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作死的人?

宗錡W


中原大戰馮玉祥大勢已去時其集團立即猶如樹倒猢猻散,馮玉祥得勢時器重的將領不少都很好的繼承了其衣缽,如曾擔任國民黨魯南綏靖區司令官的郝鵬舉,馮玉祥待其恩重如山,生前曾五次倒戈,是個名副其實的“搖擺”大王。

郝鵬舉是一個喝過洋墨水的人,年輕時投到馮玉祥門下,因精明機智而比較有學識受到了賞識,這一點和馮玉祥的另一愛將吳化文有點相似,不久後郝鵬舉被馮玉祥派往蘇聯深造,主修炮兵專業。但是,急於建功立業的郝鵬舉在不支會馮玉祥的情況下擅自放棄學業歸國,令馮玉祥大失所望。而更令馮痛心的是在中原大戰節節敗退的時候,郝鵬舉完全不念知遇之恩,沒伸出援手就罷了反而落井下石,率部倒向了蔣介石,走上了人生的第一次倒戈。

抗戰爆發後,雜牌出身的郝鵬舉一直未受到重用,而且在蔣介石開辦的戰幹訓練團任職時,因行為不檢點而被免了職。胡宗南在武漢會戰丟了信陽重鎮後,被調往了關中專門為蔣經營西北與監視友軍,胡宗南繼承了校長的衣缽開始大肆籠絡人才以培養親信,前途渺茫的郝鵬舉看到了希望便投入到了胡宗南帳下,但始終管不住下半身與軍官屬發生了桃色事件,此乃死罪也,郝鵬舉第一次走上了作死之路,鋃鐺入獄後巨資買通看守人員才得以苟活,自感前途渺茫的郝鵬舉比孫良誠、孫殿英等人先行一步,直接投奔了汪偽政府,乃第二次倒戈。

在汪偽任職期間郝鵬舉混得風生水起,手握重兵、權傾一時,擁有四個軍七萬餘人,曾參與了大掃蕩並對百姓犯下不少罪。在汪精衛呼呼斃命後,深感日本大勢已去的郝鵬舉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的未來,剛好恰逢蔣介石正值用人之際。蔣向其伸出橄欖枝後,走投無路的郝鵬舉毫不猶豫地再次回到了蔣的“懷抱”,其部隊被收編成了第六路軍,與同門出身有著類似經歷的吳化文被收編成第五路軍,兩人兼任總司令,再次成為了蔣的“馬前卒”,這是郝鵬舉人生的第三次倒戈。

而蔣對付雜牌軍的一貫政策就是在戰場上借他人之手去削弱其力量,這一招可謂屢試不爽。曾經在汪偽任職的郝鵬舉和吳化文這一汙點一直遭人詬病,此時已經裡外不是人了,這一劫是躲不掉的,抗戰勝利後兩人的部隊均被蔣介石“押”上了一線,使之夾在嫡系和對手之間,明顯就是為了充當“炮灰”,視軍隊如生命的郝鵬舉和吳化文先後都受到了重創。於是,兩人一拍即合暗開始與新四軍進行接觸,在我方核心人員的曉以利害下,郝鵬舉率先動搖了,於1946年1月率部兩萬餘人正式加入我方陣營,乃人生的第四次倒戈。而吳化文在在此期間一直舉棋不定,直到濟南戰役打響後的第三天才表明立場,也就是1948年9月19日。

雖然郝鵬舉脫離了國民黨陣營,但依舊改不了軍閥惡習,由於擔心其部隊被整編竟然提出了“官不離、兵不離官,彈不離槍、槍不離身”的要求,而郝鵬舉此次起義對於我軍意義重大,我軍以誠相待滿足了這一請求。但最令人可狠的是,在蔣介石大舉進攻中原解放區時,郝鵬舉背地裡與吳化文等西北軍舊部連續,還與當時的參謀總長陳誠有私信往來,反覆無常、樂於投機取巧的郝鵬舉立場再次動搖了,從此踏上了一條不歸路。

1947年1月底,蔣介石啟動奪取山東解放區首府臨沂的魯南會戰計劃後,投誠剛滿一年的郝鵬舉終於憋不住了,走上了作死的道路上,率部再次回到了蔣的“懷抱”並立即投入到了會戰中,此乃人生的第五次倒戈,也是最後一次倒戈。華野陳粟決定放棄臨沂後便發起了對郝鵬舉部的圍殲戰役,不到兩天的時間兩萬餘人全軍覆沒,郝鵬舉兵敗被俘,在押解途中於一片漆黑的野地裡結束了一生。


賽門之略


筆者認為最能作死的人是埃及前總統薩達特。



1981年10月6日,埃及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時任總統薩達特出席並檢閱部隊。

閱兵儀式開始後,薩達特坐在觀禮臺上,和自己的助理和參謀長聊天,突然有四名軍人拿著武器朝他走來。

薩達特以為這四名軍人要向他敬禮,於是示意保護他的士兵不要阻攔。

但是這一切都出乎他的意料,這四名軍人突然舉起槍,向臺上瘋狂掃射,薩達特身中數槍當場死亡。

閱兵儀式被迫終止,人群亂作一團,誰也沒有想到會出現這種情況。

經過排查傷亡情況,讓埃及人民大跌眼鏡,包括總統薩達特,參謀長歌總統顧問等7名政府高官,在這次襲擊事件中喪生。

意外來的太突然,整個埃及都陷入一片混亂中。

參與刺殺薩達特行動的四名軍人被全部抓獲,他們供述殺死薩達特是因為不滿他的政治觀點,伊斯蘭教和以色列的矛盾是主要導火索。

當時薩達特和以色列握手言和,讓極端分子非常惱火,他們認為薩達特是阿拉伯的叛徒,必須要殺死他才能阻止埃及和以色列合作。

悲劇的薩達特在臨死前都沒有明白,自己為什麼會被自己的士兵刺殺。

他非常有自信地告訴身邊人,在埃及沒有人反對自己,更不會有人對自己不利。

就是這個盲目自信的行為,讓他沒有加強保衛工作,也沒有通知閱兵儀式不能荷槍實彈。

總之,薩達特的死有極端分子的因素,但最大的原因還是他盲目自大而招來殺身之禍,正應了那句不作死就不會死。



—End—



冷月鉤沉


《淮南子·人間訓》曾記載了這麼一件事。

說有個叫秦牛缺的聖賢之人路過一座山,遇到一群強盜。強盜搶走了他的車馬,拿走了他的口袋和竹箱,還扒下了他的衣服。強盜們得手之後就離去了。

正如現代很多偵探片裡說的那樣,罪犯成功犯罪之後都會返回現場欣賞自己的“成果”,這夥強盜走了之後不一會又回來了。

強盜看見被搶的秦牛缺非但沒有恐懼、憂傷的神情,反而還顯得很高興的樣子,悠然自得的坐在樹下休息。

強盜好奇,於是問秦牛缺:“我們搶了你的財物,用刀脅迫你,但你卻面不改色心不跳,這是為什麼呢?”

秦牛缺非常傲嬌,心想終於有人聽我講課了,於是回答說:“車馬是用來供人裝載和乘騎的,衣裳是用來掩遮體形的,聖人是不會因為顧惜這些養身護身的財物而去傷害自己的身心的。”

強盜們聽了這番高見後深深被秦牛缺折服了:“這人知道不以物慾傷害身心,不為利益拖累身體,是當今的聖人。如果這樣的人以這樣的高論去見君王肯定會被重用。被重用後他必定會處理我們的。滅了吧,以絕後患。”

於是這群強盜殺死了秦牛缺。

秦牛缺就是將自己作死的典型,不分場合不分對象的展現自己的超脫。

他能憑藉智慧來顯示自己什麼都懂,但卻不能以大智慧而掩飾小聰明,不能裝糊塗以避殺身之禍。他敢於表現自己勇敢,卻不敢於表現自己“柔弱”。

《詩經》說“無哲不愚”,《道德經》說“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如果只知道自己做某事的原由,而不知道別人做某事的原由,知己不知彼,那麼這樣的人對紛繁複雜的事還遠遠沒有研究透。


這方面,孔子就做的相當好。

有人問孔子顏回這人怎麼樣,孔子說:“仁人也。丘弗如也。”

又問子貢怎麼樣,孔子說:“辯人也,丘弗如也。”

別人接著問子路怎麼樣,孔子說:“勇人也,丘弗如也。”

這時,詢問的人說,三個人都比你強,為什麼你做老師呢?

孔子說:“丘能仁且忍,辯且訥,勇且怯,以三子之能,易丘一道,丘弗為也。”



什麼意思?孔子說我能仁慈,但也能果斷;我能善辯,也懂得閉嘴;我能勇敢,但也知道退讓。雖然各方面我都不如他們,但是把握這個度,我要勝過三人。這個能力是他們不具備的。


別酒流年


1、嫪毐[lào ǎi](?―前238年),戰國末期秦國人。他受相邦呂不韋之託為偽宦官入宮,與秦始皇之母太后趙姬私通,因而倍受寵信,被封為長信侯,並自稱是秦王的“繼父”。後來因事情敗露,發動叛亂失敗而被秦始皇處以極刑,車裂而死。你說私通就私通,做你的長信侯不就完了,偏偏要說自己是秦王繼父,你一個死假太監,當一國之君的繼父,傳出去秦王受得了?真是不作不死。

2、秦武王(前329年—前307年),嬴姓趙氏,名蕩,秦惠文王之子,又稱為秦武烈王(《世本》)、秦悼武王(《秦記》)。前310年秦惠文王去世,武王即位,武王生而有神力,自幼身高體壯,勇武好戰,喜好跟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賁等人都因此做了大官。秦武王四年(前307年),武王出巡洛陽時與烏獲、孟賁比賽舉“雍州大鼎”,結果兩目出血,絕臏(折斷脛骨),到了晚上,武王因流血過多,氣絕而亡,時年二十三歲,周赧王聞報大驚,親往哭吊。你說你好好的當你的秦武王,要去挑戰周天子的權威就去問問鼎得了,你偏要去舉鼎,結果把自己給作死了。


梓兮說


在歷史上,陳公博是一個大奸大邪、大凶大惡、欺天害地、禍國殃民的漢奸賣國賊,僅次於汪精衛,是二號漢奸,他無疑是一個作死的神人。

陳公博,1892年10月19日出生,廣東南海人 ,他自幼飽讀詩書,北京大學畢業,早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是中共一大13個代表之一,也是黨的創始人之一。但一年多時間,他就主動脫黨,背叛信仰,投入國民黨陣營,以國民黨“左派”自居,先後任廣州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政治訓練部主任和廣東省農工廳長、中央農民部長兼廣東大學校長、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和蔣介石關係密切,也深受蔣介石的器重,在北伐戰爭中,他積極地為蔣介石賣命,給蔣出謀劃策。

陳公博政治上搖擺不定,他與汪精衛臭味相同,1938年汪精衛叛變投日,成立汪偽政府。陳公博緊隨其後,又背叛國民黨,成為汪偽政府的二號人物,先後任汪偽政府立法院院長、軍委會常委、政治訓練部部長、上海市長兼上海市保安司令、清鄉委員會委員長。1944年汪精衛死後,任偽國民政府代主席、軍委會委員長、行政院長,陳公博參與和策劃了汪偽政府的每一項重大決策,包括與日本人簽定秘密的賣國條約。

抗戰勝利後,他被逮捕,1946年6月3日被執行死刑。

從共產黨的創始人,叛變投向國民黨,繼爾淪落為漢奸賣國賊,最後被叛處死刑,陳公博每走一步,都是在作繭自縛,自尋死路,他的漢奸賣國賊行徑,為世人所唾棄,也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zj史海拾貝


李南屏是六十年代臺灣國名黨空軍頭號王牌飛行員,曾經四次被蔣某人接見,有“克難英雄”的稱號。


臺灣空軍第35中隊1962年1月13號首次使用U-2飛機偵查大陸,由於35中隊的隊徽是紅色底漆加一個黑色的貓頭,所以被稱為黑貓中隊,神秘的U-2飛機則被稱為黑貓小姐。


U-2飛機升限高,航程遠,能夠深入到新疆地區進行偵查,因此臺灣當局對U-2飛機頗為看重,但這種飛機故障率高,解放軍又有地空導彈可以剋制U-2飛機,因此駕駛U-2飛機執行任務是很危險的。完成十次偵查大陸任務的飛行員就能該飛其他機種。但能飛完10次出戰任務後的寥寥無幾。

1963年11月1日,解放軍打下葉常棣所駕駛的U-2飛機後,黑貓中隊人心惶惶,只有李南屏依舊囂張。

他有12次駕駛U-2進入大陸並平安返航的記錄,他自持技藝高超,打破常規,1964年7月7日,李南屏第十三次駕駛U-2飛機偵查大陸,被解放軍地空導彈二營擊落,飛機殘骸墜落在漳州東南七公里的紅板村。

也是該李南屏絕命,他駕駛的U-2飛機的彈射座椅沒有裝炸藥,被導彈擊中後就是想跳傘逃生都沒有機會,不知是美國飛機工廠忘記了裝藥,還是裝藥後被人做了手腳,迄今沒有定論。

李南屏為自己的狂妄自大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如果他低調一點兒,完全是能夠逃過此劫的。


花近高樓1


現在的網絡噴子令人煩不勝煩,,三國時期就有這樣一位噴子,口無遮攔,逮誰噴誰,噴楊修孔融,罵曹操,怒劉表,恥黃祖,終於把自己作死了。一個本來才高八斗之人,就是因為自己一張到處亂噴的嘴把自己作死了。令人十分惋惜。



禰衡此人聰明絕頂,少有英才,人的本事越大,脾氣也就越大持才傲物議論時政常常指責他人,遊學到許昌,許昌剛剛建立,成為帝都,許多人士都知道禰衡這個傢伙有真才實學,推薦他去投奔陳群,司馬朗,誰知禰衡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似的,一個殺豬的,一個賣肉的,不去,出身太低賤了。配不上我這名士身份,又有人問他荀彧趙融這兩個人怎麼樣,禰衡不屑一顧的說荀彧也就是長了個好臉蛋,去給人家弔孝還可以,至於趙融這兒野蠻漢子也就是隻會吃肉而已禰衡眼裡只容得下兩個人楊修和孔融,他常常對外人說大兒孔文舉,二兒楊德祖當時孔融都已經四十歲了,可見禰衡的狂妄到了什麼成都。






禰衡老是在許都待著也不是個事,的找份工作養活自己,於是孔融數次向曹操推薦禰衡,曹操早就知道禰衡為人,好吧,讓他來吧,做個及鼓手總不至於噴人吧,曹操想錯了,禰衡一向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分場合地點,逮誰罵誰,這不擊鼓手都要換上工作制服上班嗎,禰衡大大咧咧,光天化日之下,竟然當著文武群臣的面毫不掩飾的裸身換上工作服,,在眾人的驚訝之中拿起鼓槌,陰陽頓挫的隨著有節奏的鼓聲大罵曹操,把曹操罵了個狗血淋頭,曹操可是你的大老闆,你這不是沒事找事嗎。曹操氣的胸脯一鼓一鼓得,好啊你個禰衡,老夫弄死你,就像捏死一隻螞蟻一樣不過為你這樣不知好歹的人動刀子,我還嫌弄髒我的手得了把你打發到劉表那兒劉表可沒有我的氣量不定那天殺了你,借劉表的刀出我這口惡氣,



禰衡到了劉表那兒,先老實了幾天,說了劉表一通好話,這馬屁怕的劉表從心眼裡舒服,誰料幾天後,禰衡又犯了老毛病開始噴劉表了,把劉表氣的真想一刀解決禰衡,又怕影響自己的聲譽,江夏太守黃祖脾氣暴躁。乾脆借黃祖之手殺掉禰衡。




禰衡到了黃祖,先是拍黃祖德馬屁,然後又開始口無遮攔的四處噴黃祖,終於招來殺身之禍,在一次宴會上,黃祖一句話,讓禰衡丟了腦袋,禰衡這個本該在亂世展示自己才華的人,終於自己把自己作死了,死時只有二十七歲,才可惜了。













約定9521


本文要講的,這一位三國神人,可稱全才全能,但由於他在人生重要時刻遭遇重大變故,知己接連死去,導致他性情大變,最後活生生把自己作死了。


本來,

他少有歧嶷之資,雄節邁倫,高氣蓋世。

他舌燦蓮花,曾兵不血刃助東吳拿下兩個大郡,真可謂一言可抵百萬雄兵!

他還是經學大家,精通周易,乃兩漢象數易學之集大成者。

他博學洽聞,就連眼高於頂的文壇泰斗、名儒與士族領袖孔融都對他推崇備至。

他名揚海內,身在東吳為官,敵國的魏文帝曹丕卻在朝廷上為他設了虛座。

他還善使長矛,武藝高強,能日行三百里,腳力超過虎豹騎,輕功超絕,是個神行太保般的神人。

他文武雙全,儒雅善戰,常常習經於枹鼓之間,講論於戎馬之上,劍膽琴心,令人神往。

他還醫術高超,卜算神奇,生平預測無有不準,真好似一穿越人物,讓人遐思萬千。

然而,他卻半生不得志,最終流落蠻荒,研讀經學了卻殘生,臨終之前自恨疏節,嘆天下雖大,竟無一知己,能用他超凡奇才經世濟國,世間至憾之事,莫過如此。

他,就是我心目中的三國第一神人,會稽人虞翻。


虞翻,字仲翔,出身於會稽望族虞氏,其家族五世傳承孟氏《易》,是當地有名的經學世家,所以一出仕就做了會稽太守王朗手下的功曹。所謂功曹,就是地方官的行政助理,主管當地人事與司法,雖只一吏,但職責重大,當初西漢第一功臣蕭何就是沛縣的功曹。

王朗彼時,還未成為與諸葛村夫齊名的饒舌歌手,更為想過自己兩千年後會在滿互聯網上,吐血倒馬,氣死了一遭又一遭。

他當時,只是東漢政府一位勤政愛民的地方官,居郡四年,惠愛在民;並且與虞翻一樣是個經學大師,後世將他註解裡的思想稱為“王學”,並在晉代一度成為儒家的教科書。

也就是說,當時會稽郡府雲集了當世兩位超級大學者,估計二人平常閒談、理政,都是左一句子曰,右一句易雲,端的是高大上的很。

然而,這種平靜而閒適的生活很快被這混亂的世道打破了。建安元年,小霸王孫策率領部眾來到江東創業,攻打會稽,王朗被打成光桿司令,一路流亡到了今福建福州一帶,此時虞翻剛從外地出差回來,又正碰上父親病逝,但他義薄雲天,竟過家門而不入,一路星行追王朗至福州,說服福州地方勢力收留了這位老領導後,才安心回家奔喪。孫策早聞虞翻大名,遂親行百餘里至餘姚虞府,上門求見,待以交友之禮,聘他再擔任自己的功曹,並表示:“今日之事,當與卿共之,勿謂孫策作郡吏待卿也。”今後的路,咱們一起走,有福同享,共創美好未來,我孫策可沒拿你當下屬,而是拿你當兄弟哦!

這樣的話,除了虞翻,孫策只對太史慈說過。

所以,孫策與虞翻才是真正的知己啊,而士為知己者死,所以虞翻才毅然出山,決定為孫策的宏圖霸業奮鬥終生,誓死不悔。

孫策大喜,因為他真的太欣賞虞翻的德行與才智了。虞翻學問之高,那可是全國知名的,就連儒學領袖孔融都對他推崇備至,曾表示:“聞延陵之理樂,睹吾子之治《易》,乃知東南之美者,非徒會稽之竹箭也。”認為虞翻是東南奇寶,可與古吳聖賢延陵季子相媲美。而孫策依附於袁術帳下時,曾與欽差大臣太傅馬日磾率領的中原士人代表團相會,熱愛家鄉的孫策多次在會上表示“我東方人多才”,可惜自己學問不夠,無以折服這幫優越感爆表的裝逼犯;如今既已佔據江東,他便想趁著向朝廷納貢的機會派虞翻走一趟許都,“交見朝士,以折中原妄語兒”。可虞翻不願去,孫策無法,只好改派東吳另一重臣張紘前往。

在孫策心目中,出使許都最妥當的人選竟然是虞翻而不是張紘,這可真是出乎大家的意料。要知道張紘當年曾號稱徐方第一名士,就連眼高於頂的建安七子陳琳都稱自己的文章與張紘相比,只不過是“小巫見大巫”罷了。但是,孫策認為虞翻才學不下於張紘,並且口辯無雙,如果歷史上真有諸葛亮舌戰群儒,估計虞翻也不會落了下風,只可惜虞翻不願去,這也沒辦法,怕就怕張紘“不能結兒輩舌也”。

虞翻只好給孫策解釋,說:“翻是明府家寶,而以示人,人倘留之,則去明府良佐,故前不行耳。”喂喂餵你要搞清楚呀,我是你家裡的寶貝,你卻想拿去給外人瞧,萬一那些人把我留下不還,你不是傻眼了?

如果換做諸葛亮,見虞翻如此臭不要臉,早就發動嘴炮,大罵道:

可孫策的反應是什麼呢?策笑曰:“然。”哇哈哈你說得太對了!還好沒有派你去,否則曹操那廝跟我搶你咋辦呀!

其實,曹操後來還真的跟孫策搶過虞翻,多次徵召他去司空府任官,他一概不去任職,還說:"盜蹠欲以餘財汙良家邪?"強盜想用搶來的錢侮辱良家婦女嗎?

好了好了,全世界都知道孤喜歡良家婦女,好伐,可是,你能不能不要再說了……(求曹操此時的心理陰影面積)

而孫策很快就發現,不派虞翻去許都是明智的,因為虞翻很快就證明了自己的價值,竟然布衣葛巾,徑入敵城,寥寥數語就說降了豫章太守華歆,為孫策拿下了一整個豫章大郡。這時逃亡的王朗也被孫策抓了,加上華歆,這兩位難兄難弟從此成了孫策的寓公,不是孫策看不起他們,實在是這兩位名氣雖大、學問雖好,但徒有其表,無論才智謀略口辯,與虞翻比起來,差距不可以道里計。

後來,這倆孫策不要的老夫子被曹操撿了去裝點門面,繡花枕頭倒也漂亮,多少還是有些擺設作用的。

孫策欣賞虞翻,虞翻也很欣賞孫策,孫策為人,美姿顏,好笑語,性闊達聽受,善於用人,雄姿英發,智略超世,用兵如神。是以士民見者,莫不盡心,樂為致死。然而,孫策有個巨大的缺點,那就是自負驍勇,輕佻果躁!有一次,孫策討伐山越,竟然單人獨騎與虞翻在山中相遇。虞翻見狀大驚失色,忙問:“明府左右安在?”

孫策笑道:“我軍已大破山越,斬其渠帥,賊皆走,故悉令左右分行逐賊。”

虞翻卻跺腳不迭:“危事也!此草深,若有驚急,不及駕馭,明府請速速下馬!翻善用矛,請在前相護。”虞翻武藝名揚吳會,孫策早有耳聞,知道他步戰水平絕不在自己之下,於是乖乖跟在他後面走了一段,終於來到平地,虞翻又勸孫策乘馬快行,趕緊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孫策卻道:“卿無馬奈何?不如與我同轡共鞍。”虞翻有點不好意思,忙拒絕:“明府不必擔心我虞翻,翻能步行,日可三百里,自征討以來,吏卒無及翻者。”

孫策不信,日行三百里,這可是騎兵的極限速度,人怎麼可能做到呢?

《三國志》也記載過,長坂坡之戰劉備逃跑,“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裡”曹操的虎豹騎要一天一夜才能跑三百多里,你虞翻卻說一天能跑三百里,牛皮吹的太大了。

虞翻見孫策一臉不信的樣子,便道:“明府試躍馬,翻能疏步隨之。”孫策心說好吧,我倒想看看你的輕功到底如何,乃揚鞭躍馬,幾下就沒了影子。

虞翻不敢怠慢,忙一提氣,腳下如乘風般,奔行如飛,竟然徒步追上了孫策的快馬!!

孫策心服口服。

事後,虞翻就開始苦口婆心的勸諫孫策:

“明府用烏集之眾,驅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雖漢高帝不及也。至於輕出微行,隨員不及整理行裝,吏卒亦多為之煩惱。夫君主不重則不威,故白龍魚服,困於漁夫,白蛇自放,劉邦所斬,願少留意。”

這已是說的相當嚴重了,真可謂言之殷殷,情之切切,說的孫策連連點頭,虛頭接受,然後——我行我素。

俗話說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老孫家天性就是如此,奔放不羈愛自由,最喜單槍匹馬的飛跑,誰也攔不住。孫堅在峴山匹馬追敵,死於黃祖的暗箭,年僅三十七歲;孫權在庱亭射獵猛虎,差點被老虎咬傷,當時也才三十歲(後來發明了射虎車,安全係數大增);孫策最倒黴,在丹徒山中單騎逐鹿,最終竟死於刺客之手,年僅二十六歲。

孫策死的時候,虞翻不在身邊,他正留守會稽。原來,孫策拿下豫章全定江東後,就對虞翻說:“孤有徵討事,未得還府,卿復以功曹為吾蕭何,守會稽耳。”這樣虞翻就乖乖回到了會稽,替不能到任的會稽太守孫策全權處理會稽郡事務,這段期間,虞翻就像蕭何那樣,鎮後方,撫百姓,給餉饋,統籌調度,為前方征戰的孫策提供後勤保障,乾的是兢兢業業、有聲有色,卻沒想到他與孫策這一別竟成永訣。

噩耗傳來,會稽府內一片悲聲,各縣長官都想前往奔喪,虞翻卻平靜的說道:“恐鄰縣山民或有奸變,遠委城郭,必致不虞。”乃一面服喪一面照常處理公務,諸縣效之,內外皆安。孫策的堂兄孫暠本想渾水摸魚奪取會稽,見無機可趁,只得作罷。

我們無從知曉虞翻為何能如此平靜,平靜得近乎於無情,我只知道,孫策死後,那個才華橫溢、雄心壯志的虞仲翔從此消失了,再次出現在史書中的那個人,被網友戲稱為東吳第一大噴子,與禰衡齊名。

我只能猜測,或許,虞翻對於沒有勸動孫策太過悔恨吧,又或許,他經歷孫策之死後大受打擊……總之,虞翻從此性情大變,孫權本來挺想重用他的,還讓他擔任騎都尉,與程普張紘太史慈同級別,但他“數犯顏諫爭”,惹得孫權很不高興,於是隨便找了個藉口將他發配到了涇縣這個山越蠻荒之地,一發就是十幾年,虞翻空有滿腔才華抱負卻無處施展,他於是在那個蠻荒之處變得越發執拗,就像塊又臭又硬的茅坑石頭,每天跟這個噴那個噴,招來眾人毀謗,只有張紘頗為理解他,表示:“虞仲翔前頗為論者所侵,美寶為質,雕摩益光,不足以損”。

就這樣,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呂蒙稱病回到建業與孫權商量圖謀關羽之事,趁機以虞翻精通醫理、為自己治病為由,將他解救出來。虞翻由此成為了呂蒙軍中的謀主。此後呂蒙白衣渡江,襲奪荊州,關鍵時刻,又是虞翻跑到公安城下,寫一封信進城內,公安守將傅士仁就哭著投降了,然後呂蒙又帶著傅士仁華麗麗的說降了江陵守將糜芳,兵不血刃拿下整個南郡,斷了關羽的後路。

然而,糜芳開城出降後,呂蒙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竟然在城邊沙灘上開起了慶功會,這時又是虞翻跑出來一語點醒夢中人:"今區區一心者糜將軍也,城中之人豈可盡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籥乎?"一個糜芳出來投降你就得意忘形啦,城中要有人造反了咋辦?何不進城之後再開party呢?

呂蒙大驚,多謝先生提醒,趕緊入城掌控城中要地,結果城中果然有人準備埋伏,再晚一日,吳軍必將栽個大跟頭。

而關羽失去了老窩南郡,很快就敗走麥城,孫權聽聞很焦慮,一個勁的問左右:前方戰報來了沒,關羽死了沒有?虞翻在旁看著好笑,說主公你別激動,我幫你算一卦吧!孫權知道虞翻是易學宗師,大喜,趕緊讓他算,虞翻卜得一卦後說:“不出二日,必當斷頭。”果如其言,剛好二日。

孫權這才發現,這虞翻還有點用啊,乃大笑:"卿不及伏羲,可與東方朔為比矣。"

虞翻不說話,心中長嘆,孫討虜以東方朔比我,以我為弄臣耶,可悲可嘆!

而就在這個時候,荊州之戰的大功臣呂蒙突然病情急轉直下,雖經虞翻及東吳多位名醫精心診治,但終究藥石無靈,英年早逝,死時年僅四十二歲。

呂蒙勇而有謀,斷識軍計,生性簡約,有國士之量,他的死亡,對東吳的霸業是個巨大打擊,對虞翻而言也是一個巨大打擊,因為,他可算是東吳國內虞翻最後一位知己了。

事已至此,虞翻當真心如死灰,他人生中的三位知己,孫策死於建安五年,張紘也在建安十七年去世,如今呂蒙也死在了建安二十五年。這天下雖大,故人長絕,只留下一個五十六歲的糟老頭虞翻,人生無味啊!

從此,虞翻變得越發性情古怪,乃至全身帶刺,扎的身邊人沒一個舒服的。

關羽水淹七軍,俘虜了于禁,孫權得到荊州後,欲與曹魏交好,於是以貴客之禮善待之。虞翻看到就來氣,就罵于禁“爾降虜,何敢與吾君齊馬首乎!”甚至想鞭打于禁。孫權趕緊將其叱退。後來于禁在國宴上感慨身世落淚,虞翻又罵于禁裝什麼清純,你不就是想讓我們放了你嗎?真會演戲!孫權氣的不行,你個噴子成心下我面子,我偏偏就要禮送于禁回國,咋樣?虞翻更加不爽,直接在朝堂上力勸孫權殺掉于禁,孫權不肯,虞翻回頭又罵于禁“你不要以為我吳國無人,我的計策不被採納只是偶然的事。”而於禁雖然多次被他羞辱,但仍然十分敬重虞翻。

懟完魏國降將,虞翻又開始懟蜀國降將糜芳。一日虞翻乘船出行與麋芳相遇,糜芳的人也是傻,居然想讓虞翻避讓,一個勁的喊“避將軍船!”虞翻厲聲罵道:“不忠不信,何以侍奉君主?傾人二城,何顏自稱將軍?臭不要臉!”糜芳只好關窗門退避。後來虞翻乘車出行,又途經麋芳大營,門吏關上營門,車子過不去,虞翻又怒罵道:“該閉的時候打開,該打開的時候又閉!哪有這麼做事的?”糜芳崩潰,當初要不是你虞翻,我又咋會投降啊,你現在又來怪我,嚶嚶嚶……

懟完了降將,再懟領導。有一次孫權和輔吳將軍張昭討論神仙,虞翻聽見了,心裡很不爽,沒想到你們也信這種子虛烏有的東西,當即就指著張昭的鼻子罵道:“他們都是死人,還神仙,屁神仙,這世上哪來的什麼神仙!”沒想到易學大師虞翻竟還是個堅定的無神論者。

張昭此時雖已退休,但怎麼也是吳國的老領導老同志,糜芳這樣做過分了。但他很快又做出了更過分的事兒。

孫權受魏文帝曹丕冊封,做了吳王,在“歡慶”酒宴上親自起身與群臣勸酒,來到虞翻面前時,虞翻竟趴在地上裝醉,結果孫權一走,他又精精神神坐了起來,顯然不賣孫權面子,不屑跟他喝。孫權勃然大怒,敬酒不喝你喝罰酒,我殺了你!拔出佩劍來就要殺了虞翻!與會者皆驚惶無措,只有大司農劉基不顧一切地從後面死死抱住孫權(史載劉基“姿容美好,孫權愛敬之”,這名字,這畫面,讓人實在忍不住有想法),苦苦相諫,孫權吐著酒氣大喊:“曹孟德尚殺孔文舉,孤於虞翻何有哉?"劉基說曹操哪能和大王您比啊,曹操亂殺士人已臭名遠揚,大王您躬行德義,可是欲與堯、舜比隆呢……

孫權一聽心裡舒服多了,也就放過了虞翻,並在事後表示以後我酒後言殺,皆不得殺,那都是醉話,我可是很仁義的君主!

然而,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虞翻多次逆龍鱗,已經觸碰到了孫權的底線,而這一次,就不是發配到附近的涇縣就可以了事的,孫權再也不想見到這個大噴子了,於是將他流放到了荒遠的交州。

好在虞翻少時曾隨父親虞歆就任交州的日南(今越南中部一帶)太守,對交州的水土與瘴氣還算適應,終歸沒被這窮山惡水所擊倒,而仍能頑強不屈的堅持著他的獨立人格,他被貶交州後,雖已年過耳順,“思咎憂憤,形容枯悴,發白齒落”,卻仍不肯向孫權片刻低頭,平日裡無事,便專心學術,以典籍自慰。虞翻在交州的居所是原南越王趙建德的宮殿,趙被漢武帝滅後,其宅亦被廢。虞翻就在舊宮殿基礎上,營造了一座宅子,為交州士子講學,門徒嘗數百人,開嶺南一代學風,又著書立說,為《老子》《論語》《國語》訓注,皆傳於世,學術成就斐然。

但所有這些都不能減輕虞翻內心的苦悶,於是他在六十歲之後,竟然在交州又生下了八個兒子(在被貶之前,他已生了三個,總共11個兒子)。學術和性、枯燥與快樂輪流著,衝擊著虞老先生那心如死灰的靈魂,讓他堪堪能在這殘酷的世道中找到一些活著的意味,這剩下的時光,“雖未能死,自悼終沒”,最多不過“永隕海隅,棄骸絕域”罷了!

交州瘴氣日炎炎,滿座衣冠卻似雪。故人長絕,誰共我,醉明月。

李白詩云:地遠虞翻老,秋深宋玉悲。一個老字,道盡所有悲涼。

公元233年,在虞翻被貶交州十幾年後,孫權終於想起了虞翻。原來,遼東的公孫淵向孫權稱臣,孫權大喜過望,不顧群臣反對,執意遣使遼東,虞翻聽聞,心想老大你怎麼又在作死啊,便求交州刺史呂岱幫他上書勸諫,但呂岱不肯幫他。結果孫權果然被公孫淵所騙,不但送去的金銀珠寶一應被奪,就連到達遼東的一萬將士也幾乎全部被殺。孫權痛心疾首,嘆道:“虞翻亮直,善於盡言,前使翻在此,此役不成。”乃命人去交州尋找虞翻,若虞翻還在,就護送他回建業;若已死,則送喪還會稽,讓其子仕官。

孫權的使者來到蒼梧郡猛陵縣(虞翻後來又被人中傷而從廣州貶謫到此),發現虞翻竟剛剛去世,享年七十歲。

虞翻在臨終前給世人留了一句話,為自己蓋棺定論:

翻自恨疏節,骨體不媚,犯上獲罪,當長沒海隅,生無可與語,死以青蠅為弔客,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

這就是虞翻,雖然生前無知已、死後多寂寞,但他一身不媚之傲骨,足以讓人淚流滿面。

這就是虞翻,身負經世之略,全才全能,又得明主投契,本應有蕭何荀彧之際遇,最終卻被徙棄海隅,罪棄兩絕,零落成泥,命輕鼠雀,當暮色蒼茫,虞翻已老,臨風北望,只能悵然想起那昔年的知己相得、草創江東的那一段燃情歲月;而當虞翻的妻子,帶著他的靈柩歸葬舊墓,但願虞翻已經和他的明府孫策,在天堂的某個地方相遇,騎著馬兒,一起在夕陽下你追我逐,在山野間比賽腳力,如此即便只有青蠅吊過他荒涼的墳塋,他也此生無憾了!


千古名將英雄夢


中國文人有一個傳統說好聽點是悲天憫人,情懷十足,說難聽點就是矯情。這一矯情,作死的故事就開始了。

1、劉禹錫

劉禹錫很多詩作朗朗上口,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他的詩正好就是他作死的一大利器。劉禹錫開始在官場上混得並不好,因為站錯隊,被髮配到老遠的地方幹了好多年。好不容易皇帝開恩讓他回京。結果到了長安,他詩性大發,詠詩一首。

《玄都觀桃花》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皇帝一看,老劉你幾個意思?老子好心讓你回來,你跟我說一切物是人非,還諷刺朝廷用人?個麼都是我的錯咯?好吧——滾!然後劉禹錫又被髮配到了更遠的地方。又過了十年,原來的唐憲宗死了,新來的皇帝覺得劉禹錫蠻可憐的,又讓他回來了。劉禹錫毛病又犯了,又詠詩一首。

《再遊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新皇帝一看,老劉你幾個意思?老皇帝才死沒多久,你就來一句“王者歸來”的宣言?好吧——滾!

2、秦武王

秦武王有一個很霸氣的名字——嬴蕩。史書有云,秦武王天生神力,孔武有力。這哥們有一愛好就是跟人比力氣。比就比吧,還學別人舉重,舉就舉了吧,他竟然舉周王室的王鼎,當然還真給他舉起來了——“看見沒,你們大王我才是天下第一神力。”舉著舉著,這鼎砸了他的腳。然後,他死了。

3 、楊彥洪

黃巢之亂時,李克用幫助朱溫退了敵兵。朱溫就請李克用吃頓飯。結果這李克用酒喝多了,開始胡言亂語說漢人都是一幫廢物。此時朱溫和一個叫楊彥洪的醬油人物憤然而起,決定幹掉李克用。這個楊彥洪獻出一計:胡人逃跑會騎馬,一會我們就專射那些騎馬的人。

但李克用的部下都驍勇善戰,最後護送李克用逃走。而在另一側埋伏的朱溫,看到一人策馬奔騰,呼嘯而過,熟練搭起彎弓,一箭穿心,騎馬人應聲而亡。楊彥洪,卒。後來,李克用回家後對著朱溫狂罵娘。朱溫就說:我可沒參與這事啊!都是這楊彥洪這貨乾的,他人都死了,要不就算了吧?




我超級酷啦



歷史上有作死的神人嗎,當然有。明朝的開國將軍,藍玉就是一個,他戰功卓著,居功自傲,品行惡劣,被明太祖以謀反罪被殺,剝皮示眾,在數千年國家公務員歷史上,是唯一的。

作為明朝開國大將,一生征戰無數,戰功赫赫,堪稱常勝將軍。曾北上破元,南征雲南,平定叛亂,為明初的穩固和統一作出重要貢獻。官拜大將軍、涼國公、太子太傅,可謂權傾朝野。


藍玉自持有功,逐漸變得驕橫,縱容軍中將士,姦淫婦女,他強徵良田,蓄莊奴、假子數千人,橫行霸道,胡作非為,更嚴重的是在雲南私自販鹽,以牟取暴利。這是連朝中王子,也不敢做的事。


北上破元時,私自搶佔大量珍寶,牲畜、俘虜無繼其數。在北元皇宮清點,看見元妃,長的很是漂亮。藍玉一眼就看中了她,命隨從將妃子帶到他房內,元妃不堪受辱,自盡而死。此事帶來了,很多不利的影響,朱元璋得知後大怒說:“藍玉無禮如此,豈大將軍所為哉” !


他領兵在外,大權在握,軍中的將校升遷,竟然全憑個人喜好,有時還對皇帝的詔令,有所不從。相傳,在破滅北元后,朱元璋視其功績,本來是準備封他為“梁國公”的,但是因為藍玉的驕縱,最後將“梁”字改為“涼”字以示警告。他依然我行我素,經常口出狂言。御史上奏彈劾他,藍玉便將御史打了出去,視皇權為無物。


時年六十六歲的朱元璋,為保證太子順利繼位,組建明朝超一流,以藍玉為首武裝集團,為太子繼承大統做準備。誰能料到,在皇后去世第二年,太子朱標去世,皇孫建文帝才十七歲,朱元璋心情鬱悶。一天,準備到郊外散散心。這裡侍衛傳來了,藍玉起兵造反的消息,朱元璋大怒,以謀反罪被下獄,株連親族。


在藍玉就任大將軍之前,開平王常遇春,已去世二十多年,中山王徐達,剛被朱元璋清理不久,明初六王除了藍玉外,其他三王閉門不出。藍玉當然懂得,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但是他把皇帝對他的寬容,當成了理所當然,一次次的作死,最終落了個剝皮示眾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