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下令分屍洪秀全,一向聽話的曾國藩為何抗旨不尊?

張海ded123-


洪秀全是個窮書生,科舉考試失敗後,揭竿而起,一度佔據了清朝的半壁江山。在太平天國運動初期,曾國藩的湘軍屢敗太平軍曾國藩非常憎惡洪秀全領導的太平軍,之後洪秀全不幸去世沒了洪秀全曾國藩勢力又漸漸強大起來,開始擊敗太平軍,曾國藩是晚清慈禧太后身邊最忠誠的大臣,手中握有幾十萬的部隊,但是卻從來沒有叛亂之心。另外,曾國藩是個殺人狂,面對最大的心頭之患的敵人死去,慈禧太后下旨分屍洪秀全他怎麼能對敵人有絲毫的憐憫之心呢?

<strong>

1864年天京完全陷入湘軍包圍之中,天京被包圍後,洪秀全焦急萬分,天天煩悶不安,急躁易怒。心裡徹底崩潰的洪秀全服毒自殺,終年50歲。曾國藩紫君得利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完全被鎮壓了,之後曾國藩到達天京,首先命令將士尋找洪秀全,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審訊忠王李秀成得知,洪秀全已經服毒自殺,埋葬在天王府的院子裡。曾國藩與一些重要將領共同檢驗察看,確定死屍就是洪秀全。考到此場景其實曾國藩心裡是高興的他終於可以沒有對手去繼續稱霸了。

至於違抗指令沒有及時分屍是有原因的,當時攻下天京的是曾國荃,曾國藩並不在戰場,所以曾國荃也沒有在第一時間接到分屍洪秀全的命令,而曾國荃進入天京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挖搶寶藏。為了挖掘寶藏不惜耗費巨多的時間,天京失陷時,洪秀全已經死了一個多月了。曾國藩攻克鐘山後,就合兵南京,之後他就回到了安慶,慈禧下令曾國藩分屍洪秀全,曾國藩才從安慶來到天京然後親自將洪秀全掘墓,為了徹底摧毀太平天國餘部的鬥志,曾國藩下令:把洪秀全屍體抬到大街上,架起乾柴,用大火將屍體燒成灰燼。沒有燒成灰的骨頭,用挫子挫成碎末。曾國藩命人把洪秀全的骨灰與火藥拌到一起製成炮彈,用大炮發射到長江上,讓其爆炸。比慈禧要求的大卸八塊還要到位。由於前後的時間差,造成了曾國藩抗旨不尊的假象。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曾國藩是完成了慈禧太后的任務,並且也解了自己的心頭之恨。所以說他並沒有違背慈禧的命令,只是這個時差似乎讓一些人覺得曾國藩不尊重慈禧的旨意罷了。

<strong>

<strong>


笑談歷史zz


洪秀全於1864年6月1日因病死在天王府中,據說他病體纏身,天京攻防戰又十分不利於太平天國,因此他服毒自盡了。此時湘軍正在圍攻天京城,李秀成扶立幼主登基,然後指揮太平軍餘部頑強守城。洪秀全死後,大臣們將他用錦繡綢緞包裹藏在宮內,秘不發喪,十餘日後方宣之於眾,然後葬屍於天王府中!1864年7月19日湘軍攻破天京,他們將洪秀全的屍體挖出來,亂刃分屍,然後烈火焚燒,骨灰塞進大炮中一轟而散!當時清政府給曾國藩下的命令是:洪秀泉屍身覓獲後,剉屍梟示,仍傳首被害地方,以洩眾憤。這道命令傳來時洪秀全屍體已經被處理了,清政府對處理效果十分滿意,降旨褒獎曾國藩!

曾國藩殘酷處理洪秀全的屍體,分屍、焚燒、炮轟三道程序處理下來,洪秀全真是死無葬身之地,不僅身死魂滅,更是魂飛魄散。曾國藩如此處理洪秀全屍體主要有三個原因:其一、洩私恨,因為洪秀全的太平軍給湘軍沉重打擊,不僅數萬湘軍將士戰死,曾國藩很多親人也死於戰陣之中;其二、洩政恨,曾國藩以儒家大儒自居,處處維護孔孟之道,而洪秀全的拜上帝教是異端學說,是對孔孟之道的褻瀆;其三、威懾太平軍餘部,讓洪秀全死無葬身之地,可以大大的威懾太平天國的餘部以及教眾,讓他們不戰而降。蘇格蘭的民族英雄威廉·華萊士反抗英格蘭王國的統治,給英格蘭沉重打擊,最終威廉·華萊士被英王捕獲後分裂四肢,首級與四肢傳示不列顛全島,大大的威懾了蘇格蘭的反抗勢力!曾國藩處理洪秀全屍體跟英王處理華萊士的目的是一樣的。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它沉重的打擊了清皇朝的腐朽統治,也打擊了西方列強的囂張氣焰!同時太平天國運動也造成了上億民眾的死傷,江南富庶之地也變成人間煉獄!不論是太平軍,還是清軍(湘軍、淮軍、楚軍)都大量屠戮百姓,兩軍交戰區的百姓都是待宰羔羊,被太平軍與清軍反覆剿殺,百里無人煙,千里有白骨!湘軍攻破天京(南京)後,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很多百姓都被當成附逆殺害了,湘軍大小將士則接管了他們的財產!清朝晚年,內外戰爭中不論是勝還是敗,最苦的還是天下百姓!太平天國失敗後,清朝又延續了47年,最終被革命黨與袁世凱合力推翻!


大秦鐵鷹劍士


1851年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農民運動,一路勢如破竹,橫掃十八省,最巔峰的時期佔領了整個中國的半壁江山,讓當時的清朝深陷被顛覆的危機。

1853年,洪秀全打下南京後,自稱天王,建立天王府,廣納後宮,天王府內各類女性高達2300多人,全供他一人享受,一頓飯的花費大概是上千兩白銀之多,天王洪秀全11年間沒有出過南京城一步,他一直醉心紙醉金迷的奢靡生活。

1856年,“天京事變”的發生,楊秀清被滅門,韋昌輝被誅殺,石達開率部出走,盛極一時的太平軍由盛轉衰,一蹶不振.

1861年曾國藩在安慶創辦軍械所,也因此也移居到了安慶。1864年正月,曾國藩攻克鐘山後,見南京久攻不下,他自己在安慶又有公務需要處理,為此他自己就回到安慶,攻城任務交給了弟弟曾國荃。。

1864年7月曾國荃率領湘軍攻佔天京,搜出部分錢財,拿下中王李秀成。聽說洪秀全大殿內有寶藏,曾國荃帶領湘軍翻遍天京城,挖掘了三天三夜也沒有挖出寶藏,將錐子將李秀成大腿紮成血葫蘆,但李秀成寧死不屈。

此時洪秀全已死近2個月有餘。

洪秀全病體纏身,天京攻防戰形勢危急,內外交困,1864年6月1日他服毒自盡。大臣們將他用錦繡綢緞包裹藏葬屍於天王府中!

湘軍攻佔天京後,從俘虜的一些太平天國高級官員口中得知洪秀全已經服毒死亡,埋葬於天王府。曾國藩在7月26日據此向清廷上奏,在一宮女告密指引下,7月30日湘軍在天王府內挖掘出了洪秀全的屍體,曾國藩等人一同驗視,當時看到的洪秀全屍體的情況是:“該逆屍尊尚邪教,不用棺木,遍身皆用繡龍黃緞包裹,雖褲腳亦系龍緞,頭禿無發,須尚全存,已間白矣。左股右膀肉猶未脫”。

8月1日曾國藩為打擊太平天國舊部的信念,下令:“戮屍,烈火而焚之!”並且,還讓人將洪秀全的骨灰,摻以火藥,裝入炮彈,發射了出去。

曾國藩已經下令將洪秀全的屍體焚燬後,於8月11日接到清政府諭旨:洪秀泉(原文如此)屍身覓獲後,剉屍梟示,仍傳首被害地方,以洩眾憤。

當清政府瞭解到洪秀全的屍體已經被處理掉之後,還曾有一份諭旨,對曾國藩的處理方式予以追加認可:

前諭曾國藩將江寧首逆洪秀泉剉屍梟示……茲覽曾國藩奏,各將士於六月二十七日在偽宮內掘出洪秀泉逆屍,經該大臣等驗畢戮屍焚燬。該逆雖逃顯戮於生前,難免極刑於身後,亦足大快人心。

以此來看,曾國藩實際並沒有抗旨不尊,反而是加量完成了任務。


美麗青春您真痘


曾國藩有沒有膽量抗旨不尊?有沒有其他說法?

洪秀全之死

1864年3月2日,曾國荃的部隊駐紮在天京幾個城門外,天京完全陷入湘軍包圍之中。

曾國藩把軍事工作交給曾國荃,自己住到安慶。

從4月初開始,曾國荃命令士兵在天京幾個城門外挖掘地道,打算用大量炸藥轟塌城牆。

天京被包圍後,洪秀全焦急萬分,天天煩悶不安,急躁易怒。

1864年6月1日,心裡徹底崩潰的洪秀全服毒自殺,終年50歲。為了穩定軍心,忠王李秀成秘不發喪。

幼天王洪天貴福繼承王位,所有大小事務都由忠王李秀成處理。

李秀成被抓捕關押

1864年7月19日中午,湘軍點燃地雷,隨著隆隆爆炸之聲,天京城牆被炸開20多丈大缺口。湘軍像潮水一樣湧進城內。

19日清晨,忠王李秀成來到天王府,領著幼天王,率領3000多人,偽裝成湘軍。下午,從炸開的城牆缺口衝到城外,被湘軍識破。

在向孝陵衛方向逃跑途中,幼天王與大部隊失散。7月22日,在方山旁邊,湘軍抓住了忠王李秀成。

洪秀全被挫骨揚灰

抓獲忠王李秀成後,曾國荃派人到安慶報告哥哥曾國藩。曾國藩立即從安慶啟程向天京出發。

7月28日,曾國藩到達天京,首先命令將士尋找洪秀全,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審訊忠王李秀成得知,洪秀全已經服毒自殺,埋葬在天王府的院子裡。

7月30日,由宮中侍女帶引,湘軍在天王府院子中挖出一具屍體。

屍體全身都用黃色的、繡著龍紋的綢緞包裹著,連褲腳上也拴著繡了龍紋的緞錦,光頭沒有頭髮,鬍鬚全部還在,中間有部分白色鬍鬚。屍體雖然已經腐爛,但是左大腿、右臂膀上的肉還沒有從骨頭上脫落。

曾國藩與一些重要將領共同檢驗察看,確定死屍就是洪秀全。

8月1日,為了徹底摧毀太平天國餘部的鬥志,曾國藩下令:把洪秀全屍體抬到大街上,架起乾柴,用大火將屍體燒成灰燼。沒有燒成灰的骨頭,用挫子挫成碎末。

曾國藩命人把洪秀全的骨灰與火藥拌到一起製成炮彈,用大炮發射到長江上,讓其爆炸。

李秀成被千刀萬剮

流傳太平天國又有大量珠寶,曾國荃命令湘軍將士搜索三天,但是,只找到少量的金銀錢財。

一方面因為忠王李秀成拼死抵抗,造成湘軍損失慘重,曾國荃痛恨李秀成,另一方面,企圖強迫李秀成供出天平天國的寶藏,所以,曾國荃對李秀成用刑極其殘酷。

曾國荃在忠王李秀成面前放置了鋒利的刀子、錐子,並用言語恐嚇,要把他的肉一小塊一小塊割下來。

但是,忠王李秀成始終沒有說出太平天國的寶藏。

憤怒的曾國荃穿著短袖衣服、手裡拿著錐子,親自動手,在忠王李秀成的大腿上猛錐很多次。忠王李秀成的兩條大腿都被錐子刺得血肉模糊,鮮血流成一條線。

曾國藩到達天京後,親自審訊忠王李秀成。忠王李秀成勸告曾國藩自己當皇帝,不要為滿清賣命。

因為疼痛難忍,忠王李秀成願意撰寫自述,以分散注意力、減輕痛苦。

李秀成完成自述,曾國藩仔細看了內容,命人將其中部分內容做了修改。

8月7日,曾國藩命令湘軍儈子手把李秀成的肉一刀一刀割下來。體內血液流盡,李秀成被千刀萬剮而死。

慈禧太后下令,曾國藩是不是抗旨不尊?

曾國藩之所以這麼快處死李秀成,就是殺人滅口。曾國藩擔心李秀成自述的真實內容流傳出去於己不利,也害怕李秀成被帶到北京後、會講出對自己不利的供詞。

8月11日,曾國藩接到慈禧太后的諭旨:洪秀泉屍身覓獲後,剉屍梟示,仍傳首被害地方,以洩眾憤;李秀成洪達二犯,即著曾國藩等派委妥員,檻送京師,訓明後盡發處置。

從日期上看,慈禧太后的諭旨到達天京時,洪秀全的屍體早已經被化成了灰燼,比“剉屍梟示”更進一步;確實沒有頭顱可以“梟示”。

李秀成也已經被碎屍萬段,無法“檻送京師,訓明後盡發處置”。

曾國藩對慈禧太后十分清楚,已經預料到她會怎麼處置李秀成等人,所以先下手為快,同時避免給自己帶來口舌是非。

所以,曾國藩不是抗旨不尊,而是提前執行了慈禧太后的諭旨。

曾國藩接到諭旨後,把情況寫成奏摺上報給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對處理結果比較滿意,下旨獎賞曾國藩。


岳飛的飛


古代交通工具落後,當慈禧下令將洪秀全削首示眾時,曾國藩已經把死了的洪秀全從墳墓裡挖出來,焚屍,把骨灰放到炮裡送上了天,慈禧的任務是無法完成了。

曾國藩對洪秀全恨之入骨,所以用了挫骨揚灰這一招。曾國藩覺得很解氣,消息傳到朝廷,大臣臣們也覺得曾國藩幹得好,超額完成任務。



不過慈禧並不怎麼滿意,要是把洪秀全的腦袋割下來,掛在南京城頭,來往的人都能看到,可以掛一個月,三個月,半年,甚至一年,那警示作用多大。

不過事已至此,她又不能把曾國藩的腦袋割下來掛在城頭,當洪秀全的腦袋用,所以也只好作罷。



當然最高興地是洪秀全,他本來是拜上帝會的,由於修煉不到位,死後沒能見到上帝,曾國藩幫他一把,把他送上了天,讓人見到了上帝,他真的不知道有多感謝。對洪秀全來說,曾國藩壞心辦了好事。



洪秀全在天京被攻克前一個月就死了,天京城破,他已經入土為安了。曾國藩從墳墓裡把洪秀全扒出來禁屍,挫骨揚灰。按理說,人死一切恩怨都該放下,曾國藩卻對洪秀全不能放下。

洪秀全信的是上帝,曾國藩信的是孔子,信仰不同,在曾國藩看來洪秀全就是邪教徒,禍亂人心,必須加以根除。


豫有得


慈禧下令分屍洪秀全,曾國藩並沒有抗旨,而是照做了,哪怕是洪秀全的屍體當時已經被掩埋了。

現代很流行“曾國藩家書”之類的東西,而曾國藩也由此被人吹噓成了“聖人”。不可否定,曾氏家書還是有很多值得學習和借鑑之處的。但這個“聖人”符不符合事實,還是瞭解一下背後的史實,再做決斷吧。

晚晴出了四大名臣,曾國藩赫然在列,其他三位分別是李鴻章、左宗棠和張之洞。而在四人的功績中,曾國藩的功績,應該是最為人所不齒的。

其中,左宗棠曾率軍遠征新疆,抗擊沙俄和中亞諸國的入侵,奪回了伊利,恢復了清朝對新疆的統治。中法戰爭中,左宗棠又指揮軍隊擊敗法軍,奪取了諒山等多地。可惜,在慈禧統治之下、昏聵無能的清廷,卻以勝議和,造成了中國不敗而敗的結局。

而左宗棠的部下,也因為主戰,被人陷害。左宗棠也因此鬱鬱而終。左宗棠才是真正愛國的忠臣名將,實乃清末第一大功臣、大英雄。

張之洞同左宗棠類似,堅定主張抗擊外敵,積極抗法、抗日,還力主興辦洋務,並親力親為,促進了工業進步。

反觀曾國藩呢?不能不說他很會做人,但是卻毫無抗擊外敵之功,遠遠不如左宗棠和張之洞;興辦洋務又不如張之洞、李鴻章貢獻大;搞外交,遇到箇中法“天津教案”,選擇了明哲保身,跑了,將個爛攤子丟給了李鴻章。這點上,還不如李鴻章,至少李鴻章還肯揹負罵名。

曾國藩的確是“曾氏家書”的忠實踐行者,做人一流呀,而且對滿清絕對是知恩圖報,忠誠異常。

曾國藩最大的光輝與功績,就是平定太平天國。他也正是靠這一功績,進入了晚清四大名臣之列。但是,這場平叛,可以和清初之時的“嘉定三屠”、“揚州十日”作比了。

曾氏兄弟在天京(即現在的南京)的作為,並不比數十年後,所發生的仁慈。根據曾國荃的幕僚、好友趙烈文所著《能靜居日記》記載,此次總計死者約二、三十萬人,“幼孩未滿二、三歲者亦被戳以為戲,匍匐道上”、“老者負傷或十餘刀,數十刀,哀號之聲達於四方”、“婦女四十歲以下者一人俱無”,四十歲以下的婦人們去哪了呢?不用明說了吧。這可是連遮羞布都不要的屠城。

這就是曾國藩“湘軍”的所做所為。由此,曾國藩和他的弟弟曾國荃,有了“曾剃頭”和“曾屠戶”的美譽。

天京的百姓很悽慘,但曾國藩卻因此變得風光無限,受到了滿清朝廷的大力嘉獎,被作為忠臣良將的典型,進行大肆宣揚。曾死後,還被清廷冠以“文正”的諡號。內中深意不言而喻了吧,這個“文正”和之前的“文正”,可是大不相同呀。現代很多人把曾國藩當成“聖人”一般供奉起來,實在是無法理解呀。

至於洪秀全,在湘軍圍困天京之時,就已經因病去世。到天京陷落時,洪秀全已經去世將近兩個月了。

曾國荃入城後,派人挖掘出了洪秀全的屍體。曾國藩得知消息,立刻下令:“戮屍,烈火而焚之!”並且,還讓人將洪秀全的骨灰,摻以火藥,裝入炮彈,發射了出去。

曾國藩的目的,就是讓洪秀全徹底屍骨無存,灰飛煙滅,用來打擊太平天國舊部的信念。

以曾國藩的為人,怎麼可能忤逆慈禧呢,他見到慈禧都是戰戰兢兢的。曾國藩也正是憑藉對滿清、對慈禧無比的忠誠,得到了慈禧的欣賞,死後也是榮耀異常呀!


奕天讀歷史


曾國藩外號“曾剃頭”,一輩子殺人如麻,尤恨太平軍,天京失陷後,李秀城保護幼主洪天富逃脫,城內無辜百姓則全部被屠。曾國藩之所以能在晚清耀武揚威,風光無限,其實是得益於洪秀全的成全。如果沒有洪秀全起義,就不會有曾國藩私募湘軍和一顯身手的機會。天平天國滅亡後,曾國藩向清廷宣示忠心,馬上將一手培養起來的湘軍化整為零。但是剿滅太平軍也耗盡了曾國藩大半輩子的心血,中間好幾次還被太平軍打的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甚至尋死覓活的去跳河,所以曾國藩對洪秀全及其領導的太平軍恨之入骨。


(曾國藩畫像)

那麼,為什麼慈禧要求分屍洪秀全,而曾國藩抗旨不尊呢?

其實這裡有個誤解,因為中間存在一個時間差和人物差。

一、攻下天京的是曾國荃,當時曾國藩並不在戰場,所以曾國荃也沒有在第一時間接到分屍洪秀全的命令,而曾國荃進入天京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挖搶寶藏。據記載,天京破城後,湘軍蜂湧而入,他們的目的就是搶掠,上至總頭頭曾國荃,下至軍營僱傭的民工、文職人員,都想發橫財,當時傳聞洪秀全和天國新貴的財寶都在此地。湘軍三天三夜搜查全城,曾國荃和提督蕭孚泗率先洗劫天王府,他們撈盡官衙的一切浮財,就連幾萬名女俘虜也都據為己有。但是曾國荃認為,太平天國的財富不止這些,應該埋藏在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因此當抓到李秀成時,曾國荃非常高興,一邊洩憤,一邊逼問寶藏下落。李秀成拒不交待,曾國荃就用錐子猛扎李秀成大腿,把李秀成弄得血流如注。雖然沒有從李秀成口中得出寶藏下落,但曾國荃並沒有氣餒,繼續在天京城內開挖。



二、天京失陷時,洪秀全已經死了一個多月了。1864年正月,曾國藩攻克鐘山後,就合兵南京,之後他就回到了安慶,攻城任務交給了弟弟曾國荃。原來,1861年曾國藩佔領安慶後,就創建了一個軍械所,曾國藩也移居到了安慶。因此安慶經常有許多事情需要處理,而當時天京城又久攻不下,因此曾國藩暫時趕回安慶辦公。後來,天京城攻破,慈禧下令曾國藩分屍洪秀全,所以曾國藩才從安慶來到天京先是表揚了曾老弟一番,然後親自將洪秀全掘墓碎屍,用大炮崩上了天,比慈禧要求的大卸八塊還要到位。所以,由於前後的時間差,造成了曾國藩抗旨不尊的假象。曾國藩對慈禧的忠誠無可挑剔,因此完沒有幻想和懷疑的必要。


(洪秀全劇照)

感謝朋友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曾國藩並沒有抗旨不尊,曾國荃打下天京的時候,洪秀全已經在幾天前食物中毒死去了。並且李秀成只是草草把洪秀全埋在了天王府的後花園裡,清軍攻破天王府,很快就搜到了洪秀全的墓。



清軍有沒有分洪秀全的屍不得而知,但是洪秀全的屍體卻是被清軍一把火給燒掉了,而洪秀全的骨灰被清軍裝入了炮管,一炮轟出去,散落天際,也算是將洪秀全剉骨揚灰了。因此,曾國藩和曾國荃兩兄弟算是為慈禧報了大仇,慈禧也就沒有追究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把洪秀全給分屍了。

如果說真正抗旨,曾國藩在處理李秀成的時候確實違背了慈禧的意願。原本李秀成是要和幼天王一起去北京獻俘的,由於李秀成表現出來想投誠的意思,並且在獄中寫下了自述。因此,曾國藩不忍將李秀成凌遲處死,在朝廷來人之前將李秀成判了斬刑。



當然,更大的抗旨是曾氏兄弟將洪秀全的聖庫給私吞了。據說曾國荃裝了九船金銀珠寶通過長江航道運回湖南,在路過九江的時候,還被時任江西巡撫沈葆楨給攔截了。總之,長毛之戰讓很多湖南人發了橫財。

而在曾氏兄弟給慈禧的奏摺裡卻稱沒有發現聖庫,在燒洪秀全屍體的時候,順帶也把諾大的天王府也燒沒了。慈禧就算要查也無從查起了,只好不了了之。其實,在曾國藩掌握節制江南四省軍務的實權之後,他也就沒有那麼聽話了。



因此,他從兩江總督調任直隸總督,去北京覲見兩宮太后的時候,慈禧才會問他帶了多少兵馬來北京,嚇得曾國藩趕緊把湘軍給解散了。


傅斯鴻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天京被攻破時,據說天王洪秀全就已經病死了,當然清政府說他是服毒自殺的。

不過洪秀全死後卻被清兵刨棺戮屍還被剁成肉泥,然後製成炮丸放到大炮裡發射出去給挫骨揚灰了,所以洪秀全早就被曾國藩分屍了並不存在抗旨不遵慈禧太后命令之說。


要說洪秀全可說歷來都是一個非常富有爭議的歷史人物,崇拜他的人認為他是沉重的打擊了腐朽不堪的滿清王朝是一個革命家,否定他的人認為他使得國家生靈塗炭還腐化墮落是歷史罪人。其實這兩種觀點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屬於一件事情的兩面解讀,崇拜他的人當然是儘量從積極的正面影響來解讀洪秀全的貢獻,否定他的人自然也會盡量去從消極的負面影響來論證洪秀全的罪惡。

從洪秀全的正面作用來說:當時的滿清王朝已經十分腐敗無能,對外鴉片戰爭戰敗喪權辱國不得不割地賠款,使得近代中國人民飽受列強凌辱。對內卻繼續醉生夢死頑固守舊不思如何振興國家,反而繼續奴化壓榨百姓並把鴉片戰爭的負擔轉嫁給他們。所以洪秀全發動太平天國運動是有其正義性的,腐朽不堪的清王朝本來就應該被推翻。

當洪秀全從廣西金田發動起義一路打到南京佔據中國半壁江山時,腐朽的清王朝勢力受到嚴重打擊封建統治根基受到嚴重動搖。而原來八旗兵和綠營兵早就不堪一擊了,如果依靠他們的話滿清王朝必然要滅亡了。所以滿清政府不得不依靠湘軍和淮軍等漢族地主武裝來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這樣長期被滿清政府壓制的漢人武裝勢力又崛起了。



封建統治根基被嚴重動搖漢族武裝勢力又崛起了,這樣雖然太平天國運動被滿清政府聯合列強聯合絞殺了,但是滿清政府也最終走上了瓦解崩潰的不歸路。此外不同於滿清政府對列強的卑躬屈漆,太平天國敢於堅決抵抗列強對中國的侵略也是非常具有正面意義的。再有太平天國不僅自己在後期開展資本主義改革,也迫使滿清政府不得不興辦洋務運動來增強勢力應對內憂外患,這些都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的近代化。

從洪秀全的負面作用來說:他發動的太平天國運動使得中國內亂不斷,加上其它地區的捻軍等起義或者民族仇殺,中國人口由原來的4億人一度銳減到2.6億人。這些都使得中國不僅生靈塗炭百姓更加困苦,國力也嚴重受損削弱了抵禦列強的實力,因此說太平天國的負面作用也是很大的。

當然了當時的中國人口也全是太平天國一方的責任,應該說腐朽無能的滿清政府才應該負主要責任。不僅是因為清軍在鎮壓太平天國等起義時濫殺無辜曾國藩還因此得了個曾剃頭的稱號,還因為正是滿清政府的昏庸無能才導致太平天國運動等起義的爆發。再說以滿清政府的昏庸無能就算沒有太平天國運動牽制,想要抵禦列強幾乎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說有些人哪這些來指責太平天國運動和洪秀全其實是偏頗的,不過洪秀全的拜上帝教跟中國文化格格不入,一旦其成功推翻清王朝建立新王朝對中國文化傷害確實很大。再有洪秀全後來急劇腐化墮落,光是老婆就超過千人以至於不得不給她們編號。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其發動起義的正當性,因此也就難怪一些人非常厭惡洪秀全了。

所以個人認為洪秀全應該來說不能絕對的肯定也不能絕對的否定,總得來說洪秀全對中國歷史的正面影響是大於負面影響的。他一邊動搖了滿清王朝封建統治基礎加速其滅亡,一邊逼的滿清政府放鬆對漢人勢力的壓制和興辦洋務運動。這些都使得中國有了一定力量抵禦列強入侵不至於徹底亡國,不然讓腐朽不堪的滿清政府不做任何改變的統治更長時間,中國就真的可能要亡國了。


執斧談史說事


這問題問的不準確,曾國藩、曾國荃兄弟率湘軍打下太平天國都城天京時,洪秀全已死,一具朽屍不是慈禧關注的重點,她關注的重點是關在囚籠中的兩個活人,以及天京城的“聖庫”到底在哪裡?

因此,在如何處理洪秀全這具朽屍上,曾國藩沒有抗旨不尊這回事,但這並不意味著洪秀全這具朽屍就可以忽略不計、草率對待。

事實上,率先進城的曾國荃恰恰在這個問題上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

太平天國勇王洪仁達被俘後招供,洪秀全的屍體埋在御林苑,曾國荃當時正忙著接受恭維,搶奪天京城裡的財物,根本沒心思去搭理一具朽屍。

曾國藩來到天京城,用偽君子的謙誠攻破被俘忠王李秀成後,緊跟著就把關注點放在了洪秀全屍體上。

曾國藩問他九弟曾國荃,洪秀全的屍體,驗看了沒有?

曾國荃說,這還用驗看嗎?我審訊了不少長毛頭領,都說偽天王兩個月前就死了。假如沒死,又哪來的幼天王。

曾國藩說,九弟,你糊塗!人死要驗屍,這是常識!往後朝廷如果問起,驗屍了沒有?你怎麼回答。如果這是長毛金蟬脫殼之計,假裝死了,實際偷偷逃出城了呢?再有,即便沒有這回事,朝中小人抓住沒驗屍這一點,栽贓陷害我們,我們可就難逃欺君之罪了。那樣,洪酋的一具朽屍可就成了我們的災禍。

可見,曾國藩在功成之時看到的多是鳥盡弓藏、小人眼紅的官場危機。

曾國荃恍然大悟,連忙說,過些日子,我就去驗看一下。

曾國藩說,這事一刻不能耽誤,不管是居心叵測,還是想盜取財寶,萬一有人挖走了洪酋的屍體,死不見屍,你怎麼向朝廷交代?

曾國荃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趕忙說,那我這就去。

曾國藩說,洪酋的屍體不僅要驗,而且還要當著眾將領的面驗,這樣才是萬無一失。

曾國荃問,驗看之後怎麼處理洪酋的屍體?

曾國藩說,扛到江邊,澆上油燒了,乾乾淨淨,什麼人也別想再拿這具朽屍做文章。

由曾國藩的這一番心理看下去,慈禧在洪秀全這個環節是不會提醒要求曾國藩的,因為這是跟曾國藩博弈的關鍵時點,不要求,不提醒,才有可能抓到讓曾國藩被動難受的把柄。

但對曾國藩這樣的官場老鬼來說,在洪秀全這具朽屍上,他是不可能犯低級錯誤。

他和慈禧的真正博弈在兩個活人洪仁達、李秀成身上。

慈禧在這一點上很講分寸,照她的本意,她當然想把洪仁達、李秀成弄到京城來,但這麼幹又容易把曾國藩逼得太緊,所以她一開始向曾國藩頒下的諭旨是這樣的:是獻俘還是就地處決,等聖旨進一步決定。

這其實就給曾國藩“抗旨不尊”留下了一定的迴旋餘地。

曾國藩在怎麼處置洪仁達、李秀成這一問題上,態度十分決絕——寧肯冒天下之大不韙,也絕不能授人以口實。

畢竟將洪仁達、李秀成送到京城對曾國藩、曾國荃兄弟太不利了,只要他們說出其中幾條,就足以要了曾氏兄弟的命。

第一條,天京不是沒有聖庫,而是讓曾氏兄弟洗劫一空了。

第二條,曾氏兄弟的功勞沒他們吹噓的那麼好,攻天京不僅漏洞百出,而且罪孽深重。

第三條,曾國藩可能有異心。

所以說,洪仁達、李秀成必須在聖旨到來前,遭受千刀萬剮。

不過話又說回來,對於曾國藩在此處的抗旨不尊,慈禧實際上並不太在意。

因為她見識過曾國藩此前和咸豐的博弈,和自己的博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