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武威有中國石窟的鼻祖,這裡的石像高九丈,很多遊客卻沒來過


到某個地方,需要講究時間。天梯山石窟,無疑適合冬日的黃昏時分。薄涼的餘暉灑下,荒山枯木,斷壁殘垣,天梯山高入雲霄,連綿起伏,白雪皚皚,靜默無言。

天梯山石窟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涼州石窟,也叫涼州大佛窟,位於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城南50公里處的中路鄉燈山村,始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距今約有1600年曆史。涼州石窟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代表,是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的源頭,被喻為"石窟鼻祖"。

身負如此眾多名頭的天梯山石窟,親身所至時卻不禁有些愕然。資料中描述的“大佛依山而坐,腳下碧波盪漾”的情景全然不見,偌大山谷中,人跡寥寥,葉落無聲。眼前的大佛窟下半部已被損毀,修復之後的嶄新外表,抹去了滄桑的歷史痕跡。


曾經規模龐大,現在的石窟卻僅存3層,大小洞窟17處。最大的洞窟高30米,窟內有釋迦牟尼大像1尊,高28米,面水而立,右臂前伸,指向前方,神情肅穆,巍然端坐。釋迦兩旁還有文殊、普賢菩薩,廣目、多聞天王、迦葉、阿難等6尊造像。

山谷石窟空寂寂,僅餘長風獨自吟。如今,天梯山石窟所在的武威有些落寞,但在古代,這裡卻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五胡亂華十六國時期,北方兵荒馬亂民不聊生,河西走廊卻是亂世中的“避風港”。北涼都城姑臧城內彙集了來自各方的高僧,北涼國的締造者沮渠蒙遜大興土木,修建寺院。姑臧城內的偉殿高塔,正是他一手締造的“人間佛國”。

相較於土木建築,古人似乎更鐘愛石制建築的堅固持久。沮渠蒙遜命人在城南百里之處的天梯山開窟造像,由此開啟了中國石窟營造的一個重要模式——皇家模式,官方的推動也迎來了石窟建造的高潮,如今享譽國內外的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的修建也得益於此。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天梯山石窟恰好處在地震帶,在石窟建好之後,地殼運動頻頻造訪。據史料記載,明代時石窟有26個,到民國只剩18個,而經歷了後來的古浪大地震後,石窟僅剩13個。

天梯山石窟的多舛命運並不未止步於此。20世紀90年代,因當地修建水庫,水利專家計算失誤,天梯山石窟窟內部分文物被搬遷保護,保護途中遭遇損壞,如今,天梯山石窟只剩下體量太大而無法移動的佛像,孤零零地佇立在空谷中。

天梯山石窟陳列館內記錄了天梯山石窟的前世今生,以及人們對它的勘察、拯救、保護。幾乎空寂無人的博物館裡,暗潮湧動的是天梯山石窟多舛的命運和時光走過的模樣。

走過天梯山石窟,有一些沉重。為“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涼州,更為命運跌宕的石窟。朔風衰草,殘垣斷壁,山野靜默,冷月無聲。任何的繁華在時光面前,都如春花秋月,過眼煙雲。(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落榜進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