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國門,君王守社稷的明王朝是怎麼建立的?

公元1386年,農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應天(南京)稱帝,這是漢人最後的一個封建王朝。

公元1644年,崇禎煤山自縊身亡,這個存在了276年的王朝轟然倒塌。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看大明王朝是如何在歷史的舞臺中悍然登臺!

朱元璋的要飯之路

朱元璋本來是一個地主家的放牛娃,因為連年饑荒,家裡吃不起飯。就去廟裡當了和尚,最後因為寺廟裡也沒飯可吃。那怎麼辦?大家只好出去化緣(要飯)...

沒想到這出去一要便去了三年,這三年間朱元璋吃了很多的苦,捱了許多的餓。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一次出去朱元璋可算是漲了許多見識,農民起義、白蓮教讓朱元璋都見識到了。這三年,為朱元璋日後建立大明帝國,稱霸中原。可謂是"意義深遠"。

朱元璋的一個好朋友

總是這樣要飯也不是個樣子啊,這時候就體現出有一個好朋友的重要性了。朱元璋有一個好友叫湯和。在紅巾軍中當兵,湯和寫了一封信給朱元璋。讓朱元璋來紅巾軍當兵,朱元璋這時候都吃不上飯了。哪裡還管其他的,便去投奔了湯和。朱元璋在紅巾軍中安定了下來,在紅巾軍中朱元璋充分的發揮了自己的才能。事實證明,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朱元璋就是那一塊金子。而發現金子的人是郭子興,當時紅巾軍的將領。朱元璋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每當打完勝仗獲得的戰利品全部都交給了郭子興。不貪圖功勞,這樣的人怎麼會得不到大家的喜歡呢?朱元璋就這樣從一個放牛娃到敲鐘的和尚,直至現在的反賊。

朱元璋的"創業"之路

朱元璋的"創業"之路真可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娶了郭子興的女兒後,在滁州剛剛拉起一支隊伍,便拱手給了郭子興。沒辦法,繼續打工唄。在郭病逝以後,朱元璋重新掌權,慢慢的發展自己的力量。這時候就已經在為自己的稱帝之路做準備了。不可否認朱元璋雖然沒怎麼上過學,但他明白知識的力量。就像漢高祖知人善任,當然稱帝后的兔死狗烹也是為人所詬病。隨著朱元璋的壯大,他的最大對手便只有陳友諒了。這時候一場著名的龍灣戰役就此打響,朱元璋大敗陳友諒,隨後就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消滅張士誠、方國珍。

龍灣戰役

就此朱元璋的創業之路就此完成,朱元璋在從一個籍籍無名的放牛娃到開國皇帝的這段時間受了多少苦我們不得而知,他最初的願望就是想要吃得飽飯,睡得好覺。只怕他當時也不敢想到他以後竟然以一個普通人,成為中原共主、名垂史冊。

大明王朝的建立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大封諸將為公侯,部份追封為王。初封六公,其中以五大將、一大臣為開國元勳。分別為: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遇春、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而後又追封胡大海為越國公、戰死的丁德興為濟國公,湯和為信國公、馮國用封郢國公。次年,明太祖於雞鳴山立功臣廟,六月初三日廟成,朱元璋親定功臣位次,以徐達為首,次常遇春、李文忠、鄧愈、湯和、沐英、胡大海、馮國用、趙德勝、耿再成、華高、丁德興、俞通海、張德勝、吳良、吳楨、曹良臣、康茂才、吳復、茅成、孫興祖凡二十一人。死者像祀,生者虛位。又以廖永安、俞通海、張德勝、桑世傑、耿再成、胡大海、丁德興七人配享太廟。

大明王朝自此登上歷史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