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真相是什麼?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祕密?

放縱3


公元228年,諸葛亮發動第一次北伐。他任命參軍馬謖為前鋒,鎮守戰略要地街亭。但因馬謖只擅謀略沒有作戰經驗,加上他剛愎自用,驕傲輕敵,最終導致街亭失守,慘敗而歸,並於大營自首領死,斬首之時,諸葛亮失聲痛哭這就是著名的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馬謖之前,蜀國犯了軍法的將領並不在少數,然而他們中很多並未受到處罰,可這次諸葛亮為什麼非要忍痛殺掉馬謖呢?難道僅僅是為了做到令行禁止,威懾全軍嗎?還是其中另有深意呢?

方面,街亭一戰對於這次北伐至關重要,街亭失守後,整個蜀國人心惶惶,諸葛亮不得不用馬謖的人頭來安撫朝野上下,意在說明馬謖雖然重要,但卻不是唯一,蜀國雖然失了街亭,但還能爭霸天下。因此,諸葛亮並非不想從寬處理馬謖,只是自己早前一直重用馬謖,將軍們多有情緒和猜疑。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其實也是為了避嫌,是在不得已形勢下的無奈之舉。另一方面,對馬謖其人,有著知人之明的劉備曾交代諸葛亮說:“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而諸葛亮卻始終不以為然,任命馬謖為參軍,經常與他商量軍中要事,通宵達旦。先鋒一職,理應由久經沙場的老將魏延、吳壹、趙雲等人擔當,諸葛亮卻不顧眾人反對,讓毫無實戰經驗的馬謖同司馬懿的大軍對陣。所以說,街亭失陷與其說是馬謖咎由自取,倒不如說是諸葛亮戰略失誤的必然。諸葛亮並非哭馬謖而是哭自己沒能完全瞭解馬謖的性格,將劉備的臨終遺言拋諸腦後。馬謖的悲劇,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諸葛亮的戰略失誤,使悲劇的製造者仍然保持著完人的形象。

此外,還有人分析說諸葛亮殺馬謖的另一個用意是,他的死可以為蜀漢撤軍提供一個充足的理由。首先,蜀弱魏強諸葛亮心知肚明,伐魏本來就帶有很強的僥倖心理和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心態,尤其是在司馬懿掌管魏軍以後,僅憑諸葛亮一己之力是很難獲勝的。再加上,蜀漢政權接連在荊州和夷陵失利,任何大的損失都可能把它推到滅亡的邊緣。此種形勢下唯有全身而退才是上策,但對如此聲勢浩大的北伐,沒有充足的撤軍理由是不能向蜀漢君臣和百姓交代的!馬謖丟失街亭,對這次北伐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繼續北上已經不可能了所以此時的諸葛亮很可能是想借馬謖的性命來搪塞蜀漢君臣之口,併為撤軍找到合理的理由,這樣不僅保全蜀軍的顏面,對蜀漢政權的綜合影響也是好的。若這樣的說法成立的話,馬謖就是諸葛亮謀略下的一個犧牲品了。

天天開心歷史


不管你是《三國演義》愛好者,三國遊戲玩家,京劇發燒友,還是對三國不怎麼有興趣的普通人,只要你在東亞文化圈裡,“馬謖失街亭”“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這兩個故事,對你來說就一定耳熟能詳。

“馬謖拒諫失街亭”,《三國演義》裡是這樣寫的:

謖曰:“當道豈是下寨之地?此處側邊一山,四面皆不相連,且樹木極廣,此乃天賜之險也:可就山上屯軍。”……謖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見!兵法雲:‘憑高視下,勢如劈竹。’若魏兵到來,吾教他片甲不回!”……謖曰:“汝莫亂道!孫子云:‘置之死地而後生。’若魏兵絕我汲水之道,蜀兵豈不死戰?以一可當百也。吾素讀兵書,丞相諸事尚問於我,汝奈何相阻耶!”

<strong>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一段,則是這樣的:

謖自縛跪於帳前。孔明變色曰:“汝自幼飽讀兵書,熟諳戰法。吾累次丁寧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領此重任。汝若早聽王平之言,豈有此禍?今敗軍折將,失地陷城,皆汝之過也!若不明正軍律,何以服眾?汝今犯法,休得怨吾。汝死之後,汝之家小,吾按月給與祿糧,汝不必掛心。”叱左右推出斬之。……參軍蔣琬自成都至,見武士欲斬馬謖,大驚,高叫:“留人!”入見孔明曰:“昔楚殺得臣而文公喜。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謀之臣,豈不可惜乎?”孔明流涕而答曰:“昔孫武所以能制勝於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爭,兵戈方始,若復廢法,何以討賊耶?合當斬之。”須臾,武士獻馬謖首級於階下。孔明大哭不已。

簡而言之,諸葛亮斬馬謖,動機有三個:一是街亭一役的失敗,對蜀國來說,損失難以估量;二是馬謖之所以會失街亭,是因為抗命選擇了上山的錯誤戰略;三是因為諸葛亮之前過於信任馬謖,和他的哥哥馬良又有私交,不殺馬謖,無以服眾。

失街亭直接導致了蜀國北伐的失敗,斬馬謖又是對諸葛亮人物性格的再次刻畫。

因此《三國演義》裡這一節非常精彩,從故事結構和情感張力兩方面來說,都算是後半部一個小高潮。

不過,如果我們拋開演義,看一下《三國志》,就會發現對諸葛亮到底怎麼處理馬謖的記載,非常不清晰。


《三國志》沒有馬謖傳,這段歷史散落在《向郎傳》、《馬良傳》、《諸葛亮傳》和《王平傳》中。而且不同地方的說法,乍一看還不大一樣。

《三國志·蜀書·向朗傳》的記載是“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馬謖逃亡。

《三國志·蜀書·馬良傳》則記載“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馬謖在獄中病故。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和《三國演義》劇情相仿:“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

《三國志·蜀書·王平傳》也說“丞相亮即誅馬謖及將軍張休、李盛”。

馬謖失了街亭以後怎麼樣了,《三國志》裡明顯是一筆爛賬。

於是有人認為,可能是馬謖先逃跑,被抓了回來,諸葛亮下令處斬,但是馬謖沒等到處刑就死在了獄中。

如果相信作為正史的《三國志》,那麼諸葛亮斬馬謖的理由,就又多了一個:馬謖不僅是個敗將,還試圖逃跑。

不過,如果相信作為正史的《三國志》,那麼我們心中就會有一個疑問:馬謖光說不練是個嘴把式沒錯,失了街亭也沒錯,但是諸葛亮如果真的不忍心斬馬謖,是不是仍然如《三國演義》所寫,別無選擇呢?


當時的諸葛亮,可能有以下選項:

1.不斬馬謖

2.堅持斬馬謖

3.馬謖逃亡後,假意無法追回

4.在獄中賜死馬謖

如果你是諸葛亮,在私人情感、北伐大局、軍心民心、個人威信中權衡,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參考資料:
1.羅貫中:《三國演義》
2.陳壽:《三國志》

出品丨視知TV

視知TV(微信公眾號ID:shizhimedia),知識解釋類短視頻“一哥”,致力於打破信息高牆,將深奧、枯燥、晦澀的知識用專業、精準、有趣的形式“翻譯”出來,形式不限於視頻、漫畫和圖文。目前旗下有百科、汽車、財經、電影、男裝、寵物、健康和二次元八大垂直領域。我們的口號是,為你解釋世界。

視知TV


刀叔導讀:在《三國演義》的第九十五回中,馬謖立下軍令狀,率兵二萬五千人出守街亭。但他拒絕諸葛亮“當道紮營”的吩咐於前,又置王平“魏軍斷我水源”的警告於後,最終抵不住魏國名將張郃的猛攻,導致街亭失守,蜀軍大敗,隨後馬謖亦被諸葛亮斬首,這就是所謂的“揮淚斬馬謖”,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事實上我們都被《三國演義》給騙了,正史上從來就沒有什麼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馬謖在領兵鎮守街亭之後,諸葛丞相根本就再也沒有見到過他,何來的“揮淚斬馬謖”?歷史上真實的馬謖也沒有那麼有骨氣,他在失掉街亭之後,並沒有把自己綁起來,去諸葛丞相的中軍大帳請罪,這貨而是直接就跑路了。不光如此,馬謖這一跑,還連累了他的好朋友向朗(蜀國名臣向寵的叔父),因為在馬謖潛逃時,向朗知情不報而被諸葛亮革職,而諸葛亮自己也因馬謖而自降其職。因此,稱馬謖為史上第一損友最為恰當不過。

馬謖(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馬謖少時素有才名,是侍中馬良之弟 ,與他的四位兄長們並稱為“馬氏五常”。馬氏五常中的老大馬玄、老二馬康、老三馬津在史書中沒有太多的記載,反倒是“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侍中馬良最為出名,但他在隨劉備伐吳的夷陵之戰中身亡。“馬氏五常”碩果僅存的就剩老五馬謖了,馬謖才氣過人,好論軍計。諸葛亮向來對他深為器重,任用他為參軍,每遇軍國大事,諸葛亮經常與他從白天討論至黑夜。

馬謖和馬良曾同為荊州從事,後隨劉備大軍同行入川。馬謖曾歷任綿竹令、成都令、越雋太守,由於他的才華橫溢而得到諸葛亮的賞識,雖然 劉備曾告誡過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然而“亮猶謂不然,以謖為參軍”。應該說馬謖還是有一定能力的,而且馬謖與諸葛丞相的關係也非比尋常,在諸葛亮主政蜀國的那些年中,馬謖一直盡心盡力的為諸葛亮出謀劃策,否則諸葛丞相也不會如此的信任他。

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發動了一場龐大的北伐戰爭。他命令趙雲、鄧芝為疑軍,佔據箕谷(今陝西漢中市北),親自率10萬大軍,突襲魏軍據守的祁山(今甘肅),任命參軍馬謖為前鋒,鎮守戰略要地街亭(今甘肅秦安縣東北)。臨行前諸葛亮再三囑咐馬謖:“街亭雖小,關係重大。它是通往漢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軍必敗。”並具體指示讓他“靠山近水安營紮寨,謹慎小心,不得有誤”,然而此戰的結果世人皆知,在這裡就不贅述了。

馬謖在鎮守街亭後慘敗而歸,直接導致了此次出擊祁山的蜀軍損兵折將,剛剛攻取的隴右三郡得而復失,諸葛亮在無奈之下只得退回了漢中。此時馬謖深知自己失去街亭的嚴重後果,因此便畏罪潛逃,而身為丞相長史的向朗,礙於情面而知情不報,事洩後被免職在家賦閒長達二十年之久。馬謖最終被王平緝拿下獄,並被諸葛亮處以了極刑,然而在還未及行刑時,馬謖便於獄中病故了,這便是史書中記載的馬謖之死。

然而在野史和民間之中,還有一種關於馬謖的傳聞:

說馬謖在街亭慘敗給魏國名將張郃之後,諸葛亮被迫退軍漢中,馬謖因為出兵前曾立下軍令狀,所以在兵敗後入獄。但因諸葛亮憐其才能,不忍軍法處置,便將此事交與姜維處理,姜維揣摩到了諸葛亮的意圖,最後將馬謖貶為庶民,並對外稱馬謖已病死於獄中。

馬謖從此對姜維是感恩戴德,自此後改名為寧隨,一直輔佐姜維至死。

從以上的正史和野史之中,我們不難看出馬謖的確不是一個有骨氣、有才氣之人,雖然他不被劉備看好,但卻被諸葛丞相信任。被劉備賞識的大將魏延,卻沒有得到諸葛丞相的重用,諸葛丞相雖被譽為“賢相的典範,智慧的化身”,但在識人用人上,仍是稍遜劉備這位有著知人之明的一代雄主,這在失去街亭之後,諸葛丞相自己也曾親口承認,而我們的馬謖馬參軍,只不過是個損隊友。


王銘葦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原因很多感情上是自己多年培養的學生。

但馬謖一意孤行不聽王平勸阻,痛失街亭,害得第一次北伐失敗,幾乎斷送北伐大軍回國的道路!

馬謖屬於跟隨劉備諸葛亮的荊州集團!而在西川現在存在三股勢力,劉備荊州集團,原劉璋的東州集團,還有西川本地的世家大族,三股勢力矛盾尖銳,解決矛盾就必須依法治國,馬謖犯罪,若不是架在這矛盾之上。諸葛亮或許會網開一面!但是,現在西川其他勢力都在看著諸葛亮的決斷,一旦尋私情,將難以服眾!

還有一個原因劉備臨死前曾經對諸葛亮千叮萬囑,馬謖此人不可大用,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時就說過,悔不聽先帝言,表明諸葛亮更有對先帝劉備的愧疚悔恨之情!


奇幻大觀


馬謖久任諸葛亮參軍,參謀獻策,諸葛亮亦頗讚許之。七擒孟獲之舉即是孔明接受了馬謖的建議,蠻夷之幫,地處偏遠,今即勝之,後又反之,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必使心悅臣服之,諸葛亮深以為然,後孟獲終生未得反,此例亦即證明馬謖有非常人之智。街亭之戰為馬謖人生之轉折點。馬謖亦急欲建功,欲領軍前往,此處有人言諸葛亮令之前往才導致街亭之敗,諸葛亮亦深知馬謖從未單獨率軍缺乏實戰經驗而不會令之前往的。諸葛亮阻之未果囑其行軍佈陣之道並派王平為副將。馬謖獨斷專行,既無領軍獨當一面的實戰經驗,且不納王平建議,以致敗於曹魏名將張頜之手,損兵折將,失卻街亭。此戰一敗,戰略位置盡失,此出祈山大軍亦深陷被動不利之局面。馬謖即立軍令在前,諸葛亮不得不斬之以明軍紀,並上表後主自貶其職。馬謖之敗諸葛亮有不可推卸之責,識人不明,誤用其將,既失街亭,亦枉送了馬謖的性命。然諸葛亮與馬謖情同父子,感情深厚,西蜀人才匱乏,諸葛亮深感北伐大業艱鉅非持久之功,欲提攜馬謖,殷切期望其能建功立業,為以己繼,而馬謖亦急欲建功以證己才不負諸葛亮之期望,以導致街亭慘敗。


閆dp


諸葛亮真的“揮淚斬馬謖”了嗎?

馬謖,字幼常,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是侍中馬良之弟。馬謖少時素有才名,和兄長們並稱為“馬氏五常”。跟隨劉備取蜀入川后,曾任綿竹、成都令、越嶲太守。馬謖“好論軍計”,因此頗得諸葛亮的賞識,“丞相諸葛亮深加器異”提拔為參軍,“以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劉備臨終前叮囑諸葛亮:“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可惜,諸葛亮並未聽取。看來,諸葛亮對馬謖非常欣賞,倆人可以通宵達旦交談。對劉備的告誡,諸葛亮也沒有采納,鑄成“失街亭”之敗,導致諸葛亮親自策劃的第四次北伐流產。

《三國演義》第九十六回“孔明揮淚斬馬謖,周魴斷髮賺曹休”裡有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話說馬謖失街亭後,“自縛跪於帳前。孔明變色曰:‘汝自幼飽讀兵書,熟諳戰法。吾累次丁寧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領此重任。汝若早聽王平之言,豈有此禍?今敗軍折將,失地陷城,皆汝之過也!若不明正軍律,何以服眾?汝今犯法,休得怨吾。汝死之後,汝之家小,吾按月給與祿糧,汝不必掛心。’叱左右推出斬之。卻說孔明斬了馬謖,將首級遍示各營已畢,用線縫在屍上,具棺葬之,自修祭文享祀;將謖家小加意撫卹,按月給與祿米。馬謖亡年三十九歲,時建興六年夏五月也。後人有詩曰:失守街亭罪不輕,堪嗟馬謖枉談兵。轅門斬首嚴軍法,拭淚猶思先帝明。”這裡把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描寫的清清楚楚。那麼,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真的發生過嗎?

《三國志·馬良馬謖傳》:“建興六年,亮出軍向祁山,時有宿將魏延、吳壹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而亮違眾拔謖,統大眾在前,與魏將張郃戰於街亭,為郃所破,士卒離散。亮進無所據,退軍還漢中。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良死時年三十六,謖年三十九。”這裡記述的是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因錯用馬謖導致街亭失利,敗退回漢中。馬謖在獄中病逝,諸葛亮聞知痛哭流涕。這和《三國演義》描寫不同,馬謖沒有被陣前斬首,而是獄中病亡。

《三國志注·蜀書十二》《向朗傳》:“五年,隨亮漢中。朗素與馬謖善,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問題又來了,馬謖兵敗街亭並未“自縛帳前”,向諸葛亮請罪,而是畏罪潛逃。向朗知情不報。諸葛亮痛恨,向朗被免官回成都。

那麼,向朗為何知情不報呢,他和馬謖關係很鐵嗎?在《三國志·廖立傳》記述了向朗與馬良兄弟的關係:“朗昔奉馬良兄弟”,也就是說向朗以前在馬良、馬謖手下當差,馬良兄弟待他不薄,向朗後官至長史,肯定與馬良兄弟舉薦有關,“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也就不難理解了。

據《三國志·馬良馬謖傳》“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馬謖最終還是被緝拿歸案了,後馬謖在獄中病故了,由此可見,諸葛亮並未“揮淚斬馬謖”,馬謖是自己病死獄中——大概是因為兵敗、潛逃、抓捕、入獄,從帳前將帥轉眼間淪為獄囚,這一系列變故使得“才氣過人”的馬謖心情鬱悶、鬱鬱寡歡,所以,病亡在情理之中了。

陳壽在《三國志·後主傳》中頗為感慨地說:“又國不置史,註記無官,是以行事多遺,災以靡書。”陳壽撰寫《三國志》,曹魏、孫吳皆有國史,唯獨蜀漢沒有,導致蜀漢的史料極少,好多問題也就無法說清。看來,馬謖死亡之謎還有待考究。


用戶154312419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第一是,想起了劉備在白帝城託孤的一句話。當時馬謖也在身邊,劉備趁馬謖沒在眼前對諸葛亮說:此人言過其實,不可重用。而諸葛亮卻很看重馬謖,所以把守街亭這個重任交給馬謖。結果街亭失守。諸葛亮在斬馬謖時想起了劉備這句話。掩面哭泣,後悔不該忘記劉備臨終的遺言。真的應了那句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思必有一得那句話。感道自己對不起劉備,對不起劉備託孤之情。由於自已用人不當,使蜀國損失慘重,更對不起蜀國的鄉親父老。所以自動提出給自己降職處分。

第二諸葛亮斬了馬謖,認為自己用人不當,耽誤了扶漢大事。而馬謖又是自己看中的,對馬謖希望很大。可是馬謖為什麼會失敗了呢?諸葛亮對自己的軍事才能也產生了懷疑。

第三諸葛亮斬了馬謖已經感到蜀國再也無人可用了。就連自己最重視的人都不堪重用,還有誰能讓他可信呢?諸葛亮這個心思從他以後用人的態度完全可以看出來。例如他伐魏每次都要出祁山,費錢費糧又費時,不聽手下大將魏延兵出子午谷的計謀。不聽信任何一個人的意見。從處理軍務上的事也能看出來。凡是觸犯軍規二十軍棍以上的案例都要自己親自處理。使諸葛亮累死在五丈原。真正做到了鞠躬盡垂。諸葛亮這種做法也引起了很多人對他不滿。便出現了一部分人對諸葛亮評語為,專制,不重視人才,不放權,不培養人才。致使諸葛亮死後,姜維伐魏無人可用,只好用廖化做先鋒。因此便出現了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這個笑話。其實對諸葛亮這種評語是不對的,諸葛亮是從馬謖失街亭後出現的這種作風,他真的是怕再次用錯人傷不起啊。



山野50


《三國志·蜀書·向朗傳》的記載是“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此段意思十分明顯,就是街亭之戰後,馬謖並未投案自首,而是畏罪潛逃,而向朗知情不報,被諸葛亮免去官職。 基於此種說法,民間產生了很多相關的傳說,比如在姜維傳的設定中,馬謖潛逃後改名寧隨,並在諸葛亮病逝後重新為蜀漢效力。
《三國志·蜀書·馬良傳》則記載,“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即馬謖在獄中病故。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的記載則和《三國演義》中的說法相同:“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即諸葛亮下令處斬了馬謖。
三種說法都出自原作者陳壽。同一個作者、同一部史書中對同一個人的記載出現三種截然不同的情況,史書中確實為之罕見。
不過近年來有部分學者提出了能夠解釋這一疑雲的觀點。

馬謖在街亭舉動違規,不遵諸葛亮的指示,以致最後慘敗而歸,無奈之下大軍退回漢中。馬謖是深知自己失敗後果的嚴重性的,因此便畏罪潛逃,而身為丞相長史的向朗礙於情面或出於愛才之心,知情不報,事洩後導致他也在家賦閒達二十年之久。馬謖最終被緝拿歸案,並被諸葛亮處以極刑,然而還未及行刑,馬謖便於獄中病故了。這種觀點可以將三種不同的說法統一起來。


長河落日圓讀史


魏主曹睿以司馬懿為帥,張郃為先鋒伐蜀,進取街亭,馬謖毛遂自薦自告奮勇請令願去防守街亭,孔明一再囑咐馬謖,街亭雖小,地理位置重要,屬於要塞,如果失守丟失,相當危險,大軍連退路都沒有,你(馬謖)雖然深通策略,但是街亭沒有天險可做屏障,不好守。馬謖立了軍令狀,如果丟失街亭,願負責任。可嘆馬謖不聽從王平正確建議,自以為是,不是司馬懿的對手,最終街亭失守。孔明為正法紀軍紀,忍痛揮淚殺了馬謖。街亭的丟失,使孔明大軍幾乎無有退路,因為街亭一失守,陽平關就危險了,不但這次進攻沒有什麼成效,反而撤兵還丟了守地,綜上所述,馬謖的死罪難以饒恕,孔明因為馬謖失誤而自引罪,馬謖有失孔明所重託而被降罪,孔明為對不起皇帝託付而自咎,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孔明為這此失誤深刻檢討反省自責,上書自貶,殺馬謖,並非是在做秀。


用戶59249918591


大軍作戰的失敗導致政權垮臺屢見不鮮。當然我說的不是蜀漢政權,而是諸葛亮的領導班子。這種事例太多了,比如法國中法戰爭的失敗導致當時的總統倒臺,諸葛瑾北伐失敗也導致自己被滅族,種種事例表明,諸葛亮北伐失敗,最高興的是蜀國李嚴為首的東州集團和譙周為首的本土集團,如何處理考驗著諸葛亮的的政治智慧,否則輕則下崗退休,重則有滅族之禍。

首先最重要的是掌控軍隊,諸葛亮一是提拔王平等一幫寒門出身的中下級將領,可以說是蜀國的少壯派。這群人在蜀國世家大族或東州集團當權的話,絕對是沒有出頭之日的。這使得諸葛亮更能掌控軍隊;二是對趙雲,鄧芝這類徐州派和荊州派人士,設法獎勵和保護,敗了就是敗了,還吹噓成不敗,然後給予獎勵,收買軍心,當然趙雲沒好意思要

其次政堂上,繼續扶持荊州派人士,對反戰的本土與東州派打壓。自己來個停薪留職,自己不做丞相,還不讓別人做,永遠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估計諸葛亮降職成鄉長,大家都跟著降成村長。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人負責。比如魏國皇帝曹髦被殺,司馬昭就跟陳泰進行談判,陳泰說司馬昭不能負責就殺了賈充,司馬昭談價殺了成濟,繼續取得陳家的支持。因此諸葛亮想在獲得本土集團和東州集團的支持,也難免不會誰對北伐失敗進行談判。負責的人一是有直接責任,二是有一定的地位。諸葛亮沒有司馬昭的實力地位,因此不可能有司馬昭的談判成果,拿個中下級軍官負責。比如諸葛亮有司馬昭那麼強勢,可以說這個誰,在山上挖井挖不出水,導致作戰失敗,把他殺了負責。諸葛亮沒有那麼強的實力,那麼談判結果肯定不如意,殺了先鋒大將馬謖是東州與本土能接受的一個結果,諸葛亮不想殺也得殺。

為了維護諸葛亮為首的荊州統治班子,殺馬謖也就是雙方派系談判的結果。可以通過司馬昭與陳泰的談判結果來對比,殺誰還是不殺誰,完全是本身政治實力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