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趙國為何不能取勝?軍力懸殊還在其次,決策層差距是關鍵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不能取勝?軍力懸殊還在其次,決策層差距是關鍵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不能取勝?軍力懸殊還在其次,決策層差距是關鍵


本期話題

平原君趙勝是戰國四大公子之一,也是趙國最富有盛名的政治人物。可就是他,在長平戰前不顧危險,鼓勵趙孝成王貪圖大利,結果導致了趙國覆軍殺將、邯鄲被圍的惡果。

平原君的利令智昏、鼠目寸光並不是偶然的,而是趙國政治轉型過程中的痼疾,那這個痼疾究竟是什麼?它又是怎麼造成的呢?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不能取勝?軍力懸殊還在其次,決策層差距是關鍵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不能取勝?軍力懸殊還在其次,決策層差距是關鍵


公元前258年,陰沉的狼煙如黑雲壓頂一般籠罩在趙都邯鄲的城頭。一年多前,趙國的40萬精銳盡喪於長平戰場。兵敗山倒,秦國的虎狼之師如潮水一般撲向孤立的邯鄲城。


嚴峻的戰爭形勢讓正在城樓上瞭望敵情的趙相平原君心亂如麻。放眼望去,城下只見密佈的秦軍營寨,而已經承諾發兵援趙的楚、魏兩國,卻連一面軍旗的影子都還沒有看到

平原君縮在女牆後面滿心惴惴的當口兒,旁邊有人開口問道:“君不擔心趙國的滅亡嗎?”

平原君扭頭一看,只覺面生。其人自陳是邯鄲傳舍小吏李某的兒子李同。賤吏之子怎敢妄議國事?!藉著一股子煩躁的勁兒,平原君沒好氣地回懟他道:“這話問的!趙國若滅,我還不得做亡國奴啦,怎麼可能不擔憂呢?”


沒想到,李同接下來說出了這樣一段令人觸目驚心的話:

“邯鄲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謂急矣。而君之後宮以百數。婢妾被綺縠、餘梁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厭。民困兵盡,或剡木為矛矢,而君器物鐘磬自若。使秦破趙,君安得有此?使趙得全,君何患無有?今君誠能令夫人以下編於士卒之間,分功而作。家之所有,盡散以饗士。士方其危苦之時,易徳耳。”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不能取勝?軍力懸殊還在其次,決策層差距是關鍵


邯鄲被秦軍圍困了這許多時日,就像一個被毒蛇纏住的傷者,慢慢地流盡了血液一般,元氣大傷。城中百姓已經連最基本的生活給養都難以維持了,人吃人的慘劇每天都在邯鄲的街頭髮生。


可平原君呢?還養著成百的姬妾,錦衣玉食,頗有點兒食肉糜而不知人間疾苦的意思。無巧不成書,李同批評平原君的話,從前還有另一個人說過。那是鄰國的賢公子孟嘗君田文,他也像這樣批評過自己的父親靖郭君田嬰:


“今君後宮蹈綺縠而士不得短褐,僕妾餘粱肉而士不厭糟糠。今君又尚厚積餘藏,欲以遺所不知何人,而忘公家之事日損,文竊怪之。”


——《史記·孟嘗君列傳》


不知孟嘗君若還在世,看見與自己齊名的趙國公子平原君這樣拼命斂財、不恤民生會作何感想。但毫無疑問的是,和明確宣稱斂財積富不如散財養士的孟嘗君比起來,平原君趙勝的確有些鼠目寸光、格局狹窄


要認真說起來,平原君這個貪財斂財的臭毛病也不是在邯鄲之圍的時候才暴露出來的,而是老早就已經種下了病根兒。《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載:

趙奢者,趙之田部吏也。收租稅而平原君家不肯出。趙奢以法治之,殺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將殺奢。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不能取勝?軍力懸殊還在其次,決策層差距是關鍵


平日裡不光向黔首平民敲骨吸髓,而且還明目張膽地偷稅漏稅。對上挖國君國庫的牆角,對下薅普通百姓的羊毛,平原君因此積累了如山的金銀,可也正是這些財富遮住了一個政治家的遠見卓識,讓他在國家命運的大轉折之時一葉障目,做出了錯誤的判斷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不能取勝?軍力懸殊還在其次,決策層差距是關鍵


公元前262年,秦國大將白起攻陷野王,切斷了韓國飛地上黨與首都新鄭的聯繫。上黨太守馮亭不願降秦,遷使向趙國表達了投效之意。

是回絕馮亭,避免因上黨惹火燒身呢,還是接收上黨,與秦國展開一場生死較量?趙孝成王猶豫未決。君臣集議之時,是平原君拋出一番“大利論”,幫孝成王下定了決心。平原君說:

“發百萬之軍而攻,逾歲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


——《史記·趙世家》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不能取勝?軍力懸殊還在其次,決策層差距是關鍵


貪圖橫財,不計後果。平原君的錯誤決策招致了《史記》作者司馬遷的嚴厲批評

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體。鄙語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貪馮亭邪說,使趙陷長平兵四十餘萬眾,邯鄲幾亡。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雖然司馬遷的板子是打在了平原君的身上,但真正應該受過的又豈止他一個人呢?事實上,自從孝成王上臺伊始,趙國朝野就一直瀰漫著這樣一種保守與短視的氛圍。


《史記》說平原君三次下野,又三次重登相位。因為文獻記載的缺失,我們今天已經無法復原平原君三起三落的完整經歷。

但可以肯定的是,平原君在孝成王二年之後的那一次拜相,一定強烈地影響了趙國政治的未來走勢。清儒梁玉繩曾在《史記志疑》一書中說:

考惠文以相國印授樂毅,孝成割濟東地與齊,求田單為將。(中略)孝成元年,有單攻燕,二年有單為相之事。

——《史記志疑》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不能取勝?軍力懸殊還在其次,決策層差距是關鍵


孝成王嗣位之初,國相本是齊人田單。之所以用齊人為相,大概是因為秦國趁著趙惠文王駕崩,孝成王初立的時機發兵攻趙。為了抵禦秦國的侵略,趙國急需東鄰齊國的支持。


觸龍說趙太后的故事是大家都知道的。為了說服齊國出兵援趙,垂簾聽政的趙威後甚至不惜以愛子長安君為質,由此促成了齊、趙兩國聯盟抗秦的有利形勢。

可趙威後在孝成王二年駕崩,親政後的孝成王隨即任命平原君取代了田單,從此往後,趙國所有重大國務的決策與執行過程中便很少見到異姓大臣的影子了

長平戰前,馮亭主動投效,孝成王御前集議。與會的平陽君趙豹、平原君趙勝和趙禹清一色都是趙氏宗親。而曾被惠文王倚若干城的廉頗、藺相如甚至都沒有參與討論。長平之戰開打後的頭三個月裡,前線統帥廉頗一再失利。


見勢不妙的孝成王動了與秦媾和的念頭。異姓大臣虞卿極力勸阻孝成王發使入秦,認為只有聯合楚、魏,造成合縱之勢,才能逼迫秦國和談。但是,即便是虞卿這位被孝成王親手奉為上卿的異姓大臣也無法說服他。孝成王選擇了無視虞卿的諫阻,轉而和平陽君趙豹商議,派出使臣入秦求和。

結果不出虞卿所料,秦國根本沒有和談的誠意。求和不成,孝成王被迫在長平戰場孤注一擲。而他決定由缺乏作戰經驗的青年將領趙括取代百戰名將廉頗出任趙軍統帥,恐怕也還是這個用趙姓不用異姓的思想在作祟。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不能取勝?軍力懸殊還在其次,決策層差距是關鍵


在中國的歷史上,一個政權的沒落,往往與排擠異姓的保守政治密不可分。遠的如項羽重用諸項,近的如洪秀全大封同姓,最後無一例外,都落得個身死國滅的下場。正當趙國朝廷任人唯親的風氣蔚然大興的時候,戰場對面的秦人卻在痛定思痛、改弦更張。

秦昭王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果斷廢黜了舅父穰侯魏冉的宰相職務,命他還居封邑,卻把魏國逃來的遊士範睢扶上了相位。從此,秦國的對外政策走上了遠交近攻的正確軌道,而範睢、蔡澤、李斯等客卿前赴後繼,在開放的政治氛圍中先後發力,助推秦國最終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偉業。

反觀趙國,長平慘敗,邯鄲被圍。即便國勢已經危急到了這個地步,孝成王和平原君也沒有任何反省自悔的意思。

《史記》記載,邯鄲解圍之後,虞卿曾打算為平原君向孝成王請功,聽到消息的公孫龍勸阻平原君說:


“王舉君而相趙者,非以君之智能為趙國無有也。割東武城而封君者,非以君為有功也,而以國人無勳,乃以君為親戚故也。君受相印不辭無能,割地不言無功者,亦自以為親戚故也。今信陵君存邯鄲而請封,是親戚受城而國人計功也。此甚不可。”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不能取勝?軍力懸殊還在其次,決策層差距是關鍵


公孫龍的意思是,平原君之所以封侯拜相,秉政趙國,乃是因為趙國掄才以親而不以功。平原君是依靠自己的血緣身份而非智謀功勞才登上相位的。如今保住了邯鄲,如果論功行賞,酬謝平原君的話,那豈不是壞了掄才以親的規矩嗎?

想想商鞅在秦國變法時定下的規矩:

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

——《史記·商君列傳》

論功行賞的秦國人人自勵,奮發有為。而論職以親的趙國,卻在變相縱容平原君等宗室大臣的貪婪與短視。無怪乎平原君死後,子孫後代竟會“與趙俱亡”了。


參考文獻:

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
梁玉繩《史記志疑》
沈長雲《趙國史稿》

歡迎分享轉發,您的分享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 THE END —

文字|晉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圖片|網絡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不能取勝?軍力懸殊還在其次,決策層差距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