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开始教孩子走路?是不是走的太早会罗圈腿?

蝉61118710


什么时候开始教孩子走路?

  • 宝宝一岁以后学习走路比较好,因为宝宝过早的学习走路会对腿部造成一定的压力,以后会影响腿的发育

  • 宝宝一岁以后学习走路比较好,一岁之前建议孩子多多联系爬行,因为爬行对孩子好处多多,对孩子的平衡能力的锻炼是非常有好处的。

  • 一岁以后宝宝的爸爸妈妈就可以教孩子学习走路了,1岁以后的宝宝各方面发育的都比较健全了,身体也结实了。

  • 学习走路注意事项:身体比较胖的孩子建议再晚些学习走路,因为胖孩子走路时间长容易使脊柱和下肢变形。

  • 刚开始学习走路的简单方法:爸爸妈妈可以面面相对而蹲下,距离为伸手能相触,让孩子在这段距离内自己独立行走。祝宝宝顺利学习走路!

  • 学习走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爸爸妈妈不要着急,慢慢来,每个宝宝都会学会走路的。


是不是走的太早会罗圈腿?

  • 罗圈腿究竟是遗传导致还是后天养育习惯不当造成?除了非常严重的畸形可能是遗传造成的罗圈腿,绝大部分罗圈腿都与遗传没有明确关系。

  • 目前已知两大原因可导致幼儿患上罗圈腿,一是缺钙,另一个是过早走路。缺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身体缺乏维生素D导致幼儿患佝偻病,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质吸收,缺乏可能导致缺钙;另一种可能是幼儿在0~2岁期间生长发育非常快,骨骼需要的钙量较大,幼儿钙量不足导致缺钙。

  • 过早走路导致罗圈腿是因为幼儿腿部骨骼钙化不够,腿骨较软,过早走路容易导致膝关节变形内翻或外翻,形成罗圈腿或X形腿。


育儿小方法


#头条公开课繁星计划#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什么时候开始教孩子走路?是不是走的太早会罗圈腿?

育儿老话“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十二走”,这个是很敏感的问题。意思也就是说:12个月走比较好。先不评价话对不对,我先讲下自己的经历。


我小儿子快2岁了,在大概7个月时,宝宝就开始喜欢,用脚一掂一掂的想着地了。邻居(带2个孙子的阿姨)很热心的建议说:可以给宝宝用学步车了,我家孙女6个月就用了,这样学会走路很快的。当时我听取他的意见,给宝宝买了一个学步车,心理也想着,有个学步车帮忙牵住孩子,至少上厕所什么的可以不需要我抱着呗。(我儿子非常粘人,真的是上厕所都跟着。)到8个月的体检时,人很多,抱着等好累,轮到我时,就把他立在医生的桌面上了,当时,体检医生露出非常惊讶的表情,严格指出:“抱着,或者给宝宝坐好,不能站立。”当时我脸一下就红了。处于什么原因当时也没问。(被医生的态度惊到了,害羞不敢问了)回家后赶紧查了相关资料。所以,个人意见不要太早让宝宝学走路。

以下是我当时查的资料总结:


为什么不能太早教宝宝学走路?

因为宝宝发育刚刚开始,骨头还不是很坚固。骨质比较柔软,所以,太早走路导致腿骨负重早,这样对发育非常不利。


是不是走的太早会罗圈腿?

有可能会,因为学走路过早,但是宝宝的下肢骨还比较柔软脆弱,经受不住上身的重量,容易疲劳,下肢吃力就容易导致“X”型腿或“O”型腿,严重的导致疲劳性骨折。


以上仅是个人意见,希望对你 有帮助,谢谢阅读!


睿宝的成长记


我是一个2岁孩子的妈妈,我觉得孩子走路不用刻意去教,感觉他想走的话,可以稍微引导下。身边有很多和我家宝宝同龄的小孩子,早一点的10个多月就开始站起来走路了,那时我有些心急,总盼望着她早点走。而我的宝宝是一岁一个月能在外面独立走路的,就我记录的过程看,11个月时先是扶着东西走一两步,大概过了一两周就可以在床上小走几步,在接着就是在家里短距离走,出去都是有些害怕,非得牵着她,这个时候我们才开始来引导她独立走路。

我们带她去公园,会在两三米的地方等她或者放她喜欢的玩具,训练了几次效果不显著,出去也还要牵着不放手!后来带她去商场,有个童装店,挂一件特别漂亮的裙子,她眼睛一亮,丢开宝爸的手就快步跑过去了,那以后就会走了!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成长过程,写上个人的经验,希望可以参考下,祝你家小宝宝健康成长。


深漂萍子


为什么要教,到时候自己就会走了,扶着走路对宝宝腿型不好还不说,大人不累吗?我闺女十一个月了还就只会爬呢,我从来没扶着她走过,就我妈在我看不见的情况下扶着走,差十天一岁在早教中心玩的时候看见别的小朋友站起来走,突然就站起来走了四五步,然后回家就一点一点的会了,一岁生日那天就能走很远了,没两天满屋转悠,中间也会摔几次,但她都是蹲下再坐下,我也没管过,楼下的小孩比我闺女大3个月,九个月就弄个围巾勒着在地上走,天天就那么勒着,大人也累孩子也不得劲,他妈妈还说我你得让她下地了,要不然以后走的晚,这都是什么谬论?


哎那谁9571455


什么时候教孩子走路?

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孩子学走路是一种自发行为,不是大人教就会的。而是孩子的大运动发展以及身体的各方面协调能力都已经准备好了,孩子自然就会开始走路。

具体到每个孩子的走路时间,这是因人而异的,不过医学上认为孩子在一岁半之内走路都算正常。

孩子走路的时间大概在10个月到18个月。走的早的孩子不到一岁就开始,走的晚的孩子也有可能一岁半。

既然孩子走路不用教,那我们父母要做些什么呢?

  • 要留意孩子发出的走路信号。当孩子可以扶物站立的时候就是马上要走了。通常是扶物站立-扶物行走-独站-独立行走。
  • 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刚开始学走路,因为腿部力量不够,走两步就会摔倒。有的孩子是坐在原地,有的孩子会向后仰,家长一定要小心,避免孩子的头碰到地上。
  • 注意孩子的走路姿势是否正确。不管是扶站还是扶站还是扶着走路,孩子一定是脚掌先着地,而不是脚尖。


如果一直是脚尖着地,尽早带孩子去做检查。可能肌张力高的问题。

走的太早会不会罗圈腿?

一岁多的宝宝刚开始走路看起来就像罗圈腿。这是因为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因为空间有限腿是卷起来的,所以刚出生的宝宝腿都呈M状,也被称为青蛙腿。

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和罗圈腿无关,这种症状会在孩子2.5-3岁之后逐渐消失。


走路不管早晚,只要是孩子自发性的就不会造成罗圈腿,罗圈腿通常是因为缺钙造成。

不过长时间坐学步车是一定会导致罗圈腿或者腿变歪的,这个我身边就有案例,所以学步车甚坐!


豌豆妈妈育儿


什么时候开始教孩子走路?

答:11个月,是孩子学习走路的最佳时期。

是不是走的太早会罗圈腿?

答:一般不会的,因为罗圈腿是缺钙造成的。其实,宝宝开始走路的阶段,腿部都会有点弯曲状态,而等体能增强后,慢慢就会自己恢复正常了。不过,因宝宝的骨质钙化程度不够,如果长时间站立的话,也就容易发生弯曲。所以,在会走路之前,不可以无节制的让宝宝长时间站立。

关于什么时候开始教孩子走路,年龄段大至如下:

研究发现,宝宝在8~9个月时就已经会爬、会坐、能扶站;在动作智能上,扶着栏杆可以站起来,并很稳定;有时还会把一只脚提起、放下;

10个月宝宝可以坐得很稳,能独站或扶站时,可有意识地从站到坐,并控制身体坐下时不跌倒;其实,这一切,就是为了站立行走作准备。

到了11个月的时候,宝宝就具备了行走的能力。这个时候,宝宝可以拉着栏杆自己站立起来;扶住宝宝站立后松开手,他能独站2秒以上;让宝宝扶着椅子、床沿或小推车,鼓励其迈步,能迈3步以上。那么,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就是“独自站立”。

因此,11个月,是宝宝学习走路的最佳时期,这时爸爸妈妈若想让宝宝早一天迈开人生的步伐,就要合理地引导与训练。开始,可以先拉住宝宝的双手或单手,让他向前迈步,尝试一下情况如何。若看到时机成熟时,就可以设置一个诱导宝宝独立迈步的环境。比如,当宝宝能很自若地坐着玩时,他就开始不再满足于坐了。这时他往往会主动地想学站,他会向上站起,那么这就是宝宝行走能力发育的敏感时机,这时应抓住机会,在此阶段帮助和训练宝宝学会站立与行走:

1、训练宝宝学站立

开始学站时,爸妈可以先扶着宝宝的双手,让他站立一会儿;或者让他扶着凳子、床沿自己站一会儿。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宝宝就能很轻松地扶着东西站了,甚至可以手上拿着玩具,身体只需靠着一点实物就行了。

那么,到了这个程度,宝宝就可以练习独站了。

不过,训练站立时,要按由易到难的顺序,逐渐进行。刚开始时,家长可用双手支持在宝宝的腋下,让练习站立。在比较稳定后,可让宝宝扶着床栏站立。慢慢地宝宝就能很稳地扶栏而立,并能自如地站起坐下或坐下站起。

2、站起坐下训练

一般来说,10个月的婴儿,往往就可以坐得很稳;当能独站或扶站时,他也可有意识地从站到坐,并控制身体坐下时不跌倒。并且,有时还能够由坐位换成俯卧位,或由俯卧位换成坐位。

那么,这就就可以把宝宝放在活动栏内,训练他由坐位主动拉栏杆站起;之后,再练习扶栏蹲下去拾玩具的活动,并且拾了玩具再练习坐下,最后练习从坐位躺下成俯卧位,继而训练翻身打滚。

3、练习双脚站立

大人可以用双手扶在宝宝的腋下,并帮助他站稳后,这时爸妈可以用双手慢慢收回,并拍着手说:“瞧真棒哈,宝宝快会站好了”。如此反复训练,或让宝宝靠着栏杆或背靠墙站立片刻,渐渐地在无扶栏的条件下学会站立。

4、宝宝练习迈步前走

大人先两手握住宝宝的手,然后你一步一步往后退,同时让宝宝慢慢一地一步一步迈向前;此外,也可以让宝宝扶着推车,慢慢向前推,从而学会迈步。

但是,宝宝开始蹒跚学步,固然是可喜的事情。可是每个宝宝的动作发育都是有个体的差异,不能说10个月会站是正常的,而11个月不会站就是异常了,只要在一段时间范围内完成宝宝动作的发育都算正常。当然,平时锻炼多的宝宝动作发育就会早些。因此,为了宝宝早一天站立、迈步,爸爸妈妈还应加强练习与训练。

但是,训练时还注意宝宝的关节脱臼:

由于宝宝的关节很娇嫩,容易脱臼。所以,当教宝宝学走步时,大人应该站到宝宝的身后,并两手托住宝宝的腋窝,而不要牵着宝宝的两只手。因为如果只是牵着手,一旦宝宝摔倒,就会不由自主地猛拽他一下,这样极易把宝宝的关节拉脱臼的。


超能博士


关于孩子大运动发展,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一早、二学、三不教,意思就是:早俯趴、学翻身、学爬行、不教坐、不教站、不教走。

也就是说:孩子走路原本是不用教的,是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尝试习得的技能,但这么说好像与我们现实情况不相符啊,那我们过去不都是要大人扶着孩子学习走路么?或者用纱巾不带吊着孩子学习,现在物资丰富了,也有助步带、助步车可以辅助学走路。

所以,我觉得可以换个角度来回答题主这个问题,即:孩子如何学会自己走路?

孩子如何学会自己走路呢

走路是孩子大运动发展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大运动发展是一环扣一环的,每一个大运动的发展都是下一个大运动的基础,所以,我们要按照宝宝的自然生长规律来顺应,具体是指:

  • 最开始充足的俯趴,锻炼脊柱和背部肌肉群,抬头

  • 学会翻身,四肢更加灵活
  • 学习爬行,锻炼四肢力量,脊柱力量、手脚协调能力、平衡力、空间感、视觉发展
  • 爬着爬着就学会了坐,且坐的笔直,脊柱不会弯曲成C型
  • 爬着爬着就学会了扶站
  • 松开手独立站
  • 迈开腿独立走
  • 摔倒再站起来

  • 越走越熟练
  • 越走越平稳
  • 越走越快

这就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可以看到,这个过程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爬行。

所以,宝宝如何学会自己走路的答案就是:学会爬行,不用教,不用扶,多爬少抱少躺少坐,最好爬够500小时,爬行不仅可以让孩子自然而然的学会坐,还可以自然而然学会走路。经历爬行的宝宝大多在13个月左右自己独立走路。

为什么可以通过爬行学会走路呢

走路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实际上需要身体硬件达标和很多的能力,通过爬行可以让孩子获得这些硬实力和软实力。

1、生理弯曲

人们站立走路需要由人体的四个生理弯曲提供保护,缓冲和分散在运动中对头和躯干产生的震动,这四个生理弯曲分别是向前凸的颈曲和腰曲,向后凸的胸曲和骶曲,爬行的时候,孩子的背部平行于地面,头抬起,能够促进生理弯曲的形成。

2、四肢力量

走路需要腿部的支撑,没有力量是不行的,爬行的过程中,腿部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在走路的时候,会更加稳当。

3、平衡能力

只有掌握平衡才能更快的学会走路,初学走路的宝宝会抬起胳膊自己维持平衡,爬行充足的宝宝平衡力非常好,所以在走路的时候能够很快找到平衡点,不容易绊倒,而被家长扶着走路的宝宝反而东倒西歪,依托于家长的平衡,学习走路就会慢很多,也不如爬行走路的宝宝走的稳当。

4、空间感

走路的时候是需要视觉配合的,判断距离、空间、方向,爬行是锻炼宝宝视觉追踪、空间感的最好的方式,所以爬行走路的宝宝走路的时候能够轻松越过障碍、躲避阻挡,也不会轻易撞到。

5、手脚协调能力

走路需要胳膊和腿部的交叉配合,迈左脚抬右胳膊,迈右脚抬左胳膊,这就牵扯到手脚协调,爬行的时候也是同样的交叉配合,所以,走路时不会出现同手同脚的情况。

如何让宝宝学会爬行

不是每个宝宝都会爬行,这是需要大人教的,6个月匍匐爬行,8个月手膝爬行,大人需要做的是

  • 给宝宝推爬,教宝宝爬行,如果大人不知道如何教孩子爬行,可以请专业的育婴顾问指导,如果报了早教,一般早教机构也会教。

  • 提供充足的场所让宝宝自由爬行,不设围栏,每天爬行累计时间努力做到1.5小时

  • 早教场所、游乐场、商场都是很好的爬行环境

  • 爬完给宝宝勤洗手

这里分享我家宝宝的走路过程,我们是7个月开始爬行,一直爬到12个月,大约爬了300小时,刚过一岁,一天中午自己松开扶着墙的手,开始走路,走了五六步,接下来每天开始自己走,摔倒了爬起来再走,我们只负责跟在后面,半个月左右就已经走的非常平稳,几乎没有摔倒过,其他家长都觉得这不像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所以,在孩子走路这个事情上,我基本没有操任何心,没有帮过任何忙,我的精力都投入在引导宝宝爬行这个事情上,结果也是令人欣慰的,没白爬啊!

先爬后坐后站,不用教走路,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传统的育儿方式,但是大量的例子证明,宝宝自己走路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只是大人用错了方法而已,所以,与其弯腰驼背的搀着扶着,不如创造有利条件让孩子学会爬行,那学走路这个事情真就不是个事了。


墨仔妈妈育儿


你好,孩子多大可以学走路?答案是12+/-2,也就是说,10个月-14个月的孩子学习走路都属于正常范围。


没有绝对的标准时间

孩子在体能上的个体差异,越小越明显。有的孩子生下来8斤,有的4斤;有的一顿吃很多,有的要分多次慢吃,所以,没有统一标准说一定是11个月还是12个月还是13个月学走路,个体差异不同。家长也不要看着人家孩子走得早,就着急,担心起自己家孩子。放心,只要身体健全,迟早他/她会走路的,就跟跑马拉松一样,对手前几步冲得快一点,不代表能笑到最后。你的孩子晚两步,也不代表他不能后来追上。


把控制权交给孩子

怎么判断时间合适了?我们说了不算,控制权应该交给孩子。小朋友到一定的年龄段,会自动自觉地探索身体、探索世界,自己尝试站立、自己扶着栏杆/墙壁挪移。如果观察到他经常有此类的行为,或者表达这样的需求,就可以帮助他学走路了。



不要急着走 多爬爬更有益

很多老人聊天的时候会提到,我家孙子/孙女10个月就会走路了……好像走得早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其实并没有那个意义。相反,早期多爬一爬,对锻炼孩子的四肢协调能力、空间感更有好处。每个阶段,就让孩子尽情享受那个阶段该有的乐趣,没有必要揠苗助长。至于你提到的罗圈腿现象,不排除这个可能性,婴幼儿双腿骨骼发育不完全之前,长期站立确实会对腿部造成一定压力。当然,站得时间短、频率少,也没有太大问题。一切都要讲究概率嘛。


对了,提醒一点,别用学步车!就是下图这种。已经有研究证实,学步车对孩子是不好的。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如果还有育儿方面的问题,欢迎交流。



其实学走路是一种本能,不用刻意去教孩子学走路,等孩子有意识想要走路的时候,家长加以引导就可以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发育节奏,只要他的身体准备好,自然就会开始学走路。

宝宝八九个月的时候,主要是学爬行,爬行不仅可以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还可以促进感觉器官的发育,而且能让宝宝的身体更加灵活。爬行也是为学“站立”做准备。宝宝10~11个月时,他就会有意识的想要站起来。这时他会慢慢的尝试扶着家具,或者床沿之类的,尝试站起来。下肢力量足够了,他就能扶着东西站起来了。大概一岁左右,他会开始扶着墙挪步,这是宝宝在锻炼平衡感。这时候家长要做的就是注意宝宝的安全以及鼓励宝宝。我家小宝现在就处于这一阶段,每天就是爬行,学站。现在偶尔能独立站立半分钟。


一岁左右宝宝会有想走路的意识了,这时宝宝的平衡感也比较好了,动作也比较灵活了。家长可以尝试牵着宝宝走,给予宝宝一定的平衡感,靠他自己腿部的力量来支撑,向前慢行,当这个动作越来越灵活,妈妈就可以尝试着松开双手,让宝宝自己慢慢的学会迈开他的第一步了。


我家大宝是一岁两个月学会了走路。平时在家他就扶着床沿,凳子,桌子走;外出散步时,在空旷的地方,他会自己推着推车慢慢走,有时候在家也会推着走。突然有一天,他什么都不需要就可以独立走路了。当时我还在感叹,原来宝宝学会走路是这样神奇的呀。



关于走的太早是不是会有罗圈腿?其实造成宝宝罗圈腿的原因有很多,除去遗传原因和软骨营养障碍这种疾病原因,还有就是因为缺钙!佝偻病患儿在学站学走路时,由于腿部难以负荷身体的重量,就会导致下肢朝外侧弯曲而形成罗圈腿。所以走路早和罗圈腿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宝宝学走路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不用太着急的去教,顺其自然就好。给宝宝留出运动和锻炼的空间,做好必要的保护,就可以了!


柚子妈妈说


宝宝学步期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摇晃期、扶物行走期、独立行走期。但是不管宝宝学步的时候处于哪个阶段,宝宝的人身安全防护一定要做到位,因为学步期的宝宝非常喜欢走动,而且由于没有对周围是事物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很容易会出现危险的行为,但是如果不让宝宝走动又对宝宝的成长不利,所以爸爸妈妈们就要给宝宝准备一个非常安全的学步环境。

对于学步期的宝宝来说家中的危险地方有:桌子和椅子的棱角、电视茶几的边角,甚至家里的热水壶以及过于光滑的地面对宝宝来说都是隐形的危险,做好安全防护是爸爸妈妈们能给宝宝准备的最基础也是最有效的保护,比如给桌椅板凳装上磕碰防护,把热水壶水果刀等较危险的东西放置在宝宝触碰不到的地方。

▼学步期宝宝做好安全防护的重要性▼

1.学步更顺利

做好安全防护是宝宝成功顺利的学会走路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保障,让宝宝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2.宝宝可以尽情玩乐

如果做好安全防护的话,宝宝就可以在家里尽情的玩乐,并且在玩乐中成长,学会走路就会是一件比较简单轻松的事情。

3.有利于健康成长

宝宝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爸爸妈妈的保护,只有让宝宝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走路,爸爸妈妈才能更加的放心,宝宝也能更加健康的成长。

4.促进宝宝的身体发育

宝宝能够安全的度过学步期,并且顺利的学会走路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宝宝身体健康全方位发育,包括宝宝的心理健康方面。

▼第一阶段:摇晃期▼

摇晃期是宝宝学步的第一个阶段,这个时期的宝宝的由于腿部肌肉的力量不足,而且也没有掌握很好的协调身体的能力,所以很容易会因为摇晃而摔倒,这时候爸爸妈妈需要注意,不能用双手拉着宝宝的双手走路,这样容易造成宝宝的手臂脱臼,而是应该双手拖住宝宝的腋下,随着宝宝一同前进。

1.不能拽拉宝宝的胳膊

这个时期虽然宝宝走路非常的不稳当,但是爸爸妈妈不能因为宝宝站不起来而采用强制性的手段拽拉宝宝的胳膊,这样很容易让宝宝受伤。

2.做好地面防护

由于摇晃期的宝宝还不能站起来,学习走路的大部分是时间还是在地面上进行的,很容易就会被坚硬的地面磕碰到,所以家里需要准备宝宝学步专用的地垫。

3.进行爬行训练

爬行训练是这个时期宝宝最需要的训练,科学有序的训练方式能够对宝宝的成长起到非常有效的帮助,让宝宝更容易掌握行走的能力。

▼第二阶段:扶物行走期▼

等到扶物行走期的时候,宝宝的腿部力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这个时候宝宝已经能够通过自己双腿的力量站起来,而且对平衡力也有了一定能力的掌控,宝宝慢慢开始对走路有了自己的感觉,能够抬起腿向前迈步,这个时候可以让宝宝扶着床沿或者小车向前走,这个时候爸爸妈妈需要将宝宝的周围布置的更加安全一些,因为这个阶段的宝宝最容易摔跤受伤。

1.围栏辅助

等宝宝到扶物行走期的时候,宝宝可以扶着围栏行走,最好是可以给宝宝创造一个完全安全的学步空间,利用围栏辅助宝宝学步。

2.学会放手

宝宝在扶物行走阶段的时候爸爸妈妈不能像在摇晃期那样双手不离的护着宝宝,而是应该要慢慢的放手,让宝宝自己尝独立行走。

3.楼梯防护

宝宝学步阶段家里有楼梯或者台阶的话一定要做好防护,因为上下台阶对刚开始学习走路的宝宝来说是非常危险的,稍有不慎就会滚落摔倒。

▼第三阶段:独立行走期▼

到了这个阶段,宝宝差不多已经可以挣脱爸爸妈妈的保护,自己开始独立行走,虽然走路的过程可能十分艰辛,但是这是学会走路必经的一个过程,这个时候如果宝宝因为摔倒大哭起来,家长不应该立刻抱起来安慰,而是通过鼓励的方式,促使宝宝自己站起来继续行走,让宝宝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长。

1.父母要有耐心

宝宝学会独立行走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身为父母切不可因为心急揠苗助长,给宝宝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学习走路是非常有必要的。

2.适当保护

这个时候的宝宝已经可以脱离父母的双手独立行走了,尽管摇摇晃晃,这时候爸爸妈妈也不能放松警惕,要给宝宝充分的自由也要在一旁随时保护,以免宝宝受伤。

3.提供鼓励

宝宝在离开父母双手的保护之后,独自一人面对行走的困难,总是免不了要摔倒,这时候爸爸妈妈们需要给宝宝提供鼓励,让宝宝觉得摔倒并不可怕,从而积极的面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