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對營養元素需求規律(深度解析)明白其中道理才知道怎麼施肥


柑橘對營養元素需求規律(深度解析)明白其中道理才知道怎麼施肥

柑橘所必需的營養元素,是維持柑橘正常生長髮育的基礎,在樹體內均擔負著一定的生理作用,不可或缺。

  值得注意的是,柑橘對營養元素的需求並非一成不變。換句話說,不同物候期的柑橘對營養元素是有著不同口味和偏好的,如不能按照它的習慣去合理施肥,柑橘可是會挑食的!

  不論大量、中量元素還是微量元素,它們在植物體內都有各自特殊的生理功能,各元素之間是不能相互替代的。

  氮:柑橘需要量最大的元素,也是對柑橘生長、產量和品質影響最大的元素。它是葉綠素組成元素,其代謝影響到生殖器官發育、春季發芽、抽梢和開花結果、果實發育及品質等方面。

  缺氮特徵:新葉小、薄,淺綠或淡黃色,葉色均勻。枝條變短、變細,枝上葉數減少,小枝枯死,枝條稀疏。坐果率低,果小,果皮光滑,含酸量降低,成熟期稍提早。

柑橘對營養元素需求規律(深度解析)明白其中道理才知道怎麼施肥

缺氮特徵

  磷:細胞質和細胞核的主要組成成分,細胞分裂活動必要的營養元素。在光合作用、酶活力和糖的形成及遷移具有重要的生理機能。同時在開花和果實發育具有重要作用;在柑橘樹體內起著“泵”的作用。

  缺磷特徵:春梢少而細、稀疏,葉小而窄,暗綠色,部分枯梢。對果實影響大,產量低,畸形果多,採前落果多。果皮粗、厚、鬆軟,汁少、酸高、糖低。果實變軟、果形不正,果皮增厚、粗糙。

柑橘對營養元素需求規律(深度解析)明白其中道理才知道怎麼施肥

缺磷特徵

  鉀:在樹體中並不合成有機化合物,是以無機鹽形式而存在。促進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葉綠素的合成和作用,並維持細胞鹽水平衡;還可作為硝酸還原酶等的誘導因子,並可以作為某些酶或輔酶的活化劑。能保持原生質膠體的物理化學性質,增加膠體物的膨脹;具有提高果實品質和適應外界不良環境的能力,因此有品質元素和抗逆元素之稱。

  缺鉀特徵:生長慢,新梢少,葉少而小,小枝枯死。部分葉古銅色或不勻黃化。2.主脈、側脈黃化,易日灼。嚴重缺鉀時葉扭曲、捲曲而呈杯狀。缺鉀的果實小、皮薄。

柑橘對營養元素需求規律(深度解析)明白其中道理才知道怎麼施肥

缺鉀特徵

  鈣:在樹體中以離子或難溶的鈣鹽存在,是一種不易流動的元素。其主要的生理功能在於調節樹體內酸度和細胞結構尤其是細胞壁的組成成分,能防止細胞和細胞中的物質外滲,具有穩固細胞壁、細胞膜的作用。同時也是酶和輔酶的活化劑。缺鈣常使植物生理代謝活動發生紊亂進而引發生理病害的發生。

  缺鈣特徵:根系生長纖弱、新根數量少。樹冠上部落葉、枯樹現象明顯;春梢先端黃。易日灼、易開裂、果皮柔軟、畸形果、果實味酸。

柑橘對營養元素需求規律(深度解析)明白其中道理才知道怎麼施肥

缺鈣特徵

  鎂:葉綠素的中心元素。促進磷酸移動,參與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多種酶的活化劑,調節植物體內的一系列酶促反應。對於維持核糖、核蛋白體結構和決定原生質的物理化學性狀等方面也是必須的。

  缺鎂特徵:任何季節可表現在葉片上,但夏末和秋季發展快。結果多、靠近果實的葉片缺鎂更明顯。典型症狀發生在老葉上,沿主脈出現不規則黃斑,然後黃斑擴大,最後只剩葉尖和葉基仍綠色,葉基部的綠色區呈倒“V”形。

柑橘對營養元素需求規律(深度解析)明白其中道理才知道怎麼施肥

缺鎂特徵

  硫:氨基酸、蛋白質、維生素和酶的組成成分。能夠促進氧化還原、生長調節並參與葉綠素的形成和糖類的代謝。

  缺硫特徵:新梢葉片均勻黃綠色乃至黃色,與缺氮相近似,但比缺氮時顯得更黃。尤其是葉片小的葉脈較黃,並在葉緣、葉脈間有部分乾枯,而老葉仍保持綠色。

  鐵:氧化酶成分,合成葉綠素的催化劑(非葉綠素組成部分),對葉綠素的形成必不可少。植物體中氧的載體,對核酸的新陳代謝起重要作用。

  缺鐵特徵:主要發生在嫩梢。缺鐵時,嫩梢葉片黃化,但葉脈仍綠色且脈紋清晰可見,呈網紋狀。缺鐵加重時,葉片除保持主脈綠色外,其餘黃白化,甚至葉緣枯焦,提前脫落。秋梢發病比春梢重,樹冠外部黃化比內部重。

柑橘對營養元素需求規律(深度解析)明白其中道理才知道怎麼施肥

缺鐵特徵

  錳:酶的活化劑,在葉綠素合成中起催化作用,葉綠體的成分。參與氮的轉化和一些氧化還原過程,促進糖類,澱粉的水解和轉移。

  缺錳特徵:和缺鐵、缺鎂一樣表現為葉脈間缺綠,但缺錳新葉呈現淺綠底色上具有明顯網狀綠色葉脈,葉片大小正常,無光澤,凹凸不平,老葉、新葉均可表現症狀,以樹體上遮陰面的葉片發生較多。

柑橘對營養元素需求規律(深度解析)明白其中道理才知道怎麼施肥

缺錳特徵

  鋅:碳酸酐酶組成成分。促進碳酸的分解,增強光合作用;參與生長激素先驅物質色氨酸的形成,對植株的生長髮育有明顯的作用;還可以通過代謝影響蛋白質的生成。

  缺鋅特徵:枝條生長減小,葉片小似蓮座葉叢;新梢纖弱引起小枝枯死,樹上葉片脫落併成掃把狀。通常秋梢上葉片退綠病更為普遍。嚴重缺鋅會使果實變小、呈現畸形。

柑橘對營養元素需求規律(深度解析)明白其中道理才知道怎麼施肥

缺鋅特徵

  銅:某些酶的組成成分,如抗壞血酸氧化酶、多般氧化酶和乳酸酶等。形成葉綠素所必不可少的,存在於葉綠體的質體藍素,後者為光合作用中電子傳遞體系的一員。能提高樹體呼吸強度,增加相橘的維生素A和C含量。

  缺銅特徵:初期葉片常大於正常葉片,葉色暗綠色,新梢長軟略帶彎曲,結果不多,嚴重時,嫩葉前端形成茶褐色壞死,接著沿葉緣向下發展而整葉枯死,在其下發生短弱叢枝,並易乾枯、早落和爆皮流膠,到枝老熟時傷口呈紅褐色。 

  鉬:硝酸還原酶的組成成分。有利於氨基酸和蛋白質的合成;另外,鉬與磷素代謝,與葉綠素含量及吲哚酸氧化酶的形成有一定的關係;參與維生素C的形成。

  缺鉬特徵:葉片上發生黃斑,早春先出現水漬狀症斑,黃斑逐漸擴大。缺鉬的新梢葉片捲起如抱合狀。

  硼:不是作物體內各種有機物的組成部分,但能增強作物的某些重要生理機能。參與水分、糖類及氮素代謝和細胞膜果膠形成;參與碳水化合物的運輸和代謝,對植物光合作用及生殖生長也有相當重要的作用也是決定果實品質的重要微量營養元素。

  缺硼特徵:影響生殖器官的建成與發育,這是由於缺硼影響細胞壁結構和膜透性,糖運輸受到阻礙,花器中可溶性蛋白和營養物質的含量減少之故。

柑橘對營養元素需求規律(深度解析)明白其中道理才知道怎麼施肥

缺硼特徵

  氯:柑橘氯高易中毒,但氯也是相橘的必需營養元素。氯刺激某些酶的活性,參與澱粉、纖維素、木質素的合成,特定生長激素的組分,促進果實成熟,並影響相橘組織的蓄水能力。

  氯中毒特徵:葉的尖端開始發黃,黃色區域向下部擴大。隨後葉尖繼續黃化而枯焦,病葉提前脫落。往往乾旱的秋季引起大量葉片和果實脫落。

營養元素在柑橘葉片、果實中的規律

  柑橘是是典型的亞熱帶常綠果樹,週年多次抽梢和髮根,且掛果期長,由於外界環境條件的季節性差異,促使樹體在不同物候期對養分的吸收、利用和積累存在著明顯的變化。掌握營養元素的變化規律,對柑橘科學施肥大有好處。

  葉片各營養含量變化

  氮:

在花芽生理分化期最大,幼果期次之,花芽形態分化期處於最低。

  磷、鉀:以幼果期最高,隨葉齡增長而逐漸降低。

  鈣:隨葉齡增長而增加,從花芽生理性分化以後其含量變化並不明顯。

  鎂:以幼果期的新葉最低,而後逐漸升高,在花芽生理性分化期達到峰值,以後又逐漸降低。

  鐵、錳、鋅、鉬:幼果期開始迅速吸收,在秋梢期呈下降趨勢,花芽形態分化期又稍有增加。

  硼、銅:從幼果期開始上升,分別從秋梢期、花芽分化期開始下降。

  從柑橘葉片的營養元素變化,可以反映出樹體的養分需求,及時進行補充,對促進嫩梢老熟、花芽分化、提升樹勢都十分有利。同時,柑橘缺素時會在葉片上有較直觀的表現,能指導施肥。

  從以上變化規律不難看出,柑橘對於元素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梢期、果期、花芽分化期等,可適時開溝淋施肥料,如含有微量元素的腐殖酸等,以達到均衡樹體營養,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激發植物野性等多重功效。

如果農友們想了解更多的柑橘種植管理知識,歡迎點擊下方藍字“瞭解更多”,點擊關注,就能第一時間收到我們及時更新的實用種植技術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