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司马懿死在诸葛亮前面,且诸葛亮能多活20年,蜀国能否收复中原恢复汉室?

月影青霜


不能。

1. 在诸葛亮几次北伐时司马懿是强敌,但不是唯一强敌。曹魏方面还是有一些精兵强将的。并且毕竟曹魏地域广阔,即时诸葛亮能进入中原,但毕竟实力有限,蜀汉连年征战,很难保证后续的兵员物资补给。

2. 就政治上,曹魏内部相对比较团结,军政大权都在曹氏宗亲手机,并且经历了曹家几代人的苦心经营,比较安稳。蜀汉就不一样了,本来就是外来政权,刘备进入蜀地后就形成两大势力,一个是外来势力,一个是本地势力。刘备在世时还能互相牵制,刘备去世后,以诸葛亮为首的外来势力全面打压本土势力。诸葛亮北伐时难免会让他们有机可乘起来报复。

3. 就君臣上,曹魏虽然一代不如一代,但毕竟有很多宗亲作为中流砥柱,前线的战将也不用考虑太多后方军政事宜。而诸葛亮虽然出兵在外,但后方并不放心,后主刘禅昏庸无能,信任小人。

4. 如果诸葛亮取得北伐取得很大顺利,曹魏必定会联络东吴,东吴也一定会趁机攻击蜀汉,因为东吴不可能让诸葛亮把曹魏灭掉,他们是互相制约关系。有人说了,会不会蜀吴联合灭了曹魏呢,不可能,蜀汉政权的立国根基是恢复汉朝,那是汉朝的正统,灭掉了曹魏怎么可能会跟东吴平分天下。所以东吴不会联合蜀汉灭了曹魏。

这些都是个人看法,欢迎一起探讨。


我要闯出一片天


在三国历史上,最让读者伤心的是诸葛亮病死五丈原。
假如诸葛亮没有死的这么早,而是和司马懿那样活的时间那么久,蜀国能够完成逆袭,打败曹魏政权吗?


笔者认为是极有可能的。

因为在三国后期,其实就是诸葛亮,司马懿和孙权三个人争夺天下。

像早期比较厉害的人物,曹操,刘备,孙策这样的枭雄都已经去世。

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个人的能力不相上下。

如果是司马懿提前去世,诸葛亮还能活20年,那么诸葛亮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完成他的北伐事业。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最为接近成功的一次,就是在上方谷围困了司马懿的大军。


当时的司马懿走投无路,已经准备自杀殉国了,一场大雨救了他的性命。

如果没有这场大雨,司马懿和他的儿子司马懿,以及庸凉的守备军,都会在这场战争中殉葬。

没有了司马懿,魏国和蜀国的实力将会更加接近。

曹睿虽然是一代明主,但手下能打仗的大将却不多。

像早期的曹仁,张辽,许褚,徐晃,张郃都去世,放眼整个魏国还有谁是诸葛亮的对手。
诸葛亮拿下庸凉地区后,可以在附近征集士兵,军粮。


再也不用从益州千里迢迢的运送粮草军械到前线。

这对诸葛亮北伐来说,无异于增加了胜算。

在这20年的时间里,曹睿已经去世,剩下的曹芳和孙权,根本不足为虑。

孙权虽然活到了公元252年,但他在晚年的表现实在不敢恭维。

所以,诸葛亮在魏延,姜维,王平和廖化等人的协助下,北定中原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诸葛亮去世后,剩下的东吴孙权,就算刘禅是一头蠢猪,也能轻松的解决掉。


这样的话,蜀国统一三国提前实现大一统,还是很有机会的。

—End—



冷月钩沉


熟读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当世老谋深算的军师,如果不是战乱年代,或许他俩可以把酒言欢、吟诗作对也不是一件未尝不可的事情。

但这都后人的一厢情愿,话到这里,言归正传。如果当时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在上方谷一把火将司马懿烧死,那是否真的就可以平定魏国,从而饮马黄河一统中原呢?

先来看看一下当时的态势。诸葛亮为完成先帝遗愿,第六次率军出祁山,他深知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北伐中原的机会,所以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偏偏他的对手还是狡猾如狐狸的司马懿,司马懿也不是一般人物。在前几次的交手中,已经领教过诸葛亮的手段了,这次就是坚守不出,摆出一副看你能奈我何的状态,想借此耗尽蜀军粮草,从而达到逼迫诸葛亮撤军的战略目的。

然诸葛亮岂非等闲之辈,看穿了司马懿的伎俩,于是将计就计。在上方谷预先准备了大量的干柴等易燃物,同时派兵用木牛流马从蜀中来回运粮。司马懿见状,终没有按耐住性子,在手下的丛勇下,直奔上方谷而来,想一把火烧了蜀军粮草。

等司马懿父子三人进谷之后,才发现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粮草,急忙下令退兵时,诸葛亮扇子一挥,蜀军便用火箭向魏军射去,顿时上方谷一片火海。司马懿父子自知这次可能在劫难逃,三人便抱头痛哭等死,然而正当火旺人困,谁料此时天降大雨将大火扑灭,司马懿率魏军奋勇拼杀侥幸的逃脱了,致使诸葛亮无功而返。

如果,当时天没有下雨,司马懿父子三人都被烧死,后面的事情便相对简单了。诸葛亮会指挥大军趁势拿下渭南和渭北两座魏军大营,同时剑指长安。

如果事情按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接下来会发生的变化就是:

1、诸葛亮本人借此可有调养一下身体,把自己身体养好,生命可以多延续10年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他最大的对手司马懿已不复存在,心里的石头可以暂时的放下去。而魏国剩下的军师或者是将才基本上没有几个可以拿得出手的,邓艾或者是钟会,诸葛亮可以分分钟把他们秒杀。

2、一年后,诸葛亮率军必然会前出到关中平原,这里可有大片的良田可供耕种,也更容易以战养战。人口和粮草都有了,再加上蜀国又是大汉朝的延续,在民心上可能会更有所向,拿下长安是迟早的事情。

3、他还有一个厉害的角色在辅佐他,此人就是姜维。论武力、姜维不输魏延,论智谋,在当时除去司马懿和诸葛亮,他称第三恐怕也没什么人出来反对。

按照以上三点的分析来看,如果司马懿真的在上方谷被一把火烧死了,假以时日,诸葛亮一定会饮马黄河,一统中原。至于蜀国的盟友:吴国,也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刘禅迁都长安而已。








生命的不可思议


肯定不能。

第一,蜀中人口不足。人口不足,经济就不能发展,兵源粮草也没有保证。到蜀汉亡国的时候,举国之兵不过十万,而且是以牺牲农业人口作为代价的。所以三国之中蜀汉z政权稳定却最先灭亡,魏吴都经历多次政权更迭,甚至血流成河都没事儿,根本就在于此。时间拖的越久,蜀汉就越疲惫,实力就越弱。

第二,按隆中对的计划,伐魏需要兵分两路,分别从荆州和汉中出兵,一路攻许昌一路攻长安,迫使曹魏分兵。淡关羽败亡失荆州使蜀汉只能从汉中出兵,虽然联络了东吴,但是东吴上陆就不行,一直没有什么胜绩,所以曹魏可以集中兵力防御蜀汉北伐。

第三,蜀汉所依赖的是地利,群山围绕,易守难攻,但同样造成汉军也不容易出去,出去了粮草也不好供应的问题,本来自己的长处由于自己需要出去打,反而成了缺点,曹魏也好防御,来回来去就那几条路。

第四,刘备入蜀对蜀中大肆搜刮,用“直百钱”淘尽蜀中财源,夷陵一败挥霍殆尽,所以出师表才说:“益州疲弊”,钱没了,老百姓和地方大族都得罪了。

第五,曹魏占据了西北的养马地,纵观中国历史,西北养马地都是必争之地,没有马就无法组建骑兵,所以蜀汉出名的也是山地步兵,这种山地步兵防御可以,对阵就差了。

第六最重要,读中国历史就不能离开士族门阀,几乎所有的历史事件背后都有他们的影子,汉到晋犹重。曹操自己就是顶尖豪门,司马家也是,他们有北方士族的支持,反观蜀汉,一部分荆州派家都没了,蜀中士族就那么点力量也压榨差不多了,所以蜀汉后期主和派压制了以姜维为代表的主战派就是如此。

综上所述,可以很清楚看出,别说诸葛亮了,就算姜尚,张良复生,蜀汉也没戏!


闲翻古书笑谈历史


婷婷认为即使诸葛亮能多活20年,蜀国想要收复中原恢复汉室也根本不可能。

魏国将多兵广

三国时期魏国占领的地盘是最多的,而蜀国和吴国地盘加起来还不到魏国的一半,这也就造成了魏国将才特别多,兵特别广,而且还有曹休、张郃、曹真等大将还活着,对于诸葛亮也是不小的威胁。



曹叡也不是一个无能的帝王

从诸葛亮第一次和第二次北伐并没有动用司马懿,但是照样杀的诸葛亮败退,特别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大破天水、南安、安定三郡,让魏国全朝震惊,但是曹叡却指派张郃攻破街亭,切断了诸葛亮的后路,使得诸葛亮不得不撤退。


蜀国后继无人

因为关羽被东吴所杀,刘备倾全国兵力复仇东吴,但是被陆逊大败而归,使得蜀国元气大伤,后诸葛亮又五次北伐,导致蜀国国力越来越虚弱,既使诸葛亮攻下长安,并占领关中地区,魏国也会侵全国兵力攻击诸葛亮,而诸葛亮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将才去防守,只能退回益州。

看到魏国大败,东吴孙权肯定会偷袭诸葛亮。

三国鼎立的形势已经形成,如果诸葛亮打破三国鼎立的形式,东吴孙权肯定会联合魏国一起攻打诸葛亮,诸葛亮到时腹背受敌,本来诸葛亮打魏国就已经很吃力了,如果再加上东吴孙权,诸葛亮根本就毫无胜算。

仅靠诸葛亮一人想要恢复汉室,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婷婷爱历史


肯定不能,国力太弱,人材调敝。蜀国因连年征战,国困民乏,天下九州,蜀只占其一。而魏国地大物博,人材众多。并非只一个司马懿。而且老百姓生活安定,政治比较清明,但靠一个诸葛亮是灭不掉魏国的。不过亮有生之年据守是没问题的。蜀国最终的命运早一点或晚一点灭亡的问题。


根285927616


按着小说的剧情,如果司马懿死在诸葛亮之前,诸葛亮多活20年,蜀汉可以发展到鼎盛,即使不能统一,也可以碾压吴,魏。到时候,就会出现合纵连横。吴魏联和对抗蜀汉,就像小说中三国后期吴蜀联和对抗魏国一样。至于统一,因素有很多,三国归晋的时候,晋的经济,文化,军事实力,已经完全取得优势。蜀汉当时的综合实力,想达到这种优势,短时间很难实现。


辛晓磊0608


不可能,诸葛亮用兵太稳了,不要被三国演义骗了,司马懿不跟诸葛亮打是养敌自重,不是打不过。以小打大都是要出奇制胜的,而诸葛亮都不行险,要是换一下还差不多!


samruanqiqi


不可能,蜀国因地域和立国短,基础薄弱,只能以攻代守,损耗元气,无力改变


余非鱼杨


不可能,蜀国因地域和立国短,基础薄弱,只能以攻代守,损耗元气,无力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