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安皇帝趙構的《章草洛神賦》卷

作者:馮海嘯(博物館有得聊資深文化藝術講師)

宋高宗趙構書寫的《章草洛神賦》卷是非常精湛的作品。所謂章草,就是對隸書的草寫,每個字都是草書,字與字不相連。章草是“今草”的前身。

偏安皇帝趙構的《章草洛神賦》卷

偏安皇帝趙構的《章草洛神賦》卷

偏安皇帝趙構的《章草洛神賦》卷

草洛神賦(局部) (宋)趙構作 遼寧省博物館藏


《洛神賦》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曹魏時候的才子曹植,他在這篇文章裡記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黃初三年,曹植從京師洛陽朝覲回來的途中,路過洛水之濱,奇蹟出現了:一個風姿卓越的女神站立在對面的山崖上。這使作者驚愕萬分。作者猜測:這個女神可能就是傳說中的洛水之神——宓妃。兩人一見傾心,曹植儀表堂堂,洛神又有美麗的容貌、得體的舉止、天人的氣質,二人相會、交談。但天色漸晚,女神要回水府,曹植依依不捨……這一段人神相愛的情感雖然最後沒有結果,卻是那樣哀婉動人。曹植以優美的筆調,和駢散結合的語句寫出的這篇《洛神賦》,後來被昭明太子蕭統收入他編纂的《昭明文選》,從此膾炙人口。

偏安皇帝趙構的《章草洛神賦》卷

北宋 摹顧愷之洛神賦圖 遼寧省博物館藏


文中的洛神是以三國時候的美女甄氏為原型的。甄氏具體叫什麼名字歷史上沒有記載。甄氏是中山無極人,她的父親甄逸曾經作過上蔡地區的行政長官上蔡令。建安年間,甄逸把女兒嫁給了袁紹的兒子袁熙。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氏就留在袁熙的家中侍奉婆婆。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冀州鄴城被曹操攻破,甄氏被曹操之子曹丕娶為妻子,也就是後來的文昭皇后。這個時候年輕的曹植也一直暗戀著甄氏。後來曹丕和甄氏感情不和,甄氏被賜死,死的時候很慘,以發掩面。曹植知道後非常痛心,但是他又不能直白地表達自己的愛情,就創作了這篇《感甄賦》,也稱《洛神賦》寄託自己的愛慕之情。在這篇文章中,他把這位自己心目中的美女描寫成洛水之神宓妃,實際上當時曹植才13歲。

在以往我們看過的展覽中,如北京故宮博物院在2017年9月舉辦的《趙孟頫書畫特展》,其中便有很趙孟頫書寫的以《洛神賦》為題材的書法作品,還比如在遼寧省博物館《中國畫藝術展》中也有傳為顧愷之畫的《洛神賦圖》卷。《洛神賦》題材很受後來人的歡迎,其實還不僅僅是這些,很多魏晉時期的典故。一直被後來的藝術家進行二度創作,成為他們書畫創作的主題。比如傳東晉顧愷之畫過《洛神賦圖》,當代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姜妙香二先生還編演了京劇《洛神》,也是以這個故事為藍本。

偏安皇帝趙構的《章草洛神賦》卷

50年代梅蘭芳先生出演京劇電影《洛神》的劇照


趙構書寫的《章草洛神賦》很精彩,雖然字與字之間不連,但是草法嚴謹,而且又各自成形,圓潤渾厚,書姿優美,這是他書法的特點,實際上還是出於二王。趙構練習書法非常勤奮,趙構自己曾經說,“餘五十年間非大利害相妨,未始一日舍筆墨。”意思是說,我50年間如果不是有特別大的事情妨礙我,每天我都要寫書法,沒有一天離開筆墨的,可見他書學之勤。趙構的藝術才能與他的父親宋徽宗趙佶當然不能比,但是就這個勤奮勁兒讓我們感到驚訝。他的書法成就也比較高,還影響了後來入仕元朝的大書畫家趙孟頫。

趙構是南宋第一位皇帝,他曾經也想恢復失地,否則的話南宋的首都不會叫臨安。臨安,意指臨時安定一下。就在南北政權對峙的時候,趙構還說“五十年間非大利害相妨,未始一日舍筆墨”,從一個角度說,可以看出他非常喜愛書法。而從另一個角度說,就政治和藝術之間,趙構還是很難擺平兩者之間的關係。在專制社會,還能有什麼事比力圖收復失地更緊迫呢?

作為一國之君的趙構,抄寫曹植的名篇《洛神賦》,我們又當如何看待呢?要說這個問題呢,我還要提到另一個展覽,就是故宮博物院在今年四五月間舉辦的《予所收蓄 永存吾土——張伯駒先生誕辰120週年紀念展》,其間展出了傳趙構書馬和之畫《詩經·小雅·節南山之什圖》。遼寧省博物館還收藏有馬和之畫《詩經·唐風圖》《詩經·陳風圖》《詩經·周頌·清廟之什圖》《詩經·魯頌三篇圖》。我們現在能夠發現的類似的宋高宗抄寫詩經文字,馬和之畫畫的手卷,有多少呢?一共16種,22卷之多。這樣的作品不一定完全是皇帝的親筆所書,也有宮廷摹本,但是量這麼大,我們可以把這些畫作、書作和我們今天要講的《章草洛神賦》綜合起來看。從文化的角度來說,在兩宋期間,南北政權割據、對峙,北方是金朝,草原民族建立的政權;南方是南宋,農耕漢民族為主的政權。宋高宗在臨安建立政權以後,除了政治上要聲明自己的正統,同時在文化上,他也要和北方入侵的草原民族文化相抗衡,所以在宮廷內部就對像《詩經》、《洛神賦》這些漢民族的經典作品進行再度藝術創作。從某種意義上講,在南方宮廷內部也形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復興。趙構抄錄以《毛詩》等為代表的儒家經典也是在宣示自己政權的正統,當然在帝王這樣的文化舉措下,就必然會出現很多的宮廷摹本以便於賞賜,形成一種文化氛圍。

另外一點,自從魏晉南北朝大分裂,大融合的局面出現以後,很多的藝術家都以魏晉題材作為藝術創作的母題,例子不勝枚舉,比如以《洛神賦》題材、以陶淵明及陶詩為題材、以二王及《蘭亭》為題材等等。這種現象一直延續到民國及至今天。

為什麼人們對魏晉南北朝時期所創造出的文化如此熱衷?其中呈現出怎樣的創作現象?實際上,這種創作現象表明了:在魏晉這個大融合、大分裂的歷史時代創造了中國文化的第一個高峰。在這以前書法、文學、繪畫、宗教等的成就都是“散點式”的,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文藝的興起使得這些漢民族的經典文化形成了一個初步的體系和構架,如:顧愷之提出的繪畫理論;宗炳提出的藝術欣賞的理論;劉勰、鍾嶸提出的文學批評理論(《文心雕龍》、《詩品》)等。再比如,在山水地理上的成就有酈道元《水經注》,在哲學上有魏晉玄學等。這個架構被後人所繼承,尤其是在異族統治的時候,無論是在南北方政權割據的時候,還是到元朝漢族被徹底入侵、同化的時候,可以說這個“文化血脈”源遠流長。使其長流不斷的原因是與歷朝帝王的提倡,以及文人的保持與傳承有很大的關係。當然高宗趙構抄寫《洛神賦》也起到了這個作用,在那個特殊的時代,這種文化基因被沉澱下來。

偏安皇帝趙構的《章草洛神賦》卷

卷尾的“德壽殿書”四字及“皇姊圖書”印章


這幅作品的卷尾有趙構“德壽殿書”四字,並鈐有元朝大長公主祥哥剌吉“皇姊圖書”收藏印,說明了這件作品是趙構以後退居德壽殿作太上皇時書寫,到元朝又經大長公主祥哥剌吉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