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亮:返鄉種茶築富路


“創業是一條坎坷但前途無限光明的路,常年在外務工,最多也只能養家餬口,想致富,長期打工並不是解決的辦法。”在外打拼多年,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王洪亮毅然回到家鄉沐川縣箭板鎮中和村開始了創業之路,雖然創業路上會遇到各種困難和阻礙,但他始終堅信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會越來越好。

今年49歲的王洪亮,出生於箭板鎮中和村6組的一個農村家庭。多年前,由於家境貧寒,為了維持生計,王洪亮與大多數人一樣選擇背上行囊遠赴成都、河南等地打工,期間他先後幹過泥工、模板工、鋼筋工等。憑著自己的勤奮好學和踏實的為人贏得了工地老闆和工友的信任,從2008年起,他開始自己承包建築工地,帶領家鄉工友在工地打拼,並積累了一定的財富,逐漸成為村裡有名的“能人”。

堅定信心 誓把“荒山”變“茶山”

王洪亮:返鄉種茶築富路

王洪亮:返鄉種茶築富路

2018年,從外地回家的王洪亮,看到家鄉不少耕地因外出務工人員放棄耕種而雜草遍佈,成了撂荒地,心裡突然產生了把荒山變綠的衝動。不久之後,在一次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培訓會上,聽了農業部門宣傳的一系列惠農政策以及號召,看到通過精準扶貧,沐川茶產業發展得如火如荼,王洪亮回鄉創業的激情被徹底點燃了。

“在外打工始終不是長久之計,我決心要做出自己的一番事業。建設家鄉,責無旁貸,就是把大半輩子掙的錢全部投進來,我也在所不惜。”王洪亮告訴筆者,最初,家裡人並不支持。家人們認為,在外打拼多年,如今卻要放棄每年上百萬的工程和好不容易變好的生活條件,再回窮山村創業,著實令人難以理解。“現在,村裡的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剩下的全是老人和兒童,我把村裡的土地流轉過來,大家一同發展一同增收,不就成了‘金山銀山’了嘛!”王洪亮堅定了信心,也逐漸說服了家人。

中和村屬典型的丹霞地貌,而且氣候溫暖溼潤,降雨量適中,是發展茶葉種植的理想之地,而當看到近年來通過精準扶貧給中和村帶來日新月異的變化和一系列返鄉創業政策後,作為土生土長的王洪亮更是堅定了回鄉種茶的決心,經過認真規劃和多番考察,他帶著自己在外打拼多年的全部積蓄和對家鄉的情懷,回到了中和村。

戰勝困難 帶領村民“家門口”掙錢


王洪亮:返鄉種茶築富路


王洪亮:返鄉種茶築富路


返鄉創業之路,難免會遇到些許困難。家鄉荒山多,無人利用,王洪亮本以為流轉下來不是難事,誰知村民們卻並不買賬。為了讓村民們同意流轉,他挨家挨戶走訪勸說,傾聽他們的想法,同時還自費帶領村民到外地茶產業基地參觀考察,在當地政府和村“兩委”的幫助和多方協調下,終於說服大家,成功流轉土地600餘畝,打通了6公里多的產業路,帶動全村60餘戶300多人發展起了茶葉種植。“創業是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比如說荒山流轉、土地開墾、茶苗選購及栽種管理等方面的困難都是現實存在的,既然下定決心幹,我就沒有想過放棄”。王洪亮告訴筆者,通過多方努力,最終難題逐步得到解決,茶園開始步入正軌。

流轉荒山、開墾山地、種植茶苗……隨著茶葉基地的建立,王洪亮在一步步實現創業夢想的同時,也為中和村民帶來了家門口就業的機會。“我年紀大了,幹不了重活,現在在基地務工,幹活輕鬆,每個月還能拿到工資,自己找些零花錢用,心裡十分開心。”中和村7組村民彭祖超告訴筆者,從去年5月開始,他就一直在茶園裡務工,能在家門口掙錢,他表示十分滿足。

“自茶園建設以來,村民們就經常到基地務工,工作輕鬆,在家門口就能掙錢,外出務工的村民都越來越少了。”王洪亮告訴筆者,最忙的時候,基地每天務工人數甚至達到100人以上,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同時離家近還能照顧家庭。

在王洪亮和眾多村民們的齊心努力下,去年12月,茶園的首批綠茶幼苗已栽種完畢。如今,漫山遍野的綠茶幼苗長勢正旺,曾經撂荒多年的土地不僅得到了有效利用,當地村民也因茶葉種植而受益。

展望未來 謀劃“茶+旅”融合發展

王洪亮:返鄉種茶築富路

王洪亮:返鄉種茶築富路


“接下來,我還將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建設自己的茶葉加工廠房,創建自己的品牌,帶動更多的群眾和我一起脫貧致富。”王洪亮說,這僅僅只是他的短期目標,其實他還有更大的夢想:謀劃體驗式觀光“茶+旅”的發展路子,實現“種、加、銷、遊”產業融合發展茶產業,把茶園變景區。

談及哪來的發展底氣?王洪亮告訴筆者,在開墾茶園荒山時,他意外發現了一處神似大象的自然奇觀—象鼻山,以及自然形成的磨菇石,加上茶園原有的水觀音、響水洞瀑布等自然奇觀,造就了中和村茶園旖旎的風光,神奇的形象,動人的傳說,這些奇特景觀的發現,為打造觀光茶園發展鄉村旅遊,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中和村的生態特別好,是發展茶旅文化的理想地。王洪亮找準了路子,與中和村發展茶產業的思路完全契合,我們將全力支持,對返鄉創業人員開闢‘綠色通道’,並希望通過‘能人’帶動,把中和村茶產業做成一個農民增收致富的大產業。”中和村黨支部書記胡秀瓊說。(楊寶 翁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