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

程老师侃史



因为僧格林沁的军队,是清庭最后可以控制的有战斗力的军队了,当然这里的有战斗力,只是就冷兵器战争而言。

大家可以看看当时清朝局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起义太平天国被平定,但平定的不是清朝八旗军队,也不是绿营兵马,而是曾国藩搞地方团练创建出的湘军镇压的。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不只是曾国藩功高震主,更是意味着湘军是当时最具战斗力的军队,中央朝廷所能控制的八旗和绿营,说白了这些军队也就是字面意思了,真打起来,恐怕还不如放五万头猪让对方抓呢,毕竟抓猪需要时间,而这些军队一触即溃,跑的比兔子还快,简直是啥作用的起不到!

而僧格林沁率领的军队呢,早在太平天国北伐军到天津一带时,就展现出自己的战斗力了,镇压了这支北伐军,当时咸丰帝高兴之下赐僧格林沁“湍多巴图鲁”称号,还进封为亲王;更是因为僧格林沁与朝廷的特殊关系,可以说他率领的军队是朝廷最后可以依仗信任的军队了。

僧格林沁与朝廷是什么关系?


按史书记载僧格林沁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二十六代孙,也就是说他拥有黄金家族的血脉。

当然到了他这一代时,家里也就是一个普通草原家庭,甚至还贫穷。

1825年,也就是道光五年,僧格林沁被选为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的嗣子,也就是被人家收为养子,一步登天了,承袭为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

大家可能认为,一个蒙古郡王而已,能与朝廷有多紧密的联系呢,别着急且看宋安之继续说下去。

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的确对于朝廷来说不那么重要,但他的妻子重要啊,他的妻子是嘉庆帝第三女庄敬和硕公主,也就是说僧格林沁被道光帝的姐姐收为养子了,是道光帝的外甥,咸丰帝的表兄弟。

正因为这层关系,所以清庭对于僧格林沁很是重视,屡屡加官进爵,而僧格林沁也知恩图报,对于朝廷也是忠心耿耿,而且他带兵也有一套,在当时朝廷军队战斗力直线下降,不堪一击的背景下,僧格林沁带的兵,战斗力可谓是独树一帜。

正因为僧格林沁率领的军队有战斗力,本身也是身经百战,会统领军队,所以是在湘军崛起以后,清庭最后可以依仗的有战斗力的军队了。

但不巧的是,1864年太平天国被曾国藩平定,次年僧格林沁剿灭捻军之时身中埋伏,战死沙场。

他这一死,不只是意味着朝廷损失一位亲王,损失一位身经百战的大将,更是损失了朝廷对抗湘军的最后依仗。

僧格林沁死后,湘军可谓是彻底一家独大,再无可以稍微牵制平衡之人,还好曾国藩并无反意,加之慈禧太后通过自己的权谋之术,来打压分化湘军内部,才不至于使湘军反客为主,甚至造反的。

所以说僧格林沁之死,的确可以称之为晚清军事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清庭有战斗力的军队也就是湘军一家独大了,清庭只能采取分化打压来维持平衡,而在这个过程之中,被压制了二百多年的汉人势力迅速抬头,自此以后,清朝全国各地督抚基本上都是汉人担任,中央朝廷式微,全凭慈禧的权谋之术维持最后的威严,等到八国联军侵华之时,南方几省督抚甚至不遵朝廷诏令,直接进行了东南互保。


宋安之


僧格林沁是大清的一员猛将,是蒙古人,人送外号"草上飞",不仅马术非常好,箭术超群;而且具有草原狼的狼性,永远充满进攻性,永不言败。

僧格林沁英勇善战,为维护大清统治屡立战功,道光说他是"国之柱石",咸丰夸他是"不二重臣,朕之左膀右臂。"

其实僧格林沁一开始并不是靠本事,而是开后门进入统治官僚阶层的。

嘉庆帝的一位公主被许配给了僧格林沁家族中的一位叔叔,被招赘到了京城。但这位公主老是没有生育,有点闷闷不乐。于是僧格林沁的叔叔就把年少英俊的僧格林沁带到京城,当时道光已经即位,见到僧格林沁也满心欢喜,就建议公主认僧格林沁为子。就这样,僧格林沁从一个草原屌丝,一跃成为道光皇帝的外甥,从此脱颖而出、平步青云,才有了用武之地。

因为这个关系,僧格林沁是道光、咸丰两朝最得宠的臣子,没有之一。僧格林沁先是破格被提升为御前大臣、御前行走,后来又连升三级,高升为领侍卫内大臣和正蓝旗蒙古都统。对此,同是满清重臣的曾国藩都羡慕不已,在日记中写道:僧格林沁"独受圣恩,无人匹敌。"

僧格林沁对满清王朝的最大贡献不是他镇压了捻军起义,也不是他是指挥了大沽口海战(那场被个别史学家大加渲染的所谓大捷不过是一场被夸大了的偷袭,对满清命运是无关痛痒的),更不是他在1851年出兵镇压了蒙古人对满清王朝的反抗,而是他给如日中天的太平军以迎头痛击,救了咸丰皇帝一命。

咸丰五年的时候(1855年),太平军节节胜利,满清岌岌可危,满朝文武都是草包,没有一个人能独当一面、为咸丰分忧。咸丰每日长吁短叹、烧香求佛、惶惶不可终日。

疾风知劲草,国难识能臣。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危难时候,僧格林沁挺身而出、向咸丰请缨。那时候僧帅40来岁,英气勃发、气势如虹,一身武艺、满腹经纶有了用武之地。说真的,僧格林沁根本就没有把太平军那些乌合之众放在眼里,他们根本就不是蒙古骑兵的对手。果然僧格林沁旗开得胜,对不可一世的太平天国北伐军以迎头痛击。

两年中,僧格林沁帅蒙古骑兵纵横驰骋、所向无敌,大小百余战,无一败绩。僧帅一人拿下林凤祥、李开芳两员太平军骁将,遏止了他们嚣张的气焰,敲响了太平军的丧钟,延续了行将就木的满清王朝。僧格林沁捷报频传,咸丰皇帝喜出望外。僧格林沁凯旋而归的时候,咸丰亲自迎接,大摆庆功宴。僧格林沁从此享尽荣华,晋封为博多勒噶台亲王。

僧格林沁平素爱护百姓、善待士卒,他去世时,百姓罢市,巷哭野祭。灵柩返回北京时,献上的万民伞有七十多柄,兵弁、百姓皆迎祭,哭声震地。

接下来僧格林沁再接再厉、又立新功,在二次鸦片战争中"痛打"英法联军,赢得了大沽口海战的伟大胜利,震惊了全世界。僧帅又一次受到满清嘉奖,僧格林沁的人生也走到了巅峰。

但大沽口海战不过是一场偶胜,满清全国上下被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被所谓的胜利冲昏头脑,忘乎所以。

1860年,英法联军在八里河和僧格林沁仇人相见,僧格林沁没有了大沽口的幸运,只几个回合就被打出原形。英法联军乘胜追击,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僧格林沁成了替罪羊,受到处罚,失去了恩宠。

同年秋天,东部捻军作乱,朝中无人平贼,僧格林沁又被满清想起,僧格林沁二话没说披挂出征。

瓦罐不离井上破,战将难逃阵前死;僧格林沁在镇压捻军的时候,也走向了自己的滑铁卢。

1865年6月(同治四年),清军在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市)高楼寨中了捻军埋伏,僧格林沁在突围的时候被捻军所杀,年仅55岁。僧格林沁阵亡的消息传到京城,朝野一片震惊。清廷为僧格林沁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同治皇帝和慈禧亲自祭奠,如丧考妣。僧格林沁的死让清廷失去了一个治国安邦的柱石,满清从此一蹶不振、走了下坡路。

僧格林沁的死不仅是满清军事史上的转折,也是满清命运的转折点。

因为,满清是靠八旗子弟打天下的。满清入关建立政权后,八旗子弟渐渐堕落,贪图安逸、醉生梦死。很快就失去了战斗力。

满清在治理天下的时候依靠汉人,但军事上因为有洪承畴的前车之鉴,始终对汉人心存芥蒂。他们觉得汉人没有底线,是墙头草、随风倒,跟满清不一心。因此满清对汉人将领只是利用,从来就没有信任过,也不敢托以重任。但怎奈八旗子弟不争气,只能任用脑后长反骨的汉人将领来维稳。

就在此时,僧格林沁横空出世。僧格林沁不但能征善战、有勇有谋,而且跟满清关系非常,忠心不二。在满清看来,僧格林沁就是不折不扣的自家人,是完全可以信赖的靠山。

虽然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等一批汉人将领出生入死、屡建奇功,把洪秀全打得落花流水,最终消除了匪患。但他们身上流的是汉人的血,汉人是注定靠不住的,因为在汉人心中,满人是始终是外来户,是征服者,跟汉人有不共戴天的仇恨;但凡有一点血性的汉人,谁会甘当满清的鹰犬呢?他们给满清当奴才是权宜之计,一有机会就会起兵造反。

对这些汉人,满清是一百个不放心。但僧帅阵亡后,满清再也没有出过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将领,满清不得不任用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张之洞这些汉人来看家护院。满清统治者就好比是自己家没人,不得不让强盗给自己当保镖一样,晚上睡觉能踏实吗?

事实上,正如清廷担心的那样,很多汉臣表面上对清廷唯命是从、点头哈腰。但心里面还是一副有奶就是娘的做人哲学,并没有把满清当君父去看待。

义和团作乱,慈禧打算利用义和团,命令各地官员跟义和团合作,但不少汉人官员公开抵触,依旧我行我素对义和团采取遏制措施。慈禧跟列强宣战,汉人诸侯们公开抗命,宣布自己辖区为中立地区。

到了满清末期,满清政权更是被架空了,汉人官员阳奉阴违,把自己的辖区搞成了国中之国。武昌起义的时候,袁世凯那些汉人将领更是落井下石,一夜之间全部倒戈,忘了君臣、父子大义。

总之,失去僧格林沁后,满清朝廷的中央集权受到削弱,满清的统治受到打击,满清皇帝的权威受到挑战。可以说,僧格林沁这样的忠臣的死,意味着满蒙八旗的彻底沦陷,让满清少活了几十年。


历来现实


僧格林沁在晚清时期,是清王朝最为倚重的国之柱石。


他之所以被清王朝倚重,正是因为太平军建都天京之后,僧格林沁成为了长江北岸一股重要的军事力量。


安庆被湘军攻下之后,在安徽境内的太平军势力一度引兵进入河南、陕西两地,这些江北的太平军余部以西安、归德、武昌为活动区域,屡屡侵袭各地。不仅如此,这股最后残存的太平军余部,他们的战斗力更彪悍。

江北太平军统帅陈得才联合山东的捻军、陕西的回民,组建了一支江北联军。陈得才吸纳捻军的作战方式,不在采用固守一城一地的作战方式,而是采用游走的作战方式,以侵袭江北城镇为主,以埋伏杀敌为辅。


这种全新的作战方式让清王朝在短时间毫无办法。


僧格林沁为了能够荡平这股残余势力,亲率自己帐下的精锐骑兵,不停的游走追击,成为了江北地区拱卫京师的最大的一支骑兵力量。


当时的太平军将领陈得才带领着联军从河南境内一路攻占山阳、华州、渭南,逼近陕西西安,在这种关键的时刻,驻守在庐州的陈玉成被湘军统帅多隆阿围困,急忙向陈得才求援。


陈得才听到求援之后,急忙引兵从陕西回援,可是陕西到安徽境内的路途遥远,千里之地的距离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救援庐州。


陈得才挺兵抵达舞阳的时候,陈玉成在逃亡到寿州之后,被杀身亡。


此次救援行动宣告失败,陈得才引兵进攻汉中,刚刚顺利拿下汉中,天京又被湘军围困。他只能放弃汉中,再一次引兵进入河南、湖北,想要救援天京。

一直在河南境内驻守的僧格林沁抓住战机,死命的追击陈得才的这股势力。陈得才挺兵抵达麻城,为了防止僧格林沁的骑兵切断后路,屡屡在后方掣肘,他一方面驻守在麻城,另一方面则下令让赖文光北上进攻僧格林沁的骑兵。


僧格林沁万万没有想要太平军竟然会突然挥兵北上,驻守在罗阳、信阳两地的军队被轻而易举的击退。


陈得才和赖文光两个人再一次在麻城整顿大军,兵分两路救援天京:


  • 赖文光沿长江北岸进军,进抵太湖

  • 陈得才穿越英山、霍山,进入安徽


陈得才分兵,僧格林沁再次引兵追击陈得才的军队,僧格林沁屡屡追击彻底激怒了陈得才,他下令在蕲州进攻僧格林沁,被僧格林沁大败,陈得才一路引兵逃亡英山、霍山,手下部将马融合竟然带领着十余万的太平军投降了清军,军心瞬间涣散,陈得才愤愤不已,服毒自尽。


如此一来,长江北岸的太平军就仅仅剩下了赖文光统率的一股势力。


赖文光再次改变了以往的作战方式,从来不会选择正面进攻僧格林沁的军队,你僧格林沁的军队不是能跑吗?


赖文光想了一个办法,不断的在河南境内奔袭,他带领军队在各地疯狂的侵袭,信阳、襄阳、邓州、新郑、睢州等地到处游走,搞得僧格林沁人困马乏。


僧格林沁在睢阳追上赖文光的时候,赖文光有挺兵北上进入了山东境内。


定陶、汶上、武城、济南到处都是太平军的足迹,僧格林沁在短时间内也毫无办法,他只能下令继续追击这股残余势力。


僧格林沁统帅骑兵在济南追上赖文光的时候,赖文光却突然南下途径郯城、海州,从海州一个急转弯又挺兵北上,途径沭阳、邹县、汶上、濮州、曹州,终于停下了脚步。


此时的赖文光已经知道僧格林沁的骑兵纵然战斗力再怎么彪悍,长途奔袭五千里之地,战斗力早已经折损一半,他下令在曹州高楼寨设下伏兵,同时派遣了一小股势力前去引诱僧格林沁,这股诱敌部队且战且退,退到了高楼寨。


僧格林沁不知有诈,带领着骑兵一路横冲直撞的进入了高楼寨,被两翼的伏兵进攻。他下令两次突围,一一失败,最终战死在了高楼寨。


此时事件之后,清王朝在江北的依仗力量无一幸存,僧格林沁的帐下骑兵不仅仅是对抗太平军余部的主力,还是平衡湘军和淮军的重要军事力量。江北力量瞬间瓦解,此时的清王朝唯一能够也依靠的也仅仅是汉人曾国藩和李鸿章组建起来的湘军。


历史总探长


僧格林沁死不死,对于满清末年的政治格局没有根本性影响。满清失去对地方和军队的控制已成必然,大势已去,垮台是注定的。

与一般人的理解以及教科书上说的不同的是,满清垮台的根本原因不是孙大炮和革命党,更不是什么走向共和,而是满清皇室与汉族高级官僚、知识分子的矛盾日益激化。

满清以少数民族入住中原,民族矛盾一直是清王朝若隐若现的一大隐患。早期,为了巩固政权、安抚汉人,顺治、康熙、雍正三代比较重视汉族官员,汉人担任地方督抚、封疆大吏不在少数。到了乾隆年间,满清统治已无大碍,于是开始压制汉族。有兴趣的网友可以找找资料,比较一下满清各代,地方督抚的满汉比例。

鸦片战争爆发,满清对外作战无一胜绩,丧权辱国,开始引起了部分汉族官员和知识分子的不满。不过,此时满清统治还比较牢固,即便太平天国起事,以曾国藩为首的汉族精英依然选择支持满清,没有借机发难。但是,由于满清八旗子弟太不争气,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促成汉族精英阶层脱颖而出登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央,并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著名的“刺马案”,尽管曾国藩主动示弱解散湘军,但朝廷一旦插手干预两江地区,湘军集团照样激烈反弹,而慈禧竟毫无办法。

当时,湘军以及淮军两大集团已经掌控了满清大部分精锐部队,僧格林沁则是满清皇室唯一能够信任的精锐部队,不过僧格林沁军力有限、战斗力也比不了淮军,根本不能改变当时的局面。

到了八国联军进北京时,满清朝廷已基本失去了对军队和地方的控制。李鸿章们抗旨不遵,反而私下与敌国签订“东南互保条约”,甚至为朝廷准备预案,准备取而代之。事后,李鸿章们非但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反而都进一步得到重用。这事放在康雍乾时期,简直不敢想象。李鸿章们不被灭九族,算是法外开恩了。

等到慈禧一死,满清皇室已没有强人压制得住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结果武昌区区几百黑社会就闹得天翻地覆,成了满清垮台的导火索。假如,袁世凯能以曾国藩的态度对待裕隆太后和摄政王,说不定我们今天还留着辫子。即便僧格林沁还活着,最多给袁世凯制造一点小麻烦,但对大局已无决定性影响。

张之洞临死前提醒摄政王载沣要励精图治、变法图强,以保江山,载沣安慰他说“有兵在”。后世人讥笑载沣看不清历史大势,盲目无知。殊不知,载沣并没说错,只不过这“兵”已不在他们皇室手里。

在阿Q、祥林嫂、华老栓、闰土们的国度,哪有什么“走向共和”,只有“枪杆子里出政权”。



江南俗士1972


僧格林沁——清朝的最后一个勇将。他的死标志着清朝军事力量的衰落,汉族大臣的军事力量的崛起;他的死标志着冷兵器时代结束,热兵器时代的开启。从此以后,清军彻底放弃了冲锋战术,没人再回拼命。

清朝末年,国家外面又强敌,内部又内乱。太平天国起义,一支太平军北伐,一路势如破竹。一直从长江打到了北京城下,帝都告急。而此时的八旗子弟们已经习惯于遛狗斗鸡,早已经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纨绔子弟。于是咸丰皇帝紧急调僧格林沁进京勤王,这位蒙古小王爷并没有被荣华富贵所腐化——他依然保持着草原勇士的勇猛,并且手下拥有一支2万精锐骑兵。

采用的战法是他的祖先成吉思汗用过的——曾经用这个战法横扫了欧洲,打败了南宋。北京城下,僧格林沁2万骑兵面对几万北伐的太平军;他把骑兵分成5列,前面的两列是手持长矛的破阵骑兵,后面三列是装备弓箭的射击骑兵。破阵骑兵和弓箭骑兵间隔30米,在距离敌人一百米的地方,后方的弓箭骑兵仰望45度,一起射箭,密集的箭雨会越过破阵骑兵落入敌阵。就在敌人慌乱时,破阵骑兵已经冲到了前面。把太平军的几十个大阵瞬间破掉,杀的太平军片甲不留。

五年后,英法联军攻打到了北京城下,僧格林沁的2万精锐骑兵面对英法8000人联军,面对英法联军的方阵,僧格林沁决定给这群洋鬼子一点教训,僧格林沁预估:英法联军的火炮会在200~500的距离上杀伤他一千名士兵,在冲到100米左右的时候,敌人的排枪可能会杀伤他1000~2000名士兵,但是他们只有一次射击的机会,因为他后面的一万多骑兵会冲入敌军方阵,杀他们一个片甲不留。

僧格林沁发起了进攻,但是他惊奇的发现——英法联军在500米距离的时候他们就开枪了。他并不知道,英法联军使用的是新式装备——线膛枪和米你弹,而不是老师的滑膛枪。这意味着:敌人每次齐射的间隔只有7~8秒,自己的骑兵在冲到对方阵前的时候,将会遭受到十几轮的射击,而不是预想中的1~2轮。破阵兵全部阵亡,弓箭兵暴露在了对手的射击范围内和刺刀面前,纷纷被射击落马。

那一天,僧格林沁的部下骑兵没有一个撤退或逃走的,他们全部阵亡在了冲锋的路上。僧格林沁大败而归,损失了2万人,而英法联军只损失了十几个人。僧格林沁成为了清军历史上,最后一个发动全面冲锋的将领。他不是不勇敢,而是时代变了。

北京城洞开,咸丰皇帝跑到了热河病死了,两宫的太后掌权了,英法联军烧毁了圆明园。随后,要找一个替罪羊,于是,已经没有兵力的僧格林沁就成了替罪羊的最好人选。他被夺走了一切封号,而且被排挤边缘化,最后逼迫他带领他的残存的骑兵,去干意见不可能的任务,僧格林沁战死沙场。

公正来讲,僧格林沁是一个负责人的人,他的军队也是极其又军事素养的人,他们没有在战场上怯懦,没有逃跑;但是以冷兵器去和热兵器作战,这本身就是不可能胜利的。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个人的努力也会成为悲剧。

僧格林沁死了,作为汉族大臣的曾国藩、左宗棠该登场了,他们看到了失去兵力的僧格林沁如何从铁帽子王被人逼死沙场的——还带着自己亲手带出的士兵。汉朝大臣显然比僧格林沁更具有智慧,曾国藩在攻打太平天国的时候,有一次,在攻打武汉的时候,曾国荃带兵冲锋,损失了3000人夺下了武汉,曾国藩气的直拍桌子,严令湘军不准冲锋,只准挖壕沟,用炮火和子弹杀敌。——曾国藩看到了僧格林沁失去了士兵后的下场,自己可以失败,但是绝不能失去手里的士兵,否则比僧格林沁的下场更惨,毕竟僧格林沁是王室,自己只是清廷不得已而启用的。

从此以后,湘军、淮军大力购买先进的装备,他们绝不冲锋,而是用炮火和子弹消灭敌人,保住部队就保住了自己赖以立身的根本。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湘军、淮军、左宗棠的部队等都是装备了世界上一流的装备,甚至装备了当时美国都不舍得买的机枪、加特林(早期的版本)、火炮;但是这些大臣在上奏朝廷的时候总是说敌人的炮火如何多,敌人的火枪多猛,自己打的是多么的艰辛。其实一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勇猛,二是为了多向朝廷要军费;三是为了自保。

曾国藩、李鸿展、张之洞、等洋务派,大力购买国外的兵工厂和先进技术,先进装备。

靠这种方式,清朝在军事上一路上所想披靡,国力也渐渐恢复了。直到日本侵略朝鲜,这个平衡才打破了。在双方武器装备等同的情况下,日本兵的冲锋直接导致了淮军将领直接弃城带兵逃回来了——他怕士兵死了,李鸿章的老本没了。

就连当时的德国教官都奇怪,清军在炮火和日军对射的时候勇猛无比,但是对方一冲锋,清军就立刻跑了。到后来的甲午海战,虽然海军没了,但是清朝的陆军依然在,而且兵力武器都十分的先进到后来的甲午海战,虽然海军没了,但是清朝的陆军依然在,而且兵力武器都十分的先进;但是李鸿章不打算打了,他知道和日本人打必须要拼命的,这会打光他的老本——没了老本的李鸿章和他的家族将回和僧格林沁,不,甚至比僧格林沁还惨,其他的国内利益集团都想取代李中堂,恨不得把他碎尸万段。更为关键的是,和日本人拼光了老本,还有其他几个列强呢。

翁师傅此时已经断了海军好多年的军费了,这就是前车之鉴,更有僧格林沁的战死沙场,不就是求和花点钱,总比把老本输掉要号。

所以李鸿章去谈判的时候,伊藤博文的让步不仅仅是李鸿章的谈判,还有他背后强大的陆军。

清廷的毫无信用,淮军的弃义,是国家制度的失败,而战争的失败,和武器无关,是清廷的自私,民众的愚昧,是人的失败。

武器是决定胜败的重要因素,制度和人才是决定胜败的决定因素。


嘟嘟读读


僧格林沁是蒙古科尔沁郡王,后因镇压太平天国有功被清廷封为亲王,其人骄横跋扈,暴虐愚顽,属非常典型的满蒙亲贵。他麾下的蒙古三盟骑兵剽悍善战,曾是捍卫大清帝都北京的首要武装力量,被清廷倚为长城。然而,自咸丰十年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在抵抗英法联军的战斗中却屡战屡败,面对拥有热兵器的西洋军队,能征善战的蒙古人开始转向能歌善舞。咸丰十年11月,僧格林沁奉命率部开赴山东剿捻,同治元年又奉命总督山东、河南军务,势力已达皖北,开始与在此剿捻的曾国藩部湘军有了实际接触。

这时,清朝的正规军绿营已基本被太平军摧毁殆尽,僧格林沁的满蒙骑兵部队便成为清廷用以监视并抵制湘、淮系地方军阀势力的惟一可以依赖的一支武装力量。然而从战斗力到作战经验来看,僧格林沁远不是曾国藩、李鸿章和湘、淮军的对手。但骄横跋扈的科尔沁亲王从不把曾国藩放在眼里,他非常嫉恨与蔑视曾国藩和湘、淮军,动辄上奏告黑状、弹劾曾,无故寻隙欺压,甚至故意怂恿反复无常的苗沛霖率团练向湘军挑衅,有时还突然攻击湘军。

僧格林沁唆使太平军降将陈国瑞杀害淮军李昭寿(也是太平军降将)的部将,并将其功窃为己有,事后反诬李昭寿部将抢功杀人,上奏清廷要求严办。李昭寿部当时归曾国藩统辖,曾国藩顿感僧格林沁故意打狗欺主,嚣张太甚。僧格林沁唆使部下在皖北向湘、淮军屡屡寻衅,曾国藩皆不敢置辩,他忍气吞声,处处退让,内心却异常恼恨,双方积怨越来越深。

湘、淮军本是地方军阀,门户之见很深,不愿听从他人指挥,又听说僧格林沁凶残戾狠,待部下犹如奴隶,曾鞭笞湖北的两位提督,因此遇到僧格林沁的部队作战失利,都袖手旁观,不愿出兵救援。清廷曾经下令将湘、淮军刘连捷、刘铭传部划归僧格林沁指挥调遣,到河南协助蒙古骑兵剿捻,曾国藩却借故拖延,二刘也望而却步,拒绝北上。骄傲自大的僧格林沁也不愿湘、淮军来援,他认为湘、淮军战力低下,于是上奏阻止; 僧奏曰“皖军为上,豫军次之,楚军为下”。皖军是安徽道员英翰等人组织起来的地方部队,豫军是张曜、宋庆纠集的河南固始练勇 。这些杂牌军欺负百姓还行,平时连苗沛霖、李昭寿的乌合之众都打不过,更别提能和身经百战的湘、淮军比了。

僧格林沁一向嫉妒曾国藩兄弟立下的攻克天京、镇压太平天国的盖世奇功 ,他这样讲,不过是故意贬低湘、淮军,不愿意承认他们是维护清廷统治的中坚力量,所以极力诋毁、轻蔑之。僧格林沁反对湘、淮军北上,正中曾国藩下怀。他命刘连捷退守皖北,刘铭传回到原来的驻防地,湘、淮军袖手作壁上观,静等僧格林沁败亡的消息。

僧格林沁骄狂愚顽,湘、淮军冷眼旁观,这时机对捻军来说可谓极其宝贵。同治三年冬天,捻军在邓州唐坡伏击僧格林沁的部队,僧格林沁轻敌冒进,被打得大败亏输,他仅率数十骑逃出战场,窜入邓州城里,才免于被全歼的的悲催命运。不久,捻军围攻南阳,再次挫败僧格林沁。同年底,行踪飘忽的捻军在河南鲁山大败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阵毙蒙古悍将恒龄、苏伦堡。僧格林沁屡吃大亏,气的暴跳如雷,恼羞成怒的他以救援不力为由杀了部将富精阿,以泄其愤。捻军和太平军不同,以骑兵为主,打法机动灵活,非常适于在北方平原地区作战,很少和敌人纠缠打恶仗、死仗,尤其擅长打伏击战、运动战。捻军先后在叶县打败了河南巡抚张之万的军队,在汝宁包围了团练大臣毛昶熙的练勇,并乘机在当地大肆招兵买马。

补充了兵员、扩大了队伍后,捻军渡过黄河进入山东西南部。僧格林沁报仇心切,一心要找捻军主力决一死战,他率蒙古马队跟在捻军后边日夜狂奔,穷追不舍,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竟然驰骋了3、4千里地。捻军利用僧格林沁求战心切的急躁心理,故意避而不战,每日驱驰1、2百里,领着清军来回兜圈子。捻军士兵每人配两匹马,经常替换乘骑,因此速度大大超过了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捻军利用速度优势,经常可以乘隙稍事休憩,而清军则日夜兼程,人困马乏,疲惫不堪。

骑兵尚且如此,跟在后面的步兵就更苦不堪言了,他们用两条腿跟着四条腿的马儿跑,有时几天都疲于奔命,水米不进,被累死、饿死不少,非战斗减员十分严重。僧格林沁急欲报仇,他常常率少数骁骑脱离大队人马,跟在捻军后头衔枚急追,为捻军聚歼这支凶悍的蒙古骑兵部队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捻军见时机难得,当初制定的计划已初步实现,便在前面布下了天罗地网,专等僧格林沁自投罗网。同治四年4月底,捻军派小股骑兵将僧格林沁诱入早就布置好的埋伏圈内,准备关门打狗,将其一举歼灭。

捻军设伏的地方在今天的山东曹州(今菏泽)西北方向一个叫高楼寨的村庄里。僧格林沁稀里糊涂地闯将进来,却被捻军团团包围。彼时,数万清军步骑被远远甩在后边,僧格林沁身边只有陈国瑞等少数几个将领和数千骑兵跟随。结果除陈国瑞带伤侥幸逃脱外,其余的全部被歼灭,不可一世的科尔沁王爷僧格林沁被一个年仅16岁的捻军小兵张皮绠杀死在麦地里,真乃见惯大风浪的人却在阴沟里翻船。

僧格林沁败死,彪悍的蒙古马队覆灭,令清廷大为震恐。当初,慈禧太后本想让僧格林沁单独率满蒙骑兵将捻军镇压下去,以提高清廷的威望,以掣肘并打压新近崛起的最大地方实力派曾国藩、李鸿章的湘、淮军事集团。后来发现他仅凭一己之力对付不了捻军时,又想让湘、淮军助剿,并有驱使湘、淮军拼命,让僧格林沁收功的险恶用心。无奈曾国藩老谋深算,湘、淮军借故拖延、观望不前,僧格林沁又恃勇排斥,想独占大功,清廷被迫撤销了此计划。捻军从河南转战山东后,清廷以及曾国藩都察觉到僧格林沁已中计入套,如不改变对敌之策,难逃彻底败亡的厄运。怎奈刚愎自用、狂妄横蛮的僧王一心要和捻军决战,已经丧失了理智,拒绝了一切劝谏,遂至命丧高楼寨,全军崩溃瓦解的可悲下场。僧格林沁和他的蒙古马队覆亡后,清廷手中唯一的一支可以依赖的武装力量灰飞烟灭,只好利用湘、淮等地方实力派来对付捻军、抵御外辱。僧格林沁的败亡,也让湘、淮系地方军阀无所顾忌并乘机坐大,逐渐拥兵自重,尾大不掉,成为既维护又威胁清廷统治的主要力量,也是民国前期各路军阀的鼻祖。

【写作不易 严禁搬运】【插图源自网络】




铁马冰河wu


在沈阳法库西北20公里处,有一个四家子蒙古族自治乡公主陵村。清王朝最后一位横刀立马的王公、成吉思汗的第26代侄孙——僧格林沁亲王,曾经葬于此地,如今唯石碑独存。

僧格林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黄金家族,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图哈斯尔的后裔。这个家族也没少出外冒贵人,在清朝皇后太后出了不少,康熙的祖母孝庄皇太后便是其中之一。

僧格林沁生于嘉庆十六年,父亲是科左后旗台吉家族的四等台吉。台吉,据说是源于汉语皇太子、皇太弟的称呼。僧格林沁虽拥有高人一等的台吉身份,可到了他出生时家境已经没落。因此,当时人都戏称僧格林沁的父亲为“雅玛台吉”,蒙古语意为给人放羊的台吉。

僧格林沁因家境贫寒,读书不多,很小就跟随父亲到别人家放羊。

后来,也就是从他12岁开始便突然开挂——放羊娃、喇嘛、科尔沁郡王等等身份不断转换,也出现了不少的传说。成为道光帝亲姐的过继子,是僧格林沁一次极大的人生转变时期。

在过继过去之后,就奉命御前行走,赏戴三眼花翎,成为他日后的崛起之处。此后,僧格林沁没有辱没他祖辈的名声。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和英国不断的侵略中,都一直冲锋在前。咸丰、同治年间,僧格林沁参与对太平天国、英法联军等战争,军功卓著,历任御前大臣、都统等职。

至今在清史学者间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僧格林沁一死,大清朝再没打过一场胜仗。

并非是一场胜仗没打过,而是僧格林沁一死,大清朝的满汉权力争夺失衡了,直至清朝的灭亡。

僧格林沁作为朝廷亲贵,利益捆绑,对朝廷极为忠心。朝廷对他一则可以放胆任用,二则可以此牵制汉族官员的武装,个人原因加上晚清权势的分布特点,是僧格林沁得沐殊遇的原因,史称“曾主南事,亲王僧主北事”。僧格林沁也深知朝廷的良苦用心,也与汉人官员屡起争端,这是满族统治者的如意算盘,也是僧格林沁的个人出路。

僧格林沁殁后,朝廷无体己亲贵可用,慈禧太后遂命曾国藩等人督剿捻军,从此,军权落入湘军的曾国藩、淮军的李鸿章等人手中,满汉之间的权力争夺也直到清朝灭亡。

僧格林沁死后,清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赐谥号曰“忠”,配享太庙,并绘图紫光阁,其子世袭王爵。

随着僧格林沁的而去的,还有那令人胆魄的蒙古铁骑。自此以后,大清再无八旗劲旅,只有汉人的湘军和淮军。


王铭苇


因为,僧格林沁可以说是清廷最后的“宗藩力量”。

僧格林沁,蒙古贵族出身,道光五年入嗣袭扎萨克多罗郡王。他善骑射,戎马一生,活跃于晚清多次对内对外战争之中,先后参与对太平天国、英法联军、平定北方捻军起义等战争,并且军功卓著。因此,被清廷示为“国之柱石”,颇受清朝统治者所倚重。

众所周知,清朝是满族人所建立的政权,最后趁明末天下大乱之际,入主中原,并最终一统中国。清朝在入关前就已逐步完成了八旗制度的整编,形成由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组成的八旗军。可以说,早在入关前清朝就建立起满汉蒙的军事同盟。

但相比之下,满洲统治者始终不信任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而更信任蒙古族。因此,在八旗中,蒙古八旗的地位是仅次于满洲八旗,而要高于汉军八旗的。

这是因为,满蒙之间是世代联姻的,比如皇太极的皇后孝庄就是蒙古族,她的父亲是蒙古科尔沁部的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通过满蒙联姻,满清统治者与蒙古建立起十分牢固的军事和政治同盟。所以,在军事上,满清更加信任满蒙之间的军事同盟。

而到了晚清,由于清朝初期建立起来的八旗和绿营已经不堪重用。尤其是席卷半壁天下的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八旗军和绿营兵的不堪一击,使得清朝不得不依靠南方地方汉族实力派官员自行招募和团练的军队。

于是,伴随着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湘、淮汉族军事集团崛起。虽然,湘军和淮军成功的平定了太平天国,但这些由地方汉族实力派官员掌握的强大军队,却又开始成为满清统治者的心腹大患。

于是,在此后平定北方捻军起义的战争中,清廷就打算扶持自己的“宗藩”僧格林沁,打算让他率领满蒙骑兵将捻军镇压下去,以此来提高清廷的威望,进而制衡日益强大的汉族军事势力。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僧格林沁却在与捻军交战中败死,而伴随他一同被消灭的,还有清廷十分倚重的蒙古骑兵,这支军队可是当时清廷手中最后一支可依赖的武装力量。

因此,僧格林沁之死,实质上标志着满清统治者最后一次夺回军事力量控制权行动的失败,同时也标志着满清统治者从此失去了制衡地方汉族军事集团的力量。

从此以后,满汉军事力量全面失衡,清朝当局对地方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被况日下,不得不完全依靠湘、淮等地方汉族军事集团来对付捻军、抵御外辱。最终,也使得湘、淮系地方汉族军阀不断坐大,拥兵自重。而这些汉族军事集团,在维护清廷统治的同时,也为日后推翻清廷统治埋下了伏笔,因为他们其实就是民国前期各路军阀的鼻祖。



这些历史要读


僧格林沁的死代表了大清兵权从满蒙势力转入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汉人势力

在雍正乾隆时期,即便有年羹尧、岳钟琪等将军的存在,大清的将领还是以满清、蒙古为主。大清的兵权还是紧紧掌握在满蒙势力的手里。

从天平天国之乱、捻乱、陕甘回变、云南回变、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等战争,满清将领慢慢战死而新生力量有没有得到补充,湘军、淮军于是崛起:

《八里桥之夜》展示的英法联军占领八里桥之后的战后情形


1、和春,满州镶黄旗、钦差大臣,在第二次围困金陵时,被李秀成攻打杭州不得不分兵而失败战死;

2、乌兰泰,满州正红旗,擅长训练、火器,在追击太平军的昭平山中被击败战死;同时战死的有满州正白旗的长瑞、昌寿。

3、文瑞,蒙古镶蓝旗,守杭州时战死;

4、双来,汉军正白旗人,攻打扬州时战死;

5、胜保,满州镶白旗人,被东太后慈安赐死;

6、托明阿,满州正红旗人,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因伤退休。

7、德兴阿,满州正黄旗人,1867年去世。

8、舒通額,满州镶白旗人,同治三年在平定捻乱中战死;

9、恒龄,满州镶黄旗人,同治四年在平定捻乱中战死;

10、苏克金,满州正黄旗人,同治三年在战斗中突发疾病而死。

11、何建鼇,汉军镶红旗人,和僧格林沁战死;

12、乐善,蒙古正白旗人,在大沽炮台中战死;

在僧格林沁死后,满清势力基本上没有有能力的将领,只有依靠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形势图:用障碍拦截河口,导致英法船只集中并进入射线范围,左边的岸炮猛轰

僧格林沁是冷兵器时代的代表?

很多人认为僧格林沁的死,是代表了大清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认为僧格林沁在八里桥之战的失败就在于僧格林沁顽固的使用蒙古传统骑兵战术对付英法联军导致的。

那么僧格林沁真的是只懂冷兵器和骑兵而不懂火枪吗?

1、在挫敗太平军北伐中就有两次明确使用火炮攻击的记录:

“毁堆村、连村、杜场诸贼屯,炮殪悍酋吉文元”
“悍党詹启纶出降,焚西连镇贼巢,仅余死党二千余人,以大炮环击。”

2、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的胜利就是僧格林沁善用火炮伏击的证明。

3、八里桥之战战败是败于英法联军武器升级而非僧格林沁只懂骑兵冲击。根据俄国布克斯盖夫登男爵所著的《1860年北京条约》的记录作战过程:

A、骑兵以树林为掩护同时袭击法国炮兵和英国陆军并意图突入后方,但被照明弹被迫中止;

B、在八里桥墓地附近,骑兵再次试图冲击英法联军,同样失败;

C、在八里桥桥堍,清军和英法联军在这里进行激战——这里是清军最后的防线。清军的27尊炮兵连和埋伏的清军,被八门法国线膛炮摧毁和射杀。

D、法军度过运河占领八里桥后,清军才撤退。

参战的法国将领蒙托邦如此回忆:

“八里桥成了这一天最动人的一幕。早晨还斗志昂扬的那些清军骑兵,现在都已消失得无踪影了。这座桥是一种古老文明造就的伟大古迹。那些衣着华丽的骑兵,在桥道上挥动旗帜,毫无掩护地以一种对我军大炮和火炮无能为力的炮火反击。”

即:英法联军的线膛炮,是八里桥之战清军失败的原因。

从俄罗斯人的记录来看,僧格林沁的战术是用骑兵同时冲击英法联军,一是让英法联军军乱,二是用大规模骑兵来引诱英法联军追击进入僧格林沁以27尊火炮和禁旅八旗为主的埋伏圈。

僧格林沁的骑兵冲击是诱敌之计,但两次都没有能够成功,反倒被英法联军步步为营进攻而发现了埋伏,最终失败。

第三次大沽口之战时所拍摄的战后所拍摄炮台照片


综述

僧格林沁在八里桥之战时,并没有丧失八旗精锐。八旗精锐的丧失,是在剿灭捻乱之时。根据俄罗斯人伊格的估计,八里桥之战投入5到6万兵力,损失1000人(清朝自己估计为3000人),战损率2%,不算高。

我不知道大家所说的八旗精锐(或蒙古骑兵精锐)尽失,是根据什么来的。但从斯盖夫登男爵所著的《1860年北京条约》中:

“一部分军队奔向北京,而大部分则向北跑回草原老家。”

的记录来看:蒙古骑兵精锐并没有全部战死,或者大部分战死,而是跑回蒙古。

八旗精锐或蒙古骑兵,基本上都是在平定捻乱时战损的。当时曾国藩、李鸿章的湘军、淮军采取围堵策略,而僧格林沁都是主动率军直入大战:

“自苏克金、舒通额、恒龄等殁后,得力战将渐稀。朝命先调湘淮军著名兵将,多观望不至,僧格林沁亦不原用之。”

骑兵主力的战损记录:

“僧格林沁所部骑兵最号劲旅,骁将以舒通额、恒龄、苏克金为最”

而上面也说了,舒通额、恒龄、苏克金都是在同治3、4年战死的。八旗精锐或蒙古骑兵应当是跟随三人战死而丧失的。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僧格林沁(1811年—1865年),博尔济吉特氏(与孝庄太后属同一家族),蒙古族,出生在科尔沁大草原上。从世系上来说,僧格林沁血统相当高贵,他是成吉思汗弟弟哈布图哈萨尔的二十六代孙,也算是蒙古草原上的“黄金家族”成员之一。不过,既然已经是26代孙,那自然是家道中落,整天为衣食温饱问题而奔波忙碌,日子过得相当艰苦。少年时,僧格林沁替富人放牧,是典型的草原放牧娃,这点与明太祖朱元璋很相似。但是,僧格林沁又是幸运的,因为他的伯父没有子嗣,道光五年(1825年),僧格林沁被选定为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嗣子,承袭

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人生就此逆袭。此后,僧格林沁官职一路飙升,道光去世时,担任镶黄旗蒙古都统,顾命大臣之一。


就在道光驾崩后不久,洪秀全、杨秀清等在桂平县金田村举起反清大旗,建号太平天国,觊觎华夏神器。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作为太平天国首都,正式与清朝对峙。1853年5月,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率两万老兵北伐,同年九月,北伐军抵达天津城下,举朝震动,咸丰皇帝打算逃往承德避暑山庄,以避锋芒。此时,僧格林沁临危受命,组建“勤王军”,率蒙古马队与东三省马队南下阻击北伐军。僧格林沁到前线督师后,发现太平军非常善于搞流动战,胜保所部屡次被牵着鼻子走。此外,清军攻坚能力不强,若是强行攻击太平军营垒,也是死伤惨重。为此,僧格林沁决定搞“长围”,挖掘“壕沟”,堵死太平军可能突围之路。果不其然,在僧格林沁指挥下,林凤祥、李开芳相继在连镇、冯官屯被俘虏,而后押往北京凌迟,北伐军全军覆没。


消灭北伐军后,僧格林沁名声大震,成为大清王朝中兴之希望。为此,咸丰皇帝封他为博多勒噶台亲王,世袭罔替,俨然就是铁帽子王。要知道,大清王朝亲王一大堆,但能够享受“世袭罔替”之待遇,寥寥无几。入关前,有礼亲王、睿亲王、肃亲王、豫亲王等八大铁帽子王;入关后,能够享受“世袭罔替”待遇的只有恭亲王等四家。作为非皇室成员,僧格林沁能够享受“世袭罔替”之待遇,可谓是皇恩浩荡了。既然大清王朝如此看重自己,那不卖点力就说不过去了,必须要报答咸丰知遇之恩才行。1859年,僧格林沁前往大沽口布防,阻止英法联军登陆天津。不久,联军舰队无视中国主权,强行进犯大沽口,僧格林沁下令部队坚决抵抗,击毁英军战舰3艘,英军死伤464人,英海军司令贺布受重伤,联军被迫后撤。此战,乃是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胜利。就此而言,僧格林沁算是民族英雄,彪炳史册。


英法联军在大沽口被僧格林沁击败后,恼羞成怒,于是继续增兵中国,将战事扩大化。1860年8月,英法联军凭借船坚炮利之优势攻破大沽口要塞,天津就此沦陷,僧格林沁率马队后撤至通州八里桥,并摆下阵型,继续抵抗。9月,现代化装备的8000英法联军抵达八里桥,双方展开血战。此战,僧格林沁直接让蒙古马队拿着大刀、长矛以及少量抬枪、鸟枪正面冲击联军方阵,骑兵一度冲到距离联军20—30米处,战况相当激烈。不过,由于装备存在明显代差,战术又失误,清军在八里桥之战中惨遭失败,联军就此进犯北京,火烧圆明园。但是,僧格林沁敢于抵抗列强之精神还是令人敬佩。保尔·瓦兰在《徵华记》记载说:“中国人和以勇气镇定著称的鞑靼人在战斗的最后阶段表现得尤为出色……他们中没有一个后退,全都以身殉职”。


僧格林沁在八里桥战败后,英法联军乘胜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被迫逃往热河承德避暑山庄。为此,咸丰下令剥夺僧格林沁一切职务,但任然保留他钦差大臣之头衔。就在僧格林沁被革职一个月后,北方捻军死灰复燃,他们联合太平军纵横河南、湖北、陕西、山东、江苏,大清在中原的统治根基动摇。为此,咸丰只好再次恢复僧格林沁职务,让他继续统帅蒙古、东三省马队南下剿捻,保护京畿重地安全。僧格林沁剿捻效果显著,捻军首领张洛行就被其所杀,余部曾一度销声匿迹。1864年11月,僧格林沁在霍山黑石渡击败太捻联军,俘虏十几万人,又打散十几万人,扶王陈得才在绝望中自杀。黑石渡之战,清军损失也相当惨重,而僧格林沁此时却不顾士兵疲惫,继续追杀捻军,以致酿成灾难。1865年5月,僧格林沁在山东高楼寨中了赖文光埋伏,7000余人阵亡,自己也身受重伤,在逃往麦田躲避时被16岁少年张皮绠斩杀。


闻知僧格林沁阵亡,慈禧太后痛哭失声,直言“毁我长城”,“亡我大清”。原因很简单,僧格林沁是当时唯一拿得出手的满蒙将领,他一死,大清就只能依靠曾国藩、李鸿章等地主武装来维持统治了,晚清军政格局就此改变。试想,若是僧格林沁不死,大清也没必要过多依靠湘军、淮军等私人武装,近代中国是否就可以避免出现军阀割据混战之局面呢?要知道,湘军可是近代军阀之雏形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