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戰爭中國勝了還要跟法國求和簽訂和約,真的是清政府昏庸無能嗎?

韋德俊


並不是,縱觀整個中法戰爭大局,大清不但沒有勝利,反倒是局勢非常緊張。除了西南鎮南關一處有了局部勝利外,法軍已經基本控制了東海的制海權,而且已經全殲了大清的福建水師。



但總有人會斷章取義,說清軍在鎮南關擊敗了法軍之後就可以乘勝追擊,然後一舉把法軍趕出越南,並且以法國當時總統下臺為論據,來抨擊法國是中幹外強,大清要是咬咬牙,一定能贏。


然而事實遠非如此,鎮南關大捷之後,法國總統被迫換任並非是說法國內部混亂,而是議會決定總統太窩囊,集體把他搞下臺之後,又換了一個新的,並且已經準備加大兵力,繼續打開大清的西南門戶。

而清軍當時已經沒有能力再繼續打下去了,北洋水師的發展還處在開始階段,尚不能戰,南洋水師已經被打怕了,壓根就不敢和法軍碰上,整個東海地區和南海地區,法軍的軍艦可以肆意航行,暢通無阻。



另外關於鎮南關大捷,馮子材那是慘勝,雖然勇氣可嘉,但是再打下去,勢必會敗得很慘,因為這個軍隊的素質和重火力搭配實在是跟法軍不成比例。

對於越南,大清可以說真的是自己都管不了了,還管小弟呢。而且當時法國在越南駐軍還有個3-5萬,這對大清來說,就是噩夢一般的數字。


至於劉永福的黑旗軍,雖然勇氣可嘉,但是打起仗來根本就是游擊隊,當時已經被法軍逼到了越南,難成大氣候。

所以說李鴻章很聰明,也很無奈,他看出了這個悲催的國際形勢和敵我形勢,所以才力主以勝求和,一方面給法國人好處讓他們就此收手,給足了法國人面子;另一方面也讓法國人知道大清沒那麼簡單,不要再隨便打大清的注意。事實上,這次戰爭之後一直到1895年,法國對中國西南都沒有很強的滲透,可以說確實是起到了很強的威懾作用。


只能說,國家落後、政府腐敗、民心散亂,這個國家是如何都贏不了的,大清當時就是一個無可救藥的爛泥,又怎麼扶得上牆呢?


火器工坊


所謂“中法戰爭中國勝了”的說法,是指哪個鎮南關大捷吧?

按照傳統的說法,鎮南關大捷,扭轉了中法戰爭的軍事形勢,清軍由被動挨打轉為主動出擊。同時大捷打擊了法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一改法國在談判桌上對清朝的傲慢和輕視的態度,法國“東取臺北,西取諒山,據地為質,勒索賠款”的目的也因在鎮南關的失利而無法達成了。大捷使得清朝在外交上佔了主動,“乘勝即收”的戰略意圖得以實現,法國不得不與清朝實現媾和,罷兵停戰。

但實際上呢?

那個鎮南關大捷,法軍74人陣亡,213人受傷。而清軍則傷亡1650人。看這個傷亡比,說不好聽的,再來幾次這個大捷,清軍就自己先打光了。

要知道,僅在越南北圻戰場,至1885年夏季,法軍總兵力達到35000人(包括東京土著步兵),要打光這些法軍,清軍得付出多少傷亡呢?

而且打仗要錢啊!可k當時清朝的財政狀況實在不容樂觀,“1885年清朝的財政收入為77086461兩,較之1881年的財政收入82349197兩,減少5262716兩”。面對中法戰爭的龐大軍事開支。清政府實在無法應付,不得不向列強借款,所借外債直接用於軍費的有8筆,總數高達1760萬兩,形成了越借越窮的惡性循環。

法國的經濟水平雖然在普法戰爭後有所滑落,但是其金融資本發展迅速,有“高利貸帝國主義”之稱。僅在1884年8月16日,法國議會就批准了追加3.8億法郎(約合5775萬兩白銀)用於東京遠征的法案。

那麼,如果清朝不停戰議和,繼續打下去,能把法軍趕出越南嗎?

答案是否定的,鎮南關—諒山大捷之後,法國的主力部隊並未遭受重創,他們收縮戰線,增強防禦力量,法國援軍也在趕來,“就在茹費理辭職的次日,法國議會就通過了茹費理在下臺前提出的增撥軍費的議案,議會同意墊付5000萬法郎,付給東京方面”。可見,法國仍有再戰的能力。

而且就在鎮南關大捷之後不久,即3月31日,法軍攻陷澎湖,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鎮南關—諒山大捷對法國造成的不利影響。清軍如果繼續追擊,戰線勢必拉長,補給也會出現問題,由鎮南關—諒山大捷帶來的戰場優勢未必能保持下去。

因此當時的中國,在國家實力上不如法國,戰場形勢也很嚴峻,國際形勢更是對中國極其不利,所以,“乘勝即收”既是無奈之舉,也是最好的選擇。


冷兵器研究所


說清政府昏庸無能,也太小瞧慈禧執政的40餘年了,說其昏庸,那只是給滿清奴化政策批上一層髒外衣罷了,外面臭,裡面其實更臭。

19世紀末,民族主義崛起,已勢不可擋,而滿清手中卻沒了底牌。八旗子弟,大清朝立國之本,可鎮壓一切反對勢力。而太平天國運動,告訴清政府,八旗一百多年來,馬不能騎箭不能射,已經被養成豬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最後一隻勉強湊出的八旗軍,也讓僧格林沁葬送。慈禧還能靠誰?湘軍麼?淮軍麼?還是新軍?這些可都是漢軍,她一個都不想靠,都想裁撤,就像裁湘軍那樣,二十萬裁成三萬!

打仗,必須有軍隊。中法戰爭若持續進行,漢家子弟兵只會越聚越多,將嚴重動搖滿清的執政基礎。這顯然,不是統治階層所想看到的,“兩害相遇取其輕”,對於滿清政府來說,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總比被人民逼下臺來的好

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對於清政府,也就成了最好選擇!

滅南明,大清打了40年;平三藩,大清打了8年;三徵葛爾丹,大清打了7年;平太平天國,大清打了十三年……平內亂,可謂勝不驕敗不餒,可圈可點……

可對於外敵,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戰爭……

寧贈友邦,不予家奴,這是腐朽滿清最好詮釋!真心不知道,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給大清唱讚歌招魂……

據赫德說,就是代表清政府和法國商談的那個英國人,如果打下去,她會贏的

1871年,普法戰爭,法國戰敗,賠償德國50億法郎,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

1881年,德國、奧匈帝國同俄國,三國同盟條約簽訂

1885年,中法戰爭,法國戰敗,內閣倒臺,中法簽訂停戰條約,法國不勝而勝,中國不敗而敗

西歐不是鐵桶一塊,法國當時已無有出路,除了侵略亞洲和非洲,中法條約讓法國起死回生,而我民族崛起,生生被壓制幾十年……


靈石蘊珠寶


中法戰爭發生在1883-1885年中間,歷時三年,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反侵略戰爭。這場戰爭的起因是法國侵佔中國的藩國越南,中國作為越南的宗主國出兵保護越南。戰事最後以談判的形式結束。中國雖然在陸地取得了鎮南關大捷,擊敗了法軍,但是卻在海戰失利,馬尾海戰福建水師全軍覆沒。這場戰爭的後果是,中法之間簽訂了《中法新約》,清朝失去了越南宗主國的地位,中國西南門戶大開,廣西、雲南直接暴露於法國勢力的輻射範圍之中,法國侵略勢力以印度支那為基地,不斷對中國領土進行蠶食,廣西、雲南甚至一度成為法國勢力範圍。所以,中法戰爭又被稱為: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以慈禧為首的滿清政府懦弱、妥協,葬送了勝利的成果

1885年,中法在中越邊境和越南境內的戰事越來越激烈,二月份,法軍進攻諒山,廣西巡撫潘鼎新不戰而退。十天以後,法軍侵佔鎮南關(今友誼關),因兵力不足、補給困難,焚關而去,退至文淵(今越南同登)、諒山,伺機再犯。大怒之下的張之洞決定臨陣換將,思來想去,換上了年近七十的老將馮子材。馮子材果然不負眾望,在法軍進攻鎮南關時,和他的兩個兒子親自提刀跳出陣地,與法軍展開白刃戰,眾將士深受鼓舞,也紛紛躍出長牆,參加肉搏戰。經過激戰,終於將法軍擊退,對外宣稱殺傷法軍一千餘人,隨後立即收復了文淵和諒山,取得鎮南關大捷。鎮南關大捷後,形式一片大好,張之洞增派3000清軍,準備支援收復河內。但是此時慈禧卻下命令要求停戰,要求清軍不得繼續追擊。她的考慮是,鎮南關大捷是一個和法國求和的絕佳機會,如果繼續打下去,戰爭曠日持久,國家就會財力衰竭,導致“全局敗壞”,不可收拾。

二法軍主力仍在,西方列強也進行干涉

雖然清軍取得了鎮南關大捷,但是法軍主力並沒有受損。事實上,在清軍凱旋退回後不久,法軍又增兵至3萬5千人,而此時清政府在越南的駐軍只有1萬人,實力懸殊。而且越南也已經由原先的親華轉向為親法了。鎮南關大捷後,擺在清政府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不增兵,增加軍費,繼續和法軍打下去,要不就何談收兵。而已當時的局面,列強環視,國內還矛盾重重,第一種選擇已經不現實。況且,西方列強也極力向清政府施壓,要求清朝向法國妥協。列強認為,如果中國軍隊繼續戰勝法軍,將會給中國人民極大的信心來對抗西方強國,英外交大臣就曾說:"中國的任何勝利,一般都會對歐洲人發生嚴重後果。"

三“保藩”還是“保疆”

其實中法戰爭是在陸地和海上兩個戰場進行的。陸上取得了勝利,海上卻遭遇大敗。中法馬尾海戰,雖然沒有中日甲午海戰那樣出名,卻深刻影響了中法戰爭的走向。1884年,法國遠東艦隊司令孤拔率艦6艘侵入福建馬尾港,停泊於羅星塔附近,伺機攻擊清軍軍艦。而朝廷卻下令"彼若不動,我亦不發",等於是自捆手腳,喪失了先機。法軍軍艦發起攻擊後,清軍很多將領棄艦而逃,導致軍中大亂,最後軍艦大部分被法軍擊毀,餘下的幾艘也在逃亡中損毀或自沉,自此,由張之洞一手建立起來的福建水師全軍覆沒。馬尾海戰後,中國東南沿海與臺灣海峽海權拱手讓給法軍。而法方參戰的中國海艦隊在該年與東京灣艦隊合併,東向攻打臺灣,並在佔領基隆奪取該地煤礦,作為封鎖臺灣海峽的動力來源。臺灣的劉銘傳帶領檯灣軍民,誓死抵抗法軍的侵略。不久後,清軍在越南東西兩個戰場都取得了勝利,於是,又一個選擇擺在了清政府面前,是在越南繼續追擊法軍,奪回中國對越南的宗主權,還是和法國議和,放棄中國對越南宗主國的權力,換取法國海軍不再進攻臺灣呢?最後清政府選擇了後者。正是這場戰爭,清政府看到了臺灣的重要性,才開始將臺灣單獨設省,第一任巡撫為劉銘傳。

總結

中法戰爭最然清朝在陸地上取得了勝利,但在海上遭遇了慘敗。總的來說,其實雙方都沒有取得決定性勝利,《中法新約》就是這一特殊情況下的產物。雖然這裡面有清朝統治者的昏庸的因素,但也要看到,《中法新約》並沒有割地賠款,與其他列強條約比起來,已經是外交勝利了。

我是一卷青史,歡迎留言加關注,一起聊歷史!

一卷青史


中法戰爭是晚清為數不多的亮點,清王朝是封建王朝 而法蘭西是當時世界強國 能打成這樣出乎了雙方意料。清廷無近代化國防軍 和國防動員體制 朝廷決定主戰時 具體如何打 派誰去 都是地方官員的事。能取得鎮南關大捷離不開三個人的功勞。

一 是兩廣總督 張之洞

張是主戰派也是具體策劃 操辦戰爭事宜的總負責人,張出身清流 與其它只會誇誇其談 只會說大話的清流官員不同 張在實踐中逐步成為實幹家 。後來成為清四大名督之一 政績卓著。張慧眼識才親自出馬請老將馮之材任軍務幫辦 授以全權 並積極籌辦糧餉 軍械 ,協調各方關係 凡事親力親為 作為兩廣地區最高長官 他有力支持了前方作戰。

二是 馮之材

馮當年己經六十八歲了 功成名就儘可以享天福 國家有招 還是義無反顧 帶著二個兒子出山了。

前線各路人馬公推馮為總指揮。鎮南關上 當戰局最關鍵時 法軍仗著武器先進全線壓上 清軍眼看守不住 馮大吼一聲 親自提槍殺向法軍 二個兒子隨即跟上 傍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清軍眼見老將軍如此神勇 也一改往日鬆鬆恗恗的風格 人人爭先 奮勇殺敵 一舉反敗為勝 取得 鎮南關大捷。沒有馮以命相搏 戰局真不好說。

三是劉永福和他的黑旗軍

劉永福和他的黑旗軍是一支神奇的軍隊,是反清的義軍在越南的境內生存後來變成了越王的僱傭軍。有點類似後來的國民黨在金三角的部隊。劉本人心向大清 能征善戰 這也是環境逼的,劉在之前二次法國人交手都取得小勝,後來被朝廷招撫出任記名提督。劉和馮之材相互配合 使得法軍陷入了二線作戰的包圍中。

中法作戰是當時大清當時三個牛人 在同一場會 相互配合 同心協力的各自發揮自己最大能量的結果,誰能擔保下一次還是這樣。朝廷還是一如既往的腐敗 沒落。

當時越南的態度 大清屬國越南已經看出大清帝國走向沒落,所以中法在越南國土上你死我活的廝殺。而越南並沒有向著大清國,為一個離心離德的傢伙再打下去沒必要了 不如見好就收。這也是中法停戰談判的重要原因。


陳哥論史


誠邀,如題。大清末年的確腐敗無能,這是歷史事實,中法戰爭中國投降的原因之一也是滿清畏洋如虎,鎮南關大捷後放棄了勝利戰果,與法國倉促和談。但是從客觀上來說,鎮南關之役後,大清確實也沒有了與法國一較高下的力量!



鎮南關大捷本來使中國在軍事上、外交上都處於有利地位,但清政府擔心“兵連禍結”會激起“民變”、“兵變”,因此始終或明或暗、直接間接地向法國侵略者進行求和活動。李鴻章等人主張“乘勝即收”,建議清政府立即與法國締結和約,於是慈禧老佛爺就坡下驢,直接就與法國洋毛子簽訂了停戰合約。



這是事實,但是看官們不要忽略了,當時的中法是在越南,東海,南海三面開戰!

不錯,大清是在鎮南關打贏了法軍。但是法國並沒有被打趴下,法軍在越南還有三萬大軍未傷分毫,這簡直是大清的噩夢。再者法國海軍已經封鎖了中國東南海面,大清的福建水師全軍覆沒,是時中國的北洋海軍還未建好,中國根本沒有力量對抗精銳的法國海軍,所以大清的和談也是沒有辦法吧事情。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清軍取得了鎮南關大捷,只是一場局部的勝利,就從當時的情形來說,這場勝利並不能挽回敗局。因為清軍的失敗是制度上、體制上的失敗,這樣的軍隊不推到重建是很難發揮戰鬥力的。

清軍在越南的大敗,慈禧發飆,把整個軍機處的人換完了,實際上換了些更不懂軍事和外交的官員,所以大清的滅亡反而更快了。在助越抗法戰爭上,不得不啟用68歲老將馮子材,馮子材雖身經百戰,但也沒有建立重大軍功。馮子材覺得這次是建功立業的好機會,便操練團練親赴鎮南關參加抗法戰爭。

馮子材根據當時的兩軍形勢,結合自己參加的無數次剿滅農民起義的經驗,確定了構築堅固工事,誘敵深入的戰術,一舉擊敗法軍,清軍乘勝出關追敵,連克文淵、驅驢、諒山、長慶府、觀音橋等處。這場戰爭不得不說為當時的大清揚了國威,直接導致法國茹費理內閣垮臺。

大清雖然戰勝了法國,但是清統治者的懦弱、妥協,勝利的成果最終被葬送,使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1885年6月9日李鴻章與巴德諾在《中法新約》上簽字畫押之後,清朝承認越南為法國的殖民地,中法戰爭宣告結束。

這場局部戰爭的勝利對於當時的大清來說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它的勝利具有偶然性,在大清逐步被列強瓜分而即將滅亡之際,戰敗是家常便飯,戰勝反而成了稀奇的事情,這不得不令我們深思,近代的大清究竟是怎麼了?

所以,中法戰爭無論勝敗,對中國都沒有很大的影響。勝利了不能挽救大清,失敗了可能會加速大清的滅亡,但是已經病入膏肓的大清,再怎麼掙扎也是苟延殘喘。


銘蘇先生


本來能贏,非拖到打輸,這才是實情。

隨著後來遠東艦隊組建清庭的勝率已經越來越小了,再來點騷操作當然輸得底掉。

清庭曾經有兩三次獲得全勝的開戰機會和獲得優勢的談判機會。越南問題剛出現的時候在越南的法國軍人只有少少百十人,加上僱傭的越南人也不過幾百,當時黑旗軍已經接受越南冊封在越南北部駐紮了幾千人,法國殖民軍第一次被黑旗軍打敗還沒什麼,第二次第三次被打敗已經給了清庭干涉越南創造了絕好機會:增援黑旗軍可以將法國人趕下海,接受法國人外交照會也能白吃白拿,當時法國人已經做了和中國河內為界瓜分越南的方案。在這之後法國開始第一次增兵,中國也是有機會的,鑑於法國只有幾艘內河炮艇,法國是很擔心清朝海軍南下封鎖越南沿海的,是打是談的權利依然在清庭手裡。列強視中國已強,中國又安能視己為弱?在這種條件清庭居然裝瘋賣傻拖過了整整兩三年,硬把法國遠東艦隊拖出來法國陸軍成千上萬,全力以赴都怕打不過何況那麼三心二意?我呸!


韋格蒂烏斯


鎮南關大捷僅僅是中法戰爭中局部的勝利,要想取得全局勝利絕非現實,《中法新約》不割地不賠款,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六十年之間僅此一例。

鎮南關大捷並沒有改變中法戰場上的局面,儘管法國茹費理內閣倒臺,相反是因為他對華太柔軟,接替上臺的內閣加大侵華力度。對於清政府而言,鎮南關大捷是在清朝完全兵力的優勢下,但後期基本接近彈盡糧絕的境地,越南親法,越南人民為法軍提供彈藥乾糧,並參加法軍抗擊清軍,同時法軍佔據澎湖,臺灣處境堪憂。

雖然中法戰爭是出於清朝“保藩”的意圖,但越南自古不是中國領土,而臺灣不同,儘管保藩失敗,但《中法新約》是法軍退出臺灣和澎湖,並且不割地不賠款,這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六十年僅此一例。能有這樣的條件是清政府挾鎮南關大捷的餘威。


五味社


我認為清政府確實昏庸無能。中法戰爭清政府明明戰勝,卻還要屈膝求和,簽訂損害國家主權的《中法條約》。

中法戰爭第一階段:1883年12月的山西之戰(此“山西”位於越南河內)到1884年5月11日中法簽訂《中法會議簡明條約》(又稱《李福協定》)。這一階段,清政府是處於劣勢的。

第二階段:1884年6月23日法軍挑起北黎衝突到1885年3月鎮南關大捷。這一階段由於鎮南關大捷大敗法軍,清政府完全扭轉了戰局,反敗為勝。

法軍戰敗的消息傳到巴黎之後,法國議會以306對149票否決對法軍追加軍費,不久,法國總理儒爾·費裡就引咎辭職了,可見法國中法戰爭的失敗對法國政府的影響有多大。但是,清軍雖然戰勝,但還是和法國簽訂了《中法越南邊界通商章程》、《中法界務條約》,《中法續議商務條約》等不平等條約,清政府的昏庸無能可見一斑。

我認為清政府的昏庸無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盲目自大——輕視西方列強

1840年鴉片戰爭中國慘敗,列強用武力打開了中國的大門,雖然中英簽訂了屈辱的《南京條約》,但是清朝統治者並沒有認識到自己的落後,清朝民眾除了少數“看眼看世界的人”如林則徐,魏源之外,絕大多數民眾對待戰爭都是冷淡的態度。<strong>

而反觀我們常常輕視的鄰國日本,自從美國用炮艦打開日本的大門之後,日本有識之士如高杉晉作,木戶孝允,西鄉隆盛等人發起了倒幕運動,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改組政府,轟轟烈烈的明治維新就此展開。而鴉片戰爭失敗後20年清朝有識之士才發起洋務運動,而維新變法則是50年後的事了,其原因在於清政府依然沉睡在古老的天朝夢中,鴉片戰爭的失敗在清政府眼中只是一次小小的失敗而已,發自內心的妄自尊大使清政府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落後。這使清政府失去了變法圖強的機會,以至於清政府一直落後於世界潮流,就算打了勝仗也沒有爭取國家權利的意識。

二,愚昧無知——不熟悉國際法

早在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簽訂之時,時人悲憤的是五口通商,認為開放通商口岸會增加列強侵略中國的途徑,對條約中協定關稅和治外法權視而不見。耆英,黃恩彤等負責交涉條約的人認為協定關稅避免了因關稅不明而引起的糾紛,甚至因稅率提高而沾沾自喜;對於治外法權,他們認為由洋人來管理洋人反而省事

。實際上正是這兩項條文侵犯了清朝的關稅主權和司法主權。

<strong><strong>

可見,當時的清朝統治者完全不懂國際法,以至於中法戰爭清朝戰勝後,認為給了法國通商的特權並降低關稅就可以使法國感激清朝,或許還可以聯合法國對抗英國,這些幼稚的想法正折射出當時清朝官員對國際法的陌生。

三,軟弱苟安——以維護自身統治為目的

清朝所有對外的政策都是以維護自身統治為目的,他們認為戰勝法國之後簽訂條約,給法國與英國,美國相同的待遇就可以息事寧人,彰顯“皇恩浩蕩”,使法國感激他們。實際上,這反而助長了列強侵略的囂張氣焰,正是清政府一味的妥協退讓使中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泥潭裡越陷越深,使民眾對清政府越來越失望。

最終武昌新軍登高一呼,清朝頓時土崩瓦解,只著眼於統治階級自己的利益不顧歷史潮流的發展是清朝滅亡的深層原因。

近代百年,是中國屈辱的歷史,“中西的關係是特別的。在鴉片戰爭以前,我們不肯給外國平等待遇;在以後,他們不肯給我們平等待遇”,許許多多如蔣廷黻一樣的史學家不止一次地嗟嘆近代之屈辱,然而歷史,就在談笑間,一閃而過。


歡迎大家的批評,我是鴻都進士,別忘了關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