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伊战争到底谁胜了?

RUUS


两伊战争是深刻影响中东发展史的一场大战。交手双方投入了一百多万兵力,战斗持续八年之久,伤亡很大,财产损失无数。

纵观历史,只要是两国交战持续时间超过5年,甚至接近10年的,基本都是两败俱伤。战争的本质是为了争夺好处和地盘,如果交锋时间太长,付出的代价就会超过得到的东西。伊朗和伊拉克这两个中东强国,其实都败了。只是从面子上讲,伊拉克胜了。但从实际利益出发,只有美国是赢家。

从伊拉克的角度出发,伊拉克发动这场战争,一是考虑美国的态度,二是考虑它自己的小算盘。当时的伊拉克领导人是萨达姆,萨达姆原来是伊拉克的副总统,在美国的全力支持下,他发动政变当上了总统。这段经历,颇有点反对派领导人取得成功的意思。

他执政之初,正好赶上了国际油价飙升,再加上跟美国相处得好,伊拉克经济迅速发展了起来。那会的伊拉克确实称得上是中东第一强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能跟伊拉克扳手腕的只有伊朗。伊朗跟美国的关系很紧张,为了打击伊朗这个强敌,美国就怂恿伊拉克出兵。

萨达姆估计也知道贸然跟伊朗动手,没什么好结果。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想利用美国的援助,彻底打倒伊朗,自己坐拥中东老大。等到自己当了中东领袖后,再决定听不听美国的。同时伊拉克也确实想抢占伊朗的地盘。

在持续八年的战争中,伊朗方面阵亡35-40万人,受伤的有60-70万。伊拉克这边也有近20万士兵阵亡,20多万人受伤。从这个数字看,伊拉克是打赢了。但为了支撑这场战争,伊拉克耗光了积蓄,还背负了巨额债务,并未占领伊朗一寸土地。此时国际油价也持续走低,依靠黑金维持生计的伊拉克经济基本崩盘。

这场战争让中东两大强国伊拉克和伊朗同时趴在了地上,而美国此时强势出手,干预中东局面,进而掌握了中东版图。此时萨达姆改变想法,再跟美国闹,就是穷途末路,最终被灭。这场两伊战争最后的胜利者只有美国。


兵说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中国赢了啊,哈哈哈。

两伊战争是伊朗、伊拉克两败俱伤的战争。

双方从1980年开打,到1988年停产,前后持续8年之久。

这还不是那种低强度的战争,零星冲突,而是两国倾全国之力的大会战。

两国动用的总兵力高达数百万,对于总人口不到5000万的两国来说,几乎是全民皆兵了。

实际战斗惨烈无比,甚至出现了没有武装的平民(包括儿童老人)在狂热宗教信仰支撑下集体冲锋,踩爆地雷的场面。

就武器上,两国使用了包括苏式米格-25战机、飞毛腿导弹、美式F-14战机、法式飞鱼反舰导弹等等在内的先进武器。

血战了8年,结果如何?

伊拉克承认伤亡人数为35万人,另有6万人被伊朗俘虏。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

伊朗宣称死亡30万人,损失作战飞机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

就双方公布的数字来说,伊朗损失更为惨重。

但国际社会认为两国都隐瞒了伤亡数字,实际伤亡总数应该超过100万。

而两国总人口才4000多万,伤亡100万是相当可怕的数字。

比伤亡更惨重的,是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开战之前,伊朗和伊拉克都算是中东比较不错的国家。

尤其是伊拉克,人口不过1000多万,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GDP是人口3600万伊朗的一倍以上。

战前伊拉克很多老百姓已经拥有私人汽车,算是阿拉伯国家中相当不错的。

伊朗虽然较差,但由于巴列维王朝时代的巨大积累,人民生活也至少保证了温饱水平,接近小康。

然而,8年血战中,两国直接军费开销就有2000亿美元。为此伊朗和伊拉克早就花光了所有的外汇储备,还欠下来巨大的外债。

其中伊拉克因为欠了科威特、沙特、阿联酋等国800亿美元,不愿意偿还,随后还发动了入侵科威特的战争。

国际社会估计战争造成的直接经济破坏高达5000亿美元,导致两国经济倒退10到15年。

以伊拉克为例,战前每日石油出口高达350万桶,战争末期只有100多万桶,锐减了三分之二。

伊朗的损失也差不多!

但是,战争对于伊朗和伊拉克两国的意义是不同的。

作为伊拉克,他本来想借助伊朗的混乱时期入侵,打垮伊朗,夺取阿拉伯河的支配权,控制霍尔木兹海峡以掌握海湾的石油通道,从而彻底成为海湾地区的头号强者。

结果是,萨达姆偷鸡不着蚀把米,停战时仍然恢复了战前的态势,反而损失极其巨大。

战后的伊拉克失业率极高,很多城市毁于战火,人民生活水平一落千丈。

伊拉克还需要负担数十万阵亡士兵家庭的抚恤金,以及数十万伤员的长期治疗和善后费用,预计15年内经济也难以腾飞。

同时,这种无意义的战争导致伊拉克民众的普遍不满,很多人开始反对萨达姆。

这也是萨达姆后来试图借助占领科威特平息人民不满的重要原因。

作为伊朗,虽然它的损失比伊拉克还大,却仍然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在战争爆发前,霍梅尼政教合一政权,并不受伊朗所有人民的支持。

习惯了巴列维王朝时期的世俗化和安逸生活,伊朗人惊恐于霍梅尼政权的大清洗以及极度保守的国内政策。

可以说,战争爆发前,伊朗国内局势是严重不稳的,人民对霍梅尼政权相当反感。很多人认为霍梅尼政权有着巴列维王朝的缺点,却没有巴列维的优点,试图将政权推翻。

然而,两伊战争爆发以后,尤其是伊拉克军队入侵伊朗大量领土后,人民为了保家卫国,开始团结在霍梅尼政权附近。

由此,霍梅尼政权得以奇迹般的稳定下来,并且一直执政到今天。

两伊战争,伊朗和伊拉克两败俱伤,胜利者却是中国的军工企业。

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强调经济建设,军工生产放到次要位置,很多军工企业只能自筹生计,转而生产煤气罐、防盗门之内。

军工企业工人穷困潦倒,纷纷改行,一些企业眼见倒闭。

然而,两伊战争爆发以后,伊朗和伊拉克都在全世界范围购买武器。

两国都是穷国,无法购买价格高昂的欧美先进武器,同时两国的士兵素质低下,也难以使用高精尖的武器。

几乎不约而同,伊朗和伊拉克都来到中国。中国不但可以生产物美价廉的大量苏制武器,还是唯一可以保证巨大生产量的国家。

在1981年5月,北方工业公司与伊拉克签订合同,向伊拉克出口2800辆69-2中型坦克和280辆以69-2式坦克为底盘的装甲抢救车和工程车。此时的69式坦克物美简练,单价只有50万美元,不足美欧坦克的三分之一。

这只是无数订单中的一张。伊拉克采购的中国坦克和装甲战车的数量超过了4000辆。

据统计,80年代伊拉克从中国购买的装备达到50亿美元,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几百亿美元!

伊朗也是一样。

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当时伊朗和伊拉克的代表都赶到我国某军工厂,急需要订购武器。

军工厂无法安排,只能让他们住在同一栋楼,单日让伊拉克代表去车间查看,双日让伊朗代表去查看。

由于全厂只有一间清真食堂,所以很多时候伊朗和伊拉克的代表都是在同一个食堂吃饭。

两国代表自然不是傻蛋,他们心照不宣,把对方当做透明人,反正都是来执行国家交给的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已经等同于下岗的军工企业职工,简直是喜极而泣。

已经多年停工停产的车间,一时间灯火通明,通宵达旦的加班。

人歇机器不歇,24小时都不停的生产,有的连春节都坚持工作,颇有当年大跃进时期的势头。

萨沙最后说一句:我代表当年的军工工人,感谢霍梅尼和萨达姆同志。


萨沙


这个问题要分两个层面回答。第一,名义上来看,是伊拉克赢了。两伊战争打了8年,伊拉克获得了阿拉伯国家以及美国的全力支持,美国在两伊战争期间,不仅给萨达姆武器,还直接给贷款。情报支持,甚至还亲自参与。因此,最后的结果是伊朗扛不住了,伊拉克就坡下驴,结束8年战争。伊拉克宣布胜利。而且从伤亡来看,伊拉克阵亡20万士兵,伊朗阵亡了40多万,从这一点来看,也是萨达姆占据了上风。



第二,从实际来看,都输了。萨达姆发动两伊战争,最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扩大自己的出海口,延伸阿拉伯河:二是,抵御波斯人发动的伊斯兰革命。而八年战争,萨达姆除了从富国打成穷国,还欠了一屁股债外,什么也没得到。两国恢复了战前的边界线。而对于伊朗来说,巴列维时期的富裕,建设成果也被打的一干二净。而且,伊斯兰革命后嚣张的气焰被打下去,除了留下40万士兵性命,还有几十万百姓死伤外,没有得到任何好处。所以伊朗也是输家。



第三,谁赢了呢?美国。其实,1979年,对美国是很头痛的事,在阿拉伯世界同时诞生以强权人物萨达姆领导的伊拉克,和以霍梅尼为首的伊朗,两个国家都很富裕强盛,而且都想做中东老大。而美国最不愿看到的是中东出现强国,这样不符合其肢解,碎片化中东的战略目的,也无法掌控中东石油。而两伊战争,一下子将两个中东强国打垮,自己还不费吹灰之力,而且自己通过武器贸易,赚的也是盆满钵满。美国可谓成了最大赢家。



历史真相背后


每日点兵,为您解答

两伊战争,被许多军事学家评论为用先进武器打低水平战争”最典型范例。这个问题看您从哪个角度看。
从战争结果上看,谁都没赢,因为安理会的588号停火决议让双方都回到了开战前的起点。

从战争过程中看,其实伊拉克赢了,因为在停战前,伊拉克军队已经进攻到伊朗本土。

两伊战争前,伊拉克拥有350亿美元的外汇,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拉克欠外债700多亿,其中欠西方国家400多亿美元。

从历史上看,伊朗赢了,伊拉克输了,因为巨大的国债造成了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动因,也成为了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导火索。

从中东格局上看 美国赢了,所有人都输了,因为通过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美国强势进入中东,分化瓦解了苏联在中东的势力范围。又因为伊朗的存在,你可以看到美国无休止的驻留中东,也让那些从宗教到种族都有冲突的阿拉伯国家被迫依赖美国。


每日点兵


两伊战争到底谁胜了,这个问题需要从三个方向看

首先名义上来看,是伊拉克赢了,美国在两伊战争期间,向萨达姆提供武器,贷款、情报等支持。因此,最后的结果是伊朗扛不住了,伊拉克狐假虎威的结束了战争,8年争斗后。伊拉克宣布胜利。且从伤亡数字来看,伊拉克阵亡20多万士兵,伊朗阵亡了40多万,从这一点来看,萨达姆确实占占据了上风。实际上也伊拉克彻底崩盘埋下了炸弹。两伊战争打了8年,伊拉克获得了阿拉伯国家以及美国的全力支持,但是也由于受到太多的支持而虚荣心更盛才有了后来的入侵科威特。

其次但从实际来看,伊拉克,伊朗都输了。萨达姆发动战争,其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扩大出海口,延伸阿拉伯河:二是抵御波斯人发动的伊斯兰革命。经历了八年苦战,萨达姆反而从富国打成了穷国,还拖欠大量的外债,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反而为别人做了嫁衣,之后两国恢复了战前的边界线。这对于伊朗来说,巴列维时期的富裕,建设成果也被打的一干二净。而且,伊斯兰革命后嚣张的气焰被打下去,除了留下40万士兵性命,还有几十万百姓死伤外,没有得到任何好处。所以伊朗也是输家,但输中略有小赢,那就是这八年的时间也更好的稳固了自己的政权的地位和基本盘。

最后最终的赢家只有是美国。美国不希望看到中东格局内出现的两个代表性人物,分别是伊拉克的萨达姆与伊朗的以霍梅尼。两个国家都相当的富裕强盛,而且都有做中东老大的资本。而美国最不愿看到的是中东地区再出现强国而威胁到他们的势力范围控制与驻军,这样不符合他们的利益最大化,其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阿拉伯世界的内部保顿来进行肢解并碎片化中东的战略目的,从而还可以掌控中东石油。而两伊战争,一下子便将两个中东强国彻底打垮,自己还不费吹灰之力,而且自己通过武器贸易中还能测试一些武器,并且也能大赚一笔。美国可谓成了最大赢家。


心学智圣


伊朗和伊拉克把自己折腾的死去活来,为世界各大军火商的业绩不断锦上添花,为美国控制中东局势打下了牢固的基础,简直是老美安插在中东世界的“小棉袄”。

国家如果有钱,再遇上一个野心勃勃的领导人或领导团队,那大概率都会走上“作”的道路。

这话对伊朗和对伊拉克当时的领导人都很贴切。

两伊战争的爆发原因,几乎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这里就不展开讲了,总之就是一系列领土领水矛盾、宗教冲突、安全利益等矛盾的不断升级,在霍梅尼和萨达姆两个政治强人的争强好胜推动下,两国间就非常轻率地爆发了战争。

两国都是世界重要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在经历了油价暴涨的1970年代之后,伊拉克和伊朗政府手里都有大把大把的外汇,不仅现金流充足,还都是做的比较大的债权国,这有钱就任性啊。

所以,两伊战争能打8年,很大程度上靠双方的石油财富在支撑,双方花了几百上千亿美元在全世界疯狂淘武器,打的最激烈的时候,只要现货,价钱不论,数量不限制,最好是直接能运来就能上战场的,世界各国的军火商大赚特赚,有时见两伊要的急,有的国家甚至还把刚装备部队的武器直接成建制的拉过去“支援”,在世界各国军火商的推波助澜下,这仗打的越来越猛。

若不是最后双方的石油设施、港口、运输船都被对方炸的损失惨重,产能不仅大幅下降,运输能力也不断下降,双方能出口石油换的钱越来越少,不能不大幅举债来支持战争,直到最终都撑不下去了才罢兵言和。

战争结束的时候,双方的石油产能只有战前的几分之一,经济损失几千亿美元不说,还都欠下了大几百亿的外债,其中一半以上是军火债,穷困潦倒,这也成了2年后海湾战争的因素之一。

如果以战场输赢来论胜负的话,伊朗阵亡了35万人,伊拉克阵亡18万,整体来说,伊拉克军队要赢的多一些,最终迫使伊朗在欲战不能,欲罢不忍的境况下,双方言和。

当然,战争的结果是,双方回到战争爆发前的状态,什么改变也没有,谁也没捞到好处。

每一个战略专家估计看到这个结果,内心应该都是崩溃的。

战争打的那么惨,损失那么大,最后却没什么改变,完全是愚蠢的意气用事。

全世界的军火商沾了光,发了财。

至于美国,在一个恰当的时候切入到波斯湾地区,当两伊战争打到后期的时候,双方都发起了很无聊的袭城战和袭船战,动用导弹攻击对方的城市和石油运输船,最后,海湾地区其他国家的油船也屡屡受到袭击,损失惨重。

而沙特、卡塔尔、科威特、巴林、阿联酋5国根本没什么像样的海军力量,不得不寻求世界大国的军事保护来护航,当时的世界由美苏掌管,苏联已经趋于衰弱,海军也不发达,对这些国家的请求有心无力,美国则爽快地答应了他们的请求,迅速派遣大批航母战斗群进入海湾地区护航,当然,重点是盯住伊朗。

随后,美军在海湾国家进入常驻状态,并不断扩大影响力,而后期海湾战争爆发后,美军在中东的存在更是大大扩充。

综合来说,两伊战争最大的获利者是美国,钱挣了,势力也进去了,自己没花什么力气,真是太美好了。

两伊战争真是一场两败俱伤、愚蠢到家的无脑战争。


云中史记


两伊战争爆发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日,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联合国的停火决议,但双方直至1988年8月20日才正式停止战斗。两伊战争没有胜利者,旷日持久的战争令两伊痛苦不堪,战争战争陷入僵局,在联合国的调解下,双方恢复战前状态。双方参战兵力:伊朗:305,000名正规军士兵、900辆坦克、470架战机,伊拉克:190,000名士兵、2,200辆坦克、450+架战机。伤亡情况:伊朗:死亡35万人,受伤70万人,伊拉克:死亡18万人,受伤25万人


HMSVICTORY


两伊战争从1980年开始到1988年结束,一共打了8年,伊拉克和伊朗都是失败者,这场战争没有胜利者。



1.1979年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上台。那时的伊拉克是中东地区最富裕的国家。伊拉克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小汽车。由于伊拉克特别富裕,因此也加大了对军队的资金投入。



2. 伊朗在1979年推翻了亲美的巴列维政府。当时伊朗也是中东地区比较富裕的国家。伊朗所有的武器基本上都是美国进口的。但是伊朗新政府上台后非常反美、反以色列,因此遭到了美国长期的经济、军事制裁。



3.美国和以色列看到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想称霸中东,这不符合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因为美国希望中东地区的国家都听美国的话。美国不希望看到中东地区出现一个特别强大的国家,这样会成为美国控制中东的障碍。



4.而伊朗也想成为中东地区的霸主。因此美国、以色列和沙特等阿拉伯国家,支持伊拉克对伊朗发动了八年的两伊战争。两伊战争导致两国几百万人伤亡。导致伊朗和伊拉克大量消耗了大量的国力,两国从此无法在中东地区继续称霸了。



5.因此两伊战争没有胜利者,伊朗和伊拉克都是失败者。可以说伊拉克这个国家越打越穷。如今的伊拉克已经处于分裂状态,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自治区已经宣布独立。伊拉克的未来究竟会怎样,估计伊拉克的政府和人民大家都在想。


香堂风子


从表面上看,两伊战争让伊朗和伊拉克两败俱伤,双方因此背上了大批外债,失去了无数年轻人的生命。两国经济也遭受重创。

但实际上,这场战争的确存在胜利者,那就是霍梅尼领导的伊朗。
(两伊战争中的伊朗军队)

战争爆发的原因看似是出于两国之间的领土争端和宗教,民族冲突,然而这其中也夹杂了两伊高层的野心。尤其是伊拉克总统,他在站前刚刚当选伊拉克总统,正式成为了这个国家的领导者。萨达姆急切地希望通过一场战争击败伊朗,为伊拉克开疆拓土,让自己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领导者和英雄。

而在萨达姆上台的同一年,伊朗也爆发了霍梅尼领导的革命,亲美的巴列维国王被推翻。霍梅尼在伊朗推行什叶派教法,试图对外输出自己的影响。

在战争爆发之初,虽然两伊剑拔弩张,但伊朗明显没有料到萨达姆会发动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因此准备不足。而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则制订了明确的作战目标,那就是攻占与伊朗之间的争议领地,拿下德黑兰,彻底摧毁新生的伊朗政府。
(霍梅尼)

萨达姆极力的将这场战争包装成一场阿拉伯民族与波斯人之间的决战,他希望伊朗西部的阿拉伯人站出来支持伊拉克。他的军队装备精良,准备充分。从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对伊朗的几个重要城市展开空袭开始,伊朗连战连败,丢掉了西部大片土地。然而,霍梅尼最终带领伊朗人民坚持奋战,挡住了萨达姆的进攻。

萨达姆试图灭亡伊朗,但他低估了伊朗的抵抗意志和战争潜力。当战争打到一年后的1981年秋季,伊朗已经逐渐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将伊拉克军队的攻势挡了下来。他们收复了阿巴丹,并将战线反推到伊拉克境内。经过这场战争,伊朗人民粉碎了萨达姆的进攻,让萨达姆不得不接受无力再战的结果。
(袭船战)


在这场战争中,萨达姆没有达到自己的战争目地。而新生的伊朗,则在霍梅尼的领导下保住了革命的胜利果实,避免了亡国的下场。在这场战争中,霍梅尼代表了国家的形象,他让伊朗军民信心十足,有了战胜敌国的信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伊战争拯救了霍梅尼革命,萨达姆的入侵使得伊朗人一时抛弃了纷杂的内部矛盾,进而团结起来抵抗侵略。虽然伊朗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但不可否认的是,新的制度得以推行,霍梅尼革命得到了认可,人们习惯了新的生活。

反观萨达姆政权,在这场战争中损兵折将,不仅如此还消耗了伊拉克积攒多年的国力,欠下了大批外债。最终使萨达姆走上了与西方对立的道路,发动了海湾战争。
(两伊战争)


伊拉克前外交部长塔里克.阿齐兹曾是萨达姆的亲信,他晚年回忆起与萨达姆共事的时光,感慨说道:“我支持萨达姆,但回到那时候我一定反对他向伊朗开战,没有战争,伊拉克会变成下一个瑞士。”


朱兴子


两伊大战,两败俱伤。

战前,伊拉克🇮🇶富得流油。

萨达姆大肆采购苏联武器。

自诩兵强马壮。

可以在海湾地区称雄。

伊朗🇮🇷因霍梅尼发动了伊斯兰革命。

推翻了巴列维王朝的统制。

由原来一边倒地结欢美国🇺🇸,转变成对美交恶。

伊朗突然变成苏美都嫌弃的孤儿。

萨达姆看准时机,想进一步从伊朗手中夺取领土,取得更大的出海口。

萨达姆采取措施。

一边继续保持与苏联的密切关系。

一边又与美国媚目传情😘。

取得他们支持。

于是萨达姆采取了突然袭击的手法。

正式与伊朗开仗。

双方拚死相斗八年。

两败俱伤。

不分伯仲。

闹得精疲力尽。

均无力再战。

两伊签订了停战协定。

两国边界又回到了战前状态。

故,两伊干了件,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蠢事。

#凌远长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