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希那穆提:意識沒有潛顯之分,你只需保持認識自我的覺知

我們生活在所謂的有意識的頭腦裡,而從來不注意更深層的無意識的頭腦,因而自我常常是受限的。對我來說,並不存在顯意識和潛意識兩種狀態,而只有認識自我的覺知一種行為。——克里希那穆提

克里希那穆提:意識沒有潛顯之分,你只需保持認識自我的覺知


當你覺察到自己的限制時,你自然就會明白自己所有層面的意識。

曾經有一個人,找一個著名的算命大師看手相,算命大師預示這個人將窮困一生:他不但事業無成,且將英年早逝。這成了他潛意識中一片無法抹去的陰影。他就在這個陰影之中生活了三十年年,情緒低迷、意志消沉,整天都在恐懼和擔憂之中度過,像等待死亡一樣。有一天,他抱著最後的一線希望,到醫院將手掌心的紋路做了一番手術,改成所謂的上上等的手相。從那以後,他的心中想的不再是以前那個令他恐懼的手相,而是這個能讓他富裕、長壽的掌紋。他的心終於被打開了,開始變得樂觀積極。雖然生活中還是遇到很多挫折,但是他並沒有放棄奮鬥,終於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下,他開始獲得一點一滴的成功,最終成為當地的一名富人,終老後半生。

類似這種潛藏在我們一般意識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就是潛意識。它是人固有的一種本能,是人追求滿足、享受和幸福的一種動力,更多的時候它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許多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用他們大量的實驗和著作來探討潛意識的問題,尤其是在西方世界。然而,克里希那穆提並不認為潛意識是多麼複雜高深的事物,它其實和意識一樣,都是膚淺的。如果你觀察過它,你會發現這個所謂的潛意識,也不過是種族、文化、宗族以及自己的企圖和慾望的殘渣。那麼,我們為什麼要把本是整體的意識劃分為意識和潛意識兩個層面呢?

克里希那穆提:意識沒有潛顯之分,你只需保持認識自我的覺知

意念的活動和各種情緒的互動關係,都包含在意識的完整領域裡,其中包括所有的目的、慾望、享樂、恐懼、靈感、渴望、期待、哀傷和快樂,但是我們卻把它劃分為活躍的和潛伏的上、下兩種層面。也就是說,白天的思想、感覺和活動是屬於表層的,而所謂的潛意識,那個我們不熟悉的部分,則通過某些暗示、直覺和夢境來表述自己。我們大部分的人生只佔據著意識的一個小角落,其餘的統統被我們稱為潛意識,裡面充滿了恐懼、暴力、殘忍、孤獨和憂鬱,隨時都可能爆發。正是因為我們沒有徹底地覺察意識的完整領域,而只是一部分、一個片段地去看,所以才區分出來二者。

如果我們能覺察整體,能完全清醒地專注於整個意識層面,那麼內心就不再有矛盾了。但是如果我們把所有的思想、感覺及行動的整體意識分為兩種不同的層面,內心就開始產生衝突了。我們整天只去觀察顯意識,是否關注過潛意識?恐懼也是如此,我們能看到表面的恐懼,但是我們有沒有注意到內心細微而隱秘的恐懼?我們不能按照弗洛伊德或者榮格的理論去認識自己的恐懼,因為恐懼本來就只有一個,無論我們害怕什麼,什麼時候擔心,在哪個地方焦慮,恐懼從始至終都只有一個,只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現而已。我們一旦認識恐懼乃是不可分割的整體,那麼矇蔽了心理分析家的潛意識問題,便立刻可以拋諸腦後——因為根本無所謂潛意識的問題。

克里希那穆提:意識沒有潛顯之分,你只需保持認識自我的覺知

而一旦我們拋開了潛意識的問題,我們就能夠全面地看待意識:意識只有一種存在狀態就是知覺,即認識你自己和這個世界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