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獻帝退位詔書》入手,探析我國皇位更替中慣用的三大權術

根據現存史料統計,我國五千年曆史共經歷83個王朝,約有559個帝王,其中包括397個“帝”和162個“王”

。同時我們會發現王朝在“皇室”與“諸侯”或“藩國”間更替,“帝”與“王”的身份,也在“綜合實力”的此消彼長中體現,藉此我們從皇位更替慣用的“三大權術”中來深入瞭解!

引言

縱觀我國曆史,朝代的興亡演替中存在著三大慣用的權術,權術間既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也有各自鮮明的特點,不管是朝代被取代還是皇權被交接,都逃脫不了該三大帝王之權術。

這些權術均被謀權者所利用,其狀變化萬千,其形千奇百態,有如王莽者“假借禪讓之名,行篡位之實”;或有周武王者“聲討帝辛,推翻暴政”;或有劉備者聲稱“興復漢室”然最終會因討伐者與被討伐者“綜合實力”的較量,或朝代得以延續,或朝代被取代。

從《漢獻帝退位詔書》入手,探析我國皇位更替中慣用的三大權術

《漢獻帝退位詔書》

試問這三大權術到底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從“禪讓”、“篡位”和“推翻”三個方面給出解讀,讓酷愛文史的讀者們深知其意。俗語稱“藥有藥引,方可入藥”,話題的解讀亦復如此,藉此從《漢獻帝退位詔書》入手,探析我國皇位更替中慣用的三大權術。

禪讓之詔,名位雙收

何為“禪讓”?“禪”其意曰:在上天(天意)和宗廟(祖宗)面前,大力推薦(賢德之才),而“讓”其意曰:讓出帝位(賢德之才),比如:堯禪讓於舜,舜禪讓於禹。同時,禪讓有內外之分,將帝位讓給同姓人為“內禪讓”讓給外姓人為“外禪讓”。可見,堯舜禹間的禪讓為“外禪讓”。

  • 外禪讓

東漢末年,曹操

“挾天子以令諸侯”,擊敗冀州袁紹後,瞬間獲得冀、青、幽、並四州,欲一鼓作氣率兵南下,一統全國。然漢室氣數未盡,孫劉聯盟力抗曹操於赤壁,致使曹軍打敗,形成三國鼎立之局面。

從《漢獻帝退位詔書》入手,探析我國皇位更替中慣用的三大權術

古之禪讓者

曹操年事已高,外加三國態勢牢不可破,臨危之際傳位於子曹丕。曹丕繼承曹操政權,於公元220年逼迫漢獻帝劉協寫下《漢獻帝退位詔書》,意在讓其禪位。

《漢獻帝退位詔書》退位詔日:朕在位三十有二載,遭天下蕩覆,幸賴祖宗之靈,危而復存。然仰瞻天文,俯察民心,炎精之數既終,行運在乎曹氏。是以前王既樹神武之績,今王又光曜明德以應其期,是歷數昭明,信可知矣。夫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故唐堯不私於厥子,而名播於無。朕羨而募焉,今其追踵堯典,禪位於魏王。

詔書寥寥數語,簡明扼要直指漢獻帝在位32年間,天下混亂,民不聊生,此等罪過乃東漢之過也;而曹魏傳達天意,體恤民心,同時使“禁錮之才”得以施展,文人武將各顯其能,此等功績皆歸曹魏政權。

從《漢獻帝退位詔書》入手,探析我國皇位更替中慣用的三大權術

假借禪讓之名,行篡位之實

故漢獻帝欲效仿饒舜之行,將皇權禪讓於曹魏,帝位交於魏王曹丕。這份詔書使漢獻帝及其祖上蒙羞,同時禪讓出帝位證明其曹魏的種種功績,同時以“堯典”為由,假借“外禪讓”達到篡漢的目的。

同時據《資治通鑑》:冬十月乙卯,漢帝告祠高廟,使行御史大夫張音持節奉璽綬詔冊,禪位於魏。

可見,曹丕通過“禪讓之禮”避免文臣們的抨擊,武將們的動亂,麻痺百姓使其認為曹魏取代東漢上合天意之願,同時“告祠高廟”排除“篡漢”之罵名。

反觀曹丕逼迫漢獻帝行使“外禪讓”,實則為篡漢無疑。這種行跡如同“婊子與牌坊兼得”,此乃皇位更替的一大權術也。

從《漢獻帝退位詔書》入手,探析我國皇位更替中慣用的三大權術

招賢納士之舉

  • 內禪讓

內禪讓者此乃為憂國憂民之行為,深知其能力不及社稷之責,甘心讓位於同姓德才者擔任此帝位。

有《宋史·本紀》記載:是日,帝始諭二府,以旬日當內禪,命周必大留身呈詔草。......壬戌,下詔傳位皇太子。是日,皇太子即皇帝位。帝素服駕之重華宮。......然易表稱書,改臣稱侄,減去歲幣,以定鄰好,金人易宋之心,至是亦寢異於前日矣。

即宋高宗趙構在位期間,外患危急,而妥協求和派處處緊逼,主戰派武將凋零,致使高宗處處受到牽制,步步維艱。高宗深感其能力有限,力不存心,卻又不甘趙氏江山付之東流。

從《漢獻帝退位詔書》入手,探析我國皇位更替中慣用的三大權術

宋高宗趙構

然趙構之侄昚,不甘偏安,力圖恢復中原,同時大力改革內政,希望重振國勢之風。下到百姓上到朝廷對趙昚均寄託了厚望,同時趙構之子夭折,在文臣武將的建議下,宋高宗將皇位禪讓於侄趙昚。

此種“內禪讓”行為才是效仿於堯舜之道,上達天意,下表民心,同時趙構禪讓其侄趙昚,是對百姓的責任,使其有家可居,有食填腹,其舉止有功於宗室祖廟。趙構甘心向其侄俯首稱臣,此為帝皇之德,賢才之為,可謂讓人敬也。

篡位之舉,不可長存

“禪讓”“篡位”在某些方面如出一轍,均有“竊取”之意,只是篡位浮在表面,眾臣與百姓共知;禪讓少數人深知其意,銘記在心,被麻痺著居多。

同時“篡位”有朝代內與朝代外區分,藉此分別論述。

從《漢獻帝退位詔書》入手,探析我國皇位更替中慣用的三大權術

宦官趙高影視照

  • 篡位於朝代內,以胡亥為案例論述

朝代內篡位即為皇帝臨危之際傳位於欽定人選,然事與願違皇權旁落於他人(一般為其子嗣或是皇室宗親)。史料記載秦始皇威震四海,欲傳位於二世、三世,乃至萬世,然

始皇病逝於沙丘,陪伴著其子胡亥、丞相李斯,宦官趙高等。

有司馬光撰寫史料《資治通鑑》記載:趙高既雅得幸於胡亥,又怨蒙氏,乃說胡亥,請詐以始皇命誅扶蘇而立胡亥為太子。胡亥然其計。......丞相斯以為然,乃相與謀,詐為受始皇詔,立胡亥為太子。

始皇詔書命塞外公子扶蘇趕回京都咸陽,然趙高違背聖意,密扣詔書不發,並有意讓胡亥繼承帝位,同時趙高用計於丞相李斯,針砭時弊,故李斯與其二者為謀。

從《漢獻帝退位詔書》入手,探析我國皇位更替中慣用的三大權術

公子扶蘇

然扶蘇接到假傳聖旨,命其自刎而死,扶蘇遵守儒家禮數,深知“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之道,在大將軍蒙恬勸阻無效下,自刎而死。

胡亥篡得其父始皇之帝位,雖有密謀但無“禪讓”之虛設。此等行徑在歷代中也屬正常,尤其朝代外篡位。

  • 篡位於朝代外,以王莽為案例論述

東漢朝代,外戚專權、皇帝幼小、宦官干政是其典型的特點,而王莽為外戚專權的代表,並在皇權沒落間“假借禪讓之名,行篡位之實”。在初始元年十二月,王莽代漢建新,建立新朝政權,人稱“新莽”。

據班固史料《漢書》記載:讀策畢,莽親執孺子手,流涕歔欷,曰:“昔周公攝位,終得復子明辟,今予獨迫皇天威命,不得如意!”哀嘆良久。中傅將孺子下殿,北面而稱臣。......今百姓鹹言皇天革漢而立新,廢劉而興王。

從《漢獻帝退位詔書》入手,探析我國皇位更替中慣用的三大權術

王莽篡位

史料可看出王莽狼子野心,籠絡漢室權臣,麻痺底層百姓,攜漢宣帝玄孫劉嬰(孺子嬰)之手,威逼其禪讓。禪讓以周公攝位為例,假意表天意、體民心,使孺子嬰向其稱臣,故此西漢不復存在,新朝初始。

如若為孺子嬰必深感上愧祖宗,下愧黎民,正如唐後主李煜之言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反觀胡亥、王莽、曹丕等篡位之人,江山縱然如此多嬌,可江山不穩,必落他人之手。

“篡位”為皇位更替的第二大權術,此等風險極高,稍有不慎必將殃及六族子弟。同時“篡位”和“禪讓”在一定程度上如出一轍,史學家撰寫史料也有其干涉等,如司馬遷《史記》。

從《漢獻帝退位詔書》入手,探析我國皇位更替中慣用的三大權術

商紂王帝辛影視照

推翻之行,巧立名目

帝國衰落時外戚或是諸侯們會以各種名義竊取皇權,皇位更替,然帝國強盛亦會遭到其他諸侯或是藩屬國的討伐,其中假借“推翻暴政”為由者居多,比如“秦始皇暴政”、“商紂王暴政”等。

同時推翻朝代中也有以“取締”、“興復”為由,直接把當權者取而代之。在此我們在“推翻之行”中,從“暴政”、“取締”和“興復”分別論述,全方面詮釋皇位更替之第大三權術。

  • 推翻之暴政

何為“暴政”?國家或大興土木,勞民傷財;又或一時聽信讒言,做出錯誤之舉;又或無奈之下,做出違背天理之事;均歷代如此。為何商紂王帝辛卻被冠上“暴政”之稱呼呢?還不是西周武王權勢做大,欲有吞滅商朝之意,必巧立名目,或揭露弊端。

從《漢獻帝退位詔書》入手,探析我國皇位更替中慣用的三大權術

武王伐紂

有史料《史記·十二本紀·周本紀》:居二年,聞紂昏亂暴虐滋甚,殺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師疵、少師彊抱其樂器而餎周。於是武王遍告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畢伐。”......武王乃作太誓,告於眾庶:“今殷王紂乃用其婦人之言,自絕於天,毀壞其三正,離逷其王父母弟,乃斷棄其先祖之樂,乃為淫聲,用變亂正聲,怡說婦人。故今予發維共行天罰。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

在這段史料中,揭露商紂王帝辛殘暴淫亂,殺害王子、其叔父比干等,該行為均是違背天理之道,致使商朝及其他異國百姓口口相傳,怨聲載道,同時使其商朝人臣背離、百姓相向,正如《孟子》之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從《漢獻帝退位詔書》入手,探析我國皇位更替中慣用的三大權術

商朝瓦解

可見,不是商朝的國力衰微,而是周天子申討商紂王的言辭一針見血,拳拳到位,使其欲歸附帝辛,效力於商朝者卻步,最終將商朝的民力、人力等挖空,剩餘空殼。

故商朝之所以滅亡,不是因為暴政之行,而是將暴政廣傳於田野,人心信之,人心離之。在此基礎上,周天子自稱傳達天意,下表民心,趁著商朝軍隊對抗蠻夷之軍,將其滅亡。可見,申討之前,揭露弊端,此為謀權者之帝王之術也。

  • 推翻之取締

推翻中有一種取代帝位的方式,可謂“取締”,即為李煜亡國、劉禪亡國等。這種類似於“篡位”,但卻符合民心,本著良善之道。在此以劉禪投降魏國為案例進行闡述!

據《漢晉春秋》記載:霍弋聞魏軍來,弋欲赴成都,後主以備敵既定,不聽。

從《漢獻帝退位詔書》入手,探析我國皇位更替中慣用的三大權術

劉禪樂不思蜀

該處記載,蜀漢大將軍霍弋得知魏軍來攻打蜀國,欲前往蜀漢之地抗敵,然劉後主劉禪聽到後卻不做絲毫準備,此等坐以待斃、自甘墮落的行徑讓人困惑,同時後世對其均由爭議。

再如《華陽國志》記載:維教會誅北來諸將,既死,徐欲殺會,盡坑魏兵,還復蜀祚,密書與後主曰:“原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蜀漢之地,良將輩出,可是當權者讓人心寒。在劉禪投降魏國後,姜維卻銘記諸葛亮之心願,誓為蜀漢死,隨後獨自一人在對抗中失敗,為國犧牲,可謂有諸葛亮之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從《漢獻帝退位詔書》入手,探析我國皇位更替中慣用的三大權術

蜀漢名將姜維

  • 推翻之興復

憑藉自身條件,或假借“正義之師”,行推翻或討伐之實,如“興復漢室”、“反清復明”等旗號。讀者們對三國劉備或東漢劉秀等有所瞭解,故藉此為案例,進行深入詮釋其憑藉“興復”的旗號來推翻當權者或是成就帝業。

據《後漢書·光武帝紀》記載:世祖光武皇帝諱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人,高祖九世之孫也。

漢光武帝劉秀為劉邦第九世之孫,可謂“皇室宗親”。新莽末年,各地起義軍揭竿而起,然劉秀與其兄劉演憑藉“漢室宗親,興復漢室”等旗號,籠絡大批優秀人才,同時“王莽改制”失敗,君臣離心,百姓食不果腹,均有思漢之意。

從《漢獻帝退位詔書》入手,探析我國皇位更替中慣用的三大權術

諸葛亮力圖“興復漢室”

赤眉、綠林、銅馬等為何劉秀能成就帝位,這與“興復漢室”之旗號密不可分,同時與劉秀智勇雙全、識人善用等也緊密相連。可見,要想成就一番作為,必先借助各種有利資源,能“師出有名”、“賦予道義”等,此為皇位更替之權術也。

同時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有言“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其中“舊都”即為東漢京都洛陽。可見,劉備也是打著“興復漢室”的旗號,以此來討伐北魏曹操,東吳孫權及各方諸侯。

從《漢獻帝退位詔書》入手,探析我國皇位更替中慣用的三大權術

《出師表》

史家說評價

歷代皇位更替是歷史演變的必然環節之一,然有的冠以“禪讓”之虛名,行“竊取龍庭”之實;或直接不加掩飾,剷除異己,霸佔皇權;或推翻當權者,取得代之。這三大權術有胡亥篡位者,歷經當代將秦朝幾百年社稷毀於一旦,也有劉秀等明智者以“興復漢室”之名,開創東漢政權,使其漢朝延續約200年之久。

“禪讓”、“篡位”和“推翻”均是為了爭奪皇權,沒有好壞之分,只有謀權之體現。成功者接受朝拜,威震四海之地,失敗者身首異處,累及他人,甚至九族之親。

從《漢獻帝退位詔書》入手,探析我國皇位更替中慣用的三大權術

“正義之師”

可見,皇位更替極其危險,要想妥善的處理必先冠上“正義之道”以塞文臣武將之口,同時矇蔽勞苦百姓使其信任當權者乃順從天意之道,符合自然之理。如此才能確保帝位之穩定,江山社稷之長存,否者留下“他人之口”、“心存芥蒂”,有朝一日必將帶來禍患。

今日巧借《漢獻帝退位詔書》為切入點,深入剖析我國皇位更替中慣用的三大權術,均為個人見解,如有異議者,彼此均可交流,攜手走進史料古籍,沿著前人足跡,回望那段崢嶸歲月!

參考文獻:《漢獻帝退位詔書》、《資治通鑑》、《宋史·本紀》、《漢書》、《史記·十二本紀·周本紀》、《漢晉春秋》、《華陽國志》、《後漢書·光武帝紀》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