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常見的“輪流養老”,專家認為合理公平,為啥老人不願接受?

餘建陶


自己能做飯就不要讓別人給端好送口裡,我老公姥姥,九十多了,自己該做什麼做什麼,誰家都不願意去,孫男滴女的都沒斷人去看她,他奶奶,個姥姥同歲,身體比姥姥還好,就做等吃,家裡在忙都不看一眼,幾個兒子家輪流吃,還嘴不好,一輩子沒出過力,那個年代又不是大富大貴人家,還那麼多孩子,不幫忙帶孫,不下地做活,現在好了,骨頭軟,動一下手能斷,腿能斷,在床上吃喝拉撒好多年了,也不願意下地,你說兒孫是喜歡哪一個老人


自由自在享受時光


村裡有個老太太,四十多歲守寡,養大了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帶大了孫男娣女一大幫,兩個兒子一家一年輪流住,大兒子住樓房去了,她就和孫子說,跟你爸媽說,讓我一直住你們這吧,結果孫子說,奶啊,讓你搬家你就搬吧。一到搬家的時候,太太就哭,她覺得哪裡都不是她的家。我們家老太太,先後找了三個老頭都死了,後來回來了,我們讓她跟我們住了好幾年樓,現在平房住,偶爾去閨女家吃飯,天天不知足。人啊,在那裡養老都一樣,能跟媳婦,子女相處融洽,才是最重要的。都說老人難,子女容易嗎,能給你安排好吃住,就挺好的,做人也不能奢望太多。富裕的多出點錢,不富裕的多出點力,把老人伺候的也挺好的!


溫暖wo的心


我姥姥今年85歲了,除了有點耳背,身體很好。姥姥四個孩子,三女一兒。從前幾年,媽媽舅舅他們就說,讓姥姥各家輪著住,她自己在家不放心,都有工作又不能天天過去看她。但是姥姥一直不同意,喜歡自己一個人住。我看了這幾年,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是姥姥不願意給兒女添麻煩。姥姥總是不願意麻煩別人,自己能做的事都是自己做,從年輕就是如此。前天我媽去看她,沒在家,鄰居說她去衛生室了。我媽趕緊追衛生室裡,我姥姥已經拿著藥往回慢慢走著。我媽說她怎麼感冒了不打電話說,我姥就說,吃點藥就行,別大驚小怪的。她認為自己還有能力照顧自己,所以不願意去麻煩兒女。

第二是在別人家不自在,怕自己惹人煩。我媽和我姨舅都說,我姥姥只要在他們家,都要找點事情做,掃地,刷碗,讓她坐著休息也不坐。我覺得一是因為勤快,二就是感覺不自在。再就是一次,在小姨家,小姨夫和小姨因為一點瑣事吵了幾句嘴,我姥姥又耳背聽不清,姥姥就單獨下問小姨,是不是女婿不想讓我在這住啊,我回去吧。怕兒女因為自己吵架鬧矛盾,怕自己惹人煩。

第三在家離舅舅家近。雖說我媽和兩個姨都孝順。但我姥還是覺得兒子踏實。我舅和姥姥家裡離的近,但是我舅每天早上三四點就出車,下午六七點才回。我姥姥隔三差五下午就在舅舅家等著,等舅舅回來,看他們吃完飯,就自己回家睡覺去。她不願意與他們一起住,但是還是牽掛,在家能經常過去看看。

第四在自己家自在。姥姥說,每天吃了早飯,就抱著“辮子”出去玩。她喜歡“掐辮子”,說能活動手指,一天掐一個賣幾塊錢,夠買飯的。到了街上,找個曬太陽的地兒,就聽街坊鄰居們聊家常。到了飯點再回來吃飽了睡會。雖然看著一個老人挺寂寥,但其實比在兒女家要舒坦。



大抵,除非到了不能動,需要人伺候的地步。都是喜歡住自己家吧。哪怕是兒女的家,也不是自己家。如果有一天,他們需要人照顧了,只能兒女家,這個呆一個月,那家呆一個月,就像住旅館一樣,沒有歸屬感,沒有家的感覺。

我老公的爺爺活到92歲。去世前2個兒子家輪番照顧,冬天去城裡的大兒子家,夏天在農村的小兒子家。但是即便如此,他還是經常回自己的老宅子看看。

還是要了解老人的想法。如果沒法去老人那照顧,那就老人在自己家的時候,對老人好一些,讓他們儘量有在家的感覺吧。


青梅淺淺


說說我們村其中一個老人的情況吧,老人家有四個兒子,她老公是在糧食局上班的,這在以前的年代是國家單位,吃國家糧的,很了起的,他退休了以後就讓他第三個兒子接了班,代價就是以後給他們養老,好吧,大家也沒意見,日子就這麼過著,但是過了十多二十年吧,國家取消了糧食局,那麼三兒子就只能下崗了,他老公已經去世了三十多年了吧,現在就只剩下她一個人了,之前是按照約定,三兒子給養老,但是因為他下崗了,三兒子他們一家又不肯給她養老了,現在只能是一家吃一個星期的飯,按老人家的話說,就像乞丐一樣,也挺可憐,都說養兒防老,哎……


客家人家cathyxie


說說我家

奶奶活到一百零二歲。

在她活著時,兒子們分家。也是輪流著養。一年後,就不願意了。她對我說:“太麻煩,不習慣了”。在我姑姑的調說下,就在她願意的小叔家住養。我們每個人出錢。

在一五年,奶奶不小心摔倒了,傷了股骨。因為父叔輩年齡大。就由我們孫子輩輪流照顧。

記得,奶奶動手術那天,我特意請假去市裡醫院照顧奶奶。基本叔孫都去了。

我看過,病人請人護理。親人的護理是最好的!

“生兒以防老”是最正確的!


PPL64


我爺爺奶奶就是輪流養老,奶奶還在的時候是和爺爺一起輪流住四個兒子家,當時能自理,不需要別人怎麼伺候,說是想住兒子們的新房享享福,想法是好的,但住在樓房裡上下樓不方便,去衛生間上廁所不習慣,和周邊的鄰居也說不上話,每天都很悶,再加上基本上都是兒媳伺候,兒子們甩手掌櫃,因為一些生活瑣事,基本上和每一家都出現了矛盾。奶奶去世後,爺爺就回了自己的老房住,這幾個兒子輪流住在老房伺候他,矛盾變少了,但人也變得更寂寞了。我覺得養老方式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農村老人當然更願意和兒子住在一起,融入兒子家的生活,如果可以選擇,他們更希望和某一個兒子住一輩子,而不是輪流養老,但是兒子多了,矛盾也多,住在某一個兒子家不太現實,輪流養老其實是減輕了兒子們的負擔,但同時也減少了親情的份量。養老問題很沉重,老人都老人的希冀,兒子有兒子的考慮,兩全其美更多的其實是互相理解,尋找到一個平衡點,畢竟事事符合心意是不可能的,儘量維持和睦就可以了。


用戶7988527886103


最大的問題就是老人沒有家的感覺,沒有安全感。

我婆婆九十六歲去世的。公公去世後怕婆婆心裡有想法,八個兄弟姐妹商量後將房產改成婆婆的名字,孩子們全部放棄繼承。為了讓老人吃好喝好,幾個退休的兒女輪流照顧,同一小區的兩個兒子天天去陪著說話聊天,帶著到樓下的花園裡接地氣曬太陽,我們是老小,在外地也沒有退休,只能節假日回去看望,從來沒有人說過什麼。但是我們感激大家就經常帶回去很多好煙好酒好吃的,再多給老人錢。

我父母最後的日子裡,也是所有兄弟姐妹輪流到父母家照顧,誰有事兒自己想辦法解決,有一段時間父親到各家住過一段,各家經濟條件不一樣,生活方式不一樣,老人變來變去的感覺麻煩,覺得還是自己家好心裡踏實。

人老了就不願意挪窩了,我們做兒女的儘量適應老人的生活狀態吧。


我的房子我做主


我今年61歲了農村人,患有心臟病(不是好嚴重),有倆個兒子,孩子們大學畢業後都在外面參加了工作,自己和老伴在家,一年賺點小錢來維持自己生活,正真動不了孩子們只能把幾個錢在家,城市生活不習慣,不存在輪流養,憑孩子良心,因為生活在農村有固定住房,自己每月有四百元的養老補助金,主要是市區兩級財政補貼多。水田轉包人家養小龍蝦,旱地栽上了樹,身體好的老人也在外面出力做點小工來補貼家用來減輕孩子負擔,人都有老的時候,最怕的不是那個子女輪流養的問題,就怕有病不能自理,其實孩子們生活壓力大比老人更不容易,買房養育孫子輩要花費相當大的開支,換位思考一下就什麼都沒有必要考慮了,慢慢熬唄。


歷史刻錄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覺得居無定所,沒有家的感覺。

父親去世後,哥哥他們商量著輪流照顧身體不是太好的母親,一家住一個月,雖然他們待她很好,無論在哪裡,我們也時不時地去看望她,可是,即便如此,每次從這家挪到那家的時候,她總有些失落,一邊收拾行李,一邊說,好像沒有家似的,哥哥笑著說,我們都一個兒子,老了想挪挪窩都還沒地挪呢!話雖這樣說,但母親總覺得兒子的家不是自己的家。就這樣輪住八年,直到母親去世,我覺得這是母親一生中最大的遺憾!


老人有自己的家,孩子們輪流看望,能聚在他們身邊,他們會覺得心裡踏實,輪流居住,雖然解決了一些實際困難,但他們會感覺自己真的是老了,不中用了,還得讓孩子們照顧,心中不免淒涼,另外,自己居住,相對自由點,想什麼時候吃什麼時候吃,想做點什麼就做點什麼。

如果到了那一天,只要我能動,我想自己也不願輪流住的。


清風秋月


按照小學課本4÷4=1的算式來看,農村老人輪流養老,似乎是是最公平的,不用專家說,小孩子都知道。然而,家務事,怎麼能說得清呢?

老王老兩口那年剛60出頭。兩個女兒都大學畢業成家到外地工作了。大兒子最大,在城裡工作十多年了,孫子也上初中了。大兒子孝順,這些年每年逢年過節都給老王老兩口一些零花錢。小兒子一家留在村裡。小兒子結婚前,老王兩口子省吃儉用把多年的積蓄和大兒子給的零花錢給小兒子蓋了新房成了家。老王又把多年的祖房分給了大兒子。老王長出了一口氣,給兒女們的事總算幹完了。自己老兩口也該享享福了。

老王是個閒不住的人,沒事了就到地裡乾點活,兒女們給個零花錢。鄉親們都說老王命好。

這樣的日子沒有過了兩年,在廣州工作的大女兒生了孩子,找了幾個保姆都不放心。打電話讓自己的母親過去照料孩子。老兩口商量了半天,終於還是去了。臨走還怕老王做不了飯,千叮嚀萬囑啊放心不下。一輩子沒有做過飯的老王也只得學會自己做飯。

又過了一年,小兒子夫婦一塊來找老王。小兒子說,自己的兒子已經上了小學。他們兩口子光呆在村裡掙不上錢,將來沒法過。讓老王照顧孫子,兩人出去打工。老王愛孫心切,二話不說就接受了照顧孫子的任務。小兩口髙高興興的打工走了。

時間過得真快,老王老伴給大女兒看完孩子又給小女兒看了幾年孩子。終於回來了,小孫子也已上髙中住校了。老王心想,這下可該讓老兩口清閒了。誰知老伴剛過完73歲生日突然腦溢血,不治身亡。

這一下對老王的打擊彷彿一下子老了10歲。剛過完喪事,大兒子就把老王接到大兒子家裡。一家人對老王照顧很周到,可老王就是住不慣,沒辦法又把老王送回老家。臨走又給老王留下10000元零花錢。老王一個人住在家裡,靠著回憶往事打發日子。每天太陽沒出就起來轉悠,吃飯也是有上頓沒下頓的。只有到過年時,一大家子回來,才有了過去的歡樂和熱鬧。孩子們都勸老王到城裡去住,老王是死活不願意。孩子們又勸他住養老院,老王說,等我不能動了再說吧。

就這個情況,究竟是怎麼個輪流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