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夷陵之战刘备胜了,抓到孙权将会怎样处置?

翠如如


夷陵之战如果刘备胜利了,抓到孙权会如何处理?



夷陵之战打赢,和抓到孙权是两回事。刘备即使打赢夷陵之战,也不一定能抓到孙权,因为孙权是最高领导,不会亲自上阵玩命。而一旦形势不好,孙权就会早早打算,包括部署最后决战、许愿谈判、交出替罪羊、化妆潜入民间、逃跑等。孙权还有海外关系,比如辽东公孙渊;比如将军卫温、诸葛直曾经出海,占领台湾,所以,万不得已时,孙权上船出海,逃往海外,都是有可能的。以下从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



第一,抓到孙权可能很小。夷陵之战的战场,在今湖北宜昌一带,距离武昌都很远,历史上刘备被打败后,距进入益州倒是不远,但很能打的陆逊,还是没有继续狂追,放刘备逃回,被接应的赵云救了回去。除了主要是因为,曹丕已派曹休、曹真、曹仁,分别从濡须、洞口、南郡三路攻吴,东吴本土受到威胁,只能自动撤军,给刘备一个面子。当然,陆逊是高级将领,知道吴蜀联合的重要性,目前还不是彻底撕破脸时候,有顾虑双方今后,关系修复的因素。



刘备如果打赢,往东追击,一方面,需要严防曹丕在北路下手,虽然汉中有魏延,但上庸、新城已经丢失,益州的巴西、汉中侧翼暴露,虽有黄权督水军,顺流东进,刘备每到一处驻军地,黄权则屯住水军,带兵登上北岸,每日巡哨江北一百余里,防范曹魏。但很明显,这种流动式防御,一旦距离蜀本土过远,是没有用的,容易被截断后路。刘备失败后,黄权无奈投降魏国,就是明证。



第二,东吴面积、人口、军力、经济等各方面,都要强过刘备不少,刘备在已经失去荆州情况下,单靠益州一州之力,即使打赢,也只是一场区部战争,不可能动摇东吴根本,即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亲自指挥这一战,也是办不到的。只能是愿望、梦想、加上空高兴而已。



第三,抓到孙权,只可能意外捡便宜。如果孙权昏了头,冒冒失失闯入战场,刘备瞎猫逮个死老鼠,真的抓住孙权,估计也不会怎么样。因为,孙权毕竟是一国之主,与直接杀害关羽、张飞有关的马忠、靡芳、士人、潘璋、范强、张达、吕蒙等人不一样。刘备也是一个深喑政治游戏的高手,虽然嘴上狠得咬牙切齿,可一旦真抓到面前,刘备还真不敢自作主张,当场杀掉,至少会不远千里,派人请来诸葛亮、李严等重臣,慎重商议,确定一个处置办法,或者把孙权押回成都,听侯处置。



第四,这种意外抓到孙权,和彻底打垮、摧毁、平定东吴,是不一样的。东吴国家实力仍存,孙权的长子孙登,字子高,已经十三岁。次子孙虑也有八九岁了。后来,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时,立孙登为皇太子。对孙权国政,多有进谏。镇守武昌时,处理政务谨慎得体。孙权被抓,刘备死后,刘禅登基也不过十六七,东吴大臣完全可以立孙登即位。所以,这是刘备处理孙权,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大因素。


流誉后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

因为刘备对东吴开战,正真原因只有刘备最清楚。保准一不是为关羽报仇,二不是为张飞申冤。

究其原因,笔者以为刘大耳朵穷其半生,几无立锥之地,东依西靠,时时如丧家之犬,追随者只共苦了,没能同甘。

忽一场赤壁之战,刘备如梦般捡的多半个荆州,接下来又夺川成功,与曹操交战中击溃曹军并取关夺寨。刘备锋芒一时无俩,突然间荆州沦失,那叫一个心痛,曹吴两家,那家人口都超过百万,而西川刘备只有区区九十万人口,按理说现在刘备应该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内促经济,外联东吴,严防边际,等到时机。

有时发展太快了,人就膨胀了。曹操的赤壁之败余温尚存,况曹军是十二万对吴军三万与刘军九千。而刘备领不足十万川军,深入吴地,就想全夺东吴,真有点夜郎自大了。

且不说以小吃大,危机暗伏,再孙权以向曹丕称臣,曹兵却按兵不动,坐观虎斗一目了然。刘备看不懂,孙权却心知肚明,笔者以为应是大军防丕为主,战刘为辅。最后孙权两条战线全部取胜。

再说刘备,你就打下东吴又能如何?倾国之兵打下东吴,必是疲惫之师,曹魏会打着恢复东吴的旗号联合东吴残军包了你的饺子,笔者不知刘备会怎么对付孙权,只知败的好,刘若胜了吴蜀会加速灭亡,三国历史就会改写,也就没司马家什么事了。没有战争,司马懿凭甚坐大?


抗日限南朝鲜


如果刘备真的夷陵战胜,接着把孙权抓住了,这事很好办哦。

不等孙权来找,刘备就跑去老丈人家了。

孙权:“老妹夫,咋才来呢?”

刘备:“好几年不回来了,变化挺大哦,找不到路了哈。”

孙权:“不是派陆逊那小子去接你了吗?咋还会迷路呢?”

刘备:“路不好走,陆逊小子就想在荒山野岭放把火,烧出条道来,不想火太大,耽误了行程。”

孙权:“来了就好,我妹刚刚还唠叨你呢?这会儿你们团聚,做哥的也就放心了。不过呢,老曹虽然死球了,但他儿子也不是省油的灯啊,几次逼我称臣,可我就是不答应,知道你早晚会回来的。当年把妹妹嫁给你,我就没看错人。”

刘备:“呵呵,这几年幸好你替我顶着江北,我才好在西边对曹操下手。这下又把荆州的事替我摆平,我就更省心了。”

孙权:“必须的必,你现在一大把年纪,也没有多少时光了。但我那外甥还年轻,我不得替他打算嘛。”

刘备:“是啊是啊,当年这孩子被老曹吓了一下,有些胆小怯弱,还指望你这做舅的多照应哦。”

孙权:“虽说子瑜的弟弟孔明为人还不错,但毕竟是外人哦,还得依靠自己家亲戚不是。”

刘备:“这些事都好说,我最操心的还是北边的事。虽说在成都已经给献帝开了追悼会,但听说他还活着。我心里着急啊,想尽快赶过去把这事弄清楚。”

孙权:“是啊是啊,我一直也在怀疑这事呢,我听说他还活着,你咋就给他开了追悼会呢?我这里粮草充足,你抓紧让你的部下休整一下,少玩几天,就过江去,看看到底咋回事。这边的事有我在,你就尽管放心好了。”

刘备:“二哥所言极是,我也是这么想的。我虽然称了帝,本来这次过来,想让你也做几天皇帝过把瘾。毕竟风水轮流转,皇帝这事也得轮流干。可听说献帝还在,那你就暂时还做你的吴王。等见着献帝后,我把皇帝位还给他,跟他说说,也让你做几天皇帝。”

孙权:“好耶好耶!”

刘备:“那就一言为定。”

孙权:“一言为定。”

妹夫舅子一起继续喝酒猜拳,一觉醒来,说:“我靠,这是做梦哦。”


豹眼看历史


首先夷陵之战胜了,刘备就一定能抓到孙权吗?夷陵位于今天的湖北,按照三国的说法依然在荆州境内。孙权的统治中心在江东,就算刘备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拿下的也是荆州部分或者全部地区。如果刘备继续东进,孙权必将殊死抵抗,北方曹丕也不会坐视不理……所以说哪怕刘备取得了夷陵之战的胜利,抓到孙权的几率还是很低。

当然,既然是假设,我们就假如刘备抓到了孙权,按照当时的环境,刘备估计也不会把孙权怎么样!汉献帝退位,曹丕封其为山阳公,后来刘禅投降魏国,被封为安乐公得以善终。回到刘备本身,当初拿下益州也没有把刘璋怎么样!可以做出推论,就算是刘备抓到孙权,最多找个穷苦地方安置,应该不会取孙权的性命。

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取决于当时的时代背景。那个时期的人们不像后来动辄灭人全家,即便是谋朝篡位也要讲究一个章法,不能随便杀人。取天下关键在于得人心,不说别人刘备一直以仁义示人,如果说孙权抵死不投降那么死了活该,一旦孙权头像刘备就算心里不愿意也会善待。就像当初的曹操,张绣杀死他的长子曹昂,投降后依然得到优待。

假如刘备杀了孙权,江东孙家旧臣必然反抗,对刘老板来说也是得不偿失。回到实际,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目的是夺回荆州,荆州是重要的战略要地,想要实现隆中对进而统一天下离不开荆州。荆州对孙权也很重要,既是阻挡刘备的屏障,也是进取中原的基地。按照实力来讲,双方谁也没有能力消灭谁,毕竟还有一个曹魏。所以孙权哪怕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并没有继续攻击刘备。同理,刘备如果胜利,最多占据荆州,不会继续攻击孙权!


历史不退货


夷陵之战看上去刘备很有义气,为了自己的两个小弟张飞关羽报仇,其实刘备的内心只是以此为幌子,试图夺取在关羽手中丢失的荆州地区。

历史上刘备被陆逊打败,最终病死白帝城,留下了诸葛亮一个人继续负重前行。如果我们开动金手指,把历史的结果调转一下,最终刘备取得了胜利,并且活捉了东吴之主孙权,那么后来会怎么发展呢?

孙权会不会死呢?

我想应该是不会的,孙权的结局很有可能是被刘备带入四川,刘备为了显示自己这个大汉朝皇帝的仁慈,加封孙权一个什么杂号将军,负义侯的称号。

在三国时期,各位君主心胸都像大海一样宽广,对待敌对势力的君主,很少会赶尽杀绝痛下杀手。曹丕在篡位之后封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自此刘协悠游林下。

张绣杀害了曹操的爱将典韦,长子曹昂,但是他在投降曹操之后,曹操依然善待于他,并没有因为杀子之仇而将他杀害。作为乱成贼子的曹氏家族,都尚且对于手下败将不乱开杀戒,

那么一向以仁义作为自己flag的刘备,自然也不会放弃这次表达自己仁义的机会。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孙权和刘备还有着亲戚关系呢!

孙权的妹妹可是嫁给了刘备做夫人的,孙权还是刘备的大舅哥呢,大家都是实在亲戚,没有必要撕破脸。再加上孙权这方有诸葛瑾,这可是诸葛亮的哥哥,他负责和诸葛亮串联,相信能够保住孙权的荣华富贵。

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我们的假设是夷陵之战,刘备获胜,并且抓住了孙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刘备就席卷了江东。因为在孙权政权的北方,还有曹魏帝国这个庞然大物准备渔翁得利呢。

刘备如果想要在曹丕反应过来之前,拿下整个江东,那么抓住孙权之后要第一时间宣布厚待孙权,让孙权写亲笔信,劝降江东诸将。

毕竟孙家三代在江东,号召力很强,有一些地方实力派在观望。如果刘备对孙权处置得当,他们会心甘情愿的投降刘备,这对于刘备吞并整个江东地区是一大助力。所以说孙权肯定不会死,不仅不能死,还得让他活的开心,活的舒心,这样才能让刘备的利益最大化。

但是假设终究是假设,荆州对于孙家和刘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是向中原扩张的跳板。但是相信双方绝不可能真正的撕破脸,打个你死我活,毕竟边上还有曹丕准备捡漏。

任何一方在战场上取得压倒性胜利之后就会见好就收,所以历史上孙权在取得胜利之后,也没有对刘备军队赶尽杀绝。所以刘备军队如果取得了胜利,也绝不会乘胜追击,寻求消灭孙权,这不符合刘备集团的最终利益。


历史评说


大家好,我是二锅头饺子哥,我来简单回答一下。


夷陵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真可谓是浩浩荡荡,异常惨烈。一开始是刘胜孙败,后来是孙胜刘败。如果夷陵之战刘备胜了,抓到孙权将会怎么样处置?我认为会把孙权杀了。

一是兄弟情深。孙权给潘璋下了一道命令:羽至即斩。自己的好兄弟关羽被孙权杀了,肯定是要报仇雪恨的啊。虽然《新三国》里,表现的不是孙权杀得关羽,而是吕蒙。但是不管怎么样,自己的好兄弟死了,要血债血偿。

二是一统南方。曹操是统一了北方,刘备自己肯定也想一统南方,杀了孙权,就再无后顾之忧了。这样就可以与曹操争雄。还有就是江东这个位置好,除了有长江天险,关键是出兵讨伐曹操很方便。要不诸葛亮说:“大军转运粮草极其不便啊,要经过难走的剑阁道。要是荆州尚在我们手里的话,就方便多了。”灭了江东、杀了孙权,可全力挥师北上,与曹操一争雌雄!三是一山不容二虎。孙权是个极其聪明、有智谋、有大志的人,也想当皇帝,也想统一南方,乃至统一天下。因此刘备胜了以后,不可能容忍身边有这样的大隐患,必然要杀之。


二锅头饺子哥


夷陵之战是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失败被杀的一年之后,由刘备在刚刚称帝两个月之后,发动的一场针对东吴的报复军事行动,刘备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想通过夷陵之战夺回属于自己的荆州三郡。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在自己的暮年,能通过最后一场大规模征战,为自己的继承人留下一个有优势的政治遗产,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能让下一代统一三国,这既是刘备的理想,也是刘备一生最想干的事。

夷陵之战刘备倾注了晚年的全部精力与毕生心血,集益州半数之军,蜀汉能征贯战之将,想进行一场势在必得、击败东吴、全取荆州的战争。

可惜的是,刘备这个征战一生,身经百战,百折不饶,永不放弃的枭雄却因为自己的大意,败在了名不经传,且毫无名气的晚辈陆逊身上,4万益州军和1万沙摩轲蛮军几乎是全军覆没,刘备这个打了38年仗的老兵油子,最终因为羞愧、绝望、伤心、愤恨,各种不同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含恨离开了这个世界。

刘备失败了,所以他走了。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取胜了,历史会如何改写呢?

夷陵之战之所以叫夷陵之战,是因为刘备被陆逊阻挡在夷陵这个地方,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再往长江下游走,就是当时的江陵城,今天的荆州市了,如果刘备取胜,蜀军将会兵临江陵城,接下来就是一场围城战。

江陵是一座坚城,如果当年赤壁之战后发生的南郡之战一样,江陵城是不容易打的,但是如果刘备拿下了夷陵,那么江陵就失去了西边的屏障,江陵尽早还是要丢,况且在一年以前,江陵城还是刘备手下大将关羽治下的荆州三郡的治所。

刘备在荆州很有民心,这不仅是因为刘备仁义,在荆州施行仁政多年,而且还有诸葛亮编织的荆州巨大人际关系网,刘备政权中的上级官员绝大部分都是荆州人,所以江陵城很有可能会不攻自破,再次回到刘备手中。

刘备接着乘胜攻打东吴,陆续收复昔日荆州三郡的地盘,同时刘备扩大化战争,发动了东吴核心地区的进攻,而刘备攻打东吴是在当前形势下避开强大曹魏,而攻打相对弱小东吴的有利时机。

如果刘备能拿下东吴,抓住孙权,将会如何处置孙权呢?

毫无疑问,刘备是标准的政治人物,政治人物一般不会感情用事,大多数时候只会考虑政治利益,刘备也是如此,孙权父子两代居江东已经二十多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民心基础,刘备是一定不能杀孙权的。

大凡做到政治高位的人物,基本上都是不死之身了,孙权也是如此。孙权虽然被抓,但在江东的影响力绝对是无人可比,刘备需要善待孙权,哪怕是表面上的。

当年刘备攻打益州刘璋时,刘璋投降了刘备,刘备照样没有杀刘璋,而是把刘璋迁到荆州监视居住,仍然给予高官厚爵,不过没有实际的权力而已,刘备不杀刘璋,除了显示自己的仁义外,刘备想借善待刘璋的榜样,而安抚原来益州牧手下投降过来的大臣。

连投降过来的领导者,都能善待,那些原来领导的手下,自然也就安心给新领导卖命,同样的道理,如果刘备抓住了孙权,肯定是向对待刘璋一样对待孙权,把孙权迁移到益州,封个大官厚爵,监视居住,不给任何实际权力,好酒好肉好色供养着。

为什么一定要迁移呢?因为江东本就是孙权的地盘,孙权在江东有相当多忠心的手下和部曲,如果这些人知道孙权在江东,势必会想着法子救援孙权,而且这些江东本地人,在本地又有着绝对优势的资源,比如在当地有武装力量,有眼线,有各种熟人。

如果迁移到陌生的地方,就不会再有人冒着巨大的风险来救援孙权,或者这种风险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就会减少很多的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迁移监视居住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处置办法,而且刘备一定会这么做。

对了,有一点得提,刘备可是孙权的妹夫,当年孙权还将自己不满20岁的妹妹嫁给了年过半百的刘备,这个政治联姻,无非就是双方政治的联盟,凭这一点,刘备也不会把孙权怎么样。

当然了,处置好孙权,刘备就与曹魏划江而治了,接下来,中国历史提前进入南北朝时期,而中国历史也将不会有三国这一段时期。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杀、用、软禁,这是个问题

夷陵之战是刘备最后一次机会,借助报仇的名义想收复失地,假如运气非常好,端了孙权老巢,和曹丕还能来一个势均力敌。而对待孙权和江东士族一定要慎之又慎。

自从丢了荆州以后,两路出兵的策略就彻底破灭了,从蜀地通向魏国的道路太少,有陈仓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褒斜道(褒谷到斜谷)和子午道(魏延那个)。

虽然很容易防守,但是同样也很难进攻,往好了说,此地非常容易割据,外部势力太难入侵,往坏了说,想出兵也很难,实现理想更困难。相比之下,刘备选择了东进,避开秦岭山脉转向长江下游。可能在他看来,顺流而下比翻越秦岭要容易些,更何况荆州之前就是刘备的领土,获取土地也要容易一些。

(来自网络)

刘备战胜

倘若刘备战胜了陆逊,那东吴可以说是一败再败,这种极度影响士气的事情就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简单的就是军心动摇。孙权的老巢北边有天堑长江,这个屏障是弱小东吴得以发展的重要资本,但是它西边就没有这样的屏障,或者可以说,刘备从西打孙权比曹操从北打要容易些。

(《三国演义》刘备剧照)

对待孙权

刘备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在抓到孙权后必定面临如何处置的问题,其实可以想象,刘备取得东吴土地并不是他的全部目的,北边的广阔疆土也是他想要的。想和曹丕对抗,就必须快速安顿好东边的势力。孙权必须妥善处理才能让吴人心悦诚服,所以杀了孙权绝对不是好的选择,就像曹丕没杀汉献帝,司马昭没杀刘禅一样。

(《三国》剧中孙权)

对待士族

孙权和江东的士族有着共同的利益,士族的利益必须得到保障,假如还向压榨蜀地士族一样对待江东士族,必然会反声一片,其实只要对少数顽固派加以打击即可,剩下的人才全部重用,时间会抹平仇恨,刘备可以同江东士族合为一体。


泊图泊途


在笔者看来,如果刘备打赢了夷陵之战,孙权不会有好下场。

刘备发起夷陵之战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关羽和张飞报仇,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要重新夺回荆州。

荆州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鲁肃曾对孙权形容荆州的险要和富饶:“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下,外带江汉,内阻山险,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安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矣。”

可见荆州是三方势力都想要占据的地方。

另外,早在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时,就有三分天下的构想,用荆州做根基,作为北伐的大本营,刘备是在履行当年诸葛亮的军事谋略。

夷陵作为荆州的西大门,也是三峡的出口,陆逊曾经说过。

“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 荆州可忧。”

可见如果夷陵被刘备攻占,荆州城也不会支撑很久。

所以,如果夷陵之战刘备胜了,孙权的老巢就真的危险了。

那么,孙权兵败被抓,刘备会如何对待这位曾经的盟友呢?

笔者认为,刘备应该会杀了孙权。

因为孙权是东吴的领头羊,孙氏家族更是经营了三代,在江东有着很深的根基。

孙权不死,东吴将会降而不服,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叛乱。

加上关羽和张飞就是因为东吴而死,刘备为部下报仇,显得合情合理。

大家可能会觉得,孙权是刘备的大舅哥,看在孙尚香的面子上,不会危难孙权。

但不要忘了,最是无情帝王家,刘备作为一个枭雄,必然懂得这个道理。

当时的刘备已经63岁,而孙权才30多岁,这样的差距让刘备知道,自己肯定不如孙权活的时间长,为了自己的儿子刘禅能够多做几年皇帝,他也会杀了孙权,替儿子和蜀国扫清一个障碍。

至于,杀孙权会寒了天下人的心,刘备自然有考虑到,但是他已经等不及了,必须要快刀斩乱麻。


所以,刘备如果抓到孙权,东吴将会遭遇灭顶之灾。

—End—



冷月钩沉


刘备如果打赢了夷陵之战的话,三国鼎立的局面应该就彻底失去了他所谓的平衡,少了东吴这个制衡点,曹操应该会很烦心。

当他打赢了这场夷陵之战,最后这三个国家的局势又何去何从?如果刘备赢了,结果就只能是他的实力更加强大,还有诸葛亮这一谋臣在,更是如虎添翼,曹操一定会对刘备有所忌惮。

那么这个时候曹操也一定会出手的,因为当时在夷陵之战之前,曹操就有意联合孙权出兵对抗刘备,况且为了自己国家的存亡也是一定会出手。这个时候三个国家的鼎力局面一定是被打破了,因为少了一方的制衡。曹操也是不会允许这样的威胁存在,所以帮助孙权打赢了这场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是当时最后一次大型战役,也是刘备的一块心病,这是刘备对东吴发动的最为大规模的战争,并且最后战争的结果就是防御方胜利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在章武元年(221年)的七月,当时是在关羽荆州失守后的三个月,也是刘备称帝以后发动的一次战争,为了给关羽报仇,所以发动了对东吴孙权的战争。

当时的兵力和局势的情况是孙权处于弱势,所以孙权害怕腹背受敌,就主动向曹操求和,俯首称臣,另一方面就在一直积极备战,最后防御成功,在夷陵一带打败了刘备的大军。这一次战争之后刘备的实力受到了极大的损伤。

这场战争最终的结果其实是刘备战败,其实这个结果也是必然的,作为三国中的另一个实力强大的国家,怎么能让刘备的势力独大,这对自己就是一大威胁,曹操这一代枭雄是不会允许这样的局面出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