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百將傳,清鰲拜下

順治九年,鰲拜向睿親王多爾袞自訴功勞,睿親王稟告皇上,皇上下詔命各部商議,下詔晉封鰲拜為二等功賜世襲,免死二次並授領侍衛內大臣、順治十一年,鰲拜瘡傷發作臥床不起,皇上親自到府上探望他。二年,恩詔,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後又加少傅兼太子太保教習武藝。順治十八年,順治帝福臨去世。立下遺詔,指定由皇三子玄燁嗣位,以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政大臣。鰲拜與費揚古有間隙,費揚古之子倭赫是康熙帝身邊的侍衛,在御前對鰲拜表現得不怎麼禮貌,鰲拜對此深為銜恨。康熙三年四月,鰲拜遂以倭赫等人擅騎御馬、取御用弓矢射鹿之罪名將其處死。費揚古對鰲拜痛恨不已,鰲拜又以"怨望"的罪名,將他及其子尼侃、薩哈連一併處死,家產籍沒,給予自己弟弟都統穆裡瑪。費揚古一門慘遭家破人亡之禍。

中國古代百將傳,清鰲拜下

康熙五年,正白旗與鑲黃兩旗因圈換土地,相持不決。導致土地荒廢不耕,百姓訴苦失業。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等人上疏請奏,停止圈換之令。鰲拜大為惱怒,分別以朱昌祚、王登聯"紛更妄奏"的罪名,蘇納海"藐視上命"、撥地遲誤的罪名,俱論死罪。康熙帝雖年幼,但心知三人並無大罪,只因惹怒了鰲拜而被妄加罪名而已,於是召集輔政四大臣詢問意見。鰲拜堅持要將三人處以極刑,索尼、遏必隆附和,蘇克薩哈知道自己若反對極易惹火燒身,只好沉默不語。但康熙帝不允鰲拜所奏,只是批准刑部擬定的處罰,即將三人各鞭一百,沒收家產。鰲拜公然無所顧忌,最終竟矯旨將三人處死。而後,鰲拜強行換地。

中國古代百將傳,清鰲拜下

康熙六年六月,索尼病死,七月,康熙帝親政,加恩輔臣,仍命佐理政務。康熙帝親政,卻無法應對鰲拜的威脅,蘇克薩哈上疏請求解除輔臣之任,願往遵化守護順治陵寢。按理鰲拜、遏必隆兩人也應辭職。可鰲拜不想退出政治舞臺。於是鰲拜給蘇克薩哈羅織了心懷奸詐、久蓄異志、欺藐幼主、不願歸政等24款罪名,提出應處凌遲、族誅之刑。康熙帝深知蘇克薩哈不該殺,卻仍然無力保全蘇克薩哈一命。鰲拜氣勢洶洶,竟在御前"攘臂上前,強奏累日,最終將蘇克薩哈處以絞刑,並誅其族。四大輔臣只剩下一個無足輕重的遏必隆,鰲拜更加肆無忌憚,為所欲為。康熙八年五月,康熙帝先將鰲拜的親信派往各地,離開京城,又以自己的親信掌握了京師的衛戍權。然後他召鰲拜入宮覲見。鰲拜毫無提防地來了。康熙一聲令下,衛士們一擁而上,鰲拜猝不及防,摔倒在地,束手就擒。

中國古代百將傳,清鰲拜下

康熙帝以鰲拜結黨專權,不思悔改等罪,命議政王大臣等逮治鰲拜罪,於是康親王傑書等列鰲拜攬權欺罔等罪,請奏革職立斬。康熙念及鰲拜資深年久,屢立戰功,且無篡弒之跡,遂對他寬大處理,免死禁錮。其黨羽或死或革。不久,鰲拜在禁所死去,康熙五十二年,帝念鰲拜昔日戰功追賜一等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