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發佈電動車是要搶特斯拉的飯碗嗎?

CES2020剛剛開幕就出現了一個重磅消息,索尼造車電動車了!

雖然索尼一直在消費電子領域耕耘,但畢竟是老牌做電子科技的跨國公司,讓人覺得即便跨界做電動車,肯定是胸有成足來勢洶洶,讓電動車領域的主機廠們心頭一緊。

索尼發佈電動車是要搶特斯拉的飯碗嗎?

而消費者們則覺得如果購買索尼的電動車還是有信心的,畢竟老品牌值得信賴。索尼粉們則秉承著“索尼大法好”的信念,覺得索尼一出特斯拉也要禮讓三分,更有索尼粉建議到不如用遊戲手柄來代替方向盤吧。

索尼發佈電動車是要搶特斯拉的飯碗嗎?

那麼這款長相落落大方,富有科技感的設計中又帶著低調奢華的電動車有哪些科技呢?

安全繭

Vision S裝備有33個探測器,其中包含了雷達、激光雷達、攝像頭等多種設備,集成了索尼先進的相機、雷達以及測繪技術。

索尼發佈電動車是要搶特斯拉的飯碗嗎?

官方表示,索尼 Vision S旨在打造“安全繭”概念,通過檢測車輛周圍 360 度環境,支持車輛在各種日常駕駛情況下的安全行駛,且能夠提前做好準備,自主幫助用戶規避風險。

配備的CMOS圖像傳感器實現高靈敏度、高清晰度和高動態範圍,同時抑制 LED 閃爍以提供精確的目標識別,在常規檢測困難的情況下能保持很好的效果。這正是索尼的強項,其CMOS傳感器已經被應用在了豐田卡羅拉和雷克薩斯NX上。

索尼發佈電動車是要搶特斯拉的飯碗嗎?

先進的固態激光雷達,能夠使用精確的距離測量來獲得對現實空間的3D感知。傳感器融合技術融合了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與激光雷達等多種傳感器的長處,讓車輛在霧天、背光與夜間等具有挑戰性的條件下也能進行早期和準確的識別。

索尼發佈電動車是要搶特斯拉的飯碗嗎?

ToF 艙內傳感解決方案使用距離測量技術來檢測和識別汽車內的人和物體。這些信息被用來提供一個優化的信息娛樂系統與直觀的接口,如手勢控制,並提高車內的安全和舒適度。

360現實音頻

索尼發佈電動車是要搶特斯拉的飯碗嗎?

車輛內部搭載了一體式的超寬中控屏,與拜騰所搭載的48寸中控屏有異曲同工之妙,索尼稱之為“全景屏幕”,旨在通過直觀的用戶界面可以享受豐富多樣的內容交互。

索尼發佈電動車是要搶特斯拉的飯碗嗎?

車內還配置了360 Reality Audio聲場技術等黑科技,提供了深刻和沉浸式的音頻體驗,通過揚聲器內置到每個座位,以封裝每個乘客的聲音體驗。

索尼發佈電動車是要搶特斯拉的飯碗嗎?

有了這兩個設備,就可在保障行車安全和舒適度的前提下,提升乘客的娛樂體驗。比如後排乘客也有專屬的觸控屏,可以享受到影音之外還可以玩遊戲,當然都是索尼的產品。

醉翁之意不在酒

索尼CEO吉田憲一郎講到“Vision S體現了我們對移動未來的貢獻,包含了索尼的各種技術成果。”發佈會上,索尼只是對車輛的部分亮點進行了闡述,但並未公佈動力性能數據以及續航里程等信息。

索尼發佈電動車是要搶特斯拉的飯碗嗎?

在索尼傳統數碼、遊戲產品等業務業績承壓的情況下,身為數碼產品科技公司要想在未來有新的經濟增長點,新能源汽車領域似乎是最好的選擇,未來的智能汽車勢必會綜合新能源、自動駕駛、娛樂、5G、AI等技術於一身,對於索尼來說這就是用武之地。

索尼新聞稿表示,其圖像傳感器部門目前正在投資與自動駕駛相關的技術,其中包括了CMOS圖像傳感器、固態激光雷達、傳感器融合技術與ToF鏡頭。

由此可見索尼並不是要做整車製造商,而是以Vision S為載體充分展示自己在自動駕駛和其他電子科技方面的技術,有望吸引整車廠作為自身的下游客戶,從而以供應商的身份進入汽車圈。

索尼發佈電動車是要搶特斯拉的飯碗嗎?

從科技公司轉向開闢轎車供應鏈的還有華為,其曾表明,聚集ICT技能成為面向智能網聯轎車的增量部件供貨商,與長安、比亞迪等車企的協作上將有一些技能輸出。

要知道整車製造屬於資金密集型產業,且投資週期極長,特斯拉成立至今已超過16年,去年才剛剛實現盈利。一幕幕鬧劇我們也看到了:巨頭戴森便拋棄了10億英鎊造車方案;宣告造車4年之後的蘋果連概念車都沒發佈,轉而向無人駕駛技術做研究,谷歌的路子也和蘋果相似。

索尼發佈電動車是要搶特斯拉的飯碗嗎?

這點Vision S身上可見一斑,其搭載了索尼自身的產品外,還有博世、黑莓、高通、英偉達、大陸、高精度地圖公司HERE,汽車軟件供應商Elektrobit,後視鏡生產商Gentex,採埃孚以及本特勒,由此可見一輛整車不是一家公司可以搞定的。

由於鋰電池業務已經轉讓,預計索尼主要供應的就是在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中起到“眼睛”作用的圖像傳感器,當然還可以將自己的音頻視頻和娛樂硬件整合打包賣給車企。只有這樣索尼在未來才能開拓新領域穩固現有領域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