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摄政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密探零零发


在清朝,一共出现过三个摄政王(名称略有不同,但实质相同)。分别是多尔衮、奕䜣和载沣。

每当摄政王出现,必是皇帝年幼。于是太后和摄政王共同理政,帮助小皇帝治理天下。而摄政王每每都是太后的小叔子,因此史称“叔嫂共治”。

多尔衮自然不必多说,这个摄政王的成色是最纯的。他名为摄政王,却睡了太后,当了皇父,实际上就是不挂名的皇帝了。

多尔衮的最终封号是“皇父摄政王”。他的实力强大到什么程度呢?他若想反,必成功。可是他偏偏不反。

也许是因为三十多岁就死了,没来得及反。

奕䜣,是道光皇帝的儿子,咸丰皇帝的弟弟。受封恭亲王。咸丰活着时,他是受到咸丰猜忌的,因此郁郁不得志。

但咸丰死后,太后慈禧为了干掉咸丰指定的辅政八大臣,便联合奕䜣,搞掉了那八位。慈禧和另一位太后慈安坐在幕后,垂帘听政,奕䜣则被册封为“议政王”,站在台前,统领群臣。

正是在奕䜣的统领下,清朝出现了短暂兴旺,史称“同治中兴”。

可惜,奕䜣的政治手腕远远不及慈禧。仅仅当了四年的议政王,就被夺去了这个封号。此后更是被慈禧玩弄于股掌之间,一辈子浮浮沉沉,终于难成大事,恨恨而终。

最后一位摄政王载沣,是末代皇帝溥仪的亲爹。

和前面两个能力出众的摄政王相比,载沣基本是个废物。而和他共治的皇太后隆裕,也是个废物。

有时候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奕䜣很厉害,却碰上了更厉害的慈禧,结果败在慈禧手下;载沣不行,却碰上了更不行的隆裕太后,俩人联手终结了清朝。

如果换一下,清朝可能会多活几年。

载沣当了摄政王,第一件事便是赶走了袁世凯。后来武昌起事,又不得不请回袁世凯。结果袁世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赶走了载沣。

载沣却不恼,开开心心地做起了废物,留下了“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这样洒脱的诗句。


趣谈国史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奇怪的王朝,以摄政王开始,以摄政王终结。清王朝在1644年入关后,因为顺治帝尚且非常年幼,所以议政王大臣会议推举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为摄政王。

在清朝以前的多个朝代里面,有过好多次太上皇,但是并没有出现过所谓的摄政王,摄政王从字面意思来看,首先要是个王,其次是主管政务的,通俗的讲就是一个地下皇帝。

1650年,多尔衮因病而死,此后一直到宣统皇帝继位清朝都没有出现过摄政王。

1908年11月,光绪帝病死,慈禧太后基于血缘以及私心选择了自己的亲侄儿载沣的儿子溥仪为皇帝,是为宣统帝,不过当时溥仪还太小,只有3岁,所以就同时封载沣为摄政王。

同样是摄政王,载沣的权力要比多尔衮小的多,或许跟年龄有关,或许跟能力有关,载沣在皇室内部甚至都不具备最高权威。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载沣主政不过三年,清王朝就走向了覆亡,在清朝灭亡前夕,载沣的摄政王一职就在袁世凯的逼迫之下给取消了。


青年史学家


有幸被邀请,我尽我所能来回答。

摄政这种职位古已有之譬如西周初期的周公旦,以及西汉末期的王莽,一般都是君主年幼或者体弱多病不具备执政能力时代替君主行事,一般由君王的亲戚担任。清朝的摄政王特指摄政的亲王,顺治年幼时由睿亲王多尔衮担任,宣统年幼时由自己父亲醇亲王载沣担任。

当初皇太极暴毙,没有立继承人,弟弟多尔衮势大累有战功,皇太极长子豪哥有能力有军功受到两黄旗的支持双方争夺汗位不下,最后折中立了皇太极的九子福临即后来的顺治,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辅政,这样满清内部算是和平过度没有因为汗位之争的内斗损耗国力。后来多尔衮在攻打明朝和国家建设时大建功劳,并且不断排除异己一家独大,辅政王后来变成了皇叔父摄政王,再变成皇父摄政王基本享受皇帝待遇见皇帝也不用磕头了,下葬时已皇帝礼仪下葬所以有满清十三帝一说,但是顺治后来挖坟掘墓鞭多尔衮的尸。

载沣是少有的算是没有死于朝廷争斗的摄政王,给自己年幼的儿子溥仪管天下其实就是变相的皇帝可惜能力有限朝廷的摊子又很糟糕只当国了三年载沣因为所谓的改革方案预备立宪被认为是个骗局遭到全国上下尤其是立宪派的反对,各地爆发革命,皇族内部也分化,朝臣离心,载沣被迫回家休息。1951年因风寒死于北京。


愿艾露恩和你同在


摄政王是皇族充当皇权势力的一种表现形式,通常而言,只有在皇帝年幼,无力处理朝政时才会出现,很多人认为,摄政王一定是皇室宗亲,一定是男性掌权者,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在皇帝年幼时,太后、皇后、外戚、辅政大臣,都可以摄政,摄政王只是当摄政的是皇族亲王时的称呼。历史上出现摄政王的朝代并不多见,但是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却先后出现了两位摄政王。并且很有意思的是,两位摄政王分别出现在了清初和清末,于是便有了那句出名的“兴也摄政王,亡也摄政王。”说的便是清朝开国和灭亡时的两位摄政王。

清朝出现的两位摄政王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两位之所以出现,其最大的历史共同点就是均遇到了不能单独处理国政的年幼皇帝登基。多尔衮之所以成为摄政王,是因为皇太极死后,六岁的皇九子福临被拥立为皇帝,当时的皇太极中宫皇后哲哲和福临生母庄妃均无意垂帘称制,所以宗室内部举荐睿亲王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但是济尔哈朗并未称摄政王,仅多尔衮一人拥有了摄政王的称号,不久多尔衮变将济尔哈朗削除了辅政职权,他本人也由摄政王一步步升为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在当时的朝堂上,多尔衮就是无冕之皇,他的权势和皇帝几乎只差了一个名号,就当时的形势而言,多尔衮想要废黜顺治皇帝取而代之,实际上是易如反掌,但是最终多尔衮并没有这么做,而只是止步于摄政王这样的身份。

相比清初权势滔天的摄政王爷多尔衮而言,清末的摄政王载沣就低调多了,载沣的摄政王身份并非出自宗室推举,也并非自封摄政王,而是慈禧太后在行将就木之时的仓促决定。慈禧太后在光绪皇帝病重之时选立了年幼的醇亲王子溥仪继位,当时的溥仪年仅三岁,根本无法执掌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慈禧太后又强调“至此之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这句话事实上就将日后隆裕太后垂帘听政的权力剥夺了,皇帝年幼,又不许太后垂帘,也没有选立辅政大臣。那么皇权如何正常运转呢?慈禧太后替年幼的溥仪选择了一位摄政王,这位摄政王不是别人,就是溥仪的生父醇亲王载丰。宣统一朝的三年时间,载沣执政两年多,也就是说,载沣是清王朝最后岁月里的实际统治者。辛亥革命爆发后,焦头烂额的载沣辞去了摄政王的职务,从此不问政事,赋闲在家,载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摄政王。


历史课课代表


清代一朝,摄政王是皇族亲王摄政时的一种尊称。清代初期的摄政王多尔衮和末期的载沣,从王朝开启到结束,摄政王是清代独特的一个历史风景。清代早期多尔衮摄政,还带有一些游牧渔猎民族的政治特色,到了载沣摄政,则纯粹是主少而不得已而为之了。但是,摄政王都是入八分,协助暂时不能处理国家事务的皇帝。

八旗兵1644年入关之后,顺治帝福临尚年幼无知,当时权力很大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推举了皇太极弟弟睿亲王多尔衮为摄政王,开启了摄政王这一特殊模式,多尔衮是溥仪的叔叔。当然,多尔衮坐大威胁到了皇权,后世评价也不太好。

而光绪皇帝死后,末代皇帝溥仪登基,仅仅2岁多而已,无法处理朝政,因此他的父亲醇亲王晋升为摄政王,成为实际主宰者,直到1912年清帝逊位。客观来说,摄政王对于稳定政治,保持皇族延续乃至于维护统治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之所以出现,也是继承制度的约束与派生。可以看出,摄政王仍然是皇族充当皇权势力的一种关键形式。


秦右史


清朝的摄政王主要是因为在这种专制体制下,一个国家的即位君主不能管理国家时,由他人代替君主处理国政,清朝的摄政王一般是因为即位君主年幼尚不能处理国政,这就需要一个有足够能力的人来代替他做出行政决策。在这种情况下,摄政王诞生了。

有人说,一部清朝史,起于女人(孝庄太后),终于女人(孝钦太后),也有人说,起于摄政王(多尔衮),终于摄政王(载沣)。


自满清入关以后,因为顺治皇帝尚且年幼,无力执政,当时顺治皇帝能继承皇位完全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清朝当时的执政者就是睿亲王多尔衮,摄政王就是从这时候重新出现在中国历史上。

醇亲王载沣在晚清这座大厦将倾之计,欲力挽狂澜,载沣的政治舞台起点比较高,但是却由于种种因素,方式是最屈辱的。载沣执政之初,国内舆论都以为他是帝国宪政改革的希望,可是没想到他搞出了“皇族内阁”,这种内阁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

摄政王是皇族充当皇权势力的一种主要形式。摄政王的问题主要就是很容易蜕变为兄终弟及这种打破当时父子相传这种观念。


南柯多萌


清朝的摄政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中国经历了近2400年的封建社会,《诗经》中曾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在这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全国上下都是以皇帝为尊的。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在历史上出现了一种比皇帝权力还大的官职,那就是“摄政王”。摄政王这个官职来源已久,早在周朝的时候,就有周公辅佐皇帝,当上了摄政王。

在后来的朝代中也都出现过摄政王,到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时候,一共有过两个摄政王。分别是多尔衮和载沣,巧的是他们分别出现在大清建立之初和清末之时,是在首尾两端。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清朝的摄政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想必看过清宫剧的人都听说过铁帽子王、议政王、辅政王和摄政王。不过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这些王都不是爵位,事实上清朝就只有亲王和郡王这两种王爵。

所以像议政王、辅政王、摄政王这些王虽不属于爵位,但也算是特殊的官职。那摄政王是什么官职呢,他主要干些什么工作呢?

摄政王,就是可以代替或代表年幼、生病等,不具备执政能力的皇帝行使国家领导权的人。担任此官职的人,通常是皇帝的至亲。一般情况下只能摄政的是皇族亲王,才能够称之为摄政王。

在上文中提到了辅政王,辅政王和摄政王是否一样,有什么区别呢?

辅政王的任务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换言之就是辅政王将研究好的结果,最后呈报给皇帝,最终事务的决定权是在皇帝手里。

摄政王与辅政王虽是一字之差,但性质却完全不一样。摄政王,是可以直接决定事情的结果,不需要上报给皇帝自行裁决,最终事务的决定权是在摄政王手里。

摄政王可以理解为代理的皇帝,相当于是一位没有皇帝虚名的实际皇帝。有摄政王在,所有的国事就都由摄政王处理,真正的皇帝就是有名无实。所以辅政王是辅佐皇帝处理国事,摄政王是代替皇帝决定国事,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在清朝一共出现过两个摄政王,第一个是睿亲王多尔衮。乾隆曾评价多尔衮为“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可见多尔衮劳苦功高。

多尔衮之所以能当上摄政王,是因为在崇德八年的时候,皇太极突然驾崩还未立下继承人。这时清朝顿时群龙无首,在这种关键时刻,手中颇有权势的多尔衮放弃皇位的争夺,拥立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为帝,即顺治皇帝。不过顺治登基时才年仅六岁,实在是无法独立处理国事,所以多尔衮就当上了摄政王。帮助年幼的顺治皇帝暂时处理朝政,监察国事。

大清的第二个摄政王是载沣,他比多尔衮特殊一点,他是宣统皇帝溥仪的生父。载沣的弟弟载涛,曾这样评价载沣,说他:“遇事优柔寡断,人都说他忠厚,实则忠厚即无用之别名。”

载沣当上摄政王的原因和多尔衮一样,都是因为新登基的皇帝年幼,无法处理国事。不知是不是冥冥之中的自有天意,这两个摄政王一个是在开国时,一个是在亡国时。

所以,大清的摄政王其实就是一个官职,不过这个官职是一个比皇帝还尊贵的职务,也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可以胜任的。摄政王虽然有自行处理国事的权力,但是等皇帝成年或者有处理政务的能力之后,还是要把权力交还给皇帝的,不然就成了谋权篡位了。




葛大小姐


摄政王,代替或代表出国的、年幼的、生病的或者无法具备执政能力的君主行使国家领导权的人。一般有皇亲国戚担任。一般情况下摄政王只是当摄政的皇族亲王的一种称呼。

满清立国两百多年,总共出现两个摄政王,一位是满清入关前期,带领清朝入主中原奠定统一基础的摄政王爱新觉罗多尔衮,另一位是加速满清灭亡的爱新觉罗载沣。

满清幼主偏多,故而摄政王、议政王此类在满清比较多见,摄政王作为代理皇帝处理朝政,具备生杀大权,位高权重,顺治帝年幼时多尔衮作为摄政王帮助满清入主中原之后,目空一切,排除异己,基本上就是二皇帝,顺治帝只是其控制朝局的傀儡,多尔衮意外落马猝死之后,顺治帝亲政后对多尔衮进行大力的报复。可见顺治帝对于多尔衮的仇恨。

满清最后一位摄政王由于溥仪年幼,朝政大权基本掌握在生父载沣的手上,但其能力不足,最后加速了满清的灭亡!


Sylar弈


多尔衮的摄政王既是各派实力角逐平衡的结果,也是满清入关后平定政局,开疆拓土的需要。当初清太宗仓促离世,并没有提前立谁为接班人,有资格竞争宝座的主要有肃亲王豪格,睿亲王多尔衮和太宗庄妃的儿子福临。

在豪格和多尔衮双方明争暗斗下,通过庄妃的巧妙斡旋,各方势力达成一致,采用折中方案,让六岁的皇九子福临继承大统,是为顺治帝。


福临继位后就封多尔衮为摄政王,这位摄政王多尔衮可称得上是位军事家,政治家,在满清入关前后主宰着大清的政局,是一位事实上真正的最高决策者。平灭南方各种残明政权,剿除西北农民起义部队,满清八旗的铁蹄踏遍九州,大清最终能定鼎天下,多尔衮功不可没。

他的功名随着他的称号层层递进,从“摄政王”到“叔父摄政王”再而“皇叔父摄政王”,最后“皇父摄政王”,备极荣耀,光芒四射。还和孝庄皇太后演绎出一段让后人颇废揣测的恩爱情仇,直至今天还是清宫戏的热门话题。


这位摄政王顺治七年英年早逝,留下的是顺治皇帝的大清算,罢爵夺赏,抄家掘墓,抛尸弃野。幼年被权臣辅政的皇帝,成人一朝有机会,便会反攻倒算,皇权是不容许被侵蚀和冒犯的。

有人讲满清前一个摄政王扶持幼主奠定了江山,后一个摄政王替幼主葬送了江山。这有些宿命论的话表面是不错,但谁让载沣是光绪的亲弟弟又世袭了醇亲王的爵位,既是慈禧的亲外甥,自己老婆还是荣禄的女儿慈禧的养女。


当光绪和慈禧先后闭眼,溥仪是继承了皇位,可两宫能把大清江山真正托付给谁呢,唯一的选择就载沣莫属。当这位摄政王上台时,他面临的是君主立宪疾风骤雨。小皇帝还只能尿裤子,所有的聚焦点都在他身上,大清能不能在新的政治架构中苟延生存下去,完全要看摄政王载沣的执政手段。

清廷早在光绪驾崩前已经认可了国家将进入君主立宪,1908年就公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今后每年需要逐步完成的各类事项,总共九年时间过渡期,到时一切事宜改革妥当,即1917年立宪是水到渠成。


问题就出在这九年时间上,鉴于国内立宪党人的压力,严峻的国际形势,特别是日本和俄国对中国东北的蚕食,朝鲜被日本吞并的事实,清廷面对全国上下要求尽快缩短过渡期进入宪政体制。

摄政王载沣拒绝了头两次国会请愿活动,第三次他再也顶不住各省督抚,王公大臣,各部大员纷纷加入的压力,于1910年11月同意将九年过渡期改为五年,1913年召集国会。

人们等待君主立宪的新时代到来,按立宪国家常理需要成立责任内阁,当人们看到清廷于1911年5月公布的第一任责任内阁名单时,不要说是革命党人,就是一贯支持政府的立宪党人都觉得被愚弄了。

摄政王载沣的内阁名单被讥笑为亲贵内阁,皇族内阁,载沣虽然支持并加快立宪,但他显然不能左右满族贵族阶层的统制,也无法剥夺他们的既得利益。



这位摄政王虽然可以替天子行事,但也动不了那些满族亲贵的奶酪,自己明白宪政是共治天下,还得说服享权日久的勋贵们分享权力才是当今王道,否则后果自负,亡国只是坐等在板凳上不久的事了。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看遍山川


摄政王通常由君主的亲族或戚族担任,是代替或代表出国的、年幼的、生病的或神志不清的及不具备执政能力的君主行使国家领导权的人。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是西周时期的周公摄政。因为古琉球国是属于中国的藩属国,因此当古琉球国王位更迭时,我国还派使节前往监国,也相当于摄政王地位。除了中国历史上有摄政王外,其他国家比如日本,英国也有摄政王存在的历史。特别是英国还有专门的摄政法令对摄政王进行规范和制约。


清朝的历史上出现了两位摄政王,一位是清初的摄政王睿亲王多尔衮,另一位清末的摄政王醇亲王载沣。因为两位摄政王分别出现在清初和清末,因此也有人说清朝成于摄政王亡于摄政王。清初由于顺治帝福临年幼,多尔衮因为支持福临登基有功,再加上他与孝庄文皇后的那层关系,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摄政王。清末因为光绪帝死了,溥仪还太小,作为父亲的载沣理所当然就成了监国摄政王,代替溥仪行使国家政事。这里插一句,光绪皇帝无后,怎么会让溥仪登基做皇帝呢?这是因为慈禧太后选择了载沣的长子溥仪过继给同治当儿子,同时也过继给光绪当儿子,就是所谓的“一人祧两房”。所以光绪死后,溥仪自然而然就做了皇帝。


因为摄政王位高权重,因此很容易为了自己的私心,废掉现有的皇帝,或篡位或改立自己的儿子做皇帝。所以说他们的下场往往是比较惨的。这里我们就说一说清代两位摄政王的结局。清初的摄政王多尔衮通过权谋囚禁了多择,逼迫济尔哈朗下台,成为名副其实的摄政王,以多尔衮的为人和野心,他势必会废掉福临自己称帝。孝庄文皇后为了自己的儿子从中周旋,拼命的给多尔衮封官封爵,后又下嫁多尔衮是多尔衮暂缓了称帝的念头,后来在狩猎中堕马身亡。即使后来死了,康熙也没有放过他,对他进行掘墓鞭尸。因此他死后的结局也是挺惨的。再说清末摄政王的载沣,他为人胆小谨慎,而且没有权利欲,当了三年的摄政王,后被迫下台,就享受皇室优待,并没有想再恢复皇权,即使在民国时期张勋复辟的时候,他也没有动摇。溥仪去了满洲当傀儡皇帝时,他也没有跟去。因为他的这种性格,使他能够顺顺利利的活到了解放后,日子还算过得有滋有味,直到六十八岁才染病死了。因此他的结局要比自己的兄弟光绪和溥仪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