捨而已。漢景帝考慮的不僅僅是吳楚聯軍能不能罷兵的問題,他還要看沒有造反的諸侯的反應,誅殺晁錯,起碼可以穩住這些諸侯,更重要的是,周亞夫、酈商、欒布、竇嬰等朝中重要大臣基本上都跟晁錯不和,誅殺晁錯可以讓大臣團結一致抵禦叛軍,同時,“犧牲”晁錯,吳楚聯軍就失去了反叛的旗號。故而,景帝權衡利弊後,決定腰斬晁錯。

晁錯(前200年—前154年),潁川(今河南禹州)人,西漢政治家、文學家。漢文帝時,任太常掌故,後歷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後,任為內史,後遷至御史大夫。晁錯本是漢景帝的寵臣,最終又被景帝腰斬於東市,這中間是怎麼樣故事呢?

漢文帝在位時期,那時候景帝劉啟還是太子,晁錯就輔佐景帝,做為太子的老師常伴左右,為景帝出謀劃策,深的景帝寵愛。後來景帝繼位當上的皇帝,對晁錯也是備受提拔重用。

漢初高祖劉邦時期,劉邦把自己的兒子劉姓本家分封了不少王,還斬白馬盟誓“非劉姓而王,天下人共討之。”劉邦活著的時候都不敢反,劉邦過世,經歷了高後呂雉,到了文帝時期有些諸侯王就有些不樂意聽從中央的,為什麼?諸侯王有的已經傳了兩三代了,第一沒那麼親了,第二你姓劉我也姓劉,你能當皇帝,我怎麼就不能試試呢?而當到了景帝時期這個問題也就顯現的更明顯了,於是削藩的問題已經很明顯了,朝中有識之士大多都是主張削藩的,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皇權,漢景帝自己也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了。

此時晁錯就跟景帝上書,請求景帝削藩,其實早在文帝時期晁錯和賈宜,就是寫過秦論的那個賈宜,就曾向文帝諫言削藩,因為時機和可行性等問題,並沒有被文帝採納。而這一次晁錯上書景帝削藩,正中景帝下懷,於是景帝就下令削藩,這樣就招來了眾多諸侯的怨恨,他們當然不能把怨恨明著撒在皇帝的身上,而晁錯的削藩政策又很強硬的,同時又過於急切,缺乏可執行性,和周密部署,於是諸侯王門就把怨恨撒在晁錯身上,晁錯的父親為此勸解晁錯,勸解無效,服毒自盡。

隨後,諸侯們打著清君側的名義起兵,也就是歷史上的吳楚七國之亂,這就跟明朝初年朱隸,打著清君側的旗號,最後把侄子建文帝趕跑,實現自己當了皇帝的目的一樣一樣地。這邊諸侯王起兵反叛,那邊漢景帝就召晁錯商議對策,這時候晁錯又出了一個昏招,諫言景帝御駕親征,過去御駕親征一般來說,一是這個仗手拿手拿把攥能贏,皇帝御駕親征給皇帝能增加功績,二一個是江山到了岌岌可危的時候沒辦法了,皇帝御駕親征,還有就是打江山初期皇帝得衝鋒在前。而此時戰爭諸侯王兵鋒正盛,沒有必勝的把握,另外人家也沒有打到京城,江山沒有到了生死邊緣,晁錯諫言就諫言御駕親征,並且是皇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城,給別人的感覺等於說是你把皇帝置身於危險之中,自己卻躲到京城,惹起了朝中一批忠臣的不滿,也留下了口實。

另外,晁錯也與當時的朝中重臣周亞夫、酈商、欒布、竇嬰等重要大臣不和。晁錯借吳楚七國之亂之際,打擊袁盎,當時他的下屬都不贊同。袁盎得知這個消息後,驚慌恐懼,連夜拜訪竇嬰,於是竇嬰就領著袁盎去見了漢景帝,這一見,袁盎就給景帝出了個主意,“諸侯起兵是恨的是晁錯,只要把晁錯殺了,解了諸侯王的心頭氣,同時赦免反叛的諸侯王,並恢復被剝奪的封地,兵不血刃的使諸侯王退兵。”同時,袁盎還表示自己願意出使叛軍中為首的,也是最強大的吳國勸說吳王劉濞退兵,於是,漢景帝就採納了袁盎之策,下詔騙晁錯上朝議事,晁錯車馬行至長安東市,中尉停車,宣讀詔書,腰斬晁錯。

那麼漢景帝真的就認為袁盎的計策能行嗎?他就不明白清君側只是個藉口嗎?其實,景帝只是在做一個取捨而已。漢景帝考慮的不僅僅是吳楚聯軍能不能罷兵的問題,他還要看沒有造反的諸侯的反應,誅殺晁錯,起碼可以穩住這些諸侯,更重要的是,周亞夫、酈商、欒布、竇嬰等朝中重要大臣基本上都跟晁錯不和,誅殺晁錯可以讓大臣團結一致抵禦叛軍,同時,“犧牲”晁錯,吳楚聯軍就失去了反叛的旗號。故而,景帝權衡利弊後,決定腰斬晁錯。

晁錯被腰斬後,吳楚七國聯軍並沒有退兵,漢景帝一面讓自己的親弟弟梁王劉武堅守梁地與叛軍主力打消耗戰,一面派周亞夫領兵出征,去消滅叛軍。最終,在梁地做出巨大犧牲的情況下,周亞夫消滅叛軍,平定吳楚七國之亂。

吳楚七國叛亂平息後,景帝下令諸侯王不得繼續治理封國,由皇帝派去官吏;改革諸侯國的官制,改丞相為相,裁去御史大夫等大部官吏,使諸侯王失去了政治權力,中央政權的權力大大加強,而諸侯王的力量大大地削弱了。併為後來的漢武帝以“推恩令”進一步解決諸侯王的問題,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另外,晁錯還有很多的政治貢獻,他上書文帝重農貴粟(su),其一,貴五穀而賤金玉;其二,貴粟,粟就是小米。提高的農民的收入,在當時的農業社會體系中對於農業經濟是有很大的促進的作用的。

移民實邊,對於匈奴的侵擾,西漢大多采用和親的政策,晁錯對此是不滿的。其實啊,其實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和親其實是最好的政策,匈奴是遊牧民族,他打完就跑,茫茫戈壁你上哪找他,和親後雙方不打仗了,就可以發展邊境貿易了,同時邊境的農民也能種地了,對於雙方老百姓來說都是好事,再說了,打仗,他搶完你扭頭就跑,跑進茫茫戈壁,你去打他切找呢。漢武帝時期對匈奴用兵,到武帝晚期,武帝自己個兒都覺得這仗不能再打了,後來還是繼續和親政策。晁錯對匈奴的態度比較強硬,開始主張武力平定,此議不為文帝所接受後,他仍主張積極備戰,提出移民實邊的策略。對晁錯提出的移民實邊、寓兵於農的政策,文帝立即付諸實施。這也說明漢文帝十個睿智的君主,沒有被忽悠。移民實邊、寓兵於農,就是從內地人口多的地方移民到邊境充實邊境人口,這些移民被以軍隊的形式進行編組,平時是農民種地,不種地時搞軍事訓練,一旦有戰事馬上從農民就變成了軍人,參加戰鬥。這種形式在古代農業社會時期被歷代所使用。


重岐真好


引言:

西漢景帝時期,首都長安的東市大街上,一個身穿朝服的中年男子正快步向皇宮方向走去,不過,這實在有些奇怪,因為前往皇宮的話從東市明顯繞了遠路。正當男子行走之際,一隊禁軍攔住了他的去路,不由男子分說便架起他走向東市的街口。隨即,領頭的禁軍掏出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該犯巧言令色,矇蔽聖聽,以致諸侯叛亂,手足相殘,依漢律,著即腰斬於市,欽此!”男子聽著聖旨的內容,不由得愣住了,口瘋狂的呼喊著:“臣冤枉!臣要見陛下!臣有話要說……”但是,此時卻沒有人聽到他的呼喊,男子身著朝服被腰斬於鬧市口,鮮血染紅了一大片……

晁錯劇照

他——就是漢景帝時期名臣晁錯!他一生最大的功績就是向漢景帝提出削藩之策,卻因此成為諸侯王們叛亂的導火索。為平息諸侯怒火,漢景帝誅晁錯以謝天下,卻釀成了一樁千古奇冤。那麼,在晁錯被殺的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政治權謀呢?

一.事件起因——吳楚七國之亂

西漢開國時,漢高祖劉邦總結了秦朝滅亡的原因。認為秦的滅亡除了苛政以外還有就是皇室子弟沒有權力,導致國家在遭遇危機時沒有宗族的幫助,朝廷勢單力孤以致滅亡。劉邦的總結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他卻錯誤的分析和執行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大肆分封同姓人為王,結果給漢朝的後繼之君們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七國之亂示意圖

早在漢文帝時期,諸侯各國們便開始蠢蠢欲動,而有些諸侯國已經按耐不住,先後爆發了濟北王劉興居和淮南王劉長反叛事件。等到了漢景帝時期,諸侯國問題更加嚴峻,如膠西王劉卬在封國內賣官鬻爵,大肆斂財;楚王劉戌在喪葬期間姦淫宮女,有違人倫。於是,晁錯便建議削奪這些不法諸侯王們的封地,以示懲戒,漢景帝深以為然。

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

——《史記.吳王濞列傳》

但漢景帝的步子邁得太大了,反而激發了諸侯國的反抗情緒。早有反意的吳王劉濞趁機聯絡其他諸侯國發動造反,還聰明的對外宣稱“誅晁錯,清君側”的口號以掩人耳目。在劉濞的鼓動下,很多諸侯國紛紛響應,七國之亂爆發了!有病亂投醫的漢景帝選擇了腰斬激起這次叛亂的“罪魁禍首”晁錯以平息眾怒,這便有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二.朝臣爭鬥——袁晁不對付

景帝一朝名臣也不少,而在文臣中最出眾的當屬袁盎和晁錯二人,他們兩人都向漢景帝提出過不少治世建議,因而為漢景帝所倚重。但這兩位朝臣卻性格迥異,袁盎為人圓滑,晁錯為人耿直,因性格差異兩人彼此不對付,經常在朝堂上當眾爭吵不休,兩人的矛盾也越積越深,甚至發展到兩人無法同時出現在同一個場合的地步。若袁盎發現晁錯來了,即使已經坐下袁盎也會拂袖離去,反之晁錯亦然,兩人形成水火不容之勢!

袁盎劇照

由於袁盎為人圓滑,行為上多有不檢點之處,曾做過吳國國相的袁盎就曾私下收受過劉濞送來的賄賂。因此晁錯在剛被提拔為御史大夫時便蒐集袁盎的罪證,向景帝報告袁盎是劉濞安插在中央的內奸。不巧消息走漏被袁盎知道,他通過外戚竇嬰朝見漢景帝。彼時吳楚七國之亂已經爆發,漢景帝正在與晁錯商量應對之策,袁盎到來後要求漢景帝屏退左右,而後力陳吳楚七國之亂成不了氣候,他們叛亂的根本原因在於晁錯的削藩政策激怒了他們,只要殺死晁錯恢復諸侯被剝奪的土地,叛亂自然會平息。當時,漢景帝並沒有誅殺晁錯的意思,但聽了袁盎的話後使他對叛軍產生了幻想,思考再三後決定誅殺晁錯!

上卒問盎,盎對曰:“吳楚相遺書,曰‘高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賊臣晁錯擅適過諸侯,削奪之地’ 。故以反為名,西共誅晁錯,復故地而罷。方今計獨斬晁錯,發使赦吳楚七國,復其故削地,則兵可無血刃而俱罷。”

——《史記.吳王濞列傳》

晁錯身為公司重要員工,在公司工作,除了要為老闆服務好外,還要和其他同事處理好關係,尤其是袁盎這種重量級員工,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有人給你背後捅刀子。而晁錯恰恰在這方面做的非常差,與袁盎水火不容,終於被袁盎找到機會捅了刀子,命喪黃泉,不亦悲乎!

三.不聽老人言——晁錯自以為是

在叛亂髮生前十幾天,晁錯的父親曾與晁錯有著一番意味深長的對話。晁父勸說晁錯:“你為何一上臺就挑撥皇帝與諸侯王的關係?現在所有人都在議論你,你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啊!”晁錯回答說:“我這樣做是為了天下,為了劉姓的江山和宗廟能夠安穩!”晁父搖了搖頭:“劉氏一族天下安穩了,可我晁氏一族的末日就要來臨了啊!”不久服毒自盡!

錯父聞之,從潁川來,謂錯曰:“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別疏人骨肉,人口議多怨公者,何也?”晁錯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廟不安。”錯父曰:“劉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歸矣!”遂飲藥死,曰:“吾不忍見禍及吾身。”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對於父親的良藥苦口,晁錯並不以為意,終於在十幾天後,吳楚七國發動叛亂,而他們打的旗號就是“誅晁錯,清君側”,晁父的預言成真了!

晁錯與漢景帝

晁錯沒有聽從父親的建議,依然自以為是,沒有選擇急流勇退,失去了最後逃生的機會,最終被漢景帝冤殺,

可憐天下父母心,在這個世上永遠不會害你的只有你的父母,很多時候,父輩們的建議往往是非常具有指導意義的,雖說良藥苦口,卻可以讓我們少生病,少走彎路。而晁錯,因為沒有聽從父親的建議最終釀成了悲劇!

四.皇帝是不會犯錯的——漢景帝的陰謀

因為晁錯的性格和與大臣的矛盾為他的悲劇埋下了伏筆,但事實上,最後下命令的人還是漢景帝!可以說,漢景帝是造成這起冤案的罪魁禍首,在他決定誅殺晁錯的背後,漢景帝又隱藏著怎樣的陰謀和顧慮呢?

1.景帝的幻想——殺晁錯以謝叛軍

對於七國的叛亂,漢景帝事先是沒有絲毫準備的,突如其來的變故讓這位少年天子慌了神,好在父親文帝臨終前給了他良方,周亞夫被任命為太尉主管平叛事宜。

叛軍首領吳王劉濞劇照

袁盎的話使漢景帝有了幻想,他的自私心開始膨脹。對啊!我只要殺了晁錯叛軍便師出無名,我便是正義之師,再說大家都是親戚,一筆寫不出兩個劉字啊!

2.功高震主——漢景帝的權力慾

雖然景帝心存幻想,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如此大規模的叛亂絕不是一個人的原因所造成的,諸侯各國只是借個理由罷了!漢景帝會看不出來嗎?我想,他還是看出來了,但他還是殺了晁錯,原因呢?

漢景帝太瞭解晁錯了!早在景帝還是太子的時候,晁錯就陪伴在他的身邊,朝夕相處下,景帝對晁錯的才能太瞭解了。如今,景帝成了皇帝,而晁錯也位列三公,權力與日俱增。但我們不要忘了,封建的皇帝們都是獨裁者!為了權力,他們可以不顧一切!武帝為了權力,執政生涯換了十三任丞相,還發動了巫蠱之禍,而他的父親景帝,又豈會因為一個晁錯而放棄手裡的權力?

3.權衡利弊——景帝深思熟慮

景帝決定殺晁錯的開始是袁盎進言,但從袁盎進言到晁錯被殺這中間有十幾天的間隔,晁錯是被景帝欺騙繞道東市,撞上早已等待他的禁軍,直到最後一刻晁錯才知道景帝要殺他。因此,晁錯的死是赤裸裸的謀殺!漢景帝殺死晁錯,絕不是一時衝動,而是經過了深思熟慮,認為殺死晁錯利大於弊才動的手!

漢景帝劉啟劇照

其一是大臣的團結問題:景帝需要一批聽話意見統一的大臣,而晁錯的不合群使他遊離於群眾之外,殺晁錯有利於提高中央的團隊凝聚力。

其二是漢景帝的面子問題:諸侯國們打的旗號是“誅晁錯,清君側”,意思就是晁錯矇蔽了自己才導致的叛亂,如果我不殺晁錯那就意味著我承認自己的錯誤,但皇帝是不會犯錯的!用一個晁錯換回皇帝的面子,值!

其三是景帝自身的無恥:他只顧自己的顏面而不顧實際問題,片面的把所有的錯誤都歸咎於晁錯,讓晁錯來做自己的“背鍋俠”。實際上是景帝強行給自己扯得一片遮羞布,反而把景帝的無恥,冷血,自私和愚蠢表現的淋漓盡致!

結語:

晁錯被冤殺的背後是政治暗湧的波動,是朝堂大臣的詭譎,是晁錯自身的性格問題,三者綜合導致晁錯的冤死。正是晁錯的性格缺陷讓他被人揹後捅刀,正是袁盎這樣的小人心理葬送了一位直臣,正是景帝的無恥愚蠢搞出來這場陰謀。而晁錯,只是這場鬥爭下可憐的犧牲品罷了!


相城歷史小學生


漢景帝時期,爆發了震驚全國的七國之亂,以吳楚為首的七國來勢洶洶。叛亂者可謂要錢有錢,要兵有兵。反觀中央政權由於要防備北方匈奴,很大一部分兵力被牽制在長城一線。朝廷根本拿不出多少兵力來剿滅叛亂。再加上吳王劉鼻是久經戰陣的老將,沒經歷過戰場歷練的漢景帝一時慌了神。



這時叛軍打出“清君側”的口號,矛頭直指主張削蕃的晁錯。朝廷內也出現了批判晁錯的聲音,這些人可謂各懷鬼胎,他們有的人確實認為晁錯的削蕃主張有錯,有的則是看不慣晁錯深受景帝信任想趁機除之而後快。



此時的晁錯可謂犯了眾怒,漢景帝不虧是傑出政治家,他一方面為了團結,甚至是討好朝廷大員,聚集平叛的力量,另一方面為了撥下叛軍的偽裝,第三方面也是為了安撫沒有參與叛亂的藩王。綜合利弊後漢景帝斷然將晁錯腰斬於市,用他的一顆人頭,減輕了朝廷內外壓力。晁錯就這樣成了漢景帝的替罪羊。



當時的局勢可謂非常兇險,如果不殺晁錯,漢景帝很可能眾判親離,七國之亂很可能變成八國甚至九國十國之亂。


滄海一粟7528


朋友們別搶,這個問題我來答:

晁錯被冤殺,確是事實。既然是冤殺,那也是有不得己的苦衷,景帝實屬無奈之舉。一個全心實意為國家謀劃長遠安定平穩的肱股重臣,迫於多方原因及壓力,不得己忍心殺之。那一刻,景帝的心定是肝腸寸斷,撒心裂肺,要知道,晁錯不光是柱臣,還是自己的老師啊!



那麼又有哪些壓力及原因呢?

1.“削藩令”的提出過於冒失激進,使得在準備不足時,就開始執行,註定是無疾而終。

本身想法是好的,是想通過這一政策,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管理,削減藩王封地,從而削弱地方威脅,保證國家安全。

但實施過程中,卻是武斷決定,立即削減六七國的郡縣。有點大刀闊斧,過於冒失。這樣做的結果,首先在諸候王心中就會有想法,特別是心生異志,卻一直按兵不動的藩王。認為朝廷是否瞧出端倪,從而引起恐慌不安。

再者大面積進行,畢竟危險性大。如果朝廷以點代面,嘗試性的進行試探。或許結局就不一樣。即便是反叛,朝廷也能輕鬆擊之。可這到好,一削就是多國,把結果看的太樂觀,從而招來七國之亂。

2.削藩令的實施名不正,言不順,反給叛亂落下個“清君側”的口實。突然間的執行,難免讓人誤以為景帝容不下藩王。畢竟分封土地是從高祖開始的,意在劉姓子弟同心協力治理地方,共保中央穩定。

也就說,削藩令是光有想法,沒有應對安撫政策,說明考慮不全面。亳無徵兆的詔令削其封地,是欠缺考慮,令人不信服。

正如晁錯所說,地方一旦強大,不削也反,削了也是反,與其這樣,快刀斬亂麻,早削早了事。道理是這樣。但這也有個時機因素。牽一髮動全身,過於急躁。

在說別人沒反,你這一舉動是逼迫別人,也斷了自己的後路,有點不明智。自古做事,講究個出師有名,捉賊見贓。而這冒冒然的,反而隱朝廷不義!



3.“削藩令”除了景帝,沒人認同與支持,得不到朝臣響應。這和晁錯性格有關,為人過於剛直武斷,心胸不夠通達。不僅和文臣諫臣不和,也和武將難以相處。像周勃,竇嬰,袁盎等均與他心有隔閡。而這些人又是國家,文景仰仗之臣。

於是在好的方案,沒有他人的鼎力擁護,群臣都反對的話,也難進行。也就成了他與景帝間的雙簧戲。於是聲勢浩大的反軍步步緊逼,朝廷眾人君臣卻並不同心,離心離德。晁錯進言景帝親自統兵平叛,自己坐鎮長安。這也是無奈之舉。

結果又被群臣彈劾:不顧皇上安危,陷皇上於險境中,實乃不忠不仁之臣。請求景帝處死。可想晁錯的為人不怎樣,過於一板一眼,而不在乎他人的感受。平時待人處事定是刻板不圓才導致眾人排斥反對。

然而天下不是景帝一人的,做事是需要眾志成城的。把自身置於風口浪尖,也就難免不被淹滅了。

4.除了國內叛亂,還有外族的虎視耽耽。景帝如何也想不到,詔令一下,一石激起千層浪,盡會有如此大的反應。本來高帝以來的漢朝百廢待興,安民養息,正是不想戰爭給國家帶來更重的拖累。對待匈奴上,能忍則忍,能和就和,就算委屈些賠些錢財,至少也換來國家的安寧,也有足夠的時間發展徑濟,強國富民。

而叛亂一起,七國又與匈奴串通一氣,匈奴人也正想坐山觀虎鬥,伺機而待,準備撈些好處。

面對兇狠殘暴的匈奴兵,以及氣焰正旺的叛軍們。此刻的景帝定是寢食難安,憂心忡忡,想想大好河山要是毀在己手,實是千古罪人。



景帝思慮再三,果斷決定,斬殺晁錯。理由如下:

1.斬殺晁錯,可以撇開“清君側”的嫌疑,讓自己在輿論上佔據主動,贏得民心。叛軍不是打著這一旗號嗎!現在斬之,你們如果還不退兵,就能心無旁鶩的按謀反待之。

2.封住群臣之口。表明自身確實受晁錯矇蔽,做下了錯誤決定。也能使君臣一心,共拒危難。在人心形勢上,也都能更利於自己。

3.對外表明態度。讓叛軍和匈奴看到朝廷罷斗的真心。不是不敢決一死戰,而是考慮到黎民姓的安危,不願開戰。同時也是告之,朝廷無懼反叛,早有準備。

4.景帝自身也意識到削藩令的時機不對,不能一意孤行,只能順應民心。待叛亂平之,以後緩緩圖之。也認識到自己在這事件中,所犯下的錯誤。

結尾:晁錯說白了就是政治犧牲品。妄想憑自身才學,乃至一己之力,來改變朝廷存有的弊端,這本身是天方夜譚,不可靠的事。更何況這事是牽扯他的利益,又是藩王身份。俗語講,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只要動了別人利益的事,定要小心謹慎,周密佈局規劃。而草率行事,也把自身置於眾矢之地,萬劫不復。

本篇結束!


銘豪談史


晁錯主張削藩,並全力推進削藩,其所作所為是符合國家利益,也符合景帝內心需求的,但晁錯最終卻因削藩而被腰斬於市,其背後有著怎樣的政治權謀呢?

1、晁錯冤死與其性格缺陷有關

晁錯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在文帝時就嶄露頭角,因多次上書建言治國方略受文帝賞識,後被安排在太子府當差,輔佐當時還是太子的劉啟。後來劉啟登基做了皇帝,更加器重晁錯,對他的建議言聽計從。晁錯雖然智商較高,但其情商不高,為人處世過於死心眼,刻薄不近人情,雖然在皇帝那裡很受重視,但跟同事關係並不是太好,甚至對自己的父親也有點不近人情。晁錯建議削藩,各路諸侯群起而攻之,晁錯父親得到消息後特意從老家趕來,指責他將晁氏家族置於危險境地,苦求晁錯撤回削藩建議,晁錯沒有聽從父親的哀求,一心推進削藩,其父不堪忍受可能到來的滅門之禍,終含恨服毒自殺。有理由猜測,景帝最終下達誅殺晁錯的命令,是與很多官員在背後推波助瀾有很大關係。


2、晁錯冤死與其決策失誤有關

晁錯決策失誤有三:

失誤一:沒能爭取朝廷大多數人的支持。晁錯認為只要能得到皇帝的支持就可以順利推動削藩,於是他不顧朝廷多數人的反對利用景帝對他的信任強行推動削藩,這麼做造成的一個結果是政策雖然通過,但落實的過程會大打折扣。

失誤二:急功近利。由於在執行削藩的過程中操作過猛,諸侯強烈反彈,以至於各諸侯王迅速形成了統一聯盟,大大增加了削藩的難度。如果在執行削藩的過程中從長計議,對諸侯國進行各個擊破,那麼朝廷的形勢就會主動的多。

失誤三:缺乏後續對策。晁錯主張削藩從根本上說是對的,但是他對形勢的估計出現了偏差,以至於七國之亂髮生時沒有很好的應對之策。更要命的是,他既然向景帝提出了一個非常可笑的建議:在前方勝負未知的情況下建議景帝親自出徵平叛,而晁錯自己縮在京城看家。晁錯的這條建議錯就錯在沒擺正自己的位置還把皇帝放在架子上烤,景帝怎麼可能不對其失望。


晁錯的這三條失誤使他的削藩政策走進了死衚衕,也為自己的後患埋下了伏筆。

3、晁錯冤死與景帝的妥協自保有關

削藩的目的是為了鞏固大漢江山,現在卻鬧得江山不穩,一發不可收拾。事情鬧到這一步是景帝始料不及的,七路諸侯現在正虎視眈眈的朝自己行進,這個時候晁錯卻建議皇帝自己披掛上陣,景帝又不是傻子,怎麼可能犧牲皇帝的安全去成全一個大臣的失敗計策。諸侯不是要“誅晁錯,清君側”嗎?只要七國之亂能平定,萬不得已的時候也只能犧牲晁錯了,畢竟造成這個局面的始作俑者是他,他應該負起這個責任。



4、晁錯冤死與袁盎的挑撥離間有關

晁錯與袁盎素有過節,晁錯曾經調查過袁盎的受賄案件,差點判了袁盎死刑,故袁盎對晁錯恨之入骨。在七國之亂爆發之時,晁錯又想借袁盎跟吳王的關係,除掉這個眼中釘。袁盎得到消息後驚恐萬分,決定先下手為強,於是在竇嬰的幫助下,進宮面聖,向景帝陳述解決七國之亂的辦法,指出吳王劉濞並非真心謀反,只是晁錯妖言惑眾,吳王被逼無奈才出兵反叛,如今只要恢復吳國封地並且斬殺晁錯,吳國自然退兵,七國之亂也就迎刃而解了。晁錯的一番話使本就猶豫不決的景帝最終決定棄卒保車,壓死晁錯的最後一根稻草落下了,不久晁錯被腰斬於市。



總結:

晁錯才華橫溢,忠君愛國,然其本性刻薄寡情,未聞其友愛親友以強基固本,只見其繫命運於景帝一線。七國之亂起,不求捨身平亂以安社稷,卻謀憑藉國亂以報私仇;不思良策解難以排主上之憂,卻冀皇帝犯險以失君上之望。懸命之線崩,立身之基陷,身墜人亡,亦在情理之中。“德不孤,必有鄰”,以晁錯之大忠偉才,卻落個眾叛親離、身死名沒,“德不稱其任,其禍必酷”說的就是晁錯吧。


滄浪水清纓濁足


政治方面我雖然一貫看不太透,但是晁錯這個還真是不算難懂,畢竟司馬遷八個字“變古亂常,不死則亡”就概括了,所以按現在說他就是自己把自己作死的,一點不冤,故事不太長也不算精彩,就簡單講講吧!有不對的見諒啊!

晁錯是有才的,算是景帝朝有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提過很多經濟、政治,還有軍事策略。景帝對他也很是倚重,從太子屬官到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可謂是一路高升位極人臣,“封侯拜相”算是成功一半了,如果沒有後來的事大概是能功成名就的,起碼得個善終不難。

主要說說晁錯是怎麼一步步把自己作死的。故事的轉折就是《削藩策》,他是景帝時太子屬官,一路跟隨漢景帝,聰明異常還頗具政治軍事才能,所以這時候他很容易就看出來漢景帝想削藩,急皇帝之所急,漢景帝瞌睡就送來了枕頭,他這一上書可謂正中漢景帝心思。咱們想想這時候可能只有晁錯一個人看出漢景帝想削藩嗎?都是人精不可能看不出來,但是就只有晁錯行動了,說明什麼呢?說明只有晁錯這時候是急功近利,而且我覺得他自己是知道時機不成熟的,不然他不會說“吳王必反”,就像我們不確定時千方百計找理由說服自己時一樣。而且漢景帝都沒有多考慮,什麼都沒準備就行動了,所以在叛亂髮生時才手忙腳亂,晁錯被推出來一點也不奇怪!如果到這晁錯不再犯錯,最壞的結果也就丟官不會沒命,畢竟漢景帝還不想背罵名不會不想辦法保他。作死的最後一步,不知道晁錯是不是真的腦子被驢踢了,漢景帝招晁錯商議對策盡然給漢景帝出主意,讓漢景帝御駕親征,他自己守京城,是不是很想不明白,最起碼你也跟著去啊,怎麼能想出來這種餿主意的!你讓皇帝去冒險,皇帝還保你,那除非皇帝的腦子也被驢踢了。最後就算不是袁盎,為了平息擾亂也會有別人提出來,朝堂之上權利之爭本來就是你死我活,牆倒數人推太平常不過了!

風起雲湧,變幻莫測,伴君如伴虎,晁錯一步錯步步錯,最後成功作死了!說漢景帝無情吧細想又覺得合情合理,畢竟我們不能說晁錯獻策皇帝不採納才是對的,沒鋪好後路呢也似乎怨不得漢景帝,計策是晁錯出的他自己想不周全別人估計更周全不了。最後身份搞不清楚,貪生怕死就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可以靜心也


謝謝!劉啟是西漢開國皇帝漢高祖劉幫之孫,文帝劉恆之子。文帝在後元七年(公元前157)病逝,32歲劉啟即位,是為漢景帝。晁錯胸懷大志,博學多才,能言善辯。曾任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後,歷任內史、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晁錯主張削吳王封地因遭外戚竇嬰反對,未果。但對楚、趙、膠西三國分別以罪被削,此後楚王削東海郡,趙王削常山郡,膠西王削六縣,晁錯又修改有關律令30章,一時諸侯喧譁,反響強烈。後景帝誤信與晁錯有隙的袁盎、竇嬰蠱惑,冤殺晁錯,後悔莫及。七國之亂平定後,藩王對朝廷的威脅基本得以解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